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防震及导光机制的风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519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4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防震及导光机制的风扇结构,此风扇结构包括一框架、一风扇件、复数发光二极管及复数防震块,框架具有一周壁及自周壁向外延伸有复数定位柱,每一定位柱设有一固定孔;风扇件安装于框架;复数发光二极管分别安装于周壁;复数防震块分别由可透光及吸震材质所构成,各防震块包覆于各定位柱及一或复数发光二极管,每一防震块设有裸露出各固定孔的一或复数透空口。藉此,以达到风扇结构具有防震、降低运转噪音及周围发光之优点。

A fan structure with shock proof and light guide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an structure with a mechanism of shock proof and light guide. The fan structure includes a frame, a fan piece, a complex number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a complex number proof block. The frame has a complex number position column with a circumferential wall and a circumferential wall extending outward. Each column has a fixed fixed hole; the fan is installed in the frame; the complex number is in the complex number. The light-emitting diodes are installed on the circumferential wall, and the complex shock resistant blocks are composed of light and shock absorbing materials, respectively. Each seismic block is covered with each positioning column and one or multiple light-emitting diodes. Each of the earthquake resistant blocks has one or more complex holes exposed to each fixed hole. Therefore, the structure of the fa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hockproof, reducing running noise and surrounding luminesc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防震及导光机制的风扇结构
本技术涉及风扇
,尤其涉及一种具防震及导光机制的风扇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之进步,计算机等3C产品之功能也越来越多元,其内部的电子组件所产生的热量也更为可观,若电子组件温度过高则会影响运作时的性能及稳定性,所以电子组件大多需要散热装置散热,以确保电子组件能正常运作。其中,散热风扇为常见的一种散热装置。然而,传统散热风扇主要包括一框架及安装在框架上的一扇轮,并透过框架集装在计算机等3C产品内部。但是上述扇轮转动时,会带动框架震动而撞击3C产品内部,导致散热风扇运转过程,无可避免地会产生扰人噪音,进而影响室内宁静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防震及导光机制的风扇结构,进而使风扇结构具有防震、降低运转噪音及周围发光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防震及导光机制的风扇结构,包括:一框架(1),具有一周壁(11)及自该周壁(11)向外延伸有复数定位柱(12),每一该定位柱(12)设有一固定孔(121);一风扇件(2),安装于该框架(1);复数发光二极管(3),分别安装于该周壁(11);以及复数防震块(4),分别由可透光及吸震材质所构成,各该防震块(4)包覆于各该定位柱(12)及至少一该复数发光二极管(3),每一该防震块(4)设有裸露出各该固定孔(121)的至少一透空口(45)。进一步地,每一该定位柱(12)的两侧与该周壁(11)之间形成有二交接面(13),二该交接面(13)延伸有对称配置在各该定位柱(12)两侧的二突出片(14),每一该突出片(14)的外壁设有一凹孔(141),各该发光二极管(3)嵌设于各该凹孔(141)。进一步地,各该防震块(4)包覆于各该定位柱(12)及各二该突出片(14),每一该防震块(4)以卡合、黏接或射出成型方式连接于该周壁(11)。进一步地,每一该防震块(4)更具有一顶面(41)及一底面(42),每一该防震块(4)的透空口(45)数量为二,其一该透空口(45)形成在该顶面(41)上,另一该透空口(45)形成在该底面(42)上,每一该固定孔(121)贯穿于各该定位柱(12)的顶部及底部,各该固定孔(121)裸露于各该防震块(4)的二该透空口(45)。进一步地,每一该定位柱(12)的该顶部及该底部设有二卡沟(122),每一该防震块(4)的该顶面(41)及该底面(42)延伸有跨设于该透空口(45)的一横向肋(46),各二该横向肋(46)嵌合于各二该卡沟(122)。进一步地,该周壁(11)具有一顶端(111)及一底端(112),各该防震块(4)的该顶面(41)与该顶端(111)共同构成一水平平整面(s),各该防震块(4)的该底面(42)与该底端(112)共同构成另一水平平整面(s’)。进一步地,每一该防震块(4)具有一内侧面(43),每一该内侧面(43)设有一第一嵌合槽(47)及二第二嵌合槽(48),各该第一嵌合槽(47)连通于各该透空口(45),各二该第二嵌合槽(48)连通于各该第一嵌合槽(47)且配置在各该第一嵌合槽(47)的两侧,各该定位柱(12)嵌合于各该第一嵌合槽(47),各二该突出片(14)嵌合于各二该第二嵌合槽(48)。进一步地,每一该防震块(4)更具有一外侧面(44),每一第一嵌合槽(47)贯穿于各该防震块(4)的该顶面(41)、该底面(42)及该外侧面(44)。进一步地,每一该防震块(4)自该外侧面(44)开设有分别连通于二该第二嵌合槽(48)的二开口(481),各该发光二极管(3)裸露于各该开口(481)。进一步地,该框架(1)具有设置在该周壁(11)内部的一承载架(15),该风扇件(2)安装于该承载架(15)上。进一步地,每一该防震块(4)由热可塑性聚氨酯树脂(TPU)、橡胶或硅胶材质所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风扇结构运转而发生震动时,因框架与计算机等3C产品内部的接触处(即固定孔的位置)设有防震块,防震块受碰撞时本身可弹性变形并吸收冲力,进而让风扇结构具有防震及降低运转噪音之功效,且发光二极管之光线可自防震块透出,使框架更具有周围发光之视觉美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0-风扇结构,1-框架,11-周壁,111-顶端,112-底端,12-定位柱,121-固定孔,122-卡沟,13-交接面,14-突出片,141-凹孔,15-承载架,2-风扇件,3-发光二极管,4-防震块,41-顶面,42-底面,43-内侧面,44-外侧面,45-透空口,46-横向肋,47-第一嵌合槽,48-第二嵌合槽,481-开口,s、s’-水平平整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种具防震及导光机制的风扇结构,此风扇结构10主要包括一框架1、一风扇件2、复数发光二极管3及复数防震块4。框架1具有一周壁11及自周壁11向外延伸有复数定位柱12,周壁11具有一顶端111及一底端112,每一定位柱12设有一固定孔121,每一固定孔121贯穿于各定位柱12的顶部及底部,且每一定位柱12的顶部及底部设有二卡沟122。其中,固定孔121用于提供螺丝、扣具或插销等固定组件插设,以令框架1藉由固定孔121而锁固在计算机等3C产品内部。另外,每一定位柱12的两侧与周壁11之间形成有二交接面13,二交接面13延伸有对称配置在各定位柱12两侧的二突出片14,每一突出片14的外壁设有一凹孔141。其中,框架1更具有设置在周壁11内部的一承载架15。风扇件2安装于框架1,复数发光二极管3分别安装于周壁11,进一步说明如下,风扇件2安装于承载架15上,各发光二极管3嵌设于各凹孔141内。每一防震块4由可透光及吸震材质所构成,每一防震块4由热可塑性聚氨酯树脂(TPU)、橡胶或硅胶等吸震材质所构成,每一防震块4以卡合、黏接或射出成型方式连接于周壁11,且各防震块4包覆于定位柱12、二突出片14及二发光二极管3,每一防震块4设有裸露出各固定孔121的至少一透空口45。详细说明如下,每一防震块4更具有一顶面41、一底面42、一内侧面43及一外侧面44,本实施例之每一防震块4的透空口45数量为二,其一透空口45形成在顶面41上,另一透空口45形成在底面42上,各固定孔121裸露于各防震块4的二透空口45。其中,各防震块4的顶面41与顶端111共同构成一水平平整面s,各防震块4的底面42与底端112共同构成另一水平平整面s’,使风扇结构10的上、下面呈现平整,进而提高风扇结构10之美观性。另外,每一防震块4的顶面41及底面42延伸有跨设于透空口45的一横向肋46,各二横向肋46嵌合于各二卡沟122,使各防震块4更稳固地包覆于定位柱12,以加强风扇结构10之结构稳定性。再者,每一内侧面43设有一第一嵌合槽47及二第二嵌合槽48,各第一嵌合槽47贯穿于各防震块4的顶面41、底面42及外侧面44且连通于各透空口45,各二第二嵌合槽48连通于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防震及导光机制的风扇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防震及导光机制的风扇结构,包括:一框架(1),具有一周壁(11)及自该周壁(11)向外延伸有复数定位柱(12),每一该定位柱(12)设有一固定孔(121);一风扇件(2),安装于该框架(1);复数发光二极管(3),分别安装于该周壁(11);以及复数防震块(4),分别由可透光及吸震材质所构成,各该防震块(4)包覆于各该定位柱(12)及至少一该复数发光二极管(3),每一该防震块(4)设有裸露出各该固定孔(121)的至少一透空口(4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防震及导光机制的风扇结构,包括:一框架(1),具有一周壁(11)及自该周壁(11)向外延伸有复数定位柱(12),每一该定位柱(12)设有一固定孔(121);一风扇件(2),安装于该框架(1);复数发光二极管(3),分别安装于该周壁(11);以及复数防震块(4),分别由可透光及吸震材质所构成,各该防震块(4)包覆于各该定位柱(12)及至少一该复数发光二极管(3),每一该防震块(4)设有裸露出各该固定孔(121)的至少一透空口(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防震及导光机制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定位柱(12)的两侧与该周壁(11)之间形成有二交接面(13),二该交接面(13)延伸有对称配置在各该定位柱(12)两侧的二突出片(14),每一该突出片(14)的外壁设有一凹孔(141),各该发光二极管(3)嵌设于各该凹孔(1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具防震及导光机制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防震块(4)包覆于各该定位柱(12)及各二该突出片(14),每一该防震块(4)以卡合、黏接或射出成型方式连接于该周壁(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具防震及导光机制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防震块(4)更具有一顶面(41)及一底面(42),每一该防震块(4)的透空口(45)数量为二,其一该透空口(45)形成在该顶面(41)上,另一该透空口(45)形成在该底面(42)上,每一该固定孔(121)贯穿于各该定位柱(12)的顶部及底部,各该固定孔(121)裸露于各该防震块(4)的二该透空口(4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具防震及导光机制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定位柱(12)的该顶部及该底部设有二卡沟(122),每一该防震块(4)的该顶面(41)及该底面(42)延伸有跨设于该透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昉李泳毅谢荣忠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动利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