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式取暖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396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加热式取暖鞋,该鞋由鞋面、鞋底组成。鞋底分前、后底掌,前底掌是由上、下两层组合成,其贴合面的中部有相对应的凹坑,凹坑内装有石棉,构成燃烧室。该鞋以煤球为燃料,使用、穿着方便,安全,特别适用于学生、营业员、室内办公人员及长途乘车的旅客冬季取暖用。(*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以煤球为燃料的加热式取暖鞋。现有取暖鞋通常为电热式,该类鞋又多采用交流电发热,因而每只鞋需配备导线或插头,所以人们穿着这样的鞋不便于行走,同时,也限制了人们行走的距离;再者,该类鞋是以电为热源,一旦停电,鞋亦无取暖功能。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以煤球为燃料的加热式取暖鞋,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鞋由鞋面、鞋底组成。鞋底由前、后底掌组成,后底掌与通常鞋子鞋底的后部相同,只是后跟稍厚一点,前底掌则由上、下两层组合而成,上前底掌与鞋面相连,在上、下前底掌贴合面中部有相对应的凹坑,在凹坑区域内各自加工有多个通气孔,凹坑内分别装有石棉,构成燃烧室。由于该鞋是通过在前鞋掌内燃烧煤球,实现取暖之功用,所以上、下前底掌用金属制作,为使鞋底落地时不打滑;不产生过大的碰击声;不致于地面仅有少许的水而影响燃烧室内煤球燃烧,下前底掌的下面装有中部有孔的橡胶底,其孔与下前底掌上的凹坑相对应,以便留出凹坑部分的通气孔。本技术的取暖鞋是以煤球为燃料,使用、穿着方便,安全,适用性广。一双鞋只需装入两颗煤球,就可保持鞋内温度23℃八小时以上,所以特别适于学生上课、营业员站柜、室内工作的办公人员及长途乘车的旅客冬季取暖用。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加热式取暖鞋立体结构图。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具体加热式取暖鞋的细节及使用情况。该鞋由鞋面[1]、鞋底组成。鞋底由前底掌和后底掌[2]组成,后底掌与通常鞋子鞋底的后部相同,模压在鞋面[1]下,其后跟比普通鞋后跟稍厚一点,前底掌则由上、下两层组合而成,上前底掌[3]经铆钉胶合在鞋面[1]下,在上、下前底掌[3]、[7]贴合面中部有相应的凹坑,在凹坑区域内各自加工有多个通气孔[9],凹坑内分别装有石棉[5],构成燃烧室,在两凹坑内、石棉上分别用螺钉装有上、下卡片[4]、[6],在上前底掌[3]的前、后端装有连接螺栓[10],在下前底掌的前、后两端开有连接螺栓孔[11],两孔与上前底掌螺栓位置相对应。由于该鞋是通过在前鞋底掌内燃烧煤球,达到取暖功用,所以上、下前底掌用铸铝制成。为使鞋底落地时不打滑;不产生过大的碰击声;不致于地面仅有少许的水而影响燃烧室内煤球燃烧,在下前底掌的下面经螺钉胶合有中部有孔的橡胶底[8],其孔与下前底掌[7]上的凹坑相对应,以便留出凹坑部分的通气孔[9]。使用时,卸下连接螺栓[10]上的螺帽,将引燃后的煤球装入燃烧室内,合好上、下前底掌[3]、[7],让上前底掌上的连接螺栓[10]穿过下前底掌的连接螺栓孔[11],拧紧螺帽即可穿着,实现取暖功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热式取暖鞋,该鞋由鞋面[1]、鞋底组成,其特征是鞋底由前底掌和后底掌[2]组成,前底掌又是由上、下前底掌[3]、[7]组合而成,上前底掌[3]与鞋面[1]相连,在上、下前底掌的贴合面中部有相对应的凹坑,在该凹坑区域内各自有多个通气孔[9],凹坑内分别装有石棉[5],构成燃烧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式取暖鞋,该鞋由鞋面[1]、鞋底组成,其特征是鞋底由前底掌和后底掌[2]组成,前底掌又是由上、下前底掌[3]、[7]组合而成,上前底掌[3]与鞋面[1]相连,在上、下前底掌的贴合面中部有相对应的凹坑,在该凹坑区域内各自有多个通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新晃侗族自治县光华电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