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腈纶长丝压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6974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7:40
一种腈纶长丝压实装置,属于干法腈纶长丝处理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机架(1)下部安装盛丝桶(2),盛丝桶(2)上方安装可上下竖置移动的长丝压头(3),及可左右摆动的摆丝筒(7),长丝压头(3)靠近摆丝筒(7)的一侧设有防撞装置包括上立板(301)和弧形板,上立板(301)竖置安装在长丝压头(3)顶部一侧,上立板(301)下部连接弧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传统的长丝压头的侧边结构,在近摆丝筒的一侧设置上立板和弧形板,在长丝压头的侧面形成一个间隙,避免摆丝筒在摆动过程中与长丝压头的接触对长丝压头的撞击,改变压头在运行过程中摆动时可能与摆丝器发生触碰的位置与力度,彻底避免与摆丝器碰撞、卡住等造成故障。

A kind of acrylic filament compac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crylic fiber filament compacting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dry acrylic fiber filament processing. It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frame (1) is equipped with a silk bucket (2), a vertical wire press head (3) mounted vertically and vertically above the top (3), and a swinging cylinder (7) which can swing right and left, and the filament head (3) near the swinging cylinder (7) is equipped with an anticollision device including the upper plate (301) and the arc plate, and the upper vertical plate (301). The vertical installation is arranged on the top side of the filament pressing head (3), and the upper vertical plate (301) is connected with the arc plate at the lower part. The utility model changes the side structure of the traditional filament head, and sets up a vertical plate and an arc plate on one side of the near shingle tube, and forms a gap on the side of the filament pressure head to avoid the impact of the contact with the press head of the filament during the swinging process on the pressure head of the filament, so that the swinging may be changed when the pressure head swings during the operation. The location and strength of the touch are completely avoided, and the fault is avoided by collision with the wire swinging device and jamm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腈纶长丝压实装置
一种腈纶长丝压实装置,属于干法腈纶长丝处理

技术介绍
腈纶厂现有干法腈纶长丝生产线的铺丝压实装置,主要功能是将丝束装入专用的盛丝桶内并进行预压缩,使其达到600kg左右,以便进行打包处理。根据实际情况,压实装置第一起夯长度在4500~6000米之间,第二起夯长度在6000~9000米之间,第三起夯长度在9000~11000米之间。当前长度超过设定的第一起夯长度时,夯头开始起夯,盛丝桶每个来回,前后夯头各压下一次。夯头汽缸行程到达下限后自动返回,当由于传感器损坏未检测到下限则汽缸电磁阀通电约3.5秒后自动返回。当前长度超过设定的第二起夯长度时,夯头汽缸行程将略有缩短。当前长度超过设定的第三起夯长度时,夯头汽缸行程将更加缩短,直至到达设定总长度。每台压实装置有4组、8个压头,小车运行速度约为1分钟/周,从第一夯开始至达到设定总长度约运行50分钟,每包丝束压头运行约100次,按照每月生产2000吨长丝(约3500包)计算,每月压头运行次数就达350000次,如此频繁的运行,极易造成压头在复位过程中与摆丝器发生碰撞甚至卡死的现象,影响烘干机连续运行,严重时甚至造成整桶丝束出现乱丝或被污染成为废丝。消除长丝压实装置压头下压复位过程中因压头摆动幅度过大与摆丝器之间的碰撞甚至卡住的现象,减少装置停车时间和造成的废丝。经过对长丝压实装置长期观察和故障处理,逐步认识到长丝压实装置在压头下压、复位过程中摆动幅度过大、压头设计不合理是造成压头与摆丝器产生严重碰撞甚至卡死的主要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有防撞装置,避免压头碰撞、卡死的腈纶长丝压实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腈纶长丝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长丝压头、盛丝桶和摆丝筒,机架下部安装盛丝桶,盛丝桶上方安装可上下竖置移动的长丝压头,及可左右摆动的摆丝筒,长丝压头靠近摆丝筒的一侧设有防撞装置,防撞装置包括上立板和弧形板,上立板竖置安装在长丝压头顶部一侧,上立板下部连接弧形板。本技术在长丝压头靠近摆丝筒的一侧设有防撞装置,将改变传统的长丝压头的侧边结构,在近摆丝筒的一侧设置上立板和弧形板,通过上立板和弧形板配合连接,在长丝压头的侧面形成一个间隙,确保摆丝筒的正常摆动,避免摆丝筒在摆动过程中与长丝压头的接触对长丝压头的撞击,即使发生撞击,在弧形板的弧形面的过度下,也能错开,改变压头在运行过程中摆动时可能与摆丝器发生触碰的位置与力度,彻底避免与摆丝器碰撞、卡住等造成故障。将压头与摆丝器相邻的一面改造为圆弧形并加高15-20cm,改变压头在运行过程中摆动时可能与摆丝器发长丝压头靠近摆丝筒的一侧设有防撞装置生触碰的位置与力度,避免与摆丝器碰撞、卡住等造成故障。所述的长丝压头包括箱体和网栅,箱体为顶部开口且内部中空的壳体,壳体内部设有支撑框架,壳体底部设有网栅,支撑框架连接带动长丝压头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下部。所述的升降机构为气缸机构,包括导向杆、气缸伸缩杆和气缸,导向杆上部连接机架,气缸上部固定在机架上,气缸下部的气缸伸缩杆下部连接长丝压头内部。所述的防撞装置还包括下立板,所述弧形板为向外侧凸起的上部圆弧板,上部圆弧板与其下部设置的下立板竖置连接形成竖置的侧板。所述的弧形板为向外侧凸起的侧部圆弧板。所述的弧形板为向内侧凸起的内凹圆弧板。将压头与摆丝器相邻的一面改造为圆弧形并加高15--20cm,改变压头在运行过程中摆动时可能与摆丝器发生触碰的位置与力度,避免与摆丝器碰撞、卡住等造成故障。所述的盛丝桶底部设有走轮,走轮的底部配装导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长丝压头靠近摆丝筒的一侧设有防撞装置,将改变传统的长丝压头的侧边结构,在近摆丝筒的一侧设置上立板和弧形板,通过上立板和弧形板配合连接,在长丝压头的侧面形成一个间隙,确保摆丝筒的正常摆动,避免摆丝筒在摆动过程中与长丝压头的接触对长丝压头的撞击,即使发生撞击,在弧形板的弧形面的过度下,也能错开,改变压头在运行过程中摆动时可能与摆丝器发生触碰的位置与力度,彻底避免与摆丝器碰撞、卡住等造成故障。根据操作记录统计,本技术可有效避免压实装置运行过程中压头与摆丝器的碰撞、卡死,投入运行后从未出现压头卡死现象,压实装置故障大大降低。每年可减少长丝分离包15包以上,增加长丝产量20包以上,按每包增效300元计算,可增加效益1.05万元以上。附图说明图1为腈纶长丝压实装置安装关系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防撞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的防撞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3的防撞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机架2、盛丝桶3、长丝压头301、上立板302、上部圆弧板303、下立板304、侧部圆弧板305、内凹圆弧板306、箱体4、导向杆5、气缸伸缩杆6、气缸7、摆丝筒8、走轮。具体实施方式图1~2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照附图1:一种腈纶长丝压实装置,包括机架1、长丝压头3、盛丝桶2和摆丝筒7,机架1下部安装盛丝桶2,盛丝桶2上方安装可上下竖置移动的长丝压头3,及可左右摆动的摆丝筒7,长丝压头3靠近摆丝筒7的一侧设有防撞装置,防撞装置包括上立板301和弧形板,上立板301竖置安装在长丝压头3顶部一侧,上立板301下部连接弧形板。通过上立板301加高15-20cm,盛丝桶2底部设有走轮8,走轮8的底部配装导轨。长丝压头3包括箱体306和网栅,箱体306为顶部开口且内部中空的壳体,壳体内部设有支撑框架,壳体底部设有网栅,支撑框架连接带动长丝压头3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下部。升降机构为气缸机构,包括导向杆4、气缸伸缩杆5和气缸6,导向杆4上部连接机架1,气缸6上部固定在机架1上,气缸6下部的气缸伸缩杆5下部连接长丝压头3内部。如图2所示,弧形板为向外侧凸起的上部圆弧板302,防撞装置包括上板301、向外侧凸起的上部圆弧板302和下立板303,上部圆弧板302与其下部设置的下立板303竖置连接形成竖置的侧板,上部圆弧板302的顶部安装竖置的上立板301。实施例2如图3所示,弧形板为向外侧凸起的侧部圆弧板304。防撞装置包括上立板301和向外侧凸起的侧部圆弧板304,侧部圆弧板304的顶部安装竖置的上立板301。实施例3如图4所示,弧形板为向内侧凸起的内凹圆弧板305。防撞装置包括上立板301和向内侧凸起的内凹圆弧板305,内凹圆弧板305的顶部安装竖置的上立板301。从第一夯开始盛丝桶每个来回,前后夯头各压下一次,到设定总长度约运行50分钟,每包丝束压头运行约100次,每次汽缸电磁阀通电约3.5秒后自动返回,整个过程只有不到10秒钟,第二夯、第三夯时间更短,同时,长丝压头3在下压和复位过程中存在较大幅度的晃动,另外长丝压头3由不锈钢板制成,轻微碰撞基本不会留下痕迹,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准确判断长丝压头3与摆丝筒7发生碰撞的位置、角度非常困难。为了实现减轻甚至消除碰撞,经过不断试验,将长丝压头3与摆丝筒7相邻的一面改造为圆弧形侧面板,并通过设置上立板301将长丝压头3的壳体加高15-20cm,改变长丝压头3在运行过程中摆动时可能与摆丝筒7发生触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腈纶长丝压实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腈纶长丝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长丝压头(3)、盛丝桶(2)和摆丝筒(7),机架(1)下部安装盛丝桶(2),盛丝桶(2)上方安装可上下竖置移动的长丝压头(3),及可左右摆动的摆丝筒(7),长丝压头(3)靠近摆丝筒(7)的一侧设有防撞装置,防撞装置包括上立板(301)和弧形板,上立板(301)竖置安装在长丝压头(3)顶部一侧,上立板(301)下部连接弧形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腈纶长丝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长丝压头(3)、盛丝桶(2)和摆丝筒(7),机架(1)下部安装盛丝桶(2),盛丝桶(2)上方安装可上下竖置移动的长丝压头(3),及可左右摆动的摆丝筒(7),长丝压头(3)靠近摆丝筒(7)的一侧设有防撞装置,防撞装置包括上立板(301)和弧形板,上立板(301)竖置安装在长丝压头(3)顶部一侧,上立板(301)下部连接弧形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腈纶长丝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丝压头(3)包括箱体(306)和网栅,箱体(306)为顶部开口且内部中空的壳体,壳体内部设有支撑框架,壳体底部设有网栅,支撑框架连接带动长丝压头(3)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下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腈纶长丝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为气缸机构,包括导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立学邱向宏成强李胸有邱宝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