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缓存优化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3711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缓存优化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一种数据缓存优化方法,包括:将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进行整合,得到缓存服务,并通过接口方式对外发布缓存服务;为缓存服务创建缓存配置文件;根据缓存配置文件对缓存数据进行配置,并对配置后的缓存数据进行缓存。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只要通过统一的API接口调用,并根据缓存配置文件对缓存数据进行简单设置即可实现多种场景的数据缓存。

Data cache optimizatio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ata buffer optimizatio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equipment. A data cache optimization method, including: integrating first level caching and two level caching, obtaining caching services, issuing caching services through interface, creating cache configuration files for caching services, configuring cached data based on cache configuration files, and caching the configured cache data. Through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is invention, the data caching of various scenes can be realized by a unified API interface call and a simple setting of cached data according to the cache configuration f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缓存优化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缓存优化方法,一种数据缓存优化装置,一种计算机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缓存的操作主要是两种方式:其一,使用程序自带的map对象,如jdk(Javadevelopmentkit,jdk)的hashmap;其二,采用缓存软件,如redis、memcached等。第一种方式如果需要缓存的数据量比较大或者存储大对象的时候,很容易造成内存溢出,第二种方式的缓存软件往往仅针对一种场景比较有效,有些侧重数据量、有些侧重更新同步策略。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全面考虑不同场景的缓存需求,且配置简单、灵活、高效的缓存机制,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数据缓存优化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数据缓存优化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数据缓存优化方法,包括:将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进行整合,得到缓存服务,并通过接口方式对外发布缓存服务;为缓存服务创建缓存配置文件;根据缓存配置文件对缓存数据进行配置,并对配置后的缓存数据进行缓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数据缓存优化方法,通过编码方式将两种缓存进行整合,优选地,一级缓存可设置为默认缓存,将两种不同的缓存抽象出统一的API接口,依据两种缓存各自的特性,实现多种场景,如OLAP(On-LineAnalyticalProcessing,联机分析处理)场景、OLTP(On-LineTransactionProcessing,联机事物处理)场景的支持,为缓存数据、提高查询效率、集群登陆等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同时创建缓存配置文件,创建的配置文件支持xml、txt、面向接口编程等多种形式,十分灵活;这样对于应用而言,只要通过统一的API接口调用,并根据缓存配置文件对缓存数据进行简单设置即可实现多种场景的数据缓存。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的数据缓存优化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数据缓存优化方法还包括:显示二级缓存的连接属性配置界面,并接收输入的连接属性的设置命令;根据设置命令确定二级缓存的连接属性,以将缓存数据存储至相应的二级缓存或从中取出。在该技术方案中,一级缓存用于缓存的数据量比较大或者大对象数据,一般为默认缓存,无需连接属性的配置;而对于OLTP场景的缓存数据,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配置界面,对二级缓存(如redis)的连接属性进行设置,如redis主机、端口、密码、最大连接数、最大空闲连接数、最小空闲连接数、最大等待毫秒数等,使系统自动获取到Redis缓存的具体信息,从而自动进行缓存数据的存储与读取,配置方式简单、灵活。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一级缓存用于缓存大对象数据;二级缓存用于缓存以下至少任一项或其组合:中间计算结果、应用配置、Session数据。在该技术方案中,利用一级缓存来缓存大对象数据(即OLAP场景),优选地,可将一级缓存设置为默认缓存。利用二级缓存来缓存一些应用配置等常用信息;中间计算结果,如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一些临时结果需要暂时存储,将其放到二级缓存中可以提高计算的效率;以及Session数据,如用户登陆信息等,将其放到二级缓存中可以实现用户集群登陆且随时快速获取登陆用户的信息。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缓存需求,只需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不同的配置即可,十分方便,并为缓存数据、提高查询效率、集群登陆等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一级缓存为ehcache;二级缓存为redis。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两种缓存(ehcache、redis)进行整合,利用ehcache缓存大对象(即OLAP场景),利用redis来缓存一些配置、中间计算结果、Session级结果集等(即OLTP场景),从而满足不同场景的缓存需求,只需配置简单,即可轻松引入缓存机制。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缓存配置文件包括:配置缓存数据的名称、失效前的空闲时间、卸载策略、是否是大数据缓存,是否同步集群同步,以及缓存服务的内存中缓存的最大数量。在该技术方案中,缓存配置文件包括:配置缓存数据的名称,通常为缓存对象的类名;配置缓存失效前的空闲时间,超过该时间缓存没有被使用可能被回收;配置缓存的卸载策略,支持如FIFO、LRU、LFU(可选),一般默认LFU;配置是否是大数据缓存,是否同步集群同步;以及配置内存缓存中可存的最大数量。从而基于不同的缓存对象可对缓存服务进行简单配置,实现数据的缓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数据缓存优化装置,包括:缓存服务单元,用于将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进行整合,得到缓存服务,并通过接口方式对外发布缓存服务;第一配置单元,用于为缓存服务创建缓存配置文件;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缓存配置文件对缓存数据进行配置,并对配置后的缓存数据进行缓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数据缓存优化装置,通过编码方式将两种缓存进行整合,优选地,一级缓存可设置为默认缓存,将两种不同的缓存抽象出统一的API接口,依据两种缓存各自的特性,实现多种场景(如OLAP场景、OLTP场景)的支持,为缓存数据、提高查询效率、集群登陆等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同时创建缓存配置文件,创建的配置文件支持xml、txt、面向接口编程等多种形式,十分灵活;这样对于应用而言,只要通过统一的API接口调用,并根据缓存配置文件对缓存数据进行简单设置即可实现多种场景的数据缓存。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数据缓存优化装置还包括:第二配置单元,用于显示二级缓存的连接属性配置界面,并接收输入的连接属性的设置命令;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设置命令确定二级缓存的连接属性,以将缓存数据存储至相应的二级缓存或从中取出。在该技术方案中,一级缓存用于缓存的数据量比较大或者大对象数据,一般为默认缓存,无需连接属性的配置;而对于OLTP场景的缓存数据,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配置界面,对二级缓存(如redis)的连接属性进行设置,如redis主机、端口、密码、最大连接数、最大空闲连接数、最小空闲连接数、最大等待毫秒数等,使系统自动获取到Redis缓存的具体信息,从而自动进行缓存数据的存储与读取,配置方式简单、灵活。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一级缓存用于缓存大对象数据;二级缓存用于缓存以下至少任一项或其组合:中间计算结果、应用配置、Session数据。在该技术方案中,利用一级缓存来缓存大对象数据(即OLAP场景),优选地,可将一级缓存设置为默认缓存。利用二级缓存来缓存一些应用配置等常用信息;中间计算结果,如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一些临时结果需要暂时存储,将其放到二级缓存中可以提高计算的效率;以及Session数据,如用户登陆信息等,将其放到二级缓存中可以实现用户集群登陆且随时快速获取登陆用户的信息。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缓存需求,只需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不同的配置即可,十分方便,并为缓存数据、提高查询效率、集群登陆等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一级缓存为ehcache;二级缓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数据缓存优化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缓存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进行整合,得到缓存服务,并通过接口方式对外发布所述缓存服务;为所述缓存服务创建缓存配置文件;根据所述缓存配置文件对缓存数据进行配置,并对配置后的所述缓存数据进行缓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缓存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进行整合,得到缓存服务,并通过接口方式对外发布所述缓存服务;为所述缓存服务创建缓存配置文件;根据所述缓存配置文件对缓存数据进行配置,并对配置后的所述缓存数据进行缓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缓存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缓存优化方法还包括:显示所述二级缓存的连接属性配置界面,并接收输入的所述连接属性的设置命令;根据所述设置命令确定所述二级缓存的连接属性,以将所述缓存数据存储至相应的所述二级缓存或从中取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缓存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缓存用于缓存大对象数据;所述二级缓存用于缓存以下至少任一项或其组合:中间计算结果、应用配置、Session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缓存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缓存为ehcache;所述二级缓存为redis。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缓存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配置文件包括:配置所述缓存数据的名称、失效前的空闲时间、卸载策略、是否是大数据缓存,是否同步集群同步,以及所述缓存服务的内存中缓存的最大数量。6.一种数据缓存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存服务单元,用于将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进行整合,得到缓存服务,并通过接口方式对外发布所述缓存服务;第一配置单元,用于为所述缓存服务创建缓存配置文件;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用友金融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