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6372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扳手,包括:手柄,手柄包括第一手柄段以及与第一手柄段呈角度设置的第二手柄段;第一固定结构,设置在第二手柄段的远离第一手柄段的一端,第一固定结构具有第一盲孔,第一盲孔的第一侧壁与第一紧固件配合以防止第一紧固件绕第一盲孔的轴线转动,待安装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当紧固待安装件时,将第二手柄段从待安装件的第一侧伸向待安装件的第二侧,当第一盲孔与第一安装孔对应时,第一紧固件被第一盲孔的第一底壁与待安装件限位,将至少部分位于待安装件的第一侧的第二紧固件与第一紧固件配合,以紧固待安装件。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紧固待安装件的效率低的问题。

Wrench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panner, which comprises a handle, a handle including a first handle section and a secondhand handle section arranged in angle with the first handle section; a first fixed structure is set at one end of the first handle section of a secondhand handle section, the first fixed structure has a first blind hole, the first side wall of the first blind hole and the first side of the blind hole are and the first side of the first blind hole and the first side wall of the first blind hole. The first fastener is fitted to prevent the first fastener from rotating around the axis of the first blind hole. The first mounting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installation part. When the installation is fastened, the second hand section is extended from the first side of the installation to the second side of the installation. When the first blind hole corresponds to the first installation hole, the first fastener is the first blind hole. The first bottom wall is limited to the installation part, and at least part of the second fastener which is located at the first side of the installation part is matched with the first fastener to fasten the installation. The technical proposal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low efficiency of fastening the existing installation parts in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扳手
本技术涉及装配工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扳手。
技术介绍
新疆油田公司百口泉采油厂注输联合站清洗大罐,是一项常规性作业。大罐上设置有人孔以及清扫孔,清洗大罐之后需要紧固人孔以及清扫孔。在紧固人孔时,由于人孔紧固时所受的局限性小,因此对工具的使用要求不太大。但是,在紧固清扫孔时,清扫孔设置在大罐的下部,清扫孔的底部和地面之间的距离较短,作业人员在紧固清扫孔时,需要将螺母放置在清扫孔的背面。实际操作时,作业人员需要通过普通的扳手固定住螺母,然后从正面安装螺钉。由于普通的扳手无法在背面用劲,因此紧固清扫孔就变得非常困难,通常紧固一个清扫孔需要三到四人轮流的作业,并且要花费2-3个小时的时间。作业人员除了要长时间蹲着作业以外,还要经受周围油气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扳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紧固待安装件的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扳手,包括:手柄,手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手柄段以及与第一手柄段呈角度设置的第二手柄段;第一固定结构,设置在第二手柄段的远离第一手柄段的一端,第一固定结构具有容纳至少部分第一紧固件的第一盲孔,第一盲孔的第一侧壁与第一紧固件配合以防止第一紧固件绕第一盲孔的轴线转动,待安装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当紧固待安装件时,将第二手柄段从待安装件的第一侧伸向待安装件的第二侧,当第一盲孔与第一安装孔对应时,第一紧固件被第一盲孔的第一底壁与待安装件限位以防止第一紧固件沿第一盲孔的轴向窜动,将至少部分位于待安装件的第一侧的第二紧固件与第一紧固件配合,以紧固待安装件。进一步地,第一手柄段与第二手柄段之间的角度在80°至110°之间。进一步地,第一固定结构呈圆柱形,第一盲孔形成在第一固定结构的靠近手柄的一侧的轴向端面上。进一步地,第一盲孔的第一侧壁由n个切面围成,第一紧固件的与第一侧壁配合的表面由m个切面围成,其中,n是m的整数倍。进一步地,第一紧固件与第二紧固件中的一个为螺钉,第一紧固件与第二紧固件中的另一个为螺母。进一步地,第一紧固件为螺母,第二紧固件为螺钉,第一盲孔的第一底壁上设置有避让螺钉的第一避让孔。进一步地,第一手柄段与第二手柄段均为板体,在第一固定结构至第一手柄段的方向上,第二手柄段的宽度逐渐减小。进一步地,第二手柄段远离第一盲孔的表面与第一盲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H,待安装件的底部与地面之间的高度为L1,第一安装孔的轴线与待安装件的底部之间的高度为L2,第二手柄段的高度为D,第一固定结构的半径为R,H+R<L1,且H-D>L2。进一步地,手柄还包括第三手柄段,第二手柄段与第三手柄段位于第一手柄段的两端,扳手还包括:第二固定结构,设置在第三手柄段的远离第一手柄段的一端,第二固定结构具有容纳至少部分第三紧固件的第二盲孔,第二盲孔的第二侧壁与第三紧固件配合以防止第三紧固件绕第二盲孔的轴线转动,待安装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当紧固待安装件时,将第三手柄段从待安装件的第一侧伸向待安装件的第二侧,当第二盲孔与第一安装孔对应时,第三紧固件被第二盲孔的第二底壁与待安装件限位以防止第三紧固件沿第二盲孔的轴线窜动,将至少部分位于待安装件的第二侧的第四紧固件与第三紧固件配合,以紧固待安装件。进一步地,第一盲孔的尺寸大于第二盲孔的尺寸。进一步地,手柄、第一固定结构以及第二固定结构为一体结构。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当安装待安装件时,先将第一紧固件放置在第一盲孔内,然后作业人员握住第一手柄段,并将第二手柄段从待安装件的第一侧伸向待安装件的第二侧。此时,作业人员与第一手柄段均位于待安装件的第一侧。当第一盲孔与第一安装孔对应时,将位于待安装件的第一侧的第二紧固件与第一紧固件配合。在紧固第二紧固件的过程中,除了要向第二紧固件施加外力以外,作业人员还需要对第一手柄段施加外力,第一手柄段将上述外力传递至第二手柄段以防止第一紧固件转动。由于在上述安装过程中,作业人员不必将手伸至待安装件的第二侧即可达到防止第一紧固件转动的目的,因此更容易施力,第一紧固件更不容易转动。故,大大节约了紧固待安装件的作业时间,从而解决了技术中的紧固待安装件的效率低的问题。此外,由于紧固待安装件的效率的提高,因此经受周围油气伤害的程度大大降低,保证了作业人员的健康。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扳手的实施例的与待安装件、第一紧固件以及第二紧固件配合的局部半剖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扳手的与待安装件、第一紧固件以及第二紧固件配合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的扳手的与待安装件、第一紧固件以及第二紧固件配合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的扳手的与待安装件、第一紧固件以及第二紧固件配合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1的扳手的局部半剖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1的扳手的第一固定结构的C向视图;图7示出了图1的扳手的第二固定结构的F向视图;以及图8示出了图1的扳手的侧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待安装件;2、第一紧固件;3、第二紧固件;4、罐体;5、板体;10、手柄;11、第一手柄段;12、第二手柄段;13、第三手柄段;20、第一固定结构;21、第一盲孔;211、第一侧壁;212、第一底壁;2121、第一避让孔;30、第二固定结构;31、第二盲孔;311、第二侧壁;312、第二底壁;3121、第二避让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扳手包括手柄10以及第一固定结构20。其中,手柄1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手柄段11以及与第一手柄段11呈角度设置的第二手柄段12。第一固定结构20设置在第二手柄段12的远离第一手柄段11的一端,第一固定结构20具有容纳至少部分第一紧固件2的第一盲孔21,第一盲孔21的第一侧壁211与第一紧固件2配合以防止第一紧固件2绕第一盲孔21的轴线转动,待安装件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当紧固待安装件1时,将第二手柄段12从待安装件1的第一侧伸向待安装件1的第二侧,当第一盲孔21与第一安装孔对应时,第一紧固件2被第一盲孔21的第一底壁212与待安装件1限位以防止第一紧固件2沿第一盲孔21的轴向窜动,将至少部分位于待安装件1的第一侧的第二紧固件3与第一紧固件2配合,以紧固待安装件1。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安装待安装件1时,先将第一紧固件2放置在第一盲孔21内,然后作业人员握住第一手柄段11,并将第二手柄段12从待安装件1的第一侧伸向待安装件1的第二侧。此时,作业人员与第一手柄段11均位于待安装件1的第一侧。当第一盲孔21与第一安装孔对应时,将位于待安装件1的第一侧的第二紧固件3与第一紧固件2配合。在紧固第二紧固件3的过程中,除了要向第二紧固件3施加外力以外,作业人员还需要对第一手柄段11施加外力,第一手柄段11将上述外力传递至第二手柄段12以防止第一紧固件2转动。由于在上述安装过程中,作业人员不必将手伸至待安装件1的第二侧即可达到防止第一紧固件2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扳手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0),所述手柄(1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手柄段(11)以及与所述第一手柄段(11)呈角度设置的第二手柄段(12);第一固定结构(20),设置在所述第二手柄段(12)的远离所述第一手柄段(11)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结构(20)具有容纳至少部分第一紧固件(2)的第一盲孔(21),所述第一盲孔(21)的第一侧壁(211)与所述第一紧固件(2)配合以防止所述第一紧固件(2)绕所述第一盲孔(21)的轴线转动,待安装件(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当紧固所述待安装件(1)时,将所述第二手柄段(12)从所述待安装件(1)的第一侧伸向所述待安装件(1)的第二侧,当所述第一盲孔(21)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时,所述第一紧固件(2)被所述第一盲孔(21)的第一底壁(212)与所述待安装件(1)限位以防止所述第一紧固件(2)沿所述第一盲孔(21)的轴向窜动,将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待安装件(1)的第一侧的第二紧固件(3)与所述第一紧固件(2)配合,以紧固所述待安装件(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0),所述手柄(1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手柄段(11)以及与所述第一手柄段(11)呈角度设置的第二手柄段(12);第一固定结构(20),设置在所述第二手柄段(12)的远离所述第一手柄段(11)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结构(20)具有容纳至少部分第一紧固件(2)的第一盲孔(21),所述第一盲孔(21)的第一侧壁(211)与所述第一紧固件(2)配合以防止所述第一紧固件(2)绕所述第一盲孔(21)的轴线转动,待安装件(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当紧固所述待安装件(1)时,将所述第二手柄段(12)从所述待安装件(1)的第一侧伸向所述待安装件(1)的第二侧,当所述第一盲孔(21)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时,所述第一紧固件(2)被所述第一盲孔(21)的第一底壁(212)与所述待安装件(1)限位以防止所述第一紧固件(2)沿所述第一盲孔(21)的轴向窜动,将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待安装件(1)的第一侧的第二紧固件(3)与所述第一紧固件(2)配合,以紧固所述待安装件(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段(11)与所述第二手柄段(12)之间的角度在80°至11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20)呈圆柱形,所述第一盲孔(21)形成在所述第一固定结构(20)的靠近所述手柄(10)的一侧的轴向端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盲孔(21)的第一侧壁(211)由n个切面围成,所述第一紧固件(2)的与所述第一侧壁(211)配合的表面由m个切面围成,其中,n是m的整数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2)与所述第二紧固件(3)中的一个为螺钉,所述第一紧固件(2)与所述第二紧固件(3)中的另一个为螺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2)为螺母,所述第二紧固件(3)为螺钉,所述第一盲孔(21)的第一底壁(212)上设置有避让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立新项友兵张志祥陆军周林褚洪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