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升模架抗侧抗弯装置及实施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7238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顶升模架抗侧抗弯装置,本装置由若干个抗侧单元顺次连接而成,相邻的抗侧单元连接构成可沿竖直方向活动的四边形结构,相邻的抗侧单元连接在水平方向为柱体结构;位于最上部的抗侧单元与所述的上支撑架的底部连接,位于最下部的抗侧单元与所述的下支撑架的上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顶升模架的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之间设置竖向可自由活动而水平方向、弯矩方向无活动的抗侧单元,可以有效抵抗水平力和弯矩,减小顶升过程中模架的位移,提高其安全性;同时,也能够减小顶升油缸承受的水平力和弯矩,有利于改善油缸设计,避免油缸非常态使用下的损坏,节约费用,保证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升模架抗侧抗弯装置及实施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超高层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顶升模架抗侧抗弯装置及实施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的超高层建筑,往往使用顶升模架系统,用于核心筒的施工,一般施工一层,顶模需要往上顶升一次。由于顶模的荷载巨大,正常作业时,由上下支撑架共同承受立柱传递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弯矩,相对是十分安全的。而顶升作业时,油缸顶升着上支撑架、立柱及钢平台等向上运行,此时所有的荷载均需通过油缸传递至下支撑架,由于风荷载、偏心受力的影响,会出现油缸需要承受较大的水平力、弯矩,这对油缸的承载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根据现场经验,常常出现油缸“吱吱”作响,密封圈受损等现象,对整个顶模平台构成了极大地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失将无法估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顶升模架抗侧抗弯装置及实施方法,能够减小顶升过程中模架的位移,提高其安全性。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顶升模架抗侧抗弯装置,顶升模架包括上支撑架、下支撑架和顶升油缸,顶升油缸的侧向与下支撑架固定,上支撑架固定在顶升油缸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本装置由若干个抗侧单元顺次连接而成,相邻的抗侧单元连接构成可沿竖直方向活动的四边形结构,相邻的抗侧单元连接在水平方向为柱体结构;位于最上部的抗侧单元与所述的上支撑架的底部连接,位于最下部的抗侧单元与所述的下支撑架的上部连接。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抗侧单元包括高强板、固定在高强板两侧的非连续销耳、和用于连接相邻两块高强板的长杆销,长杆销穿在所述的非连续销耳内;所述的四边形结构由四块所述的高强板和4个长杆销组成,相邻的四边形结构共用一根长杆销;位于最上部的长杆销与所述的上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位于最下部的长杆销与所述的下支撑架的上部固定连接。按上述方案,本装置共n条,周向均布在顶升油缸周围;n为2的整数倍。按上述方案,所述的高强板为高强钢板、高强铝板或碳纤维板。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抗侧单元包括高强型钢、设置在高强型钢中部的销轴连接件、和销轴,销轴与所述的销轴连接件连接使得两块高强型钢连接成X形;高强型钢的端部设有非连续销耳,相邻的抗侧单元通过长杆销穿过所述的非连续销耳连接,从而构成所述的四边形结构;位于最上部的抗侧单元顶部的一端通过长轴销固定在所述的上支撑架的底部,位于最上部的抗侧单元顶部的另一端通过滑动机构在所述的上支撑架的底部滑动连接,滑动方向即为位于最上部的抗侧单元顶部两端之间的连线;位于最下部的抗侧单元底部的两端与所述的下支撑架的上部连接方式,和,位于最上部的抗侧单元顶部的两端与所述的上支撑架的底部连接方式,相同。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本装置共n条,周向均布在顶升油缸周围;n为2的整数倍。所述的顶升模架抗侧抗弯装置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顶升模架顶升最大高度和最小高度,确定抗侧单元的个数,拼成整体;S2、沿顶升油缸的周向均布顶升模架抗侧抗弯装置,安装完成;S3、当顶升模架顶升时,顶升油缸逐渐顶出,抗侧单元由于竖向的伸缩性在竖向自由运动,而水平方向和弯矩方向则具有抵抗水平力和弯矩的刚度。一种具有抗侧抗弯功能的顶升模架,它包括上支撑架、下支撑架和顶升油缸,顶升油缸的侧向与下支撑架固定,上支撑架固定在顶升油缸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本顶升模架还包括所述的顶升模架抗侧抗弯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顶升模架的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之间设置竖向可自由活动而水平方向、弯矩方向无活动的抗侧单元,可以有效抵抗水平力和弯矩,减小顶升过程中模架的位移,提高其安全性;同时,也能够减小顶升油缸承受的水平力和弯矩,有利于改善油缸设计,避免油缸非常态使用下的损坏,节约费用,保证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顶升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顶升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顶升前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顶升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支撑架,2-下支撑架,3-顶升油缸,4-链式抗侧单元,4-1-高强板,4-2-长杆销,5-底座,6-X形抗侧单元,6-1-高强型钢,6-2-销轴,6-3-长杆销,7-滑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顶升模架抗侧抗弯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顶升模架包括上支撑架1、下支撑架2和顶升油缸3,顶升油缸3的侧向与下支撑架2固定,上支撑架1固定在顶升油缸3的顶部,本装置由若干个抗侧单元顺次连接而成,相邻的抗侧单元连接构成可沿竖直方向活动的四边形结构,相邻的抗侧单元连接在水平方向为柱体结构;位于最上部的抗侧单元与所述的上支撑架1的底部连接,位于最下部的抗侧单元与所述的下支撑架2的上部连接。本实施例的抗侧单元为链式抗侧单元4,所述的抗侧单元包括高强板4-1、固定在高强板4-1两侧的非连续销耳、和用于连接相邻两块高强板4-1的长杆销4-2,长杆销4-2穿在所述的非连续销耳内;所述的四边形结构由四块所述的高强板4-1和4个长杆销4-2组成,相邻的四边形结构共用一根长杆销4-2;位于最上部的长杆销4-2与所述的上支撑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位于最下部的长杆销4-2与所述的下支撑架2的上部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上支撑架1的底部还设有用于与抗侧单元连接的底座5。本装置共n条,周向均布在顶升油缸周围;n为2的整数倍,通常n取100以内的偶数,本实施例中选用4条。优选的,所述的高强板4-1为高强钢板、高强铝板或碳纤维板。所述的顶升模架抗侧抗弯装置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顶升模架顶升最大高度和最小高度,确定抗侧单元的个数,拼成整体;S2、沿顶升油缸3的周向均布顶升模架抗侧抗弯装置,安装完成;S3、当顶升模架顶升时,顶升油缸3逐渐顶出,抗侧单元由于竖向的伸缩性在竖向自由运动,而水平方向和弯矩方向则具有抵抗水平力和弯矩的刚度。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具有抗侧抗弯功能的顶升模架,它包括上支撑架1、下支撑架2和顶升油缸3,顶升油缸3的侧向与下支撑架2固定,上支撑架1固定在顶升油缸3的顶部,还包括所述的顶升模架抗侧抗弯装置。实施例二: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顶升模架包括上支撑架1、下支撑架2和顶升油缸3,顶升油缸3的侧向与下支撑架2固定,上支撑架1固定在顶升油缸3的顶部,本装置由若干个抗侧单元顺次连接而成,相邻的抗侧单元连接构成可沿竖直方向活动的四边形结构,相邻的抗侧单元连接在水平方向为柱体结构;位于最上部的抗侧单元与所述的上支撑架1的底部连接,位于最下部的抗侧单元与所述的下支撑架2的上部连接。本实施例的抗侧单元为X形抗侧单元6,所述的抗侧单元包括高强型钢6-1、设置在高强型钢6-1中部的销轴连接件、和销轴6-2,销轴6-2与所述的销轴连接件连接使得两块高强型钢6-1连接成X形;高强型钢6-1的端部设有非连续销耳,相邻的抗侧单元通过长杆销6-3穿过所述的非连续销耳连接,从而构成所述的四边形结构。位于最上部的抗侧单元顶部的一端通过长轴销6-3固定在所述的上支撑架1的底部,位于最上部的抗侧单元顶部的另一端通过滑动机构7在所述的上支撑架1的底部滑动连接,滑动方向即为位于最上部的抗侧单元顶部两端之间的连线。位于最下部的抗侧单元底部的两端与所述的下支撑架2的上部连接方式,和,位于最上部的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顶升模架抗侧抗弯装置及实施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升模架抗侧抗弯装置,顶升模架包括上支撑架、下支撑架和顶升油缸,顶升油缸的侧向与下支撑架固定,上支撑架固定在顶升油缸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本装置由若干个抗侧单元顺次连接而成,相邻的抗侧单元连接构成可沿竖直方向活动的四边形结构,相邻的抗侧单元连接在水平方向为柱体结构;位于最上部的抗侧单元与所述的上支撑架的底部连接,位于最下部的抗侧单元与所述的下支撑架的上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升模架抗侧抗弯装置,顶升模架包括上支撑架、下支撑架和顶升油缸,顶升油缸的侧向与下支撑架固定,上支撑架固定在顶升油缸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本装置由若干个抗侧单元顺次连接而成,相邻的抗侧单元连接构成可沿竖直方向活动的四边形结构,相邻的抗侧单元连接在水平方向为柱体结构;位于最上部的抗侧单元与所述的上支撑架的底部连接,位于最下部的抗侧单元与所述的下支撑架的上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模架抗侧抗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侧单元包括高强板、固定在高强板两侧的非连续销耳、和用于连接相邻两块高强板的长杆销,长杆销穿在所述的非连续销耳内;所述的四边形结构由四块所述的高强板和4个长杆销组成,相邻的四边形结构共用一根长杆销;位于最上部的长杆销与所述的上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位于最下部的长杆销与所述的下支撑架的上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模架抗侧抗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共n条,周向均布在顶升油缸周围;n为2的整数倍。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顶升模架抗侧抗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强板为高强钢板、高强铝板或碳纤维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模架抗侧抗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侧单元包括高强型钢、设置在高强型钢中部的销轴连接件、和销轴,销轴与所述的销轴连接件连接使得两块高强型钢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李迪王开强孙金桥陈凯刘威黄雷李霞叶贞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