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层动臂式塔吊自提式C型梁和爬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700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层动臂式塔吊自提式C型梁和爬带装置,包括塔吊第一标准节和塔吊第二标准节,所述塔吊第一标准节和塔吊第二标准节均为框式结构,所述塔吊第一标准节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工字板,工字板的下端与塔吊第一标准节的上端贴合连接,所述工字板的上端通过满焊固定连接小板的下端,小板的上端也通过满焊固定连接安装板的下端,在塔吊第一标准节上设置两个工字板作为电动卷扬机的支撑平台,并安装牢固,既满足高空环境对安全的要求,也满足独立运行的技术工况,设置的固定座和L形限位板完全满足安全、标准、规范的技术条件,使得电动卷扬机的位置固定,不会因为震动而电动卷扬机的连接强度。

A self lifting C beam and climbing belt device for a super high-rise boom type tower cra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per high-rise movable arm type tower crane self lifting C beam and climbing belt device, including the first standard section of the tower crane and the second standard section of the tower crane. The first standard section of the tower crane and the second standard section of the tower crane are frame structures,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standard section of the tower crane is called the lower end of the i-board.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standard section of the tower crane is connected to the upper end of the plate by full welding and fixed to the lower end of the plate. The upper end of the plate is also connected to the lower end of the installation plate through full welding and fixed, and two work plates are set up on the first standard section of the tower crane as the supporting platform for the electric hoist, and it is firmly installed to meet the high altitude. The environment for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also meet the independent operation of the technical conditions, set fixed seat and L shape limit board fully meet the safety, standard, standard technical conditions, making the position of the electric hoist fixed, not because of vibration and the connection strength of the electric hoi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层动臂式塔吊自提式C型梁和爬带装置
本技术涉及动臂式塔吊相关
,具体为一种超高层动臂式塔吊自提式C型梁和爬带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大批公建项目不断涌起,其中不乏超高层建筑项目,根据建筑高度和结构形式的要求,超高层项目使用动臂塔吊进行工程的吊装作业,以满足其巨大的吊装能力和提升特性。超高层动臂塔吊传统爬升技术为依靠第二台动臂塔吊进行C型梁的提升安装就位,然后进行爬带的提升,在此过程中,第二台动臂塔吊需全称配合作业,直至完成C型梁和爬带的提升作业。目前现有的技术中,采用了槽钢、钢丝绳、滑轮组等装置仅仅对动臂塔吊的爬带进行了设计,而没有做到将动臂塔吊C型梁的自动提升功能,在现场实际施工过程中,缺少一定的操作性,其作业效率不高,在动臂塔吊C型梁的实际提升过程中,仍需要第二台塔吊进行辅助配合吊装得以完成,且整体装置运行时的晃动或震动会影响设备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层动臂式塔吊自提式C型梁和爬带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层动臂式塔吊自提式C型梁和爬带装置,包括塔吊第一标准节和塔吊第二标准节,所述塔吊第一标准节和塔吊第二标准节均为框式结构,所述塔吊第一标准节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工字板,工字板的下端与塔吊第一标准节的上端贴合连接,所述工字板的上端通过满焊固定连接小板的下端,小板的上端也通过满焊固定连接安装板的下端,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贴合连接电动卷扬机的下端,且安装板的上端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设有导向腔,导向腔的底部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一端插接在L形限位板一端的开口内,L形限位板另一端的下侧固定连接固定块的一端,固定块的另一端通过阻尼垫与电动卷扬机的上端贴合连接,所述L形限位板一端的一侧排列设有两个凸起,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有限位凸槽,限位凸槽与导向腔连通,所述限位凸槽的一端通过阻尼转轴连接限位杆的一端,限位杆的另一端位于两个凸起之间,所述限位杆一端的一侧固定连接L形承力杆的一端,L形承力杆的另一端铰接承力板的一端,所述承力板位于限位凸槽内,且承力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活动杆的一端,活动杆的另一端贯穿限位凸槽的侧壁并延伸至限位凸槽的外侧,所述限位凸槽的外侧对活动杆的另一端设有插口,活动杆的另一端位于插口内,所述插口的外侧通过内外螺纹配合连接限位帽。优选的,所述塔吊第一标准节内侧设有L形固定板,所述L形固定板的一端通过紧固螺栓与塔吊第一标准节连接,L形固定板的另一端也通过紧固螺栓与工字板的下端连接,所述固定座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固定座对称设置在电动卷扬机的两侧。优选的,所述塔吊第一标准节的上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支撑杆的一端,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塔吊第二标准节的下端,所述塔吊第二标准节的下端横向设有十字横梁,十字横梁的端部均与支撑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十字横梁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的数量为两个,另一个第二滑轮固定连接C形安装梁的下端,所述C形安装梁位于塔吊第二标准节的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合理,实用性强,具有以下优点:1.在塔吊第一标准节上设置两个工字板作为电动卷扬机的支撑平台,并安装牢固,既满足高空环境对安全的要求,也满足独立运行的技术工况;2.由于动臂塔吊的任何构件和配件严禁进行直接化学处理,所以电动卷扬机的支撑平台(也就是两个工字板)与塔吊第一标准节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物理连接,设置的固定座和L形限位板完全满足安全、标准、规范的技术条件,使得电动卷扬机的位置固定,不会因为震动而电动卷扬机的连接强度;3.整体装置大大减少动臂塔吊顶升前的工作准备时间,不再需要额外动力辅助,很大程度上缩短了由于每次动臂塔吊C型梁和爬带提升而造成的工期压力影响。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图3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标准节和工字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L形固定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塔吊第一标准节1、工字板2、L形固定板21、安装板3、电动卷扬机4、固定座5、导向腔6、L形限位板7、限位凸槽8、限位杆9、活动杆10、塔吊第二标准节11、固定块12、十字横梁13、C形安装梁14、第一滑轮15、第二滑轮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层动臂式塔吊自提式C型梁和爬带装置,包括塔吊第一标准节1和塔吊第二标准节11,塔吊第一标准节1和塔吊第二标准节11均为框式结构,塔吊第一标准节1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工字板2,工字板2的下端与塔吊第一标准节1的上端贴合连接,塔吊第一标准节1内侧设有L形固定板21,L形固定板21的一端通过紧固螺栓与塔吊第一标准节1连接,L形固定板21的另一端也通过紧固螺栓与工字板2的下端连接;在塔吊第一标准节1上设置两个工字板2作为电动卷扬机4的支撑平台,并安装牢固,既满足高空环境对安全的要求,也满足独立运行的技术工况;工字板2的上端通过满焊固定连接小板的下端,小板的上端也通过满焊固定连接安装板3的下端,安装板3的上端贴合连接电动卷扬机4的下端,且安装板3的上端设有固定座5,固定座5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固定座5对称设置在电动卷扬机4的两侧;固定座5内设有导向腔6,导向腔6的底部设有导向柱,导向柱的一端插接在L形限位板7一端的开口内,L形限位板7另一端的下侧固定连接固定块12的一端,固定块12的另一端通过阻尼垫与电动卷扬机4的上端贴合连接,L形限位板7一端的一侧排列设有两个凸起,固定座5的一侧设有限位凸槽8,限位凸槽8与导向腔6连通,限位凸槽8的一端通过阻尼转轴连接限位杆9的一端,限位杆9的另一端位于两个凸起之间,限位杆9一端的一侧固定连接L形承力杆的一端,L形承力杆的另一端铰接承力板的一端,承力板位于限位凸槽8内,且承力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活动杆10的一端,活动杆10的另一端贯穿限位凸槽8的侧壁并延伸至限位凸槽8的外侧,限位凸槽8的外侧对活动杆10的另一端设有插口,活动杆10的另一端位于插口内,插口的外侧通过内外螺纹配合连接限位帽;设置的固定座5和L形限位板7完全满足安全、标准、规范的技术条件,使得电动卷扬机4的位置固定,不会因为震动而电动卷扬机4的连接强度;塔吊第一标准节1的上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支撑杆的一端,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塔吊第二标准节11的下端,塔吊第二标准节11的下端横向设有十字横梁13,十字横梁13的端部均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十字横梁13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滑轮15和第二滑轮16,第二滑轮16的数量为两个,另一个第二滑轮16固定连接C形安装梁14的下端,C形安装梁14位于塔吊第二标准节11的外侧,第一滑轮15和第二滑轮16的均通过钢丝绳(未画出)与电动卷扬机4连接,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超高层动臂式塔吊自提式C型梁和爬带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高层动臂式塔吊自提式C型梁和爬带装置,包括塔吊第一标准节(1)和塔吊第二标准节(11),所述塔吊第一标准节(1)和塔吊第二标准节(11)均为框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第一标准节(1)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工字板(2),工字板(2)的下端与塔吊第一标准节(1)的上端贴合连接,所述工字板(2)的上端通过满焊固定连接小板的下端,小板的上端也通过满焊固定连接安装板(3)的下端,所述安装板(3)的上端贴合连接电动卷扬机(4)的下端,且安装板(3)的上端设有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内设有导向腔(6),导向腔(6)的底部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一端插接在L形限位板(7)一端的开口内,L形限位板(7)另一端的下侧固定连接固定块(12)的一端,固定块(12)的另一端通过阻尼垫与电动卷扬机(4)的上端贴合连接,所述L形限位板(7)一端的一侧排列设有两个凸起,所述固定座(5)的一侧设有限位凸槽(8),限位凸槽(8)与导向腔(6)连通,所述限位凸槽(8)的一端通过阻尼转轴连接限位杆(9)的一端,限位杆(9)的另一端位于两个凸起之间,所述限位杆(9)一端的一侧固定连接L形承力杆的一端,L形承力杆的另一端铰接承力板的一端,所述承力板位于限位凸槽(8)内,且承力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活动杆(10)的一端,活动杆(10)的另一端贯穿限位凸槽(8)的侧壁并延伸至限位凸槽(8)的外侧,所述限位凸槽(8)的外侧对活动杆(10)的另一端设有插口,活动杆(10)的另一端位于插口内,所述插口的外侧通过内外螺纹配合连接限位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层动臂式塔吊自提式C型梁和爬带装置,包括塔吊第一标准节(1)和塔吊第二标准节(11),所述塔吊第一标准节(1)和塔吊第二标准节(11)均为框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第一标准节(1)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工字板(2),工字板(2)的下端与塔吊第一标准节(1)的上端贴合连接,所述工字板(2)的上端通过满焊固定连接小板的下端,小板的上端也通过满焊固定连接安装板(3)的下端,所述安装板(3)的上端贴合连接电动卷扬机(4)的下端,且安装板(3)的上端设有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内设有导向腔(6),导向腔(6)的底部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一端插接在L形限位板(7)一端的开口内,L形限位板(7)另一端的下侧固定连接固定块(12)的一端,固定块(12)的另一端通过阻尼垫与电动卷扬机(4)的上端贴合连接,所述L形限位板(7)一端的一侧排列设有两个凸起,所述固定座(5)的一侧设有限位凸槽(8),限位凸槽(8)与导向腔(6)连通,所述限位凸槽(8)的一端通过阻尼转轴连接限位杆(9)的一端,限位杆(9)的另一端位于两个凸起之间,所述限位杆(9)一端的一侧固定连接L形承力杆的一端,L形承力杆的另一端铰接承力板的一端,所述承力板位于限位凸槽(8)内,且承力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活动杆(10)的一端,活动杆(10)的另一端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森牛化宪赵忠杨乔元亮于科陈前钟王良超赵海峰刘宗敬魏书圣刘化锡明宪永徐斌邓秀丽汪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