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开关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83233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6 0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开关电路,包括电路板和双向转换开关,电路板与双向转换开关电连接,电路板上设有控制器、驱动模块和电源模块,电路板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9、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三极管Q1、三极管Q2、开关S1、开关S2、开关S3、开关S4、开关S5,控制器引脚P1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以及所述控制器引脚P4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的一端、控制器引脚P5以及控制引脚P6连接。有益效果:体积小、使用简单、性能稳定、寿命长、响应速度快、抗冲击和抗干扰能力强。

A bidirectional switch circui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idirectional switching circuit, including circuit board and bidirectional switching switch. The circuit boar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bidirectional switching switch. The circuit board has a controller, a driving module and a power supply module. The circuit board includes resistance R1, resistance R2, resistance R3, resistance R4, resistance R5, resistor R6, resistor R9, capacitance C1, capacitance C2. The capacitance C3, the capacitor C4, the triode Q1, the triode Q2, the switch S1, the switch S2, the switch S3, the switch S4, and the switch S5. The controller pins are connected to one end of the resistance R1, one end of the resistance R3, and the one end of the resistor respectively. One end is connected to one end of the capacitor C1, the controller pin P5 and the control pin P6 respectively. Beneficial effects: small volume, simple use, stable performance, long life, fast response speed, strong impact resistance and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开关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五金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双向开关电路。
技术介绍
双向开关管就是正向伏安特性与反向伏安特性对称、并且正向和反向都具有负阻的一种半导体开关器件,它在正向和反向工作时都具有开和关的两个状态。而目前现有中的双向开关检测范围较短,使用寿命有所欠缺,并且响应速度较慢。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向开关电路,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向开关电路,包括电路板和双向转换开关,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双向转换开关电连接,且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控制器、驱动模块和电源模块,其中,所述电路板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9、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三极管Q1、三极管Q2、开关S1、开关S2、开关S3、开关S4、开关S5,所述控制器引脚P1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以及所述控制器引脚P4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控制器引脚P5以及所述控制引脚P6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2的一端、所述控制器引脚P13、所述电容C3的一端以及所述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引脚P14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引脚P10、所述控制器引脚P11以及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引脚P7和所述控制器引脚P8均与所述电源模块引脚P25连接,所述控制器引脚P9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1的基级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级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以及所述三极管Q2的基级连接,并且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并且接地,所述电源模块的引脚P15、引脚P16、引脚P17、引脚P18、引脚P19均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3集电极、所述控制器引脚P2以及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引脚P23以及所述开关S5连接,所述开关S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引脚P22连接并接地,所述电源模块引脚P20分别与所述开关S1和所述开关S3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引脚P21分别与所述开关S2和所述开关S4连接,且所述开关S1、所述开关S2、所述开关S3以及所述开关S4另一端均连接电源。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上还包括电容C5、电容C6、电容C7、二极管D、电阻R8、电阻R7、电阻R10、三极管Q3、晶振Y。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模块的引脚P26分别与所述电容C5的一端以及所述电源模块引脚P15、所述电阻R9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发射极与所述晶振Y、所述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0的一端连接并接地,所述晶振Y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引脚P24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引脚P27连接、电容C6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连接并且接地,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引脚P28以及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进一步的,所述电阻R7的阻值为510K,所述电阻R10的阻值为75K。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双向定时器。进一步的,所述电阻R1的阻值为110K,所述电阻R2的阻值为2.7K,所述电阻R3的阻值为3.9K,所述电阻R9的阻值为20K。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把双向开关设置为红外线光电开关,红外光电开关的检测距离为0.05-10m,并有灵敏度调节及动作前后延时等功能。此外,红外线光电开关具有体积小、使用简单、性能稳定、寿命长、响应速度快以及抗冲击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使得增加双向开关的延时效果以及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双向开关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中:1、控制器;2、驱动模块;3、电源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向开关电路。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双向开关电路,包括电路板和双向转换开关,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双向转换开关电连接,且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控制器(NE556控制器)1、驱动模块2和电源模块3,其中,所述电路板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9、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三极管Q1、三极管Q2、开关S1、开关S2、开关S3、开关S4、开关S5,所述控制器(NE556控制器)1引脚P1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以及所述控制器(NE556控制器)1引脚P4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控制器(NE556控制器)1引脚P5以及所述控制引脚P6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2的一端、所述控制器(NE556控制器)1引脚P13、所述电容C3的一端以及所述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NE556控制器)1引脚P14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NE556控制器)1引脚P10、所述控制器(NE556控制器)1引脚P11以及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NE556控制器)1引脚P7和所述控制器(NE556控制器)1引脚P8均与所述电源模块3引脚P25连接,所述控制器(NE556控制器)1引脚P9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1的基级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级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以及所述三极管Q2的基级连接,并且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并且接地,所述电源模块3的引脚P15、引脚P16、引脚P17、引脚P18、引脚P19均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3集电极、所述控制器(NE556控制器)1引脚P2以及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3引脚P23以及所述开关S5连接,所述开关S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3引脚P22连接并接地,所述电源模块3引脚P20分别与所述开关S1和所述开关S3连接,所述电源模块3引脚P21分别与所述开关S2和所述开关S4连接,且所述开关S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向开关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和双向转换开关,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双向转换开关电连接,且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控制器(1)、驱动模块(2)和电源模块(3),其中,所述电路板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9、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三极管Q1、三极管Q2、开关S1、开关S2、开关S3、开关S4、开关S5,所述控制器(1)引脚P1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以及所述控制器(1)引脚P4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控制器(1)引脚P5以及所述控制引脚P6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2的一端、所述控制器(1)引脚P13、所述电容C3的一端以及所述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1)引脚P14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引脚P10、所述控制器(1)引脚P11以及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1)引脚P7和所述控制器(1)引脚P8均与所述电源模块(3)引脚P25连接,所述控制器(1)引脚P9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1的基级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级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以及所述三极管Q2的基级连接,并且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并且接地,所述电源模块(3)的引脚P15、引脚P16、引脚P17、引脚P18、引脚P19均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3集电极、所述控制器(1)引脚P2以及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3)引脚P23以及所述开关S5连接,所述开关S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3)引脚P22连接并接地,所述电源模块(3)引脚P20分别与所述开关S1和所述开关S3连接,所述电源模块(3)引脚P21分别与所述开关S2和所述开关S4连接,且所述开关S1、所述开关S2、所述开关S3以及所述开关S4另一端均连接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和双向转换开关,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双向转换开关电连接,且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控制器(1)、驱动模块(2)和电源模块(3),其中,所述电路板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9、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三极管Q1、三极管Q2、开关S1、开关S2、开关S3、开关S4、开关S5,所述控制器(1)引脚P1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以及所述控制器(1)引脚P4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控制器(1)引脚P5以及所述控制引脚P6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2的一端、所述控制器(1)引脚P13、所述电容C3的一端以及所述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1)引脚P14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引脚P10、所述控制器(1)引脚P11以及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1)引脚P7和所述控制器(1)引脚P8均与所述电源模块(3)引脚P25连接,所述控制器(1)引脚P9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1的基级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级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以及所述三极管Q2的基级连接,并且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并且接地,所述电源模块(3)的引脚P15、引脚P16、引脚P17、引脚P18、引脚P19均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浩华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海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