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座式单轨全固定连续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7169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跨座式单轨全固定连续梁,包括轨道梁(1)、基础(3)和现浇带(7),所述轨道梁(1)分段设置,所述轨道梁(1)之间设有梁缝,若干段轨道梁(1)之间的梁缝中设有所述现浇带(7),所述现浇带(7)之下设有桥墩(2),所述整体梁段两端底部设有边墩,两相邻的所述整体梁段间隔开,分别设在不同的边墩上,相邻的边墩设在同一个所述基础(3)上,所述桥墩(2)和所述边墩之上均设有固定支座(5),所述固定支座(5)中设有调高螺柱(508)。本发明专利技术跨座式单轨全固定连续梁,提供一种刚度及整体性好,线形可调的轨道梁结构,且通过调高螺柱实现支座上力的均匀传递。

A kind of straddle type monorail full fixed continuous beam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cross - seat monorail fixed continuous beam, including a track beam (1), a base (3) and a cast-in-place belt (7), which are set up in section, and the track beam (1) is provided with a beam joint, and a cast-in-place band (7) is provided in the beam joint of a number of track beams (1), and the pier (2) is provided under the cast-in-place belt (7). The bottom of the two ends of the body beam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n edge pier, and the two adjacent integral beams are spaced apart on the different side piers, and the adjacent piers are located on the same base (3), and the piers (2) and the side piers are provided with fixed support (5), and the fixed support (5) is equipped with a high stud (508). The cross seat type monorail full fixed continuous beam provides a track beam structure with good rigidity, good integrity and adjustable linear shape, and realizes the uniform transmission of the force on the bearing by adjusting the stud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座式单轨全固定连续梁
本专利技术属轨道交通桥梁结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全固定连续梁。
技术介绍
跨座式单轨,指通过单根轨道来支撑、稳定和导向,车体骑跨在轨道梁上运行的铁路。跨座式单轨特点是适应性强、噪声低、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非常强。跨座式单轨轨道梁采用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简支梁、连续梁和连续刚构三种。简支梁为静定结构,受力简单且线形可根据情况进行调整,结构中没有现浇段减少现场作业量;连续梁为超静定结构,整体刚度较大,跨越能较简支梁强,结构缝少,行车舒适性较好;连续刚构边墩也有现浇段,整体刚度比连续梁大。但是上述三种结构体系都存在缺陷:简支梁刚度小、整体性和跨越能力较差,结构缝较多导致行车舒适性交差,支座较多,线形调整复杂,养护维修工作量较大;连续梁虽然增加了墩顶现浇段,但结构整体刚度较连续刚构差,固定桥墩承受一联的纵向力,桥墩结构尺寸较大;连续刚构中墩柱与轨道梁刚性连接,运营期间如遇到不可抗力因素到时候桥梁沉降等变形,无法调整线形,更换轨道梁代价大、费时。传统的桥墩和轨道梁之间的固定支座采用点对点的方式进行抗拉压荷载的传递,使得支座受力极不均匀,固定支座极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全固定连续梁,每个桥墩上均设置固定支座与轨道梁连接,所有桥墩共同承受纵向水平力,结构的纵向及横向整体刚度得到明显改善,桥墩及基础的尺寸较简支梁小,边墩墩顶不设置现浇带,增加了轨道梁的可调节性,中墩墩顶设置现浇带保证轨道梁的连续性,减少梁缝数量,保证行车的舒适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全固定连续梁,包括轨道梁、基础和现浇带,所述轨道梁分段设置,所述轨道梁之间设有梁缝,若干段轨道梁之间的梁缝中设有所述现浇带,用于将若干段所述轨道梁连接形成整体梁段,所述现浇带之下设有桥墩;所述整体梁段两端的底部设有边墩,两相邻的所述整体梁段间隔开,分别设在不同的边墩上,相邻的边墩设在同一个所述基础上,所述桥墩和所述边墩之上均设有固定支座,用于提高所述轨道梁的线形可调性;所述固定支座中设有调高螺柱,所述固定支座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螺纹孔,中间通过所述调高螺柱连接,用于实现轨道梁抗拉压荷载传递,以使所述固定支座整体受力更加均匀。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座还包括上座板、中座板和座板,所述上座板底部设有开口,所述中座板设于所述开口内,所述中座板下设有下座板,所述下座板上端卡扣在所述上座板的开口内,所述中座板的一端为水平结构,另一端为凸圆柱面结构,所述下座板与所述中座板相邻的一面设有凹圆柱面结构,所述水平结构与所述上座板内侧均设有平面滑块。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座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在所述上座板的底部,且所述下座板的两侧均设有所述限位块。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座还包括底板,所述下座板的下端设有圆柱形孔,所述圆柱形孔内壁设有螺纹结构,调高螺柱下端设于所述底板上,其上端设于所述圆柱形孔内。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防倾机构,所述防倾机构底端固定在所述底板的表面上,所述防倾结构顶端设于下座板内。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座还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设在底板之下。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板和桥墩之间设有若干预埋钢筋,所述预埋钢筋与所述底座板之间设有抗拉锚栓。进一步地,所述边墩的宽度小于所述桥墩的宽度。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跨座式单轨全固定连续梁,每个桥墩上均设置固定支座与轨道梁连接,所有桥墩共同承受纵向水平力,结构的纵向及横向整体刚度得到明显改善,桥墩及基础的尺寸较简支梁小,边墩墩顶不设置现浇带,增加了轨道梁的可调节性,中墩墩顶设置现浇带保证轨道梁的连续性,减少梁缝数量,保证行车的舒适性。(2)本专利技术跨座式单轨全固定连续梁,固定支座采用调高螺柱实现轨道梁抗拉压荷载传递,使得固定支座整体受力更加均匀,增加固定支座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调高螺柱连接固定支座的上下部使得支座的更换更加方便。(3)本专利技术跨座式单轨全固定连续梁,现浇带的纵向长度与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向匹配,减小了现浇带的纵向宽度,节省现场作业时间,降低工程造价。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三跨简支梁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三跨一联连续梁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三跨一联连续钢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跨一联跨座式单轨半固定连续梁结构示意图;图5为固定支座的主视图;图6为固定支座的侧视图。所有附图中,同一个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与零件,其中:1-轨道梁、2-桥墩、3-基础、4-梁缝、5-固定支座、6-固定支座、7-现浇带、8-活动支座;501-上座板、502-平面滑块、503-中座板、504-柱面滑块、505-转动滑块、506-下座板、507-防倾机构、508-调高螺柱、509-底板、510-调位垫片、511-底座板、512-抗拉锚栓、513-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图1为现有技术中三跨简支梁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三跨简支梁每个桥墩均设置一个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墩顶均设置梁缝。图2为现有技术三跨一联连续梁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三跨一联连续梁采用单固定支座,其余桥墩均设置活动支座,固定桥墩尺寸较别的桥墩要大;只有边墩设置梁缝,梁缝比简支梁要少。图3为现有技术三跨一联连续钢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三跨一联连续钢构结构每个桥墩与轨道梁采用现浇带混凝土实现墩梁固结,现浇带纵向长度与桥墩等宽;相邻联边墩分开设置,桥墩缝隙与梁缝等宽,相邻联边墩共基础。简支梁、连续梁和连续刚构三种结构体系都不能同时满足跨座式单轨的受力、线形和舒适性要求。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跨座式单轨全固定连续梁。以三跨一联跨座式单轨全固定连续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跨一联跨座式单轨半固定连续梁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三跨一联跨座式单轨半固定连续梁包括轨道梁1、桥墩2、基础3、梁缝4、固定支座5和现浇带7,间隔相同的距离设有基础3,基础3上设有桥墩2,桥墩2上设有轨道梁1,轨道梁之间间隔开,轨道梁之间的间隙为梁缝。三跨一联,即三段相邻的轨道梁之间的梁缝4中填充有现浇带7,用于将三段轨道梁1连接成一个整体梁段,增强轨道梁的整体性,减少了梁缝的数量,列车行驶舒适性得到改善;整体梁段两端与相邻梁段之间间隔开,整体梁段的两端下设有边墩,边墩较桥墩2窄,整体梁段两端与相邻梁段分别设在不同的边墩之上,相邻的两边墩设在同一基础之上,增加了轨道梁线形可调性。整体梁段中间与桥墩2连接,中间的桥墩为中墩,中墩和边墩与轨道梁之间均通过固定支座5连接,由所有桥墩共同承受纵向水平力,结构的纵向及横向整体刚度得到明显改善,桥墩及基础的尺寸较简支梁小。固定支座5约束纵向位移、横向位移、横向转角,只释放纵向转角。本专利技术中固定支座5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固定支座6作了较大改进。图5为固定支座的主视图。图6为固定支座的侧视图。如图5和图6所示,该固定支座包括上座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跨座式单轨全固定连续梁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跨座式单轨全固定连续梁,包括轨道梁(1)、基础(3)和现浇带(7),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1)分段设置,所述轨道梁(1)之间设有梁缝(4),若干段轨道梁(1)之间的所述梁缝(4)中设有所述现浇带(7),用于将若干段所述轨道梁(1)连接形成整体梁段,所述现浇带(7)之下设有桥墩(2);所述整体梁段两端的底部设有边墩,两相邻的所述整体梁段间隔开,分别设在不同的边墩上,相邻的边墩设在同一个所述基础(3)上,所述桥墩(2)和所述边墩之上均设有固定支座(5),用于提高所述轨道梁的线形可调性;所述固定支座(5)中设有调高螺柱(508),所述固定支座(5)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螺纹孔,中间通过所述调高螺柱(508)连接,用于实现轨道梁抗拉压荷载传递,以使所述固定支座(5)整体受力更加均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座式单轨全固定连续梁,包括轨道梁(1)、基础(3)和现浇带(7),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1)分段设置,所述轨道梁(1)之间设有梁缝(4),若干段轨道梁(1)之间的所述梁缝(4)中设有所述现浇带(7),用于将若干段所述轨道梁(1)连接形成整体梁段,所述现浇带(7)之下设有桥墩(2);所述整体梁段两端的底部设有边墩,两相邻的所述整体梁段间隔开,分别设在不同的边墩上,相邻的边墩设在同一个所述基础(3)上,所述桥墩(2)和所述边墩之上均设有固定支座(5),用于提高所述轨道梁的线形可调性;所述固定支座(5)中设有调高螺柱(508),所述固定支座(5)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螺纹孔,中间通过所述调高螺柱(508)连接,用于实现轨道梁抗拉压荷载传递,以使所述固定支座(5)整体受力更加均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全固定连续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5)还包括上座板(501)、中座板(503)和座板(511);所述上座板(501)底部设有开口,所述中座板(503)设于所述开口内,所述中座板(503)下设有下座板(506),所述下座板(506)上端卡扣在所述上座板(501)的开口内,所述中座板(503)的一端为水平结构,另一端为凸圆柱面结构,所述下座板(506)与所述中座板(503)相邻的一面设有凹圆柱面结构,所述水平结构与所述上座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明彭华春李靖洪沁烨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