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334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6:37
门锁装置包括:内杆;用于通过内杆的旋转将闩锁机构切换至解锁状态的打开构件;在设定和非设定位置之间平移的儿童杆;和与儿童杆一起平移的衬套。当儿童杆被布置在非设定位置中时,衬套与内杆接合且将内杆的旋转传输至打开构件,当儿童杆被布置在设定位置中时,衬套与内杆的接合得到释放。儿童杆和衬套的可移动范围被限制在以内杆的旋转轴件为中心且具有与从旋转轴件至内杆的最远点的距离对应的半径的圆的内部。

Door lock device

A door lock device includes an inner rod; an open member for switching the latch mechanism to a unlocking state through the rotation of the inner rod; a child rod that translates between set and unset positions; and a bushings moving together with a child's rod. When the child rod is arranged in a non set position, the bushing is joined to the inner rod and the rotation of the inner rod is transferred to the open member. When the child rod is arranged in the set position, the joint of the bushing and the inner rod is released. The removable range of the child's rod and bushing is restricted to the rotating shaft of the inner rod and has the inner circle of the radius corresponding to the distance from the farthest point of the rotating shaft to the inner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置在例如机动车等车辆的车门上的门锁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设置在例如机动车等车辆的车门上的门锁装置,包括儿童防护系统的门锁装置是已知的,该儿童防护系统被构造为即使当例如坐在后座上的儿童对后门的内把手进行打开后门的操作时,也能够防止车辆的后门被打开(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第4342502号)。日本专利第4342502号中披露的门锁装置包括内杆和打开构件,内杆响应于对内把手进行的开门操作而旋转,并且当内杆的旋转传输到打开构件时,打开构件能够在门锁的锁定状态得到释放的门解锁方向上移动。此外,儿童防护系统包括儿童防护构件和可移动操作器,儿童防护构件能够在设定位置和非设定位置之间切换,可移动操作器被支撑在儿童防护构件上以便沿着设置在儿童防护构件上的弧形引导平面旋转。当儿童防护构件处于非设定位置时,可移动操作器与旋转的内杆接合从而被按压在儿童防护构件的弧形引导平面上,然后沿着该弧形引导平面旋转。然后,内杆的旋转经由可移动操作器的旋转而被传输至打开构件,从而门锁的锁定状态得到释放。另一方面,当儿童防护构件处于设定位置时,可移动操作器与内杆的接合被解除。由此,内杆的旋转不被传输至打开构件,从而即使操作内把手来打开车辆的后门,后门也被阻止打开。在日本专利第4342502号所述的门锁装置中,当儿童防护构件从非设定位置移动至设定位置时,可移动操作器移动远离内杆的旋转轴。内杆和可移动操作器的可移动范围以内杆的旋转轴为中心,并且扩展到具有与从旋转轴至内杆的最远点的距离相对应的半径的圆的外部,这就导致了这样的问题:扩展至上述程度的可移动范围会阻碍门锁装置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方面提出了能够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的门锁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意性方面,提出了一种门锁装置,其包括:闩锁机构,被构造为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锁定状态下,闩锁机构与设置在车体上的锁扣接合以将车门保持在关闭状态;内杆,被构造为响应于车门的内把手的用于打开车门的操作而旋转;打开构件,被构造为通过传递内杆的旋转以将闩锁机构切换至解锁状态;儿童杆,儿童杆包括通过形成在车门的面板中的孔而露出的操作部,且儿童杆被构造为响应于操作部的操作而在设定位置和非设定位置之间平移;和衬套,被构造为与儿童杆一起平移,其中,当儿童杆被布置在非设定位置中时,衬套与旋转的内杆接合并且随后将内杆的旋转传递至打开构件,而当儿童杆被布置在设定位置中时,衬套与内杆的接合被释放,且其中,儿童杆和衬套的可移动范围被限定在以内杆的旋转轴件为中心且具有与从该旋转轴件至内杆的最远点的距离相对应的半径的圆的内部。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能够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的门锁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安装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的门锁装置的车辆的示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被虚线绘制的圆II围绕的这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的设置在车门上的门锁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图3所示的门锁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其示出了被拆解成闩锁机构、打开构件和锁定及解锁机构的门锁装置;图5是图示了图4所示的闩锁机构的操作的示意图;图6是图示了图4所示的闩锁机构的另一操作的示意图;图7是图示了图4所示的闩锁机构的进一步操作的示意图;图8是图示了图4所示的锁定及解锁机构的操作的示意图;图9是图示了图4所示的锁定及解锁机构的另一操作的示意图;图10是图示了图4所示的锁定及解锁机构的进一步操作的示意图;图11是图4所示的锁定及解锁机构的锁定杆的立体分解图;图12是图示了图11所示的锁定杆的操作的示意图;图13是图示了图3所示的门锁装置的内杆和儿童防护机构的正视图;图14是图示了从门锁装置拆解下来的图13所示的内杆和儿童防护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15是图示了图13所示的内杆和儿童防护机构的操作的示意图;图16是图示了图13所示的内杆和儿童防护机构的另一操作的示意图;图17是图示了图13所示的内杆和儿童防护机构的进一步操作的示意图;且图18图示了图13所示的内杆和儿童防护机构的操作。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示了安装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的门锁装置的车辆的示例。图1和图2所示的车辆包括车门1,车门1上设置有门锁装置2。车门1绕着在车辆的门前端侧处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X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转动或旋转,以使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打开车门。门锁装置2包括闩锁机构和打开构件。闩锁机构能够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在锁定状态下,闩锁机构与设置在车体上的锁扣3接合以将车门1紧固在关闭状态;在解锁状态下,闩锁机构与锁扣3脱离以使车门1能够被打开。当车门1的内把手4或外把手(未示出)被操作用来打开车门1时,打开构件执行解锁操作,以便将闩锁机构从锁定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切口部6形成在车门1的内面板5的门后端侧端面5a中以便在锁扣3进入闩锁机构的方向上延伸。门锁装置2使用例如螺栓等紧固工件而被附接至内面板5的门后端侧端面5a。门锁装置2还包括锁定及解锁机构和儿童防护机构。锁定及解锁机构能够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在锁定状态下,锁定及解锁机构使通过操作内把手4或外把手而被触发的打开构件的解锁操作无效,以防止闩锁机构被切换至解锁状态。通过操作车门1上的锁钮7的操作或设置在车辆的驾驶员座位附近的位置处的控制开关(未示出),锁定及解锁机构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以便使锁定及解锁机构处于锁定或解锁状态下。儿童防护机构能够在设定状态和非设定状态之间切换,在设定状态下,儿童防护机构防止通过操作内把手4而被触发的打开构件的解锁操作,从而防止闩锁机构被切换至解锁状态。通过操作儿童防护机构的经由形成在内面板5中的孔8而露出的控制部93,儿童防护机构在设定状态和非设定状态之间切换。图3图示了门锁装置2的外观。门锁装置2通过将构成闩锁机构、锁定及解锁机构和儿童防护机构的各种构件和打开构件装配在与车门1的内面板5的门后端侧端面5a(以下,被称为门锁附接面)附接的金属盖板10以及由树脂形成且被装配至盖板10的本体11、壳体12和盖体13上而构成的。锁扣进入凹槽14形成在盖板10中以使其被布置为与形成在内面板5(参照图1和图2)中的切口部6重叠,且当车门1关闭时,锁扣3进入锁扣进入凹槽14。以下,将顺序地说明门锁装置2的闩锁机构、打开构件、锁定及解锁机构和儿童防护机构。图4图示了闩锁机构、打开构件和锁定及解锁机构的构造。闩锁机构包括锁20、棘轮30和棘轮杆31。锁20可旋转地被锁轴件21支撑。棘轮30和棘轮杆31可旋转地被棘轮轴件32支撑。锁轴件21和棘轮轴件32被固定至壳体12的背板15支撑。锁20具有被构造为与锁扣3进行接合的锁扣接合凹槽22。锁20被构造为能够在释放位置(参照图5)与完全锁定位置(参照图6)之间旋转,在释放位置处,锁扣接合凹槽22的入口被布置为与盖板10中的锁扣进入凹槽14重叠,在完全锁定位置处,锁扣接合凹槽22的入口被布置为不再与锁扣进入凹槽14对齐。棘轮30具有能够与完全锁定接合部23进行接合的锁定部33。完全锁定接合部23设置在锁20的外圆周部上。棘轮杆31具有与形成在棘轮30中的接合孔34进行接合的接合凸起35。棘轮杆31通过接合凸起35与接合孔34的接合而与棘轮30一起旋转。打开构件40由设置在外杆50的端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门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锁装置,其包括:闩锁机构,所述闩锁机构被构造为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闩锁机构与设置在车体上的锁扣接合以将车门保持在关闭状态;内杆,所述内杆被构造为响应于所述车门的内把手的用于打开所述车门的操作而旋转;打开构件,所述打开构件被构造为通过传递所述内杆的旋转以将所述闩锁机构切换至所述解锁状态;儿童杆,所述儿童杆包括通过形成在所述车门的面板中的孔而露出的操作部,所述儿童杆被构造为响应于所述操作部的操作来在设定位置和非设定位置之间平移;和衬套,所述衬套被构造为与所述儿童杆一体地平移,当所述儿童杆被布置在所述非设定位置中时,所述衬套与旋转的所述内杆接合并且随后将所述内杆的旋转传输至所述打开构件,当所述儿童杆被布置在所述设定位置中时,所述衬套与所述内杆的接合被释放,其中,所述儿童杆和所述衬套的可移动范围被限制在以所述内杆的旋转轴件为中心且具有与从所述旋转轴件至所述内杆的最远点的距离相对应的半径的圆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0.25 JP 2016-2089111.一种门锁装置,其包括:闩锁机构,所述闩锁机构被构造为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闩锁机构与设置在车体上的锁扣接合以将车门保持在关闭状态;内杆,所述内杆被构造为响应于所述车门的内把手的用于打开所述车门的操作而旋转;打开构件,所述打开构件被构造为通过传递所述内杆的旋转以将所述闩锁机构切换至所述解锁状态;儿童杆,所述儿童杆包括通过形成在所述车门的面板中的孔而露出的操作部,所述儿童杆被构造为响应于所述操作部的操作来在设定位置和非设定位置之间平移;和衬套,所述衬套被构造为与所述儿童杆一体地平移,当所述儿童杆被布置在所述非设定位置中时,所述衬套与旋转的所述内杆接合并且随后将所述内杆的旋转传输至所述打开构件,当所述儿童杆被布置在所述设定位置中时,所述衬套与所述内杆的接合被释放,其中,所述儿童杆和所述衬套的可移动范围被限制在以所述内杆的旋转轴件为中心且具有与从所述旋转轴件至所述内杆的最远点的距离相对应的半径的圆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与被布置在所述非设定位置中的所述儿童杆相比,被布置在所述设定位置中的所述儿童杆被布置为更接近于形成有切口部的所述面板的端面中,所述切口部在所述锁扣进入所述闩锁机构的方向上延伸,且其中,与当所述儿童杆被布置在所述非设定位置中时的所述衬套相比,当所述儿童杆被布置在所述设定位置中时的所述衬套被布置为更接近于所述内杆的所述旋转轴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锁装置,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包括杆支撑部,所述杆支撑部支撑所述儿童杆使得所述儿童杆能够平移,其中,所述儿童杆包括被支撑在所述杆支撑部上的被支撑部,且其中,所述操作部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榎本大亮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