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玉专利>正文

一种不锈钢水池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9437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不锈钢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不锈钢水池加工工艺,控制不锈钢水池加工中煅炼和退火工艺条件,达到高硬度、高耐磨性、抗菌性强等效果,在保护气体作用下进行保温处理,从而降低硬化强度,具有较低的热传导率,退火工序分3步进行,能够降低不锈钢钢材的粘性,使用的切削液润滑性、抗粘性极好,使切削不易卷曲和折断,切削加工下精度和表面质量易于控制,切削区内的热量降低,不会导致整个零件的不均匀性膨胀引起的热变形,使硬度和应力趋于稳定。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a stainless steel pool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stainless ste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open a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stainless steel pool, control the process conditions of calcining and annealing in the processing of the stainless steel pool, achieve high hardness, high wear resistance and strong antibacterial effect, heat the heat treatment under the action of protective gas, reduce the hardening strength, and have lower heat. The annealing process is carried out in 3 steps, which can reduce the viscosity of stainless steel. The lubricity and anti stickiness of the cutting fluid are excellent. The cutting is not easy to curl and break. The precision and surface quality under cutting are easily controlled, the heat in the cutting area is reduced, and the heat caused by the unevenness expansion of the whole part will not be caused. Deformation makes the hardness and stress s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水池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不锈钢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水池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通俗地说,不锈钢就是不容易生锈的钢铁,实际上一部分不锈钢,既有不锈性,又有耐酸性(耐蚀性)。不锈钢的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由于其表面上富铬氧化膜(钝化膜)的形成。这种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相对的,试验表明,钢在大气、水等弱介质中和硝酸等氧化性介质中,其耐蚀性随钢中铬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铬含量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时,钢的耐蚀性发生突变,即从易生锈到不易生锈,从不耐蚀到耐腐蚀。不锈钢以其漂亮的外观、耐腐蚀的特性、不易损坏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锅碗瓢盆、城市雕塑、建筑、装修居室等使用不锈钢的越来越多。厨房用不锈钢产品极为丰富,其中不锈钢水池几乎充斥在每家每户的生活中,其良好的外观以及易清洁性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实际生产中,不锈钢水池的加工中要掌握合金钢的组织结构变化规律,因其变形度较高,所以要通过控制工艺条件来使其力学性能达到较高的水平,这是不锈钢加工中的重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不锈钢水池加工工艺,控制不锈钢水池加工中煅炼和退火工艺条件,达到高硬度、高耐磨性、抗菌性强等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不锈钢水池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熔炼后的钢水加入到连铸机中成型,得到厚度为10-15厘米厚的钢坯,将铸造好的钢坯从钢坯连铸机上下线,在轨道式热处理炉中加热至950-1150℃,进行保温,按照4.5-5.0:1.5-2.0:0.5-1.0的比例通入由氮气、甲烷、甲醇组成的混合保护气,保温2.0-3.0小时;(2)将保温后的钢坯经过3次低温回火处理,第一次处理时间为5-10秒钟,将钢坯温度迅速降低至850-880℃,再经过传送至低温箱式加热炉中,设定箱内温度为700-730℃,停滞40-50秒后移出,再以60-80℃/h的速度降温至350-400℃,最后喷水冷却至200-220℃;(3)将回火处理后的钢坯使用硬质合金刀进行削切,使用油性切削液,切削速度为300-400r/min,进刀量为0.12-0.15mm/r,使用白玉刚砂轮磨削,先进行粗磨,再进行精磨,粗磨磨削速度为100-120r/min,精磨磨削速度为50-60r/min。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不锈钢钢坯化学元素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为:Ni占8.6-8.7%、Cr占18.0-18.5%、Cu占1.50-1.60%、Mn占1.10-1.20%、Fe占69.0-69.5%、剩余为非金属元素。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非金属元素中含有Si、C、P、S,其中Si占不锈钢总体质量分数为0.65-0.70%、C为0.02-0.05%、P为0.02-0.03%。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3)中所述的油性切削液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含有以下成分:锭子油占50-60%、煤油占10-15%、豆油占5-8%、乳化剂占12-15%、剩余抗菌剂。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3)中所述的硬质合金刀刀口为高速钢材质。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为了解决现有不锈钢加工中变形度较高,工艺条件难以控制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不锈钢水池加工工艺,控制不锈钢水池加工中煅炼和退火工艺条件,达到高硬度、高耐磨性、抗菌性强等效果,在保护气体作用下进行保温处理,从而降低硬化强度,具有较低的热传导率,退火工序分3步进行,能够降低不锈钢钢材的粘性,使用的切削液润滑性、抗粘性极好,使切削不易卷曲和折断,切削加工下精度和表面质量易于控制,切削区内的热量降低,不会导致整个零件的不均匀性膨胀引起的热变形,使硬度和应力趋于稳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不锈钢水池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熔炼后的钢水加入到连铸机中成型,得到厚度为10厘米厚的钢坯,将铸造好的钢坯从钢坯连铸机上下线,在轨道式热处理炉中加热至950℃,进行保温,按照4.5:1.5:0.5的比例通入由氮气、甲烷、甲醇组成的混合保护气,保温2.0小时;(2)将保温后的钢坯经过3次低温回火处理,第一次处理时间为5秒钟,将钢坯温度迅速降低至850℃,再经过传送至低温箱式加热炉中,设定箱内温度为700℃,停滞40秒后移出,再以60℃/h的速度降温至350℃,最后喷水冷却至200℃;(3)将回火处理后的钢坯使用硬质合金刀进行削切,使用油性切削液,切削速度为300r/min,进刀量为0.12mm/r,使用白玉刚砂轮磨削,先进行粗磨,再进行精磨,粗磨磨削速度为100r/min,精磨磨削速度为50r/min。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不锈钢钢坯化学元素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为:Ni占8.6%、Cr占18.0%、Cu占1.50%、Mn占1.10%、Fe占69.0%、剩余为非金属元素。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非金属元素中含有Si、C、P、S,其中Si占不锈钢总体质量分数为0.65%、C为0.02%、P为0.02%。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3)中所述的油性切削液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含有以下成分:锭子油占50%、煤油占10%、豆油占5%、乳化剂占12%、剩余抗菌剂。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3)中所述的硬质合金刀刀口为高速钢材质。实施例2一种不锈钢水池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熔炼后的钢水加入到连铸机中成型,得到厚度为12厘米厚的钢坯,将铸造好的钢坯从钢坯连铸机上下线,在轨道式热处理炉中加热至1050℃,进行保温,按照4.8:1.8:0.8的比例通入由氮气、甲烷、甲醇组成的混合保护气,保温2.5小时;(2)将保温后的钢坯经过3次低温回火处理,第一次处理时间为7秒钟,将钢坯温度迅速降低至860℃,再经过传送至低温箱式加热炉中,设定箱内温度为710℃,停滞45秒后移出,再以70℃/h的速度降温至380℃,最后喷水冷却至210℃;(3)将回火处理后的钢坯使用硬质合金刀进行削切,使用油性切削液,切削速度为350r/min,进刀量为0.13mm/r,使用白玉刚砂轮磨削,先进行粗磨,再进行精磨,粗磨磨削速度为110r/min,精磨磨削速度为55r/min。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不锈钢钢坯化学元素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为:Ni占8.65%、Cr占18.2%、Cu占1.55%、Mn占1.15%、Fe占69.2%、剩余为非金属元素。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非金属元素中含有Si、C、P、S,其中Si占不锈钢总体质量分数为0.68%、C为0.03%、P为0.025%。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3)中所述的油性切削液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含有以下成分:锭子油占55%、煤油占13%、豆油占6%、乳化剂占13%、剩余抗菌剂。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3)中所述的硬质合金刀刀口为高速钢材质。实施例3一种不锈钢水池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熔炼后的钢水加入到连铸机中成型,得到厚度为15厘米厚的钢坯,将铸造好的钢坯从钢坯连铸机上下线,在轨道式热处理炉中加热至1150℃,进行保温,按照5.0:2.0:1.0的比例通入由氮气、甲烷、甲醇组成的混合保护气,保温3.0小时;(2)将保温后的钢坯经过3次低温回火处理,第一次处理时间为10秒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锈钢水池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熔炼后的钢水加入到连铸机中成型,得到厚度为10‑15厘米厚的钢坯,将铸造好的钢坯从钢坯连铸机上下线,在轨道式热处理炉中加热至950‑1150℃,进行保温,按照4.5‑5.0:1.5‑2.0:0.5‑1.0的比例通入由氮气、甲烷、甲醇组成的混合保护气,保温2.0‑3.0小时;(2)将保温后的钢坯经过3次低温回火处理,第一次处理时间为5‑10秒钟,将钢坯温度迅速降低至850‑880℃,再经过传送至低温箱式加热炉中,设定箱内温度为700‑730℃,停滞40‑50秒后移出,再以60‑80℃/h的速度降温至350‑400℃,最后喷水冷却至200‑220℃;(3)将回火处理后的钢坯使用硬质合金刀进行削切,使用油性切削液,切削速度为300‑400r/min,进刀量为0.12‑0.15mm/r,使用白玉刚砂轮磨削,先进行粗磨,再进行精磨,粗磨磨削速度为100‑120r/min,精磨磨削速度为50‑60r/m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水池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熔炼后的钢水加入到连铸机中成型,得到厚度为10-15厘米厚的钢坯,将铸造好的钢坯从钢坯连铸机上下线,在轨道式热处理炉中加热至950-1150℃,进行保温,按照4.5-5.0:1.5-2.0:0.5-1.0的比例通入由氮气、甲烷、甲醇组成的混合保护气,保温2.0-3.0小时;(2)将保温后的钢坯经过3次低温回火处理,第一次处理时间为5-10秒钟,将钢坯温度迅速降低至850-880℃,再经过传送至低温箱式加热炉中,设定箱内温度为700-730℃,停滞40-50秒后移出,再以60-80℃/h的速度降温至350-400℃,最后喷水冷却至200-220℃;(3)将回火处理后的钢坯使用硬质合金刀进行削切,使用油性切削液,切削速度为300-400r/min,进刀量为0.12-0.15mm/r,使用白玉刚砂轮磨削,先进行粗磨,再进行精磨,粗磨磨削速度为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
申请(专利权)人:张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