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电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5113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4 0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电力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一对差分过孔和第二对差分过孔,其中,第一对差分过孔中与对应的正向差分信号线相连的过孔和第二对差分过孔中与对应的正向差分信号线相连的过孔位于同侧,第一对差分过孔中与对应的负向差分信号线相连的过孔和第二对差分过孔中与对应的负向差分信号线相连的过孔位于同侧;第一对差分过孔中的其中一个过孔和第二对差分过孔中与该过孔位于同侧的过孔的中心连线与第二对差分过孔的两个过孔中心连线的垂线的夹角θ满足:40°≤θ≤50°。相比现有技术,该方案可以减小印刷电路板的差分过孔之间的串扰。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power technology, and discloses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The printed circuit board includes the first pair of differential over holes and second pairs of differential over holes, in which the first pair of differential through holes connec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ve differential signal lines and the second pairs of differential through holes connec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ve differential signal lines are on the same side, and the first pair of differential over holes and corresponding negative differential signal lines are in the first pair. The connecting holes and the second pairs of differential cross holes connec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negative differential signal lines are on the same side; the first pair of holes in the differential over holes and second pairs of central lines with the holes at the same side in the differential through hole and the angle of the perpendicular line of the two crossing center of the differential over the hole are full. Foot: 40 degrees < < < 0 > < 50 degrees.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scheme can reduce crosstalk between the differential through-hol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电路板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力
,特别是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
技术介绍
随着集成电路输出开关速度的提高以及印刷电路板布线密度的增加,如何提高信号传输特性已经成为高速数字印刷电路板设计中的重要问题。在数字电路设计领域中,信号线之间的串扰是广为存在的,串扰是指两个信号线之间的电磁耦合。信号线之间的互感和互容会引起线上产生噪声,其中,容性耦合对外表现为耦合电流,感性耦合对外表现为耦合电压,串扰在被干扰的信号上表现为注入一定的耦合电流和耦合电压。串扰不仅会造成信号本身能量损失,还对造成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出现信号失真的情况,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由于印刷电路板上信号密度的提高,需要更多的信号传输层,于是通过过孔实现层间信号传输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差分信号来说,差分传输线在板上走线时,会遇到与过孔的连接问题,通常把与差分传输线相连的一对过孔成为差分过孔。差分过孔自身存在着寄生电容和寄生电感,当差分传输线上有电流通过时,会在传输线的周围产生相应电磁场,这样差分过孔固有的寄生电容和寄生电感会与上述电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串扰,串扰不仅会造成下信号本身能量损失,还对造成在差分信号传输过程中出现信号失真的情况,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如何减小印刷电路板差分过孔之间的近端/远端串扰,提高系统信号运行的可靠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印刷电路板,以减小印刷电路板的差分过孔之间的串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一对差分过孔和第二对差分过孔,其中,所述第一对差分过孔中与对应的正向差分信号线相连的过孔和第二对差分过孔中与对应的正向差分信号线相连的过孔位于同侧,所述第一对差分过孔中与对应的负向差分信号线相连的过孔和第二对差分过孔中与对应的负向差分信号线相连的过孔位于同侧;所述第一对差分过孔中的其中一个过孔和所述第二对差分过孔中与该过孔位于同侧的过孔的中心连线与所述第二对差分过孔的两个过孔中心连线的垂线的夹角θ满足:40°≤θ≤50°。优选的,所述第一对差分过孔中的其中一个过孔和所述第二对差分过孔中与该过孔位于同侧的过孔的中心连线与所述第二对差分过孔的两个过孔中心连线的垂线的夹角θ为45°±1°。可选的,所述第一对差分过孔的两个过孔的中心连线与所述第二对差分过孔的两个过孔的中心连线平行设置。可选的,所述第一对差分过孔的两个过孔的中心连线与所述第二对差分过孔的两个过孔的中心连线的夹角为45°±1°。可选的,所述第一对差分过孔中的其中一个过孔在所述第二对差分过孔的两个过孔的中心连线上的投影位于第二对差分过孔中与该过孔位于同侧的过孔靠近第二对差分过孔中与该过孔位于不同侧的过孔的一侧。可选的,所述第一对差分过孔中的其中一个过孔在所述第二对差分过孔的两个过孔的中心连线上的投影位于第二对差分过孔中与该过孔位于同侧的过孔远离第二对差分过孔中与该过孔位于不同侧的过孔的一侧。优选的,每对差分过孔的两个过孔的中心间距为28~35mil。在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中,当第一对差分过孔中的其中一个过孔和第二对差分过孔中与该过孔位于同侧的过孔的中心连线与第二对差分过孔的两个过孔的中心连线的垂线的夹角θ满足:40°≤θ≤50°时,第一对差分过孔和第二对差分过孔间的近端串扰量和远端串扰量能够大大减小,因此,该方案减小了印刷电路板的差分过孔之间的串扰,改善了差分信号的传输特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印刷电路板的差分过孔排布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印刷电路板的差分过孔排布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印刷电路板的差分过孔排布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印刷电路板的差分过孔排布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两对差分过孔之间的近端串扰曲线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两对差分过孔之间的远端串扰曲线图。附图标记:10-第一对差分过孔20-第二对差分过孔11-第一过孔12-第二过孔23-第三过孔24-第四过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减小印刷电路板的差分过孔之间的串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印刷电路板。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一对差分过孔10和第二对差分过孔20,其中,第一对差分过孔10中与对应的正向差分信号线相连的过孔和第二对差分过孔20中与对应的正向差分信号线相连的过孔位于同侧,第一对差分过孔10中与对应的负向差分信号线相连的过孔和第二对差分过孔20中与对应的负向差分信号线相连的过孔位于同侧;第一对差分过孔10中的其中一个过孔和第二对差分过孔20中与该过孔位于同侧的过孔的中心连线与第二对差分过孔20的两个过孔中心连线的垂线的夹角θ满足:40°≤θ≤5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我们把第二对差分过孔20可以看作为干扰源,第一对差分过孔10则看作为被干扰对象,第一对差分过孔10的两个过孔分别称为第一过孔11和第二过孔12,第二对差分过孔20的两个过孔分别称为第三过孔23和第四过孔24,假设第一过孔11和第二过孔12分别与对应第一对差分过孔10的正向差分信号和负向差分信号连接,第三过孔23和第四过孔24分别与对应第二对差分过孔20的正向差分信号和负向差分信号连接,则第一过孔11和第三过孔23位于同侧,第二过孔12和第四过孔24位于同侧。如图1所示,此时第一过孔11和第三过孔23的中心连线与第三过孔23和第四过孔24的中心连线的垂线的夹角为θ,设第一过孔11在第三过孔23和第四过孔24的中心连线的投影与第三过孔23之间的间距即第一对差分过孔10相对于第二对差分过孔20的水平偏移量为X1,以及第一过孔11至第三过孔23和第四过孔24的中心连线的垂直距离及第一对差分过孔10相对于第二对差分过孔20的垂直偏移量为Y1,其中,X1和Y1均为可调整变量,则有X1=Y10tanθ。优选的,每对差分过孔的两个过孔的中心间距X2的具体数值不限,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优选为28~35mil。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过孔11和第二过孔12的中心连线与第三过孔23和第四过孔24的中心连线平行设置,此时,第一过孔11在第三过孔23和第四过孔24的中心连线的投影可以位于第三过孔23靠近第四过孔24的一侧,如图1所示,也可以位于第三过孔23远离第四过孔24的一侧,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过孔11和第二过孔12的中心连线与第三过孔23和第四过孔24的中心连线的夹角为45°±1°,同理,第一过孔11在第三过孔23和第四过孔24的中心连线的投影可以位于第三过孔23靠近第四过孔24的一侧,如图3所示,也可以位于第三过孔23远离第四过孔24的一侧,如图4所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对θ分别取0°、33°、45°、60°和90°时的两对差分过孔间的近端串扰量和远端串扰量进行了模拟,以第一过孔11和第二过孔12的中心连线与第三过孔23和第四过孔24的中心连线平行设置且第一过孔11在第三过孔23和第四过孔24的中心连线的投影位于第三过23孔靠近第四过孔24的一侧的情况为例,即图1所示实施例,图5为两对差分过孔间的近端串扰曲线图,当θ分别为0°、33°、45°、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印刷电路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对差分过孔和第二对差分过孔,其中,所述第一对差分过孔中与对应的正向差分信号线相连的过孔和第二对差分过孔中与对应的正向差分信号线相连的过孔位于同侧,所述第一对差分过孔中与对应的负向差分信号线相连的过孔和第二对差分过孔中与对应的负向差分信号线相连的过孔位于同侧;所述第一对差分过孔中的其中一个过孔和所述第二对差分过孔中与该过孔位于同侧的过孔的中心连线与所述第二对差分过孔的两个过孔中心连线的垂线的夹角θ满足:40°≤θ≤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对差分过孔和第二对差分过孔,其中,所述第一对差分过孔中与对应的正向差分信号线相连的过孔和第二对差分过孔中与对应的正向差分信号线相连的过孔位于同侧,所述第一对差分过孔中与对应的负向差分信号线相连的过孔和第二对差分过孔中与对应的负向差分信号线相连的过孔位于同侧;所述第一对差分过孔中的其中一个过孔和所述第二对差分过孔中与该过孔位于同侧的过孔的中心连线与所述第二对差分过孔的两个过孔中心连线的垂线的夹角θ满足:40°≤θ≤5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差分过孔中的其中一个过孔和所述第二对差分过孔中与该过孔位于同侧的过孔的中心连线与所述第二对差分过孔的两个过孔中心连线的垂线的夹角θ为45±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差分过孔的两个过孔的中心连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