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万金专利>正文

加热与解吸合为一体的解吸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6377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黄金生产设备的改进设计。这种加热与解吸合为一体的解吸柱,包括柱体及分设柱体两端的上封头和下封头,特征是在柱体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沿柱体径向方向贯穿于柱体且焊接在柱体上的套管,各套管内设置有直型电热件。优点是将原解吸柱与原加热器二个设备合二为一,结构简单,同时省去了联接设备所用的管路、阀门等,减少了漏液环节,可避免解吸剂从原加热器流入解吸柱的中途热量损失。(*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黄金生产设备的改进设计。目前,国内对载金炭中金的解吸多数采用解吸电解工艺来完成。所用设备当中有加热器、解吸柱、循环槽等。解吸剂由循环槽流入专用加热器,经加热后再经管路、阀门等流入专用解吸柱内。存在的问题有解吸剂在流动过程中存在热量散失,加热器与解吸柱之间的管路、阀门、接口等处容易漏液,且专用设备维修费用较大,占地面积也较大。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和解吸合为一体的解吸柱,用之可减少电解工艺的专用设备种类。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这种加热与解吸合为一体的解吸柱,包括柱体及分设柱体两端的上封头和下封头,其特征在于在柱体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沿柱体径向方向贯穿于柱体且焊接在柱体上的套管,各套管内设置有直型电热件。本技术优点是,因在公知解吸柱体上增设了加热装置使原本两个设备合二为一,结构简单,省去了专用加热器,同时省去了联接设备所需的管路、阀门等,减少了漏液环节,可避免解吸剂从加热器流入解吸柱的中途热量损失,从而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也减少了维修工作量及维修费用,便于操作。由于套管将直型电热件与解吸剂隔离,对电热件的材质无特殊要求。附图说明图1给出了本加热与解吸合为一体的解吸柱的构造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描述。由图1可见,新型解吸柱是在公知技术中解吸柱的基础上增设加热装置而构成的,公知技术的解吸柱是由柱体(1),以及分设在柱体(1)两端的上封头(2)和下封头(3)组合而构成的,本技术特征由如下方式实现,在现有解吸柱柱体(1)上钻若干贯穿孔,将与解吸柱柱体材质相同的套管(4)穿入并焊接固连在柱体(1)壁上,然后将市售产品直型电热件(5)置入套管(4)内,直型电热件(5)与套管(4)之间的间隙可填充填料(如细砂等)。生产时给各直型电热件通电则可加热流经解吸柱内的解吸剂。其所用直型电热件(5)的数量、规格等参数可根据解吸柱的工作温度及升温时间来选定,温度控制可通过解吸柱顶部的温度显示装置由自动或手动来实现,因系公知技术范畴,不再冗述。权利要求1.加热与解吸合为一体的解吸柱,包括柱体及分设柱体两端的上封头和下封头,其特征在于在柱体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沿柱体径向方向贯穿于柱体且焊接在柱体上的套管,各套管内设置有直型电热件。专利摘要本技术属黄金生产设备的改进设计。这种加热与解吸合为一体的解吸柱,包括柱体及分设柱体两端的上封头和下封头,特征是在柱体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沿柱体径向方向贯穿于柱体且焊接在柱体上的套管,各套管内设置有直型电热件。优点是将原解吸柱与原加热器二个设备合二为一,结构简单,同时省去了联接设备所用的管路、阀门等,减少了漏液环节,可避免解吸剂从原加热器流入解吸柱的中途热量损失。文档编号C22B3/24GK2307796SQ9722115公开日1999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15日专利技术者杨万金 申请人:杨万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加热与解吸合为一体的解吸柱,包括柱体及分设柱体两端的上封头和下封头,其特征在于:在柱体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沿柱体径向方向贯穿于柱体且焊接在柱体上的套管,各套管内设置有直型电热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万金
申请(专利权)人:杨万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