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电磁线脱漆工艺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6919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电磁线脱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碱洗;2)将碱洗后的废电磁线置于20‑28wt%的无机碱浸液中,浸渍脱漆;3)絮凝,过滤分离,滤液回收至碱浸液中;4)酸化:将步骤3)得到的滤渣加入5‑8mol/L的硫酸在搅拌下酸化,沉降后进行过滤,滤液冷却后离心分离,滤渣洗涤后回收得到漆皮;5)清洗:将步骤3)分离出的废电磁线进行清洗和回收。该方法,能有效避免传统的脱漆工艺造成的铜基体表面氧化发黑等现象和碱损耗大的问题;该方法能较好地回收漆皮、做到了较好的内部水循环,工艺过程中废气产生量小,三废排放达到环保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还提供该废电磁线脱漆装置,该装置具有较好的内部水循环,经济环保。

A process and device for removing lacquer from waste electromagnetic line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waste electromagnetic line painting process,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1) alkali washing; 2) the waste electromagnetic line after alkali washing is placed in the inorganic alkali soaking of 20 28wt%, and impregnated and striped; 3) flocculation, filtration and separation, the filtrate is recovered to the alkaline solution; 4) acidification: the filter residue obtained by step 3 is stirred under the stirring of 5 8mol/L. Acidification, filtration after settlement, centrifuge separation of filtrate after cooling, and recovery of the lacquer after washing of filter residue; 5) cleaning and recycling of the waste electromagnetic line separated by step 3). This method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problems of the oxidation and blackening of the surface of copper matrix caused by the traditional paint removal process and the large amount of alkali loss. This method can better recover the lacquer skin, achieve a better internal water circulation, the waste gas production in the process is small, and the emission of the three wastes can be reached to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the waste electromagnetic line paint removing device, which has a good internal water circulation, and is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电磁线脱漆工艺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漆包线脱漆
,尤其涉及一种废电磁线脱漆工艺及装置。
技术介绍
漆包线是绕组线的一个主要品种,由导体和绝缘层两部组成,裸线经退火软化后,再经过多次涂漆,烘焙而成。带有绝缘涂层的废电磁线是废铜资源中品级很高的优质资源,这一部分铜料主要来源于报废电机和变压器的拆解,约占废铜资源总量的20-25%。废电磁线的基体-铜线都是由无氧或低氧铜杆制造的,铜含量在99.90%以上,是优质的废铜资源,适宜直接再生无氧铜杆。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燃烧法或机械法对聚酯漆包线进行脱漆。目前,大多数企业对于这类材料的处理方法都是直接入炉熔炼(冶炼)或先焚烧后再入炉熔炼;但这两种方法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由于电磁线一般较细,在焚烧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铜料损耗;为了防止铜线过度氧化,往往在低过氧量的条件下焚烧,因此产生大量黑烟;还由于铜料中的垃圾和塑料燃烧生成毒性很强的二噁英。同时在直接熔炼时涂层受热分解产生氢溶解在铜液中,使毛坯拉铸和后续加工困难,难以直接再生高品质产品。因此,需要开发一种环保的废电磁线脱漆处理工艺和装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铜线过度氧化、环保达标的废电磁线脱漆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废电磁线脱漆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废电磁线脱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碱洗:将废电磁线采用3-5wt%的无机碱洗液于75-85℃进行碱洗;2)浸渍脱漆:将碱洗后的废电磁线置于20-28wt%的无机碱浸液中,90-100℃浸渍脱漆;3)絮凝:将废电磁线与碱浸液分离,碱浸液中加入絮凝剂,过滤分离,滤液回收至碱浸液中;4)酸化:将步骤3)得到的滤渣加入5-8mol/L的硫酸在搅拌下于60-80℃进行酸化,沉降后进行过滤,滤液冷却后离心分离,滤渣洗涤后回收得到漆皮;5)清洗:将步骤3)分离出的废电磁线进行清洗和回收。进一步地,步骤1)中,无机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进一步地,步骤2)中,无机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进一步地,步骤3)中,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加入量为0.1-0.3%。进一步地,步骤4)中,加入硫酸调节pH至2-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废电磁线脱漆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碱洗罐、碱浸罐、第一压滤机、酸化罐、第二压滤机、冷却罐、离心罐和洗碱组件;还包括油分离罐、储酸罐和洗酸组件;所述油分离罐与所述碱洗罐虹吸连通,所述储酸罐与所述酸化罐相连通,所述洗酸组件与所述第二压滤机相连接;所述第一压滤机的滤液端与所述碱浸罐的进液端相连通;所述离心罐的滤液端与所述储酸罐的进液端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洗碱组件包括第一清洗罐、第二清洗罐和第三清洗罐;所述第三清洗罐与所述碱浸罐相连通,所述碱浸罐与所述洗酸组件通过蒸汽管道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洗酸组件包括第一洗酸罐和第二洗酸罐;所述第二洗酸罐与所述第一清洗罐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罐的出液端与所述酸化罐的进液端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碱浸罐内安装有蒸汽盘管,所述碱浸罐包覆保温材料。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有效避免传统的脱漆工艺造成的铜基体表面氧化发黑等现象;因先采用碱洗工艺,能有效地避免过量的油污造成碱损耗大的问题;该方法能较好地回收漆皮,做到了较好的内部水循环,工艺过程中废气产生量小,三废水平达到环保要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具有较好的节能、环保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10、碱洗罐;11、油分离罐;111、储油罐;112、清洗液储罐;20、碱浸罐;21、第一压滤机;22、蒸汽盘管;30、洗碱组件;31、第一清洗罐;32、第二清洗罐;33、第三清洗罐;40、酸化罐;41、储酸罐;42、第二压滤机;50、冷却罐;60、离心罐;70、洗酸组件;71、第一洗酸罐;72、第二洗酸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废电磁线脱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碱洗:将废电磁线采用3-5wt%的无机碱洗液于75-85℃进行碱洗;该步骤中,主要是针对回收的废电磁线上附着有油污等进行洗涤,如直接进入碱浸罐内进行碱浸,油污会与碱液发生反应,使碱浸液使用效果降低,或者提前报废。先进行碱洗,可使碱浸液延长使用寿命,经济性好;该步骤中,碱洗温度可以设置为75-85℃;2)浸渍脱漆:将碱洗后的废电磁线置于20-28wt%的无机碱浸液中,90-100℃浸渍脱漆;该步骤中,不采用搅拌的方式,使浸渍脱漆过程更加安全,铜与氧的接触减少,铜芯不易发黑;3)絮凝:将废电磁线与碱浸液分离,碱浸液中加入絮凝剂,过滤分离,滤液回收至碱浸液中;该步骤中,加入絮凝剂,使皂化的漆皮团聚,从而可通过过滤的方式与碱浸液分离;絮凝剂的加入量应该为0.1-0.2wt%,在该范围内,皂化的漆皮具有合适的大小从而不堵塞滤布;4)酸化:将步骤3)得到的滤渣加入5-8mol/L的硫酸在搅拌下于60-80℃进行酸化,沉降后进行过滤,滤液冷却后离心分离,滤渣洗涤后回收得到漆皮;传统的脱漆工艺后,漆皮被分解后会以悬浮物形式存在于脱漆液中,可以用过滤的方式取出,但滤渣不能用水清洗,清洗时会出现漆皮反溶现象,造成水的二次污染;该步骤是通过酸催化酸化的方式,让皂化的有机物变成酯再从废液中溶出,再采用絮凝过滤的方式,得到清澈的过滤液;5)清洗:将步骤3)分离出的废电磁线进行清洗和回收。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废电磁线脱漆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碱洗罐10、碱浸罐20、洗碱组件30、第一压滤机21、酸化罐40、第二压滤机42、冷却罐50、离心罐60和洗碱组件30;还包括油分离罐11、储酸罐41和洗酸组件70;所述油分离罐11与所述碱洗罐10虹吸连通,所述储酸罐41与所述酸化罐40相连通,所述洗酸组件70与所述第二压滤机42相连接;所述第一压滤机21的滤液端与所述碱浸罐20的进液端相连通;所述离心罐60的滤液端与所述储酸罐41的进液端相连通。该装置具有较好的节能、环保效果,其三废产生少。实施例1:一种废电磁线脱漆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碱洗罐10、碱浸罐20、洗碱组件30、第一压滤机21、酸化罐40、第二压滤机42、冷却罐50和离心罐60;还包括油分离罐11、储酸罐41和洗酸组件70;所述油分离罐11与所述碱洗罐10虹吸连通,所述储酸罐41与所述酸化罐40相连通,所述洗酸组件70与所述第二压滤机42相连接;所述碱浸罐20或碱洗罐10设置有蒸汽盘管22;所述第一压滤机21的滤液端与所述碱浸罐20的进液端相连通;所述离心罐60的滤液端与所述储酸罐41的进液端相连通;油分离罐11分别于储油罐111和清洗液储罐112相连通;其中,所述洗碱组件30包括第一清洗罐31、第二清洗罐32和第三清洗罐33;所述第三清洗罐33与所述碱浸罐20相连通,所述碱浸罐20与所述洗酸组件70通过蒸汽管道相连通;所述洗酸组件70包括第一洗酸罐71和第二洗酸罐72;所述第二洗酸罐72与所述第一清洗罐31相连通;所述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废电磁线脱漆工艺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电磁线脱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碱洗:将废电磁线采用3‑5wt%的无机碱洗液于75‑85℃进行碱洗;2)浸渍脱漆:将碱洗后的废电磁线置于20‑28wt%的无机碱浸液中,90‑100℃浸渍脱漆;3)絮凝:将废电磁线与碱浸液分离,碱浸液中加入絮凝剂,过滤分离,滤液回收至碱浸液中;4)酸化:将步骤3)得到的滤渣加入5‑8mol/L的硫酸在搅拌下于60‑80℃进行酸化,沉降后进行过滤,滤液冷却后离心分离,滤渣洗涤后回收得到漆皮;5)清洗:将步骤3)分离出的废电磁线进行清洗和回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电磁线脱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碱洗:将废电磁线采用3-5wt%的无机碱洗液于75-85℃进行碱洗;2)浸渍脱漆:将碱洗后的废电磁线置于20-28wt%的无机碱浸液中,90-100℃浸渍脱漆;3)絮凝:将废电磁线与碱浸液分离,碱浸液中加入絮凝剂,过滤分离,滤液回收至碱浸液中;4)酸化:将步骤3)得到的滤渣加入5-8mol/L的硫酸在搅拌下于60-80℃进行酸化,沉降后进行过滤,滤液冷却后离心分离,滤渣洗涤后回收得到漆皮;5)清洗:将步骤3)分离出的废电磁线进行清洗和回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电磁线脱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无机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电磁线脱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无机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电磁线脱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加入量为0.1-0.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电磁线脱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加入硫酸调节p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翼洪燮平刘聪王金美傅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