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酐类固化剂用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60598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酸酐类固化剂用反应釜,搅拌电机设置在支架上端,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管上端动力连接,搅拌管中下端穿过釜体上端与切割叶连接,搅拌管近上端通过轴承A与釜体连接,进气装置装置包括进气管和轴承B,进气管上端穿过釜体底部通过轴承B与搅拌管下端连接,进气管与釜体底部密封连接,搅拌管位于釜体内部分均布开设出气孔,搅拌管上端为盲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内充气式的反应气体添加结构,与蒸汽热气供热系统相配合,通过切割叶片进行辅助的物料破碎,使得装置的熔融混合更加的充分,反应更充分,搅拌杆的旋转带动使得物料进行更充分、细致的混合,反应更加完全,进一步提高了搅拌的效率。

A reaction kettle for the acid anhydride curing age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eaction kettle used for an anhydride type curing agent. The stirring motor is set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bracket, the output end of the stirring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mixing tube, the lower end of the mixing tub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utting blade through the upper end of the kettle body,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mixing tub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ank body through the bearing A, and the intake device includes the intake pipe and the bearing B, The upper end of the intake pipe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bottom of the tank body through the bottom of the tank body through the bearing B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mixing tube. The intake pipe is seal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kettle body, and the mixing tube is located in the body of the kettle to open the air hol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mixing tube is blind.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the inner inflatable reaction gas is added to the structure to match the steam hot gas heating system, and the auxiliary material is broken through the cutting blade, so that the melting and mixing of the device is more fully, the reaction is more fully, the rotation of the stirring rod is driven to make the material more fully and meticulously mixed, The reaction is more complete, furthe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mix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酸酐类固化剂用反应釜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行业,尤其涉及一种酸酐类固化剂用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釜体,通过对釜体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釜体,改性酸酐类固化剂生产用反应釜是一种常见的反应釜体,目前生产中普遍使用的改性酸酐类固化剂用熔化釜存在反应不充分、工作效率不高的缺点,不能满足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酸酐类固化剂用反应釜,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酸酐类固化剂用反应釜,包括釜体1和支架2,釜体1设置在支架2内,还包括搅拌装置3和进气装置4,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搅拌电机31、搅拌管32、切割叶33和轴承A34,搅拌电机31设置在支架2上端,搅拌电机31的输出端与搅拌管32上端动力连接,搅拌管32中下端穿过釜体1上端与切割叶33连接,搅拌管32近上端通过轴承A34与釜体1连接,所述进气装置4装置包括进气管41和轴承B42,进气管41上端穿过釜体1底部通过轴承B42与搅拌管32下端连接,进气管41与釜体1底部密封连接,所述搅拌管32位于釜体1内部分均布开设出气孔321,所述搅拌管32上端为盲端。所述的切割叶33为螺旋切割叶。所述的轴承A34与釜体1之间设置密封垫A35,轴承A34与搅拌管32之间设置密封垫B36。所述的轴承B42与进气管41之间设置密封垫C43,轴承B42与搅拌管32之间设置密封垫D44。所述的搅拌管32下端设置与釜体1相配合的搅拌叶37。所述的搅拌叶37为弧形搅拌叶。所述的釜体1为椭球形釜体。所述的釜体1内设置与釜体1内壁相配合的衬板11。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内充气式的反应气体添加结构,与蒸汽热气供热系统相配合,通过切割叶片进行辅助的物料破碎,使得装置的熔融混合更加的充分,搅拌管的旋转带动使得物料进行更充分、细致的混合,反应更加完全,通过将釜体设计为椭球形,使得物料流动的更加顺滑,减小了内壁摩擦导致的能量损耗,避免拐角物料的堆积,同时也便于清洗,设置的衬板提高了湍流效果,使得反应更加彻底,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加设的搅拌叶对釜体底部的物料充分搅拌,与切割叶相配合,实现横向和竖向的多方位搅拌,进一步提高了搅拌的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内充气式的反应气体添加结构,与蒸汽热气供热系统相配合,通过切割叶片进行辅助的物料破碎,使得装置的熔融混合更加的充分,反应更充分,搅拌杆的旋转带动使得物料进行更充分、细致的混合,反应更加完全,进一步提高了搅拌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轴承A安装位置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轴承B安装位置结构放大示意图。其中,1-釜体、2-支架、3-搅拌装置、4-进气装置、31-搅拌电机、32-搅拌管、33-切割叶、34-轴承A、41-进气管、42-轴承B、321-出气孔、35-密封垫A、36-密封垫B、43-密封垫C、44-密封垫D、37-搅拌叶、11-衬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照图1-3,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酸酐类固化剂用反应釜,包括釜体1和支架2,釜体1设置在支架2内,还包括搅拌装置3和进气装置4,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搅拌电机31、搅拌管32、切割叶33和轴承A34,搅拌电机31设置在支架2上端,搅拌电机31的输出端与搅拌管32上端动力连接,搅拌管32中下端穿过釜体1上端与切割叶33连接,搅拌管32近上端通过轴承A34与釜体1连接,所述进气装置4装置包括进气管41和轴承B42,进气管41上端穿过釜体1底部通过轴承B42与搅拌管32下端连接,进气管41与釜体1底部密封连接,所述搅拌管32位于釜体1内部分均布开设出气孔321,所述搅拌管32上端为盲端。所述的切割叶33为螺旋切割叶。所述的轴承A34与釜体1之间设置密封垫A35,轴承A34与搅拌管32之间设置密封垫B36。所述的轴承B42与进气管41之间设置密封垫C43,轴承B42与搅拌管32之间设置密封垫D44。所述的搅拌管32下端设置与釜体1相配合的搅拌叶37。所述的搅拌叶37为弧形搅拌叶。所述的釜体1为椭球形釜体。所述的釜体1内设置与釜体1内壁相配合的衬板11。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内充气式的反应气体添加结构,与蒸汽热气供热系统相配合,通过切割叶片进行辅助的物料破碎,使得装置的熔融混合更加的充分,搅拌管的旋转带动使得物料进行更充分、细致的混合,反应更加完全,通过将釜体设计为椭球形,使得物料流动的更加顺滑,减小了内壁摩擦导致的能量损耗,避免拐角物料的堆积,同时也便于清洗,设置的衬板提高了湍流效果,使得反应更加彻底,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加设的搅拌叶对釜体底部的物料充分搅拌,与切割叶相配合,实现横向和竖向的多方位搅拌,进一步提高了搅拌的效率。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内充气式的反应气体添加结构,与蒸汽热气供热系统相配合,通过切割叶片进行辅助的物料破碎,使得装置的熔融混合更加的充分,反应更充分,搅拌杆的旋转带动使得物料进行更充分、细致的混合,反应更加完全,进一步提高了搅拌的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凡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相似结构及变化,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酸酐类固化剂用反应釜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酸酐类固化剂用反应釜,包括釜体(1)和支架(2),釜体(1)设置在支架(2)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装置(3)和进气装置(4),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搅拌电机(31)、搅拌管(32)、切割叶(33)和轴承A(34),搅拌电机(31)设置在支架(2)上端,搅拌电机(31)的输出端与搅拌管(32)上端动力连接,搅拌管(32)中下端穿过釜体(1)上端与切割叶(33)连接,搅拌管(32)近上端通过轴承A(34)与釜体(1)连接, 所述进气装置(4)装置包括进气管(41)和轴承B(42),进气管(41)上端穿过釜体(1)底部通过轴承B(42)与搅拌管(32)下端连接,进气管(41)与釜体(1)底部密封连接,所述搅拌管(32)位于釜体(1)内部分均布开设出气孔(321),所述搅拌管(32)上端为盲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酐类固化剂用反应釜,包括釜体(1)和支架(2),釜体(1)设置在支架(2)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装置(3)和进气装置(4),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搅拌电机(31)、搅拌管(32)、切割叶(33)和轴承A(34),搅拌电机(31)设置在支架(2)上端,搅拌电机(31)的输出端与搅拌管(32)上端动力连接,搅拌管(32)中下端穿过釜体(1)上端与切割叶(33)连接,搅拌管(32)近上端通过轴承A(34)与釜体(1)连接,所述进气装置(4)装置包括进气管(41)和轴承B(42),进气管(41)上端穿过釜体(1)底部通过轴承B(42)与搅拌管(32)下端连接,进气管(41)与釜体(1)底部密封连接,所述搅拌管(32)位于釜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恪玉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市闫恪玉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