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淑琴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建设的平衡冲击压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4769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4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市政道路建设的平衡冲击压路机,其结构包括车顶、控制手柄、可活动座椅、操作台、车身、车头、散热口、滚轴、滚筒、车头灯、液力变速器,控制手柄嵌入安装于操作台的顶部,车身的上方设有可活动座椅,操作台的底部与车头的顶部相贴合,车身与车头为一体化结构,车头的下方设有滚筒,车头灯嵌入安装于车头的前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市政道路建设的平衡冲击压路机,结构上设有液力变速器,嵌入安装于车头的内部,当压路机前进后退需要换挡时,液力变速器的扭矩输入轴和扭矩输出轴会自动根据汽车车速和发动机转速来进行自动换挡操纵无需手动操作,这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A balanced impact roller for municipal road constr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lanced impact roller for municipal road construction, which comprises a roof, a control handle, a movable seat, an operating table, a body, a head, a heat dissipation port, a roller, a roller, a head lamp, a hydraulic transmission, and a control handle embedded and installed at the top of the operating table. A movable seat, the bottom of the operating table is fitted to the top of the head, the body and the head are integrated structure, a roller is arranged below the head, and the head lamp is embedded in the front end of the car. The utility model is a balanced impact roller for municipal road construction, with a hydraulic transmission in structure, embedded and installed in the car. In the interior of the head, the torque input shaft and the torque output shaft of the hydraulic transmission will automatically shift the gears according to the speed of the car and the engine speed without manual operation when the roller is back in the back. This greatly reduces the labor strength of the staff and improv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建设的平衡冲击压路机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市政道路建设的平衡冲击压路机,属于压路机领域。
技术介绍
70年代,随着静液传动技术、液压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压实技术和压实设备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首先,静液传动应用到压实机械上,通过液压系统流量的控制,可以容易地改变马达的转速,实现压路机振动频率的连续调节,因而使得复杂的传动系大为简化,这一时期,振动压路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振动压路机参数优化方面,并逐步实现了振动频率与振动幅度的无级连续调节,改善了压实效果。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0920033665.7的一种平衡冲击压路机,包括牵引车,牵引车的后部依次连接有前机架和后机架,前机架和后机架的两侧各设置有一前冲击轮和后冲击轮,前冲击轮和后冲击轮分别与前轮轴和后轮轴转动连接,所述前冲击轮与后冲击轮的外侧面上各设置有一个带有通孔的转动支座,在同一侧的前、后冲击轮上的两转动支座之间连接有相位协调装置;在前、后机架上还设置有摆动牵引装置和转向及转场机构,但是该现有技术在压路机前进、后退的过程中无法做到自动换档,还需工作人员手动换挡,这无疑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市政道路建设的平衡冲击压路机,以解决的现有技术在压路机前进、后退的过程中无法做到自动换档,还需工作人员手动换挡,这无疑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市政道路建设的平衡冲击压路机,其结构包括车顶、控制手柄、可活动座椅、操作台、车身、车头、散热口、滚轴、滚筒、车头灯、液力变速器,所述控制手柄嵌入安装于操作台的顶部,所述车身的上方设有可活动座椅,所述操作台的底部与车头的顶部相贴合,所述车身与车头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车头的下方设有滚筒,所述车头灯嵌入安装于车头的前端,所述车头的内部设有液力变速器,所述液力变速器包括扭矩输入轴、涡轮叶片、泵轮、泵轮外壳、扭矩输出轴、内环,所述泵轮外壳的内部设有扭矩输入轴,所述泵轮内侧设有涡轮叶片,所述内环的外侧与泵轮的内侧相贴合,所述涡轮叶片与扭矩输出轴相嵌套,所述泵轮的外侧与泵轮外壳的内侧相贴合,所述扭矩输出轴与车头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车顶与车身的尾部相焊接。进一步地,所述车头的两侧嵌有散热口。进一步地,所述车头的下方设有滚轴。进一步地,所述滚筒的直径为80mm。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手柄由不锈钢制成,坚硬不易折断。进一步地,所述滚筒由铁合金制成,坚硬不易变形。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用于市政道路建设的平衡冲击压路机,结构上设有液力变速器,嵌入安装于车头的内部,当压路机前进后退需要换挡时,液力变速器的扭矩输入轴和扭矩输出轴会自动根据汽车车速和发动机转速来进行自动换挡操纵无需手动操作,这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市政道路建设的平衡冲击压路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液力变速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车顶-1、控制手柄-2、可活动座椅-3、操作台-4、车身-5、车头-6、散热口-7、滚轴-8、滚筒-9、车头灯-10、液力变速器-11、扭矩输入轴-1101、涡轮叶片-1102、泵轮-1103、泵轮外壳-1104、扭矩输出轴-1105、内环-1106。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市政道路建设的平衡冲击压路机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车顶1、控制手柄2、可活动座椅3、操作台4、车身5、车头6、散热口7、滚轴8、滚筒9、车头灯10、液力变速器11,所述控制手柄2嵌入安装于操作台4的顶部,所述车身5的上方设有可活动座椅3,所述操作台4的底部与车头6的顶部相贴合,所述车身5与车头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车头6的下方设有滚筒9,所述车头灯10嵌入安装于车头6的前端,所述车头6的内部设有液力变速器11,所述液力变速器11包括扭矩输入轴1101、涡轮叶片1102、泵轮1103、泵轮外壳1104、扭矩输出轴1105、内环1106,所述泵轮外壳1104的内部设有扭矩输入轴1101,所述泵轮1103内侧设有涡轮叶片1102,所述内环1106的外侧与泵轮1103的内侧相贴合,所述涡轮叶片1102与扭矩输出轴1105相嵌套,所述泵轮1103的外侧与泵轮外壳1104的内侧相贴合,所述扭矩输出轴1105与车头6相连接,所述车顶1与车身5的尾部相焊接,所述车头6的两侧嵌有散热口7,所述车头6的下方设有滚轴8,所述滚筒9的直径为80mm,所述控制手柄2由不锈钢制成,坚硬不易折断,所述滚筒9由铁合金制成,坚硬不易变形。本专利所说的滚筒9在主轴方面,按受载情况,轴的材料一般是经过轧制或锻造的碳素钢或合金钢,通常的材质是中碳钢,四十五号钢最为常用的,对于受力较大且尺寸受到限制的轴,以及某些特殊要求的轴可用合金钢,选用材质为四零铬,所述液力变速器11不用机械式的离合器,而且只有低速、高速和倒车三个挡位,因此,驾驶起来十分轻松,用不着踩离合器,也用不着频繁换挡,运行平稳,低速扭矩大,所以,特别受到业余驾驶员的欢迎。在进行使用时泵轮外壳1104用以保护泵轮1103和其内部的涡轮叶片1102不受损伤,内环1106防止涡轮叶片1102与泵轮1103相碰撞,当压路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换挡时,扭矩输入轴1101和扭矩输出轴1105会自动根据汽车车速和发动机转速进行转矩的调整,以达到自动换挡的目的。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在压路机前进、后退的过程中无法做到自动换档,还需工作人员手动换挡,这无疑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结构上设有液力变速器,嵌入安装于车头的内部,当压路机前进后退需要换挡时,液力变速器的扭矩输入轴和扭矩输出轴会自动根据汽车车速和发动机转速来进行自动换挡操纵无需手动操作,这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具体如下所述:所述液力变速器11包括扭矩输入轴1101、涡轮叶片1102、泵轮1103、泵轮外壳1104、扭矩输出轴1105、内环1106,所述泵轮外壳1104的内部设有扭矩输入轴1101,所述泵轮1103内侧设有涡轮叶片1102,所述内环1106的外侧与泵轮1103的内侧相贴合,所述涡轮叶片1102与扭矩输出轴1105相嵌套,所述泵轮1103的外侧与泵轮外壳1104的内侧相贴合,所述扭矩输出轴1105与车头6相连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建设的平衡冲击压路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建设的平衡冲击压路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车顶(1)、控制手柄(2)、可活动座椅(3)、操作台(4)、车身(5)、车头(6)、散热口(7)、滚轴(8)、滚筒(9)、车头灯(10)、液力变速器(11),所述控制手柄(2)嵌入安装于操作台(4)的顶部,所述车身(5)的上方设有可活动座椅(3),所述操作台(4)的底部与车头(6)的顶部相贴合,所述车身(5)与车头(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车头(6)的下方设有滚筒(9),所述车头灯(10)嵌入安装于车头(6)的前端,所述车头(6)的内部设有液力变速器(11),所述液力变速器(11)包括扭矩输入轴(1101)、涡轮叶片(1102)、泵轮(1103)、泵轮外壳(1104)、扭矩输出轴(1105)、内环(1106),所述泵轮外壳(1104)的内部设有扭矩输入轴(1101),所述泵轮(1103)内侧设有涡轮叶片(1102),所述内环(1106)的外侧与泵轮(1103)的内侧相贴合,所述涡轮叶片(1102)与扭矩输出轴(1105)相嵌套,所述泵轮(1103)的外侧与泵轮外壳(1104)的内侧相贴合,所述扭矩输出轴(1105)与车头(6)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市政道路建设的平衡冲击压路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车顶(1)、控制手柄(2)、可活动座椅(3)、操作台(4)、车身(5)、车头(6)、散热口(7)、滚轴(8)、滚筒(9)、车头灯(10)、液力变速器(11),所述控制手柄(2)嵌入安装于操作台(4)的顶部,所述车身(5)的上方设有可活动座椅(3),所述操作台(4)的底部与车头(6)的顶部相贴合,所述车身(5)与车头(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车头(6)的下方设有滚筒(9),所述车头灯(10)嵌入安装于车头(6)的前端,所述车头(6)的内部设有液力变速器(11),所述液力变速器(11)包括扭矩输入轴(1101)、涡轮叶片(1102)、泵轮(1103)、泵轮外壳(1104)、扭矩输出轴(1105)、内环(1106),所述泵轮外壳(1104)的内部设有扭矩输入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淑琴
申请(专利权)人:陈淑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