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智能手机的触控指纹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4228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2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智能手机的触控指纹组件,包括盖板、指纹芯片、基环、电路基板、圆环硅胶圈、手机盖板和主板,所述盖板位于指纹芯片正上方,所述盖板和指纹芯片安装于基环的通孔内;基环外侧面底部开有一凹槽,一密封圈嵌入凹槽内并位于手机盖板和基环之间,一补强片通过第三胶粘层与电路基板下表面粘合连接;所述补强片具有一向下的弧形凸起部,所述主板上表面安装有一向上凸起的锅仔片,此锅仔片位于弧形凸起部的正下方;所述补强片具有一第二通孔,一FPC软排线贯穿第二通孔从而从补强片延伸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其手机壳体、硅胶垫与基板和基环之间两两密封贴合,将手机内部与外部隔绝,可有效防水防尘,降低了故障,有效保护设备,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Touch fingerprint components for smart phon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ouch control fingerprint component for a smart phone, including a cover plate, a fingerprint chip, a base ring, a circuit board, a ring silicon rubber ring, a mobile phone cover plate and a main board. The cover plate is located above the fingerprint chip, the cover plate and the fingerprint chip are installed in the through hole of the base ring, and a groove on the base of the outer side of the base ring is opened. A sealing ring is embedded in a groove and is located between the cell phone cover plate and the base ring. A reinforcing piece is bonded to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circuit board through the third adhesive layer; the reinforcing piece has a downward arc protruding part,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main board is equipped with a protruding pan fillet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main board. The reinforcing piece has a second through hole, and a FPC soft line runs through the second hole so as to extend from the reinforcing piece. The mobile phone shell, the silica gel pad and the base plate and the base ring are sealed and fitted between the 22 seals, which can be isolated from the inside of the mobile phone and outside the outside. It can effectively waterproof and dustproof, reduces the failure and effectively protects the equipment, thus prolonging the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智能手机的触控指纹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屏,属于半导体封装

技术介绍
目前指纹识别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行业,指纹模组多是以FPC软排线方式,通过连接器与手机主板连接,传统设计中:FPC出线是从模组侧边出线,模组与手机壳体多是以孔轴间隙配合方式配合,参照图1,模组由1.表层保护物;2.指纹芯片;3.基环;4.基板+FPC此四部分组成;表层保护物覆盖在指纹芯片表面,指纹芯片通过导电材料与基板连接,基环通过胶水与基板连接,贴合密封。整个模组通过侧边FPC软排线以连接器方式与手机主板连接,模组与手机壳体以孔轴间隙配合方式配合,配合处存在配合间隙。因现有模组与手机壳体之间存在配合间隙,水汽/灰层等物会通过此间隙进入手机内部,导致手机没有很可靠的防水&防尘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智能手机的触控指纹组件,该触控显示屏其手机壳体、硅胶垫与基板和基环之间两两密封贴合,将手机内部与外部隔绝,可有效防水防尘,降低了故障,有效保护设备,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智能手机的触控指纹组件,包括盖板、指纹芯片、基环、电路基板、圆环硅胶圈、下表面具有油墨层的手机盖板和主板,所述盖板位于指纹芯片正上方,所述盖板和指纹芯片安装于基环的通孔内;所述电路基板位于指纹芯片和基环的正下方,此基环外侧面底部开有一凹槽,一密封圈嵌入凹槽内并位于手机盖板和基环之间,一补强片通过第三胶粘层与电路基板下表面粘合连接;所述圆环硅胶圈内侧端与补强片下表面边缘区域通过第一胶水层粘合连接,所述圆环硅胶圈外侧端与手机盖板底部通过第二胶水层粘合连接;所述补强片具有一向下的弧形凸起部,所述主板上表面安装有一向上凸起的锅仔片,此锅仔片位于弧形凸起部的正下方;所述补强片具有一第二通孔,一FPC软排线贯穿第二通孔从而从补强片延伸出;所述基环底部具有一外凸缘,一垫片层通过第四胶粘层与外凸缘上表面连接,此垫片层与手机盖板下表面之间留有间隙。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通孔形状为圆形、方形、椭圆形或者跑道形,并不局限于上述形状,还可以为其它中心对称或者左右对称图形。2.上述方案中,所述盖板形状为圆形、方形、椭圆形或者跑道形,并不局限于上述形状,还可以为其它中心对称或者左右对称图形。3.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胶水层、第二胶水层为固态胶层、双面胶层或者液态胶层。4.上述方案中,所述密封圈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凹槽形状为半圆形。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1.本专利技术用于智能手机的触控指纹组件,其补强片具有一向下的弧形凸起部,所述主板上表面安装有一向上凸起的锅仔片,此锅仔片位于弧形凸起部的正下方,实现了在指纹模组上增加开关或唤醒功能,同时减少了模组的工艺组装步骤,优化了部件的使用效率,从而降低了电子设备的成本;其次,其基环底部具有一外凸缘,一垫片层通过第四胶粘层与外凸缘上表面连接,此垫片层与手机盖板下表面之间留有间隙,防止手机盖板相对基环上下左右经常移动时,导致油墨的脱落,从而保持了油墨层的完整性,避免了手机屏幕的漏光。2.本专利技术用于智能手机的触控指纹组件,其克服了现有方案贴合会存在微小缝隙,无法保证防水防尘效果缺陷,本专利案将FPC出线位置移至底部,手机壳体、硅胶垫与基板和基环之间两两密封贴合,将手机内部与外部隔绝,可有效防水防尘;其次,其电路基板位于指纹芯片和基环的正下方,此基环外侧面底部开有一凹槽,一密封圈嵌入凹槽内并位于手机盖板和基环之间,可以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降低了故障,有效保护设备,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智能手机的触控指纹组件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盖板;2、指纹芯片;4、电路基板;5、基环;51、通孔;6、圆环硅胶圈;7、第一胶水层;8、第二胶水层;9、FPC软排线;10、凹槽;11、密封圈;15、主板;16、补强片;17、第三胶粘层;18、弧形凸起部;19、锅仔片;20、第二通孔;21、手机盖板;35、第四胶水层;36、垫片层;37、油墨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一种用于智能手机的触控指纹组件,包括盖板1、指纹芯片2、基环5、电路基板4、圆环硅胶圈6、下表面具有油墨层37的手机盖板21和主板15,所述盖板1位于指纹芯片2正上方,所述盖板1和指纹芯片2安装于基环5的通孔51内;所述电路基板4位于指纹芯片2和基环5的正下方,此基环5外侧面底部开有一凹槽10,一密封圈11嵌入凹槽10内并位于手机盖板21和基环5之间,一补强片16通过第三胶粘层17与电路基板4下表面粘合连接;所述圆环硅胶圈6内侧端与补强片16下表面边缘区域通过第一胶水层7粘合连接,所述圆环硅胶圈6外侧端与手机盖板21底部通过第二胶水层8粘合连接;所述补强片16具有一向下的弧形凸起部18,所述主板15上表面安装有一向上凸起的锅仔片19,此锅仔片19位于弧形凸起部18的正下方;所述补强片16具有一第二通孔20,一FPC软排线9贯穿第二通孔20从而从补强片16延伸出;所述基环5底部具有一外凸缘52,一垫片层36通过第四胶粘层35与外凸缘52上表面连接,此垫片层36与手机盖板34下表面油墨层37之间留有间隙。上述通孔51形状为圆形,上述盖板1形状为圆形。上述第一胶水层7、第二胶水层8为固态胶层。上述密封圈1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凹槽10形状为半圆形。实施例2:一种用于智能手机的触控指纹组件,包括盖板1、指纹芯片2、基环5、电路基板4、圆环硅胶圈6、下表面具有油墨层37的手机盖板21和主板15,所述盖板1位于指纹芯片2正上方,所述盖板1和指纹芯片2安装于基环5的通孔51内;所述电路基板4位于指纹芯片2和基环5的正下方,此基环5外侧面底部开有一凹槽10,一密封圈11嵌入凹槽10内并位于手机盖板21和基环5之间,一补强片16通过第三胶粘层17与电路基板4下表面粘合连接;所述圆环硅胶圈6内侧端与补强片16下表面边缘区域通过第一胶水层7粘合连接,所述圆环硅胶圈6外侧端与手机盖板21底部通过第二胶水层8粘合连接;所述补强片16具有一向下的弧形凸起部18,所述主板15上表面安装有一向上凸起的锅仔片19,此锅仔片19位于弧形凸起部18的正下方;所述补强片16具有一第二通孔20,一FPC软排线9贯穿第二通孔20从而从补强片16延伸出;所述基环5底部具有一外凸缘52,一垫片层36通过第四胶粘层35与外凸缘52上表面连接,此垫片层36与手机盖板34下表面油墨层37之间留有间隙。上述通孔51形状为跑道形,上述盖板1形状为跑道形。上述第一胶水层7、第二胶水层8为双面胶层。当使用者按压盖板,推动补强片的弧形凸起部向下移动,进而推动锅仔片的凸起弹性面向下移动与主接触,实现了在指纹模组上增加开关或唤醒功能,同时减少了模组的工艺组装步骤,优化了部件的使用效率,从而降低了电子设备的成本。FPC软排线9从电路基板4底部出线,盖板1覆盖在指纹芯片2表面,指纹芯片2通过导电材料与电路基板4连接,基环5通过胶水与电路基板4连接,贴合密封,圆环硅胶圈通过胶水(固态胶/双面胶/液态胶等)与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智能手机的触控指纹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智能手机的触控指纹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指纹芯片(2)、基环(5)、电路基板(4)、圆环硅胶圈(6)、下表面具有油墨层(37)的手机盖板(21)和主板(15),所述盖板(1)位于指纹芯片(2)正上方,所述盖板(1)和指纹芯片(2)安装于基环(5)的通孔(51)内;所述电路基板(4)位于指纹芯片(2)和基环(5)的正下方, 此基环(5)外侧面底部开有一凹槽(10),一密封圈(11)嵌入凹槽(10)内并位于手机盖板(21)和基环(5)之间,一补强片(16)通过第三胶粘层(17)与电路基板(4)下表面粘合连接;所述圆环硅胶圈(6)内侧端与补强片(16)下表面边缘区域通过第一胶水层(7)粘合连接,所述圆环硅胶圈(6)外侧端与手机盖板(21)底部通过第二胶水层(8)粘合连接;所述补强片(16)具有一向下的弧形凸起部(18),所述主板(15)上表面安装有一向上凸起的锅仔片(19),此锅仔片(19)位于弧形凸起部(18)的正下方;所述补强片(16)具有一第二通孔(20),一FPC软排线(9)贯穿第二通孔(20)从而从补强片(16)延伸出;所述基环(5)底部具有一外凸缘(52),一垫片层(36)通过第四胶粘层(35)与外凸缘(52)上表面连接,此垫片层(36)与手机盖板(21)下表面油墨层(37)之间留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手机的触控指纹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指纹芯片(2)、基环(5)、电路基板(4)、圆环硅胶圈(6)、下表面具有油墨层(37)的手机盖板(21)和主板(15),所述盖板(1)位于指纹芯片(2)正上方,所述盖板(1)和指纹芯片(2)安装于基环(5)的通孔(51)内;所述电路基板(4)位于指纹芯片(2)和基环(5)的正下方,此基环(5)外侧面底部开有一凹槽(10),一密封圈(11)嵌入凹槽(10)内并位于手机盖板(21)和基环(5)之间,一补强片(16)通过第三胶粘层(17)与电路基板(4)下表面粘合连接;所述圆环硅胶圈(6)内侧端与补强片(16)下表面边缘区域通过第一胶水层(7)粘合连接,所述圆环硅胶圈(6)外侧端与手机盖板(21)底部通过第二胶水层(8)粘合连接;所述补强片(16)具有一向下的弧形凸起部(18),所述主板(15)上表面安装有一向上凸起的锅仔片(19),此锅仔片(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亚辉闫洋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凯尔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