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茶素用于缓解二甲基甲酰胺致肝损伤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90519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儿茶素用于缓解二甲基甲酰胺致肝损伤的应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研究了DMF通过接触方式侵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根据肝脏代谢过程的产物类别、损伤情况考察儿茶素对毒性损伤治疗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实验动物进行DMF中毒模型构建,并以此为实验对象考察了儿茶素对中毒动物的治疗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口服儿茶素可以显著提升肝脏组织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同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等过高现象也得到了恢复。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发现儿茶素对DMF所造成的炎症性损伤具有确切的缓解作用,并进一步发现其药理作用是通过降低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的表达量实现的。

Application of catechin in alleviating liver injury induced by two methylformamid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the application of catechin to alleviate the liver damage caused by two methylformamide. In this technical scheme, the metabolic pathway of DMF after intruding the human body through contact is first studi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reatment of toxic damage by catechin is investigated according to the product category and damage of the liver metabolic process. On this basis, the animal model of DMF poisoning was built by experimental animals,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atechin on poisoned animals was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oral catechin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activity of antioxidant enzymes in liver tissue, while the excessive phenomenon of glutamic aminotransferase and glutamic Pyrex aminotransferase were also recovered. In addi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found that catechin has a definite remission effect on the inflammatory damage caused by DMF and further found that i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 is realized by reducing the express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IL 1 beta and IL 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茶素用于缓解二甲基甲酰胺致肝损伤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进一步涉及物质的新的医药用途,具体涉及儿茶素用于缓解二甲基甲酰胺致肝损伤的应用。
技术介绍
二甲基甲酰胺(DMF)是一种透明液体,能和水及大部分有机溶剂互溶。它是化学反应的常用溶剂。二甲基甲酰胺在强碱如氢氧化钠或强酸如盐酸或硫酸的存在下是不稳定的,并水解为甲酸与二甲基胺。工业应用中,二甲基甲酰胺主要用作萃取乙炔和制造聚丙烯腈纤维的溶剂,亦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制药、石油提炼和树脂等工业。在以上工作岗位可因接触DMF蒸汽而中毒。急性中毒发生原因多数由于生产故障,设备漏裂,或在检修设备时,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大量接触毒物所致,中毒常是吸入和皮肤吸收并存,且以皮肤吸收为主。其他中毒情况少见,但有口服以及将该品灌肠作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而引起严重中毒的病例。DMF的毒性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现在认为与其体内代谢过程有关。DMF其甲基烃基化,生成N-甲基-甲醇酰胺(HMMF),HMMF部分脱羟甲基分解成甲基甲酰胺(NMF)和甲醛,NMF还可羟基化,然后再分解成甲酰胺(F),还有少部分DMF以原形从尿中排出。实验表明,NMF毒性强于DMF及HMMF。NMF或HMMF生成N-甲基氨基甲酰半胱氨酸(AMCC)过程中的活性中间产物(可能是异氰酸甲酯),具有亲电性,可以与蛋白质、DNA、RNA等大分子的亲核中心共价结合,造成机体肝肾器官损伤。现有技术中针对DMF导致的肝损伤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常用的处理方法是B族维生素、葡萄糖,同时可给以酵母片、肝泰乐、肝乐、维丙肝、胆碱等恢复性药物,对于较重者可用糖皮质激素,一般用地塞米松20~60mg/天,分次肌注,用药不超过一周,逐步减量。儿茶素又称儿茶精,茶单宁。为黄烷醇的衍生物,分子式C15H14O6,呈无色结晶形固体,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受热或在无机酸存在下,容易聚合成无定形鞣质。现有技术中,有研究表明儿茶素具有抗氧化、调节脂质代谢等作用,因此已被用于作为减肥药物和抗衰老药物,此外还有报道称儿茶素具有降血压、降血糖等功效。现有技术中未见儿茶素对肝脏保护作用、尤其是特定中毒损伤条件下的肝脏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儿茶素用于缓解二甲基甲酰胺致肝损伤的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此类中毒性肝损伤治疗手段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进一步拓展儿茶素的用途范围。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儿茶素用于缓解二甲基甲酰胺致肝损伤的应用,所述儿茶素结构式如式(1)所示:作为优选,所述儿茶素是微晶体儿茶素。作为优选,该微晶体儿茶素使用Cu-Kα辐射,以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光谱特征如下表所示:作为优选,所述肝损伤是由接触二甲基甲酰胺所导致的肝脏氧化性损伤。作为优选,所述缓解二甲基甲酰胺致肝损伤,是通过提高肝脏组织中抗氧化酶SOD、GSH-Px、CAT活性实现的。作为优选,所述药物还降低肝脏组织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含量。作为优选,所述肝损伤是由接触二甲基甲酰胺所导致的肝脏炎症性损伤。作为优选,所述缓解二甲基甲酰胺致肝损伤,是通过降低细胞因子IL-1β、IL-6的表达量实现的。作为优选,所述药物的剂型为口服剂。作为优选,所述药物的有效剂量为50~200mg/kg。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儿茶素用于缓解二甲基甲酰胺致肝损伤的应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研究了DMF通过接触方式侵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根据肝脏代谢过程的产物类别、损伤情况考察儿茶素对毒性损伤治疗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利用实验动物进行DMF中毒模型构建,并以此为实验对象考察了儿茶素对中毒动物的治疗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口服儿茶素可以显著提升肝脏组织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同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等过高现象也得到了恢复。此外,本专利技术发现儿茶素对DMF所造成的炎症性损伤具有确切的缓解作用,并进一步发现其药理作用是通过降低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的表达量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研究成果拓展了儿茶素的医药用途范围,同时实现了二甲基甲酰胺致肝损伤的有效治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儿茶素对DMF染毒模型大鼠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图中从左至右依次为空白对照组、DMF染毒模型组、以及DMF染毒模型同时口服200mg/kg儿茶素的治疗组。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不同实验组之间肝脏组织抗氧化酶SOD、CAT、GSH-Px活性对比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不同实验组之间肝脏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含量对比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不同实验组之间肝脏组织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的含量对比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儿茶素的化学结构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因此,用“大约”、“左右”等语言所修正的数值不限于该准确数值本身。在一些实施例中,“大约”表示允许其修正的数值在正负百分之十(10%)的范围内变化,比如,“大约100”表示的可以是90到110之间的任何数值。此外,在“大约第一数值到第二数值”的表述中,大约同时修正第一和第二数值两个数值。在某些情况下,近似性语言可能与测量仪器的精度有关。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1、实验方法1.1动物实验设计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6只,体重(160±180)g,大鼠在12h:12h明暗循环的动物房内适应性饲养1周。然后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灌胃给药:1组为正常对照组,给同体积生理盐水;2组为DMF染毒模型组,DMF水溶液(20mg/kgbw);3-6组为毒性抑制组,分别在染毒DMF水溶液中同时添加儿茶素低剂量(50mg/kgbw)、中剂量(100mg/kgbw)、高剂量(200mg/kgbw)。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2-5组在给予相应药物半小时候后,口腔灌胃DMF水溶液,每天一次,连续30d,最后一次给药24h后处死动物,进行各相关指标的测定。1.2大鼠处理及样品的收集大鼠处理及血清的制备:最后一次给药24h后,用4%的水合氯醛(1ml/100g)进行麻醉,用摘眼球取血法取大鼠外周血,放置室温待血清分层后,以4000r/min,4℃冷冻离心10min,吸取上层血清部分,4℃条件下备用。解剖分离收集肝组织。并用生理盐水清洗,放置于EP管中,放于-80℃备用。用于制作肝组织切片:取适量组织,在冰冷生理盐水中漂洗净后,于2.5%戊二醛-多聚甲醛中固定;其余肝组织放置于EP管中,放于-80℃备用。1.3肝组织切片材料的准备及形态学的观察按石蜡切片的常规制作方法:经固定-冲洗-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固定-染色(脱蜡-染色-脱水)-封片-观察记录结果。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肝组织切片的制作:(1)固定:大鼠解剖后,迅速取出肝组织,截取5cn左右的组织,注意不能人为损伤组织,并小心去除粘附的结缔组织,将取出的肝组织立即投入装有4%多聚甲醛的EP管中,固定5h后在横切面切口,利于组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儿茶素用于缓解二甲基甲酰胺致肝损伤的应用

【技术保护点】
儿茶素用于缓解二甲基甲酰胺致肝损伤的应用,所述儿茶素结构式如式(1)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儿茶素用于缓解二甲基甲酰胺致肝损伤的应用,所述儿茶素结构式如式(1)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儿茶素是微晶体儿茶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微晶体儿茶素使用Cu-Kα辐射,以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光谱特征如下表所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肝损伤是由接触二甲基甲酰胺所导致的肝脏氧化性损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解二甲基甲酰胺致肝损伤,是通过提高肝脏组织中抗氧化酶SOD、GSH-P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瑞
申请(专利权)人:华茗国际健康产业香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