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器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5216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4 0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同步器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同步器总成包括:齿毂,齿毂设有滑块槽和缺齿部;齿套,齿套设有与滑块槽相对应的凹槽,齿套设有限位部;滑块,滑块设在齿毂和齿套之间,滑块的两端分别设在凹槽以及滑块槽内;第一同步环与第二同步环,第一同步环与第二同步环分别设在齿毂的两侧;第一接合齿环与第二接合齿环,第一接合齿环设在第一同步环外侧,第二接合齿环设在第二同步环的外侧,齿套穿过齿毂与两个同步环和两个接合齿环相啮合,且齿套的限位部配合在齿毂的缺齿部内以避免二者干涉。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同步器总成,降低了动态换挡冲击及换挡力,提升了动态换挡性能;增加了花键接合长度,规避了脱档风险;切断了振动传递路径,消除了换挡手柄抖动问题的隐患,提高了换挡舒适性。

A synchronizer assembly and a vehicle with its ow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ynchronizer assembly and a vehicle with its own. The synchronizer assembly consists of a tooth hub, a tooth hub with a slider slot and a tooth missing part, a tooth sleeve, a tooth sleeve with a groove corresponding to a slide groove, a tooth sleeve with a limit position, a slide block, and a slide block located between the hub and the tooth sleeve,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slider are respectively in the grooves and in the grooves,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slider are in the grooves and the grooves respectively. In the slider slot, the first synchronous ring and the second synchronous ring, the first synchronization ring and the second synchronous ring are respectively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tooth hub; the first engagement ring and the second engagement ring, the first engagement ring locat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first synchronous ring, the second joint ring locat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second synchronous ring, and the tooth sleeve through the hub and two synchronization rings and two. A mating ring is meshed, and the limiting part of the gear sleeve is matched with the missing part of the hub to avoid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two. According to the synchronizer assembly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dynamic shift impact and shifting force are reduced, the dynamic shift performance is improved, the bonding length of the spline is increased, the risk of the shift is avoided, the vibration transmission path is cut off, the hidden danger of the shift handle jitter is eliminated, and the shift comfort is rai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步器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同步器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同步器结构换挡时,齿套拨开接合齿环实现接合的过程中,二者相对转角及轴向相对位移较大,易产生换挡冲击、换挡力大,动态换挡性能较差;换挡完成后,齿套与接合齿环花键接合长度较短,存在脱档风险;换挡完成后,继续往挂档方向推动换挡手柄,手柄会出现抖动现象,影响换挡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同步器总成。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该同步器总成的车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同步器总成包括:齿毂,所述齿毂设有滑块槽和缺齿部;齿套,所述齿套设有与所述滑块槽相对应的凹槽,所述齿套设有限位部;滑块,所述滑块设在所述齿毂和所述齿套之间,所述滑块的两端分别设在所述凹槽以及所述滑块槽内;第一同步环与第二同步环,所述第一同步环与所述第二同步环分别设在所述齿毂的两侧;第一接合齿环与第二接合齿环,所述第一接合齿环与所述第二接合齿环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同步环与所述第二同步环的外侧,所述齿套穿过所述齿毂与两个所述同步环和两个所述接合齿环相啮合,且所述齿套的所述限位部配合在所述齿毂的所述缺齿部内以避免二者干涉。进一步地,所述齿套、所述齿毂、所述同步环与所述接合齿环均为花键,所述花键的模数小于等于1.6。进一步地,所述齿套与所述接合齿环花键为倒锥形。进一步地,所述滑块内设有弹簧。进一步地,所述凹槽横截面大致形成为半圆形,所述滑块槽横截面大致形成为T字形,所述滑块横截面大致形成为十字形。进一步地,所述凹槽、所述滑块槽和所述滑块均为三个。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均匀分布在所述齿毂的外圆周上。进一步地,所述齿毂、所述齿套、所述同步环和所述接合齿环均为同轴设置。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同步器总成。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同步器总成,通过采用小模数花键参数,减小了齿套和接合齿环相对转速差、缩短了二者相互作用时间,降低了动态换挡冲击及换挡力,提升了动态换挡性能;通过采用小模数花键参数,增加了换挡完成后齿套与接合齿环花键接合长度,规避了脱档风险;通过在齿套上设有限位部,切断了振动传递路径,消除了换挡手柄抖动问题的隐患,提高了换挡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同步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同步器总成的花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花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齿套与接合齿环相配合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齿套与接合齿环相配合的又一个结构示意图;图7(a)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齿毂的主视图;图7(b)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齿毂的轴向剖视图;图8(a)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齿套的主视图;图8(b)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齿套的轴向剖视图;图9(a)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滑块的主视图;图9(b)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滑块的俯视图;图10(a)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第一同步环的主视图;图10(b)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第一同步环的轴向剖视图;图11(a)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第二同步环的主视图;图11(b)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第二同步环的轴向剖视图;图12(a)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第一接合齿环的主视图;图12(b)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第一接合齿环的轴向剖视图;图13(a)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第二接合齿环的主视图;图13(b)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第二接合齿环的轴向剖视图。附图标记:同步器总成100;齿毂10;滑块槽11;缺齿部12;齿套20;限位部21;凹槽22;滑块30;同步环40;第一同步环41;第二同步环42;接合齿环50;第一接合齿环51;第二接合齿环52;小模数花键6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接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是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基于以下事实所作出的创造。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同步器结构1由齿套2、齿毂3、同步环4、滑块5、接合齿环6(与齿轮一体)等组成,由于各零件花键在换挡过程中相互接合,因此各零件外花键参数相同。目前同步器花键参数大多为大模数花键,且齿套2本身不带限位部。下面对现有技术的同步器结构1的工作过程及其对换挡性能、换挡舒适性的影响进行描述:换挡开始时,换挡杆带动拨叉拨动齿套2运动,待齿套2与拨叉间的间隙消除后,齿套2便带着由弹簧压紧的滑块5靠向同步环4,当滑块5贴紧同步环4后,齿套2带动滑块5一起推动同步环4压向接合齿环6的锥面,由于齿套2与接合齿环6转速不同,同步环4与接合齿环6的锥面一经接触便会产生同步力矩,接合齿环6带动同步环4相对齿套2转动一角度,此时齿套2的锁止面与同步环4的锁止面抵触,齿套2不能继续移动,由于齿套2作用力的存在,齿套2对同步环4一直作用一拨环力矩,随着齿套2作用力的增大,同步力矩增大,当同步力矩增大到与换挡惯性力矩相同时,两锥面转速差消失,实现同步,同步力矩消失,在拨环力矩的作用下,齿套2拨开同步环4至对中位置,这样齿套2便可自由穿过同步环4向接合齿环6方向运动,当齿套2到达接合齿环6位置时,由于转速的衰减,齿套2与接合齿环6会有一定的转速差。如图2所示,由于同步器花键参数为大模数花键7,齿套2与接合齿环6由锁止面相互作用位置直至花键开始接合位置的过程中,二者相对转角及轴向相对位移较大,考虑到转速差进一步地加大及相互作用时间的加长,此时需要对齿套2施加较大的作用力才能使齿套2的花键与接合齿环6的花键顺利接合,实现换挡。当换挡完成后,由于同步器无限位部,且齿套2与接合齿环6均为倒锥结构,接合齿环6对齿套2一直作用一吸入力,很容易引起拨叉与齿套2拨叉槽壁贴紧,此时振动便由齿轮经齿套2、拨叉等传至换挡手柄引起换挡杆抖动。现有技术的同步器结构换挡时,齿套2拨开接合齿环6实现接合的过程中,二者相对转角及轴向相对位移较大,易产生换挡冲击、换挡力大,动态换挡性能较差,换挡完成后,齿套2与接合齿环6的花键接合长度较短,存在脱档风险,换挡完成后,继续往挂档方向推动换挡手柄,手柄会出现抖动现象,影响换挡舒适性。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的同步器结构进行了研究和改进,提出一种同步器总成100。下面首先接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同步器总成100。如图3和图7(a)至图13(b)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同步器总成100包括齿毂10、齿套20、滑块30、第一同步环41、第二同步环42、第一接合齿环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同步器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齿毂,所述齿毂设有滑块槽和缺齿部;齿套,所述齿套设有与所述滑块槽相对应的凹槽,所述齿套设有限位部;滑块,所述滑块设在所述齿毂和所述齿套之间,所述滑块的两端分别设在所述凹槽以及所述滑块槽内;第一同步环与第二同步环,所述第一同步环与所述第二同步环分别设在所述齿毂的两侧;第一接合齿环与第二接合齿环,所述第一接合齿环与所述第二接合齿环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同步环与所述第二同步环的外侧,所述齿套穿过齿毂与两个所述同步环和两个所述接合齿环相啮合,且所述齿套的所述限位部配合在所述齿毂的所述缺齿部内以避免二者干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齿毂,所述齿毂设有滑块槽和缺齿部;齿套,所述齿套设有与所述滑块槽相对应的凹槽,所述齿套设有限位部;滑块,所述滑块设在所述齿毂和所述齿套之间,所述滑块的两端分别设在所述凹槽以及所述滑块槽内;第一同步环与第二同步环,所述第一同步环与所述第二同步环分别设在所述齿毂的两侧;第一接合齿环与第二接合齿环,所述第一接合齿环与所述第二接合齿环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同步环与所述第二同步环的外侧,所述齿套穿过齿毂与两个所述同步环和两个所述接合齿环相啮合,且所述齿套的所述限位部配合在所述齿毂的所述缺齿部内以避免二者干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套、所述齿毂、所述同步环与所述接合齿环均为花键,所述花键的模数小于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媛媛朱建华邵立军吕天杰王志强宫雨张艳青贺燕铭李斌黄文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