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减振悬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3855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减振悬置,所述减振悬置分别与汽车发动机和汽车底盘连接,所述减振悬置包括壳体、橡胶件、金属板和质量块,所述橡胶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金属板穿过所述橡胶件并从所述橡胶件的侧面伸出,所述质量块设置在所述金属板伸出所述橡胶件的部位上。该减振悬置结构简单,通过调整质量块的质量,可调整该减振悬置的刚度,从而解决了由于该减振悬置的振动频率高于目标值所引起的振动噪声问题,同时可避免该减振悬置接近整车的其它模态频率而产生共振。

A new type of damping suspens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damping suspension,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automobile engine and the chassis of a car respectively. The damping suspension includes a shell, a rubber piece, a metal plate and a mass block. The rubber piece is fixed in the shell, and the metal plate passes through the rubber piece and from the side of the rubber part. The quality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part of the metal sheet extending out of the rubber part. The damping suspension structure is simple. By adjusting the mass of the mass, the stiffness of the vibration suspension can be adjusted, thus the vibration and noise caused by the vibration frequency of the vibration damping mount is higher than the target value. At the same time, the vibration damping can be avoided near the other modal frequencies of the whole vehicle to produce reso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减振悬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减振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减振悬置。
技术介绍
汽车悬置系统是动力总成(包括发动机、离合器及变速器等)与车架/底盘之间通过弹性元件连接而成的系统。汽车悬置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隔离发动机产生的振动向车体的传递,降低路面激励对发动机的影响。近年来,随着道路条件的改善和其它总成的完善,发动机振动引起的车厢振动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降低发动机振动向车体的传递成为众多汽车厂商日益关心的问题。与此同时,轿车正朝着轻量化、大功率、前置前驱的趋势发展,这不仅不利于汽车振动噪声水平的降低,也为悬置系统的设计带来了挑战,悬置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该车型的振动噪声水平,继而决定该车型的档次和市场占有率。汽车悬置设计已成为汽车NVH工程的重要内容。隔振是汽车悬置设计的主要目的。悬置系统要隔离的激振力的频率范围较宽,路面激励的频率集中在2-30Hz低频范围内,发动机产生的扰动力频率在亚音频(3-20Hz)到音频〔20-1OOOHz〕这一频率范围内,这同汽车较宽的行驶速度范围是相对应的。同时悬置系统面临的任务是要缓冲汽车处于启动、怠速、加速、减速、转弯、刹车、制动、换档等非稳态工况下受到的冲击载荷的作用。汽车复杂而多变的行驶工况,使悬置系统在整个工作范围内都起到良好的隔振作用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要满足上面这些要求,理想的悬置必须满足低频高刚度大阻尼,高频低刚度小阻尼的特性。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中,要使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固有频率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避免悬置系统接近整车的其它模态频率而产生共振,即保证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具有较高的模态解耦程度,但是由于工艺和仿真的误差,在装车阶段依然会出现悬置引起的振动,现有技术中,悬置系统的刚度无法调节,只能通过安装减振器解决,但是由于安装空间的局限性,同时减振器的加工需要与供应商沟图协调,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刚度可调节,从而可改善固有频率的新型减振悬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减振悬置,所述减振悬置分别与汽车发动机和汽车底盘连接,所述减振悬置包括壳体、橡胶件、金属板和质量块,所述橡胶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金属板穿过所述橡胶件并从所述橡胶件的侧面伸出,所述质量块设置在所述金属板伸出所述橡胶件的部位上。优选地,所述金属板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两端部,所述金属板的两端部分别伸出所述橡胶件的相对两侧面,所述金属板的两端部上均设有所述质量块。进一步地,设置在所述金属板的两端部上的所述质量块相对所述橡胶件的中心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金属板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两端部,所述金属板的两端部中的一端部伸出所述橡胶件的一侧面,所述金属板伸出所述橡胶件的一端部上设有所述质量块。优选地,所述金属板上设有与所述质量块相配合的凹槽,所述质量块卡设在所述凹槽中。优选地,所述橡胶件上设有贯穿所述橡胶件的相对两个侧面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金属板相配合,所述金属板部分穿设在所述通孔中。优选地,所述质量块具有多种重量规格。优选地,所述质量块与所述金属板相可拆卸地连接。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橡胶件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且所述橡胶件的上下两端面分别抵设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上,所述上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汽车发动机连接的第一螺栓,所述下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汽车底盘连接的第二螺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分别呈开口相对的U型结构。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新型减振悬置结构简单,通过调整质量块的质量,可调整该减振悬置的刚度,从而解决了由于该减振悬置的振动频率高于目标值所引起的振动噪声问题,同时可避免该减振悬置接近整车的其它模态频率而产生共振。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新型减振悬置的立体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新型减振悬置的主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新型减振悬置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本技术的新型减振悬置设置在汽车发动机与汽车底盘之间,如图1~图3所示,该减振悬置包括壳体1、橡胶件2、金属板3和质量块4。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橡胶件2设置在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之间,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1呈开口朝下的U型结构,下壳体12呈开口朝上的U型结构,下壳体12的U型结构的两边位于上壳体11的U型结构的两边的外侧。在上壳体11上固定设有第一螺栓13,第一螺栓13用于将该减振悬置与汽车发动机连接,在下壳体12上固定设有第二螺栓14,第二螺栓14用于将该减振悬置与汽车底盘连接。本实施例中,橡胶件2呈方块形结构。橡胶件2的上下两端面分别设置在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橡胶件2上设有贯穿其相对两侧面的通孔,金属板3从该通孔中穿过,金属板3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两端部,这两端部中至少有一端部从橡胶件2的侧面伸出到橡胶件2的外部,质量块4固定设置在金属板3伸出橡胶件2的一端部上。金属板3部分穿设在橡胶件2中的设置方式,能够避免橡胶件2在极限工况下被拉直,从而可减小该减振悬置的下跳量;同时通过在橡胶件2中设置金属板3增加了该减振悬置的韧性,有效的衰减了该减振悬置的振动,还可防止橡胶件2被过度拉伸,从而提高橡胶件2的使用寿命。金属板3和质量块4的设置能够提高该减振悬置的一阶固有频率,从而可有效避免减振悬置与汽车发动机发生共振,从而提高整车的NVH性能。质量块4有多种重量规格,通过调整质量块4的重量规格,可调整该减振悬置的刚度,从而解决了由于减振悬置的振动频率高于目标值所引起的振动噪声问题。本实施例中,金属件3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从橡胶件2的相对两侧面伸出到橡胶件2的外部,其伸出到橡胶件2外部的两端部上均固定设有质量块4,优选设置在金属板3的两端部上的质量块4相对橡胶件2的中心对称设置。当然,设置在金属板3的两端部上的质量块4不同也可以。为了使质量块4更稳定地固定在金属板3上,在金属板3上设有与质量块4相配合的凹槽,质量块4卡设在该凹槽中并与金属板3固定连接。质量块4与金属板3之间相可拆卸地连接,这样方便更换不同规格的质量块4。本实施例中,质量块4与金属板3之间通过第三螺栓5连接。综上所述,该减振悬置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本较低,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可节省底盘空间,通用性好。在橡胶件上加装质量块使橡胶件和质量块组合成一个振动吸收器,通过选择合适的质量块可使整个减振悬置有效地避开发动机的激励频率,避免减振悬置与汽车发动机发生共振,从而提高整车的NVH性能。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减振悬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减振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悬置分别与汽车发动机和汽车底盘连接,所述减振悬置包括壳体、橡胶件、金属板和质量块,所述橡胶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金属板穿过所述橡胶件并从所述橡胶件的侧面伸出,所述质量块设置在所述金属板伸出所述橡胶件的部位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减振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悬置分别与汽车发动机和汽车底盘连接,所述减振悬置包括壳体、橡胶件、金属板和质量块,所述橡胶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金属板穿过所述橡胶件并从所述橡胶件的侧面伸出,所述质量块设置在所述金属板伸出所述橡胶件的部位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减振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两端部,所述金属板的两端部分别伸出所述橡胶件的相对两侧面,所述金属板的两端部上均设有所述质量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减振悬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金属板的两端部上的所述质量块相对所述橡胶件的中心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减振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两端部,所述金属板的两端部中的一端部伸出所述橡胶件的一侧面,所述金属板伸出所述橡胶件的一端部上设有所述质量块。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减振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晶李继伟齐松明左佳佳陶晓雷董辉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