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9953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成型模具包括一上模块件以及一下模块件。上模块件包括一上模板以及多个设置在上模板上的定位柱。上模板的同一侧设有至少一模仁以及多个围绕至少一模仁的配合柱。下模块件包括一下模板以及至少一成型模。下模板具有至少一容置槽、多个围绕至少一容置槽的配合槽以及多个围绕至少一容置槽的定位孔。再者,至少一成型模设置在至少一容置槽内,且至少一成型模具有与至少一模仁相互配合的一成型腔。另,多个定位柱分别被置入多个定位孔内,且多个配合柱分别被置入多个配合槽内。借此,成型模具通过至少一模仁与成型腔的配合,以形成一工件。

Molding mould and form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orming mould and a molding method thereof. The forming die includes an upper module and a module. The upper module comprises an upper template and a plurality of positioning posts arranged on the upper template.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templat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he first mock exam core and a plurality of columns around with at least the first mock exam of benevolence. The lower module includes a first template and at least one forming die. The lower template has at least one holding slot, a plurality of mating grooves surrounding at least one holding groove, and a plurality of locating holes surrounding at least one holding groove. Furthermore, at least one forming die is arranged on at least one groove, and at least one mold has a molding cavity matched with at least the first mock exam of benevolence. In addition, a plurality of positioning posts are respectively placed in a plurality of positioning holes, and a plurality of matching column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a plurality of matching grooves. This mold with at least the first mock exam benevolence and forming cavity, to form a work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多个定位柱以及多个配合柱的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已出现由多孔材料制备的成型模具。通过成型模具的多孔性,当对该成型模具抽真空时,成型模具自身的多孔孔洞内会形成负压以使成型材料贴合成型面,借此,无须过度压合成型材料便可以进行成型。然而,现有的成型模具仍具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以解决前述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成型模具,其包括一上模块件以及一下模块件。上模块件包括一上模板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上模板上的定位柱,其中,所述上模板的同一侧设有至少一模仁以及多个围绕至少一所述模仁的配合柱。下模块件包括一下模板以及至少一成型模,其中,所述下模板具有至少一容置槽、多个围绕至少一所述容置槽的配合槽以及多个围绕至少一所述容置槽的定位孔,至少一所述成型模设置在至少一所述容置槽内,且至少一所述成型模具有一成型腔,所述成型腔是与至少一所述模仁相互配合的成型腔。另,多个所述定位柱分别被置入多个所述定位孔内,且多个所述配合柱分别被置入多个所述配合槽内。借此,成型模具通过至少一所述模仁与所述成型腔的配合,以形成一工件。更进一步地,至少一所述模仁具有一第一预定成型面,所述成型腔具有一第二预定成型面,所述工件的两相反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预定成型面与所述第二预定成型面的轮廓相同。更进一步地,至少一所述模仁具有一与所述第一预定成型面相反侧且对应所述第一预定成型面凹陷所形成的凹陷区,且所述上模板在所述凹陷区的厚度与所述上模板的其余部分的厚度相同。更进一步地,至少一所述成型模具有一从所述第二预定成型面相反侧且对应所述第二预定成型面凸伸形成的凸背面。更进一步地,所述上模板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上模板的通孔,且多个所述定位柱可拆卸地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通孔。更进一步地,所述下模板包括一上表面、一与所述上表面相反的下表面,且多个所述定位孔贯穿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下表面。更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配合槽是从所述下模板的所述上表面向所述下表面凹陷且向所述下模板的一侧面开口以形成,且每个所述配合槽分别具有向内凸伸的多个校准面。更进一步地,所述成型腔的至少两侧侧壁分别具有向中心凸伸所形成的多个支撑面,多个所述支撑面与多个所述配合槽的多个所述校准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成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下模块件,所述下模块件包括多个定位孔、多个配合槽以及至少一成型腔,其中,每个所述配合槽具有向内凸伸的多个校准面,所述成型腔的至少两侧侧壁分别具有向中心凸伸所形成的多个支撑面,且多个所述支撑面与多个所述配合槽的所述校准面位于同一水平面;设置一成型材料于至少一所述成型腔的多个所述支撑面上且分别设置多个校准用玻璃材料于多个所述校准面上;提供一上模块件,所述上模块件包括一上模板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上模板上的定位柱,其中所述上模板的同一侧设有至少一模仁以及多个围绕至少一所述模仁的配合柱,其中所述上模块件的多个所述定位柱分别对应多个所述定位孔,所述上模块件的多个配合柱分别对应多个所述配合槽,且所述上模块件的至少一模仁对应至少一所述成型腔;加热所述上模块件;通过多个所述定位孔对所述下模块件抽真空,以使所述上模块件逐渐向下移动;以及压合所述上模块件与所述下模块件。借此,成型模具通过至少一所述模仁与所述成型腔的配合,以使所述成型材料形成一工件。更进一步地,至少一所述模仁具有一第一预定成型面,所述成型腔具有一第二预定成型面,所述工件的两相反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预定成型面与所述第二预定成型面的轮廓相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其能通过“上模块件包括一上模板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上模板上的定位柱,其中,上模板的同一侧设有至少一模仁以及多个围绕至少一所述模仁的配合柱”、“下模块件包括一下模板以及至少一成型模,其中,下模板具有至少一容置槽、多个围绕至少一所述容置槽的配合槽以及多个围绕至少一所述容置槽的定位孔,至少一所述成型模设置在至少一所述容置槽内”以及“至少一所述成型模具有与至少一所述模仁相互配合的一成型腔”的技术方案,以使多个所述定位柱分别被置入多个所述定位孔内,且多个所述配合柱分别被置入多个所述配合槽内。借此,通过至少一所述模仁与所述成型腔的配合,以形成一工件。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成型模具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成型模具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成型模具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1沿割面线IV-IV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成型模具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成型模具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成型模具的下模块件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图7沿割面线VIII-VIII的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成型模具的下模块件上放置成型材料的立体示意图。图10为图9沿割面线X-X的剖面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成型模具对应其下模块件放置上模块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2为图11沿割面线XII-XII的剖面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成型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公开有关“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特别是一种由多孔性耐热材料形成的成型模具。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成型模具,可使用抽真空方式对成型材料进行负压成型,如此可应用于玻璃等材料的成型。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成型模具100,其由多孔性耐热材料制成,多孔性耐热材料可选自六方晶是层碳(如石墨)、六方晶是氮化硼(HBN)、氧化硅(SiO2)、氧化铝(Al2O3)及其他类型的多孔性耐热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本实施方式中,成型模具100由石墨制成。成型模具100包括一上模块件10及一与上模块件10相匹配的下模块件30。请参阅图2及图3,上模块件10包括一上模板11、形成于上模板11同一表面的一模仁13及多个定位柱15。本实施方式中,上模板11为一矩形上模板1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模板11还可为圆形、多边形等其他任意形状。上模板11包括一第一表面111及一与第一表面111相对的第二表面113。模仁13由第一表面111朝远离第二表面113的方向凸伸形成。本实施方式中,模仁13大致形成于第一表面111的中央位置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模仁13的数量及位置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模仁13包括一远离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包括:一上模块件,其包括一上模板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上模板上的定位柱,其中,所述上模板的同一侧设有至少一模仁以及多个围绕至少一所述模仁的配合柱;以及一下模块件,所述下模块件包括一下模板以及至少一成型模,其中,所述下模板具有至少一容置槽、多个围绕至少一所述容置槽的配合槽以及多个围绕至少一所述容置槽的定位孔,至少一所述成型模设置在至少一所述容置槽内,且至少一所述成型模具有与至少一所述模仁相互配合的一成型腔;其中,多个所述定位柱分别被置入多个所述定位孔内,且多个所述配合柱分别被置入多个所述配合槽内;其中,通过至少一所述模仁与所述成型腔的配合,以形成一工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0.31 TW 1051352161.一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包括:一上模块件,其包括一上模板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上模板上的定位柱,其中,所述上模板的同一侧设有至少一模仁以及多个围绕至少一所述模仁的配合柱;以及一下模块件,所述下模块件包括一下模板以及至少一成型模,其中,所述下模板具有至少一容置槽、多个围绕至少一所述容置槽的配合槽以及多个围绕至少一所述容置槽的定位孔,至少一所述成型模设置在至少一所述容置槽内,且至少一所述成型模具有与至少一所述模仁相互配合的一成型腔;其中,多个所述定位柱分别被置入多个所述定位孔内,且多个所述配合柱分别被置入多个所述配合槽内;其中,通过至少一所述模仁与所述成型腔的配合,以形成一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模仁具有一第一预定成型面,所述成型腔具有一第二预定成型面,所述工件的两相反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预定成型面与所述第二预定成型面的轮廓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模仁具有一与所述第一预定成型面相反侧且对应所述第一预定成型面凹陷所形成的凹陷区,且所述上模板在所述凹陷区的厚度与所述上模板的其余部分的厚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成型模具有一从所述第二预定成型面相反侧且对应所述第二预定成型面凸伸形成的凸背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上模板的通孔,且多个所述定位柱可拆卸地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包括一上表面、一与所述上表面相反的下表面,且多个所述定位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豪陈志德
申请(专利权)人:正达国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