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配酶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在木薯淀粉生产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783169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5:34
一种复配酶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在木薯淀粉生产中的应用,涉及酶制剂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复配酶制剂是由以下原料混制而成,按质量百分数计,原料包括:20%~40%纤维素酶;5%~20%β‑葡聚糖酶;5%~20%木聚糖酶;10%~30%果胶酶;5%~20%蛋白酶;0%~10%稳定剂;0%~20%载体,复配酶制剂的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专门用在木薯淀粉生产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复配酶制剂在木薯淀粉生产中的应用,提高木薯淀粉的收率及品质,降低残渣的粘度和水分,减少生产过程的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Compound enzyme preparation, prepara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assava starch produc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mpound enzyme preparation,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cassava starch, and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enzyme preparation. The compound enzyme preparation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is made up of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and according to the mass percentage, the raw materials include 20% to 40% cellulase, 5% to 20% beta glucanase, 5% to 20% xylanase, 10% to 30% pectinase, 5% to 20% protease, 0% to 10% stabilizer, 0% ~ 20% carrying body, compound enzyme. The preparation method is easy to obtain, and the preparation method is simple. It is specially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cassava starc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mpound enzyme preparat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cassava starch is used to improv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the cassava starch, reduce the viscosity and moisture of the residue,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配酶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在木薯淀粉生产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酶制剂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复配酶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在木薯淀粉生产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深加工技术的不断成熟,木薯已逐渐成为世界公认的综合利用价值极高的经济作物和重要的工业原料。木薯淀粉粉质细腻,含蛋白质等杂质少,且支链淀粉含量比玉米淀粉、小麦淀粉都高。此外,木薯淀粉分子结构中的羟基化学性质活泼,特别适用于生产各种用途的淀粉衍生物。木薯淀粉的这些特性,使其在食品、造纸、纺织、造纸、医药、化工、铸造、石油、农林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新鲜木薯主要由淀粉与纤维素,少量蛋白质、无机盐等其它物质组成,木薯淀粉的生产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物理分离过程,根椐淀粉不溶于冷水和比重大于水的特性,通过大量的水及专用机械设备,将淀粉从水的悬浮液中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回收淀粉的目的。传统的木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渣,有统计表明每生产1t木薯淀粉至少会产生约1.0~1.5t的废渣、10~15t的废水。研究人员在对废渣的组分分析中发现废渣内仍含有大量淀粉(干基,50%~60%),这说明在木薯淀粉生产过程中,部分淀粉未能提取出来,这在木薯淀粉价格日益走高的今天,对木薯淀粉生产商们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损失。传统的木薯淀粉生产工艺是以新鲜木薯为原料生产木薯淀粉,采用立筛筛分工艺将木薯淀粉筛分出来,这种工艺落后,耗能大,淀粉提取率较低,产品质量也不够稳定,因而提高木薯淀粉生产技术水平,对木薯淀粉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已有一些通过改进木薯淀粉生产机械设备和工艺达到上述目的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的生产成本依然较高,而且木薯淀粉的收率及品质仍有待提高。因此,需用一种新的方法来降低木薯淀粉生产的成本,提高木薯淀粉的收率及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配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原料易得,方法简单,专门用在木薯淀粉生产中。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配酶制剂在木薯淀粉生产中的应用,提高木薯淀粉的收率及品质,降低残渣的粘度和水分,减少生产过程的能耗,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复配酶制剂,其是由以下原料混制而成,按质量百分数计,原料包括: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复配酶制剂的适宜作用温度为20~70℃,适宜pH为3.0~7.0。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稳定剂包括至少选自氯化钠、甘油、海藻糖、甘露醇、山梨醇、肌醇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载体包括至少选自玉米淀粉、小麦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绿豆淀粉、β-环糊精、麦芽糊精、变性淀粉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纤维素酶的酶活力≥1.2×105U/g,β-葡聚糖酶的酶活力≥0.5×105U/g,木聚糖酶的酶活力≥1×105U/g,果胶酶的酶活力≥0.3×105U/g,蛋白酶的酶活力≥1×105U/g。一种上述的复配酶制剂的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数计,称取原料,物理混合均匀。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复配酶制剂采用包衣或固定化的方式。一种上述的复配酶制剂在木薯淀粉生产中的应用,在木薯淀粉生产过程中加入复配酶制剂,用于将纤维包裹的淀粉颗粒释放出来。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复配酶制剂的添加量为木薯重量的0.01%~0.1%。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在将木薯加水粉碎和/或浆渣分离过程中加入复配酶制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复配酶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在木薯淀粉生产中的应用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复配酶制剂是由以下原料混制而成,按质量百分数计,原料包括:20%~40%纤维素酶;5%~20%β-葡聚糖酶;5%~20%木聚糖酶;10%~30%果胶酶;5%~20%蛋白酶;0%~10%稳定剂;以及0%~20%载体,复配酶制剂的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专门用在木薯淀粉生产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复配酶制剂在木薯淀粉生产中的应用,提高木薯淀粉的收率及品质,降低残渣的粘度和水分,减少生产过程的能耗,降低生产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复配酶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在木薯淀粉生产中的应用进行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复配酶制剂,其是由以下原料混制而成,按质量百分数计,原料包括:20%~40%纤维素酶;5%~20%β-葡聚糖酶;5%~20%木聚糖酶;10%~30%果胶酶;5%~20%蛋白酶;0%~10%稳定剂;以及0%~20%载体。原料优选包括:30%纤维素酶;10%β-葡聚糖酶;10%木聚糖酶;20%果胶酶;10%蛋白酶;5%稳定剂;以及15%载体。该复配酶制剂的适宜作用温度为20~70℃,适宜pH为3.0~7.0。其中,纤维素酶的酶活力≥1.2×105U/g,β-葡聚糖酶的酶活力≥0.5×105U/g,木聚糖酶的酶活力≥1×105U/g,果胶酶的酶活力≥0.3×105U/g,蛋白酶的酶活力≥1×105U/g。稳定剂包括至少选自氯化钠、甘油、海藻糖、甘露醇、山梨醇、肌醇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但不局限于这些稳定剂,本实施例的复配酶制剂优选氯化钠作为稳定剂。载体包括至少选自玉米淀粉、小麦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绿豆淀粉、β-环糊精、麦芽糊精、变性淀粉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但不局限于这些淀粉及其衍生物,本实施例的复配酶制剂优选玉米淀粉为载体。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述的复配酶制剂的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数计,称取原料,物理混合均匀;为了减少酶流失,可以采用包衣或固定化的方式,得到复配酶制剂,复配酶制剂的剂型可以为液体、粉体或颗粒。本实施例优选采用常规的喷雾干燥方式,得到的复配酶制剂为粉体剂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述的复配酶制剂在木薯淀粉生产中的应用,新鲜木薯含有大量淀粉与纤维素、木质素和少量的蛋白质等成分,其中,淀粉颗粒被内层的纤维素、木质素和少量蛋白质以及外层的果胶缠绕包裹着。为了使更多的淀粉颗粒从纤维中被释放出来,需要将其缠绕包裹的结构打断。本实施例在木薯淀粉生产过程中加入复配酶制剂,用于将纤维包裹的淀粉颗粒释放出来,可提高木薯淀粉的收率及品质,降低残渣的粘度和水分,减少生产过程的能耗,降低生产成本。由于采用不同酶制剂进行酶处理工艺,会对木薯淀粉出率产生不同影响,只有采用本实施例的复配酶制剂,对木薯淀粉收率的提高效果和经济性最佳。本实施例具体在将木薯加水粉碎和/或浆渣分离过程中加入复配酶制剂,但不局限于在加水粉碎和浆渣分离过程中进行酶处理工艺,也可在其它工序进行。由于随着酶制剂使用量的增大,酶制剂的效果也随之增强,但当添加量为0.1%时,木薯淀粉收率的提升已经明显放缓,同时考虑到生产使用的经济性,复配酶制剂的使用量不超过0.1%为宜,复配酶制剂的添加量具体为木薯重量的0.01%~0.1%。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施例的复配酶制剂的具体添加量和使用方式与所使用的设备的能力、条件、需要达到的效果及达到效果的时间有关。在木薯淀粉生产过程中加入本实施例的复配酶制剂,具有以下优点:1、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配酶制剂,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以下原料混制而成,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原料包括:纤维素酶20%~40%;β‑葡聚糖酶5%~20%;木聚糖酶5%~20%;果胶酶10%~30%;蛋白酶5%~20%;稳定剂0%~10%;载体0%~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配酶制剂,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以下原料混制而成,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原料包括:纤维素酶20%~40%;β-葡聚糖酶5%~20%;木聚糖酶5%~20%;果胶酶10%~30%;蛋白酶5%~20%;稳定剂0%~10%;载体0%~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酶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酶制剂的适宜作用温度为20~70℃,适宜pH为3.0~7.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酶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包括至少选自氯化钠、甘油、海藻糖、甘露醇、山梨醇、肌醇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酶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包括至少选自玉米淀粉、小麦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绿豆淀粉、β-环糊精、麦芽糊精、变性淀粉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酶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酶的酶活力≥1.2×105U/g,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冠向宇熊晓燕谌颉周樱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新华扬山野生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