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同步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8282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同步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所述带同步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由主运行轨道、同步轨道、同步轨道车、主动力装置车和程序控制系统组成,所述主动力装置车在所述主运行轨道上运行,所述同步轨道车在所述同步轨道上运行,所述同步轨道的对接段与所述主运行轨道平行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主运行轨道除始发站和终点站外的其他上下客货站点设置同步轨道,通过控制同步轨道车保持与主动力装置车同向同速,利用自动化对接装置将同步车厢在同步轨道车和主动力装置车之间进行交换,实现主动力装置车在上下客货站点不停车,提高了轨道交通整体的平均运行速度,极大提高轨道交通的效率,将轨道交通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很好地缓解了目前公共交通的压力。

A kind of rail transit system with synchronous orbit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ail transit system with synchronous orbit, which is composed of a main running track, a synchronous track, a synchronous track car, an active force device car and a program control system. The active force vehicle runs on the main running track, and the synchronous track car is described in the same way. The docking section of the synchronous orbit is arranged in parallel with the main operation track. In the main running track, the synchronous track is set up in the other and down passenger and freight stations outside the starting station and the terminal station. By controlling the synchronous track vehicle to keep the same speed as the active power plant, the synchronous carriage is exchanged between the synchronous rail vehicle and the active force device by automatic docking device to realize the active force device vehicle. The above and lower passenger and freight stations do not stop, improve the average speed of the overall track traffic,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ail traffic, and further expand the advantages of rail traffic, which has relieved the pressure of the current public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同步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具体涉及一种带同步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最典型的轨道交通就是由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所组成的铁路系统。随着火车和铁路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轨道交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型,不仅遍布于长距离的陆地运输,也广泛运用于中短距离的城市公共交通中。常见的轨道交通有传统铁路、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新型轨道交通有磁悬浮轨道系统、单轨系统(跨座式轨道系统和悬挂式轨道系统)和旅客自动捷运系统等。根据服务范围差异,轨道交通一般分成国家铁路系统、城际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三大类。轨道交通普遍具有运量大、速度快、班次密、安全舒适、准点率高、全天候、运费低和节能环保等优点。目前轨道交通的运行方式基本上都是列车到站减速、停车等待上下客货、启运并加速驰离,这导致大量的能源和时间浪费,大大制约了轨道交通的运力和运行效率,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运行列车不需要到站停车的运行方式,将极大提高轨道交通的效率,将轨道交通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很好地缓解目前公共交通的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同步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用以解决现有轨道交通运行方式造成的运行效率低、浪费能源和时间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增设同步轨道,实现列车到站不停车,借助于同步轨道实现了不停车上下客货,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带同步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由主运行轨道、同步轨道、同步轨道车、主动力装置车和程序控制系统组成,所述同步轨道设置在上下客货站点,所述主动力装置车在所述主运行轨道上运行,所述同步轨道车在所述同步轨道上运行,所述同步轨道的对接段与所述主运行轨道平行布置,所述程序控制系统操作控制所述同步轨道车,所述同步轨道车的同步车厢为固定连接式或可拆卸式;进一步地,所述对接段与所述主运行轨道在空间三维内保持平行,包括水平面平行,垂直面平行或高低异面平行,只要对接段与主运行轨道保持平行,同步轨道车就可以和主动力装置车保持同速时,相对静止;进一步地,所述同步轨道车设置有动力装置和制动装置,经过加速后与主动力装置车保持同速,卸客货后经减速回到出发;进一步地,所述同步车厢至少为1节车厢,如果同步车厢和同步轨道车是一体式,同步车厢为1节,如果是可拆卸式,同步车厢可以是多节;进一步地,所述主动力装置车上设置有自动化对接装卸装置,用于装卸同步车厢;进一步地,所述主运行轨道除始发站或终点站,其他客货上和/或下站点至少设置1个同步轨道,所述同步轨道除对接段外的其他段轨道为直线型或曲线型轨道中一种或两种组合,所述同步轨道可以是1个,与主动力装置车装卸客货用同一条同步轨道,也可以是两条或多条同步轨道,装客货用其中一条或多条同步轨道,卸客货时用另外一条或多条同步轨道,或者客货分离,装货卸货与上客下客分别使用不同的同步轨道,所述曲线型轨道为不规则布置的轨道,例如过山车的轨道;进一步地,所述曲线型轨道为S型轨道、蛇形轨道、弧形轨道或拱形轨道中一种或几种组合;进一步地,所述同步轨道上设置有动力装置和制动装置,由所述程序控制系统控制,一种方式同步轨道自带动力装置和制动装置,类似于传送带,同步车厢连接同步轨道上;另一种方式所述同步轨道设置有牵引或弹射装置,可以进行加减速运行,并制动停止;一种带同步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同步轨道车的同步车厢为固定连接式结构。(1)上车过程A.将准备完毕的所述同步轨道车行至所述同步轨道;B.所述程序控制系统获取所述主动力装置车的位置和运行速度;C.根据所述主运行轨道上运行的所述主动力装置车的位置、运行速度以及所述同步轨道长度等信息,所述程序控制系统计算所述同步轨道车的启动时间、加速度和对接位置;D.所述同步轨道车在所述同步轨道上进行加速至所述主动力装置车的速度,在所述对接段上与所述主动力装置车保持相对静止;E.所述主动力装置车使用所述自动化对接装卸装置实现与所述同步轨道车对接,所述自动化对接装卸装置将所述同步轨道车的同步车厢或同步轨道车移动脱离所述同步轨道,并固定至所述主动力装置车的车厢固定架上。(2)下车过程A.所述程序控制系统获取所述主动力装置车速度和同步轨道的对接段位置和长度;B.所述程序控制系统根据所述主动力装置车速度以及所述同步轨道的位置和长度,计算所述主动力装置车上待脱离的同步轨道车的脱离时间和位置;C.所述主动力装置车的自动化对接装卸装置将准备完毕待脱离的同步轨道车移动脱离固定装置,在所述对接段将所述同步轨道车移动至所述同步轨道上;D.所述同步轨道车返回客货上下站点。一种带同步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同步轨道车的同步车厢为可拆卸式结构。上下客货过程:A.将准备完毕的所述同步轨道车行至所述同步轨道;B.所述程序控制系统获取所述主动力装置车的位置和运行速度;C.根据所述主运行轨道上运行的所述主动力装置车的位置、运行速度以及所述同步轨道的对接段长度等信息,所述程序控制系统计算所述同步轨道车的启动时间、加速度和对接位置;D.所述同步轨道车在所述同步轨道上进行加速至所述主动力装置车的速度,在所述对接段上与所述主动力装置车保持相对静止;E.所述主动力装置车与同步轨道车交换拆卸车厢,所述自动化对接装卸装置将上行同步车厢从同步轨道车转移至主动力装置车,并将下行同步车厢从主动力车转移至同步轨道车上;F.所述同步轨道车减速返回至出发位置。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在主运行轨道除始发站和终点站外的其他上下客货站点设置同步轨道,通过控制同步轨道车保持与主动力装置车同向同速,相对静止状态下利用自动化对接装置将同步车厢在同步轨道车主动力装置车进行交换,实现主动力装置车在上下客货站点不停车,提高了轨道交通整体的平均运行速度,极大提高轨道交通的效率,将轨道交通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很好地缓解了目前公共交通的压力。附图说明图1一种带同步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的示意图。图2一种带同步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主动力装置车的示意图。图3一种带同步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同步轨道车的示意图。其中,1.主运行轨道、2.同步轨道、3.同步轨道车、4.主动力装置车、5.程序控制系统、6.对接段、7.自动化对接装卸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带同步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由主运行轨道1、同步轨道2、同步轨道车3、主动力装置车4和程序控制系统5组成,所述主动力装置车4在所述主运行轨道1上运行,所述同步轨道车3在所述同步轨道2上运行,所述主运行轨道1除始发站或终点站外,在其他客货上下站点设置1个同步轨道2,所述同步轨道2布置方式为直线形轨道,所述同步轨道2与所述主运行轨道1设置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同步轨道2的对接段6与所述主运行轨道1平行布置,所述同步轨道车3设置有动力装置和制动装置,所述同步轨道车3的同步车厢为固定连接式结构,所述程序控制系统5操作控制所述同步轨道车3,所述主动力装置车4上设置有自动化对接装卸装置7。一种带同步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上车过程A.将准备完毕的所述同步轨道车3行至所述同步轨道2;B.所述程序控制系统5获取所述主动力装置车4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同步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同步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同步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由主运行轨道(1)、同步轨道(2)、同步轨道车(3)、主动力装置车(4)和程序控制系统(5)组成,所述主动力装置车(4)在所述主运行轨道(1)上运行,所述同步轨道车(3)在所述同步轨道(2)上运行,所述同步轨道(2)的对接段(6)与所述主运行轨道(1)平行布置,所述程序控制系统(5)操作控制所述同步轨道车(3),所述同步轨道车(3)的同步车厢为固定连接式或可拆卸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同步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同步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由主运行轨道(1)、同步轨道(2)、同步轨道车(3)、主动力装置车(4)和程序控制系统(5)组成,所述主动力装置车(4)在所述主运行轨道(1)上运行,所述同步轨道车(3)在所述同步轨道(2)上运行,所述同步轨道(2)的对接段(6)与所述主运行轨道(1)平行布置,所述程序控制系统(5)操作控制所述同步轨道车(3),所述同步轨道车(3)的同步车厢为固定连接式或可拆卸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同步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段(6)与所述主运行轨道(1)在三维空间内保持平行,包括水平面平行,垂直面平行或高低异面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同步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轨道车(3)设置有动力装置和制动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同步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轨道车(3)的同步车厢至少为1节车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同步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力装置车(4)上设置有自动化对接装卸装置(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同步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运行轨道(1)除始发站或终点站,其他客货上和/或下站点至少设置1个同步轨道(2),所述同步轨道(2)除对接段(6)以外的其他段轨道为直线型或曲线型轨道中一种或两种组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同步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型轨道为S型轨道、蛇形轨道、弧形轨道或拱形轨道中一种或几种组合。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同步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轨道(2)设置有动力装置和制动装置,由所述程序控制系统(5)控制。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带同步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同步轨道车(3)的同步车厢为固定连接式结构。(1)上车过程A.将准备完毕的所述同步轨道车(3)行至所述同步轨道(2);B.所述程序控制系统(5)获取所述主动力装置车(4)的位置和运行速度;C.根据所述主运行轨道(1)上运行的所述主动力装置车(4)的位置、运行速度以及所述同步轨道(2)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子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