一种医疗器械用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0121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疗器械用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乙烯基二茂铁‑4‑乙烯苯胺‑丙烯腈三嵌段共聚物的制备、聚吡咯管的制备、β‑环糊精表面改性聚吡咯管和吸波材料的制备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医疗器械用吸波材料能高效效治理电磁污染,减少电磁波对人身体的伤害,提高医疗器械监测数据准确性,吸波频段宽,吸波效果好,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Wave absorbing material for medical instrument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eparation method for the absorbing material used for medical instruments, including the preparation of the vinyl two ferrocene 4 ethylene aniline acrylonitrile three block copolyme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polypyrrole tube, the preparation of the surface modified polypyrrole tube and the absorbing material of the beta cyclodextrin, and the absorbing material for medical instruments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electromagnetic pollution, reduce the harm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to the human bod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monitoring data of medical instruments, the wide frequency absorption band and the good effect of absorbing wave, and has a good market application pro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器械用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材料
,涉及一种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用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电磁波为媒介的技术及各种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技术和产品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增大。过量电磁波辐射除可引起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等发生障碍外,甚至可能诱发包括各类癌症在内的严重疾病。无线电波可能对机场环境造成干扰,飞机航班可能会因电磁波干扰无法起飞而误点;在医院,移动电话常可能会干扰各种精密电子医疗器械的正常工作。吸波材料是能吸收、衰减入射的电磁波,并将其电磁能转换成热能耗散掉或使电磁波因干涉而消失的一类材料。常见吸波材料按吸波原理可分为电阻型、电介质型和磁介质型;其中常见电阻型吸波材料主要有碳纤维、碳化硅纤维、导电性石墨粉、导电高聚物等;金属短纤维、钛酸钡陶瓷等属于电介质型吸波材料;铁氧体、羰基铁粉、超细金属粉等属于磁介质型吸波材料。现有技术中的这些传统吸波材料吸波范围有限,吸波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且这些材料大部分只有通过掺杂加入聚合物材料中才能制成医疗器械用吸波材料,这些材料价格昂贵、容易从聚合物材料中渗出或者出现相分离,使得材料使用寿命有限。因此,为了治理电磁污染,减少电磁波对人身体的伤害,提高医疗器械监测数据准确性,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制备出能抵挡并削弱电磁波辐射的医疗器械用吸波材料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器械用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这种吸波材料吸收频段高、吸收率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医疗器械用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乙烯基二茂铁-4-乙烯苯胺-丙烯腈三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按比例将乙烯基二茂铁、4-乙烯苯胺、丙烯腈、光引发剂和乳化剂通过搅拌、超声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将其滴在玻璃材质的模板上,并用波长为220-250nm的紫外光在室温下照射41-50min,得到共聚物;2)聚吡咯管的制备:将FeCl3•6H2O、甲基橙分散于水中,等有絮状物质生成时,加入吡咯单体,室温搅拌24-30小时。得到黑色的悬浮液,过滤烘干得到黑色的固体物质;3)聚吡咯管表面改性:将经步骤2)制备得到的聚吡咯纳米管,超声分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随后滴加环氧氯丙烷,在40-60℃下搅拌反应4-8小时;抽滤分离得到黑色固体,然后将得到的黑色固体分散于乙腈中,并向其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钾、β-环糊精,在惰性气体的氛围下,在60-80℃下回流搅拌18-22h,将所得产物离心分离,将分离得到的固体分别用水和乙腈分别洗涤5-7次,最后放置真空干燥箱中90-100℃温度下干燥24-30小时;4)吸波材料的制备:将经过步骤1)制备得到的乙烯基二茂铁-4-乙烯苯胺-丙烯腈三嵌段共聚物和经过步骤3)制备得到的表面β-环糊精改性的聚吡咯管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高速分散10-15分钟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150-180℃下熔融共混、挤出制得吸波材料。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乙烯基二茂铁、4-乙烯苯胺、丙烯腈、光引发剂和乳化剂的质量比为:40:40:15:(2-5):(2-5);进一步地,所述光引发剂选自安息香乙醚、安息香、安息香双甲醚、安息香异丙醚、安息香丁醚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所述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氧丙烯聚乙烯甘油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FeCl3•6H2O、甲基橙、水、吡咯单体的质量比为:60:2:(300-600):(2-4);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聚吡咯纳米管、N-甲基吡咯烷酮、环氧氯丙烷、乙腈、氢氧化钾、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2-3):(10-20):(2-5):(10-20):6:(4-6);进一步地,所述惰性气体选自氦气、氖气、氩气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乙烯基二茂铁-4-乙烯苯胺-丙烯腈三嵌段共聚物和表面β-环糊精改性的聚吡咯管的质量比为:(5-8):2;一种医疗器械用吸波材料,采用上述一种医疗器械用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一种医疗器械,采用上述医疗器械用吸波材料或者采用上述一种医疗器械用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材料制备得到。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疗器械用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实用性较强;(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疗器械用吸波材料,聚合物采用了乙烯基二茂铁酸-乙烯基苯胺-丙烯腈共聚物与表面β-环糊精的聚吡咯管共混制备得到,由于二茂铁与环糊精之间的主客体相互作用,使得分子之间不易发生相分离。(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疗器械用吸波材料,聚合物采用了乙烯基二茂铁酸-乙烯基苯胺-丙烯腈共聚物与表面β-环糊精的聚吡咯管共混制备得到,聚苯胺、聚吡咯管等导电高分子和二茂铁的协调作用可以使得吸波材料吸波频段更宽,吸波效果更好,且应用于医疗器械,能治理电磁污染,减少电磁波对人身体的伤害,提高医疗器械监测数据准确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产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其他原料来自于上海泉昕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实施例1一种医疗器械用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乙烯基二茂铁-4-乙烯苯胺-丙烯腈三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将乙烯基二茂铁400g、4-乙烯苯胺400g、丙烯腈150g、安息香乙醚20g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0g通过搅拌、超声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将其滴在玻璃材质的模板上,并用波长为220nm的紫外光在室温下照射50min,得到共聚物;2)聚吡咯管的制备:将600gFeCl3•6H2O、20g甲基橙分散于水3000g中,等有絮状物质生成时,加入吡咯单体20g,室温搅拌24小时。得到黑色的悬浮液,过滤烘干得到黑色的固体物质;3)聚吡咯管表面改性:将经步骤2)制备得到的聚吡咯纳米管20g,超声分散于N-甲基吡咯烷酮100g中,随后滴加环氧氯丙烷20g,在40℃下搅拌反应5小时;抽滤分离得到黑色固体,然后将得到的黑色固体分散于乙腈100g中,并向其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钾60g、β-环糊精40g,在氩气的氛围下,在60℃下回流搅拌18h,将所得产物离心分离,将分离得到的固体分别用水和乙腈分别洗涤5次,最后放置真空干燥箱中90℃温度下干燥30小时;4)吸波材料的制备:将经过步骤1)制备得到的乙烯基二茂铁-4-乙烯苯胺-丙烯腈三嵌段共聚物和经过步骤3)制备得到的表面β-环糊精改性的聚吡咯管按质量比5:2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高速分散10分钟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150℃下熔融共混、挤出制得吸波材料。一种医疗器械用吸波材料,采用上述一种医疗器械用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一种医疗器械,采用上述医疗器械用吸波材料或者采用上述一种医疗器械用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材料制备得到。实施例2一种医疗器械用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乙烯基二茂铁-4-乙烯苯胺-丙烯腈三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将乙烯基二茂铁400g、4-乙烯苯胺400g、丙烯腈150g、安息香30g和聚氧丙烯聚乙烯甘油醚30g通过搅拌、超声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将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疗器械用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乙烯基二茂铁‑4‑乙烯苯胺‑丙烯腈三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按比例将乙烯基二茂铁、4‑乙烯苯胺、丙烯腈、光引发剂和乳化剂通过搅拌、超声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将其滴在玻璃材质的模板上,并用波长为220‑250nm的紫外光在室温下照射41‑50 min,得到共聚物;2)聚吡咯管的制备:将FeCl3•6H2O、甲基橙分散于水中,等有絮状物质生成时,加入吡咯单体,室温搅拌24‑30小时,得到黑色的悬浮液,过滤烘干得到黑色的固体物质;3)聚吡咯管表面改性:将经步骤2)制备得到的聚吡咯纳米管,超声分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随后滴加环氧氯丙烷,在40‑60℃下搅拌反应4‑8小时;抽滤分离得到黑色固体,然后将得到的黑色固体分散于乙腈中,并向其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钾、β‑环糊精,在惰性气体的氛围下,在60‑80℃下回流搅拌18‑22 h,将所得产物离心分离,将分离得到的固体分别用水和乙腈分别洗涤5‑7次,最后放置真空干燥箱中90‑100℃温度下干燥24‑30小时;4)吸波材料的制备:将经过步骤1)制备得到的乙烯基二茂铁‑4‑乙烯苯胺‑丙烯腈三嵌段共聚物和经过步骤3)制备得到的表面β‑环糊精改性的聚吡咯管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高速分散10‑15分钟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150‑180℃下熔融共混、挤出制得吸波材料;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乙烯基二茂铁、4‑乙烯苯胺、丙烯腈、光引发剂和乳化剂的质量比为:40:40:15:(2‑5):(2‑5);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FeCl3•6H2O、甲基橙、水、吡咯单体的质量比为:60:2:(300‑600):(2‑4);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聚吡咯纳米管、N‑甲基吡咯烷酮、环氧氯丙烷、乙腈、氢氧化钾、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2‑3):(10‑20):(2‑5):(10‑20):6:(4‑6)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乙烯基二茂铁‑4‑乙烯苯胺‑丙烯腈三嵌段共聚物和表面β‑环糊精改性的聚吡咯管的质量比为:(5‑8):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器械用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乙烯基二茂铁-4-乙烯苯胺-丙烯腈三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按比例将乙烯基二茂铁、4-乙烯苯胺、丙烯腈、光引发剂和乳化剂通过搅拌、超声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将其滴在玻璃材质的模板上,并用波长为220-250nm的紫外光在室温下照射41-50min,得到共聚物;2)聚吡咯管的制备:将FeCl3•6H2O、甲基橙分散于水中,等有絮状物质生成时,加入吡咯单体,室温搅拌24-30小时,得到黑色的悬浮液,过滤烘干得到黑色的固体物质;3)聚吡咯管表面改性:将经步骤2)制备得到的聚吡咯纳米管,超声分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随后滴加环氧氯丙烷,在40-60℃下搅拌反应4-8小时;抽滤分离得到黑色固体,然后将得到的黑色固体分散于乙腈中,并向其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钾、β-环糊精,在惰性气体的氛围下,在60-80℃下回流搅拌18-22h,将所得产物离心分离,将分离得到的固体分别用水和乙腈分别洗涤5-7次,最后放置真空干燥箱中90-100℃温度下干燥24-30小时;4)吸波材料的制备:将经过步骤1)制备得到的乙烯基二茂铁-4-乙烯苯胺-丙烯腈三嵌段共聚物和经过步骤3)制备得到的表面β-环糊精改性的聚吡咯管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高速分散10-15分钟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150-180℃下熔融共混、挤出制得吸波材料;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乙烯基二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梅花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育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