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核剂混料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5941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核剂混料系统装置,包括乳化釜体,所述乳化釜体的顶部安装有加料管,乳化釜体的外顶部位置通过焊接的形式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板,其中安装板上通过螺丝安装有搅拌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预热所需要的时间更短,从而更加节能,这样在乳化釜体内部物料清洗排空后可以快速再次进行混料,这样大大降低了二次混料所需要的预热时间,整体相对来说更加高效。

A nucleating agent mixing system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ucleating agent mixing system, including an emulsifying kettle body. The top of the emulsified kettle is installed with a feeding tube. The outside top position of the emulsifying kettle body is fixed and installed with a horizontal installation plate by welding. The required time is shorter, thus more energy saving, so that the material can be quickly mixed again after the material cleaning and emptying in the emulsion tank,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preheating time required for the two mixing, and is more efficient as a w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核剂混料系统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成核剂混料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成核剂是适用于聚乙烯、聚丙烯等不完全结晶塑料,通过改变树脂的结晶行为,加快结晶速率、增加结晶密度和促使晶粒尺寸微细化,达到缩短成型周期、提高制品透明性、表面光泽、抗拉强度、刚性、热变形温度、抗冲击性、抗蠕变性等物理机械性能的新功能助剂。现有的成核剂混料装置在二次混料需要一定的预热时间,此时不仅需要一定的耗能,而且混料不连续,从而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成核剂混料系统装置,包括乳化釜体,所述乳化釜体的顶部安装有加料管,乳化釜体的外顶部位置通过焊接的形式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板,其中安装板上通过螺丝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电机轴穿过安装板以及乳化釜体顶部的通孔并延伸至乳化釜体内侧,且电机轴的底部位置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竖直设置搅拌轴,搅拌轴设于乳化釜体的内侧,且搅拌轴的底部焊接有涡轮叶片,通过搅拌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从而实现涡轮叶片对物料的搅拌;所述涡轮叶片的外侧套有乳化机头,且乳化机头通过竖直的乳化机头连杆焊接连接安装板,乳化釜体的内壁上通过螺丝安装有电热管,且电热管的电源线从乳化釜体外壁上的线孔穿出,且线孔内注入有封胶;所述乳化釜体的外壁上包裹有余热回收水套,其中余热回收水套的顶部以及底部分别连接有进水管以及回水管,通过向余热回收水套内注水,此时余热回收水套内的水吸收乳化釜体外壁所散发出来的热量;所述乳化釜体的底部出料口焊接有出料管,且出料管上安装有出料阀;出料管的末端还接入安装有绞龙输送机;所述乳化釜体的顶部开设有抽气口,且抽气口通过抽气管连接抽气泵的抽气端,通过利用抽气泵的作用,可以将乳化釜体内部产生的气体快速抽走,避免乳化釜体内部出现高压的情况;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接在分液盘的进水口上,所述分液盘采用螺栓固定在换热箱内,分液盘的呈中空结构,且分液盘的下表面开设有多个出水口,其中出水口分别对接有竖直设置的换热水管,换热水管底部开口,且换热水管之间间隔设置,所述换热箱内焊接固定有水平设置的隔板,换热水管的底端穿至隔板的下方位置,且换热水管与隔板之间采用焊接的形式固定并密封;所述换热箱的左侧壁进料口位置接有进料管,所述换热箱的右侧壁出料口接加料管,且加料管上安装有计量泵,其中换热箱的进料口与出料口均位于隔板的上方位置,且进料口位于出料口的上方位置,换热箱的左侧壁回水口接回水管,且换热箱的回水口隔板的下方位置,回水管上安装有抽水泵,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乳化釜体散发出来的预热逐步被余热回收水套内的水所吸收,此时利用抽水泵将换热箱抽送至余热回收水套内,此时余热回收水套内的水与乳化釜体的外壁之间实现换热,同时在水压的作用下余热回收水套内热水从进水管处被输送至分液盘,然后热水经分液盘分散进入换热水管内,此时换热水管便可被热水所加热,同时换热水管从底端出口排放至换热箱内,这样便可实现余热回收水套与换热箱之间的循环换热,此时从进料管处将液态物料输送至换热水管的上方位置,且物料与换热水管接触并换热,被加热的物料经加料管以及计量泵的作用被送入乳化釜体内进行混合搅拌,此时计量泵实现定量取料,而物料被初步预热可以很好的避免物料出现过于粘稠的情况,这样物料在送入乳化釜体之前便可呈现一定的温度,此时将物料送入乳化釜体预热所需要的时间更短,从而更加节能,这样在乳化釜体内部物料清洗排空后可以快速再次进行混料,这样大大降低了二次混料所需要的预热时间,整体相对来说更加高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以及回水管上均安装有水阀。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余热回收水套采用铜材制成,且余热回收水套的边沿位置采用焊接的形式与乳化釜体的外壁连接并密封。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热水管采用采用铜材制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乳化釜体的底部焊接有立柱。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料管上安装有进料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预热所需要的时间更短,从而更加节能,这样在乳化釜体内部物料清洗排空后可以快速再次进行混料,这样大大降低了二次混料所需要的预热时间,整体相对来说更加高效。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乳化釜体、2-立柱、3-加料管、4-出料管、5-出料阀、6-进料阀、7-安装板、8-搅拌电机、9-联轴器、10-搅拌轴、11-乳化机头、12-余热回收水套、13-回水管、14-进水管、15-水阀、16-电热管、17-乳化机头连杆、18-抽气泵、19-绞龙输送机、20-抽水泵、21-换热箱、22-隔板、23-换热水管、24-抽气管、25-分液盘、26-进料管、27-计量泵、28-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成核剂混料系统装置,包括乳化釜体1,所述乳化釜体1的顶部安装有加料管3,乳化釜体1的外顶部位置通过焊接的形式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板7,其中安装板7上通过螺丝安装有搅拌电机8,搅拌电机8的电机轴穿过安装板7以及乳化釜体1顶部的通孔并延伸至乳化釜体1内侧,且电机轴的底部位置通过联轴器9连接有竖直设置搅拌轴10,搅拌轴10设于乳化釜体1的内侧,且搅拌轴10的底部焊接有涡轮叶片,通过搅拌电机8带动搅拌轴10转动,从而实现涡轮叶片对物料的搅拌;所述涡轮叶片的外侧套有乳化机头11,且乳化机头11通过竖直的乳化机头连杆17焊接连接安装板7,乳化釜体1的内壁上通过螺丝安装有电热管16,且电热管16的电源线从乳化釜体1外壁上的线孔穿出,且线孔内注入有封胶;所述乳化釜体1的外壁上包裹有余热回收水套12,其中余热回收水套12的顶部以及底部分别连接有进水管14以及回水管13,通过向余热回收水套12内注水,此时余热回收水套12内的水吸收乳化釜体1外壁所散发出来的热量;所述乳化釜体1的底部出料口焊接有出料管4,且出料管4上安装有出料阀5;出料管4的末端还接入安装有绞龙输送机19;所述乳化釜体1的顶部开设有抽气口,且抽气口通过抽气管24连接抽气泵18的抽气端,通过利用抽气泵18的作用,可以将乳化釜体1内部产生的气体快速抽走,避免乳化釜体1内部出现高压的情况;所述进水管14的另一端接在分液盘25的进水口上,所述分液盘25采用螺栓固定在换热箱21内,分液盘25的呈中空结构,且分液盘25的下表面开设有多个出水口28,其中出水口28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成核剂混料系统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核剂混料系统装置,包括乳化釜体,所述乳化釜体的顶部安装有加料管,乳化釜体的外顶部位置通过焊接的形式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板,其中安装板上通过螺丝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电机轴穿过安装板以及乳化釜体顶部的通孔并延伸至乳化釜体内侧,且电机轴的底部位置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竖直设置搅拌轴,搅拌轴设于乳化釜体的内侧,且搅拌轴的底部焊接有涡轮叶片;所述涡轮叶片的外侧套有乳化机头,且乳化机头通过竖直的乳化机头连杆焊接连接安装板,乳化釜体的内壁上通过螺丝安装有电热管,且电热管的电源线从乳化釜体外壁上的线孔穿出,且线孔内注入有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釜体的外壁上包裹有余热回收水套,其中余热回收水套的顶部以及底部分别连接有进水管以及回水管;所述乳化釜体的底部出料口焊接有出料管,且出料管上安装有出料阀;出料管的末端还接入安装有绞龙输送机;所述乳化釜体的顶部开设有抽气口,且抽气口通过抽气管连接抽气泵的抽气端;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接在分液盘的进水口上,所述分液盘采用螺栓固定在换热箱内,分液盘的呈中空结构,且分液盘的下表面开设有多个出水口,其中出水口分别对接有竖直设置的换热水管,换热水管底部开口,且换热水管之间间隔设置,所述换热箱内焊接固定有水平设置的隔板,换热水管的底端穿至隔板的下方位置,且换热水管与隔板之间采用焊接的形式固定并密封;所述换热箱的左侧壁进料口位置接有进料管,所述换热箱的右侧壁出料口接加料管,且加料管上安装有计量泵,其中换热箱的进料口与出料口均位于隔板的上方位置,且进料口位于出料口的上方位置,换热箱的左侧壁回水口接回水管,且换热箱的回水口隔板的下方位置,回水管上安装有抽水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核剂混料系统装置,包括乳化釜体,所述乳化釜体的顶部安装有加料管,乳化釜体的外顶部位置通过焊接的形式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板,其中安装板上通过螺丝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电机轴穿过安装板以及乳化釜体顶部的通孔并延伸至乳化釜体内侧,且电机轴的底部位置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竖直设置搅拌轴,搅拌轴设于乳化釜体的内侧,且搅拌轴的底部焊接有涡轮叶片;所述涡轮叶片的外侧套有乳化机头,且乳化机头通过竖直的乳化机头连杆焊接连接安装板,乳化釜体的内壁上通过螺丝安装有电热管,且电热管的电源线从乳化釜体外壁上的线孔穿出,且线孔内注入有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釜体的外壁上包裹有余热回收水套,其中余热回收水套的顶部以及底部分别连接有进水管以及回水管;所述乳化釜体的底部出料口焊接有出料管,且出料管上安装有出料阀;出料管的末端还接入安装有绞龙输送机;所述乳化釜体的顶部开设有抽气口,且抽气口通过抽气管连接抽气泵的抽气端;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接在分液盘的进水口上,所述分液盘采用螺栓固定在换热箱内,分液盘的呈中空结构,且分液盘的下表面开设有多个出水口,其中出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国栋邹剑飞李宏王宏杰桑鹏展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只楚化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