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9330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制造试剂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适于应用自动化制造作业中供针体通过针孔的针座,适用于配合多个针体进行自动化制作检测试剂用,包括本体部、延伸部、多个第一针孔以及多个第二针孔。延伸部从本体部往上延伸并对应于本体部。第一针孔贯穿设置于本体部。第二针孔设于延伸部并贯穿延伸部。第一针孔与第二针孔的至少部分彼此对应,以使多个针体可通过彼此对应的第一针孔与第二针孔,以与位于座体下方的待测物接触。再者,至少一个第一针孔或是至少一个第二针孔具与其自身连通并从其边缘往外延伸的至少一个凹槽,进而往外扩张并改变其边缘的轮廓。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针座,可使针体在进行上下的往返运动时,提升针体移动的顺畅度。

Needle sea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utomatic manufacturing reagent equipment, and is open to a needle seat suitable for the needle hole through the needle body in the application automation manufacturing operation. It is suitable for the automatic manufacture of detection reagents with a plurality of needle bodies, including a body part, an extension part, a plurality of first pinholes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pinholes. The extension extends upwards from the body part and corresponds to the body part. The first pinhole runs through the body part. The second pinholes are located in the extension and run through the extension. The first pinhole corresponds to at least part of the second pinholes to enable the plurality of needle bodies to pass 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first pinholes and the second pinholes to contact the measured objects located below the seat body. In addition, at least one first pinhole or at least one of the second pinholes is connected to at least one of the grooves extending from the edge of its own and outward from its edge, and then expands outwards and changes the contour of its edges. According to the needle seat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needle body can lift the movement of the needle body when the needle body moves upward and downw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座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制造试剂设备领域,且特别是涉及一种适于应用自动化制造作业中供针体通过针孔的针座。
技术介绍
现有用于自动化制造试剂的系统中,大多会透过对应的装置将试剂透过针体印制于承载物上。在此过程中,为能保证将针体准确点至指定位置,其所应用的装置大多会对应设置针座,使针体经由针座上对应针体位置的针孔直线往下移动至指定位置。利用针座的设置,可同时大量地进行制造。然而,已知的针座常常针体在针孔内发生沾粘的状况,通常是因为湿度高、湿气重等问题所导致,如此,将发生针体未能顺畅地在针孔内移动,使得针体未能依照预期碰触至承载物上,造成点制不完全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座,其适于在应用于自动化点制的过程,用以供针体通过针孔时,避免针因为水气等因素而被粘在针孔内,维持针体在针孔内顺畅运行的目的。(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针座,适用于一次进行多点的点制作业,其包括:本体部;延伸部,从所述本体部往上延伸,并对应于所述本体部;多个第一针孔,设于所述本体部上,并贯穿所述本体部;以及,多个第二针孔,设于所述延伸部上,并贯穿所述延伸部,所述第一针孔与所述第二针孔的至少部分彼此对应;其中所述第一针孔与所述第二针孔的至少一个具有与其连通并从其边缘往外延伸的至少一个凹槽,而所述第一针孔与所述第二针孔的所述至少一个透过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凹槽往外扩张并改变其边缘的轮廓。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针孔与所述第二针孔的所述至少一个在基准面上的投影面积大于其所具有的所述至少一个凹槽在所述基准面上的投影面积。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针孔与所述第二针孔的所述至少一个的容积大于其所具有的所述至少一个凹槽的容积。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针孔与所述第二针孔的所述至少一个所具有的所述至少一个凹槽的数量为多个,以透过对应的所述凹槽朝多个方向往外扩张并改变其轮廓的形状。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针孔与所述第二针孔的所述至少一个所具有的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彼此不同而呈现放射状。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针孔与所述第二针孔的所述至少一个所具有的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的任相邻两者之间的夹角相同。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针孔与所述第二针孔的每个各自具有与其连通并从其边缘往外延伸的所述至少一个凹槽,而所述第一针孔与所述第二针孔的每个各自透过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凹槽往外扩张并改变其边缘的轮廓。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部包括彼此连接且沿着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使所述本体部呈T字形。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针孔至少设于所述第一区段上,且沿着所述第一区段的延伸方向直线排列。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针孔至少设于所述第二区段上,且沿着所述第二区段的延伸方向直线排列。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包括彼此连接且各自沿着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三区段与第四区段,使所述延伸部呈T字形,所述第三区段对应于所述第一区段,而所述第四区段对应于所述第二区段。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针孔至少设于所述第三区段上,且沿着所述第三区段的延伸方向直线排列。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针孔至少设于所述第四区段上,且沿着所述第四区段的延伸方向直线排列。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针孔贯穿所述本体部的贯穿方向相同于所述第二针孔贯穿所述延伸部的贯穿方向。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针孔与所述第二针孔的每一个的贯穿方向不同于其所具有的所述至少一个凹槽往外延伸的延伸方向。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部,所述本体部与所述延伸部大致上对应于基准面而彼此平行,而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本体部与所述延伸部。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部具有多个凹陷,设于其一表面并延伸至其一侧边,以对应地将所述第一针孔往外连通至其所述侧边。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本体部上设置锁固孔与至少一个对位孔。(三)有益效果由此可知,本技术所提供的针座适于自动化的点制过程中,彼此连接的本体部及延伸部对应地设置有至少部分彼此对应以供针体通过并定位的第一针孔及第二针孔,其中第一针孔与第二针孔的至少一个具有与其连通并从其边缘往外延伸的至少一个凹槽,而第一针孔与第二针孔的至少一个透过对应的至少一个凹槽往外扩张并改变其边缘的轮廓。当针体通过具有所述设计的针孔时,针孔边缘的凹槽可避免粘滞情况的发生,使得针体可以依照设定的进程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针座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针座在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是图1的第一针孔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第一针孔设置凹槽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00:针座;110:本体部;112:第一区段;114:第二区段;116:凹陷;120:延伸部;122:第三区段;124:第四区段;130:第一针孔;132a至132e、142:凹槽;140:第二针孔;150:连接部;D1至D5:延伸方向;O:圆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针座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针座在另一视角的立体图。请参考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针座100包括本体部110、延伸部120、多个第一针孔130以及多个第二针孔140。延伸部120从本体部110往上延伸,并对应于本体部110。第一针孔130设于本体部110,并贯穿本体部110。第二针孔140设于延伸部120上,并贯穿延伸部120。至少部分第一针孔130与第二针孔140彼此对应,以使多个未绘示的针体可对应地直线通过彼此对应的第一针孔130与第二针孔140,其中第一针孔130与第二针孔140的至少一个具有与其连通并从其边缘往外延伸的至少一个凹槽(即如图4所示),而第一针孔130与第二针孔140的至少一个透过对应的至少一个凹槽往外扩张并改变其边缘的轮廓。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针座100适用于在自动化点制的过程中,供针体通过而准确插入默认位置的定位功能。其中,本体部110与延伸部120大致上各自呈现平板状,例如各自对应于同基准面(例如图2中所绘示的XYZ坐标系中的XY平面)而彼此平行,而针座100还包括连接部150(例如是沿着所述XYZ坐标系中的XZ平面延伸的平板状)连接本体部110与延伸部120。换言之,延伸部120藉由连接部150从本体部110往上延伸,并对应于本体部110。然而,本技术不限制本体部110与延伸部120的形状与连接方式(即不限制连接部150的设置与否)。再者,第一针孔130设于本体部110上,并贯穿本体部110。第二针孔140设于延伸部120上,并贯穿延伸部120。第一针孔130贯穿本体部110的贯穿方向相同于第二针孔140贯穿延伸部120的贯穿方向,例如是沿着XYZ坐标系中的Z轴方向各自直线延伸,且第一针孔130与第二针孔140的数量与位置基本上完全对应,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是部分对应)。如此,未绘示的针体适于对应地沿着Z轴方向直线通过彼此对应的第一针孔130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针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座,适用于一次进行多点的点制作业,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延伸部,从所述本体部往上延伸,并对应于所述本体部;多个第一针孔,设于所述本体部上,并贯穿所述本体部;以及,多个第二针孔,设于所述延伸部上,并贯穿所述延伸部,所述第一针孔与所述第二针孔的至少部分彼此对应;其中所述第一针孔与所述第二针孔的至少一个具有与其连通并从其边缘往外延伸的至少一个凹槽,而所述第一针孔与所述第二针孔的所述至少一个透过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凹槽往外扩张并改变其边缘的轮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座,适用于一次进行多点的点制作业,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延伸部,从所述本体部往上延伸,并对应于所述本体部;多个第一针孔,设于所述本体部上,并贯穿所述本体部;以及,多个第二针孔,设于所述延伸部上,并贯穿所述延伸部,所述第一针孔与所述第二针孔的至少部分彼此对应;其中所述第一针孔与所述第二针孔的至少一个具有与其连通并从其边缘往外延伸的至少一个凹槽,而所述第一针孔与所述第二针孔的所述至少一个透过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凹槽往外扩张并改变其边缘的轮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孔与所述第二针孔的所述至少一个在基准面上的投影面积大于其所具有的所述至少一个凹槽在所述基准面上的投影面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孔与所述第二针孔的所述至少一个的容积大于其所具有的所述至少一个凹槽的容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座,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孔与所述第二针孔的所述至少一个所具有的所述至少一个凹槽的数量为多个,以透过对应的所述凹槽朝多个方向往外扩张并改变其轮廓的形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孔与所述第二针孔的所述至少一个所具有的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彼此不同而呈现放射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孔与所述第二针孔的所述至少一个所具有的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的任意相邻两者之间的夹角相同。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孔与所述第二针孔的每个各自具有与其连通并从其边缘往外延伸的所述至少一个凹槽,而所述第一针孔与所述第二针孔的每个各自透过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凹槽往外扩张并改变其边缘的轮廓。8.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康亿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