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红艳专利>正文

一种弹簧直顶顶出机构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27334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弹簧直顶顶出机构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直顶块、直顶弹簧、直顶拉杆、型芯镶件、顶针面板、顶针推板、下模座板、垫块、导柱、动模板、定模板、型腔镶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弹簧直顶顶出机构及其注塑模具,解决了在杯柄产品模塑注塑成型工艺中,产品上带有较深骨位且骨位面积较大,普通的顶针顶出方式顶出时易顶裂等生产实际问题;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安全可靠。

Injection mold with spring top ejector mechanism and its us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pring straight top ejection mechanism injection mold and the use method, including a straight top block, a straight top spring, a straight top pull rod, a core insert, a top needle panel, a thimble push plate, a lower die plate, a cushion block, a guide column, a moving template, a fixed template, a cavity insert, and a kind of projectile provided by the above technical scheme. The spring straight top ejection mechanism and its injection mold have solved the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mold plastic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of the cup handle. The product has a deep bone position and large bone area, the common top needle ejection mode is top crack when the top out method is ejecting. The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the structure is compact, the work is stable, safe and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簧直顶顶出机构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5103383039、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弹簧直顶顶出机构及其注塑模具、申请日为:2015年06月18日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机构设计领域,具体为一种弹簧直顶顶出机构及其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模塑成型产品顶出时,产品设计上带有较深骨位且骨位面积较大,普通的顶针顶出方式难以实现顶出功能,产品容易被顶裂,因而需设计顶出力大,又能保证产品顶出时不变形的顶出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弹簧直顶顶出机构及其注塑模具,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安全可靠,使用便利;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一种弹簧直顶顶出机构及其注塑模具,包括直顶块、直顶弹簧、直顶拉杆、型芯镶件、顶针面板、顶针推板、下模座板、垫块、导柱、动模板、定模板、型腔镶件。作为优选,所述直顶组件包括直顶块、直顶弹簧、直顶拉杆;所述直顶块上端为成型面,周边一边带有斜度为°的斜边,其余三边为直身面;直顶块下端通过螺纹联结有直顶拉杆,直顶拉杆底部设置有螺杆头,螺杆头藏于顶针推板所对应位置孔内,其下端在模具静态安装状态时距离下模座板的距离H为mm;直顶弹簧安装于动模板所开设的对应位置圆孔槽内,并套于直顶拉杆上,其上端紧贴直顶块下端面,直顶弹簧在工作时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直顶拉杆在模具上安装时穿过顶针面板上对应位置所设置的孔;直顶拉杆主要作用是确保直顶块的可靠复位。作为优选,所述模具结构组成包括型芯镶件、顶针面板、顶针推板、下模座板、垫块、导柱、动模板、定模板、型腔镶件。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弹簧直顶顶出机构及其注塑模具,解决了在杯柄产品模塑注塑成型工艺中,产品上带有较深骨位且骨位面积较大,普通的顶针顶出方式顶出时易顶裂等生产实际问题;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弹簧直顶顶出机构及其注塑模具所应用顶出机构及其模具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相关说明图;一种弹簧直顶顶出机构及其注塑模具,包括直顶块1、直顶弹簧2、直顶拉杆3、型芯镶件4、顶针面板5、顶针推板6、下模座板7、垫块8、导柱9、动模板10、定模板11、型腔镶件12。一种弹簧直顶顶出机构及其注塑模具,所述直顶组件包括直顶块1、直顶弹簧2、直顶拉杆3;所述直顶块1上端为成型面,周边一边带有斜度为2°的斜边,其余三边为直身面;直顶块1下端通过螺纹联结有直顶拉杆3,直顶拉杆3底部设置有螺杆头,螺杆头藏于顶针推板6所对应位置孔内,其下端在模具静态安装状态时距离下模座板的距离H为23mm;直顶弹簧2安装于动模板10所开设的对应位置圆孔槽内,并套于直顶拉杆3上,其上端紧贴直顶块1下端面,直顶弹簧2在工作时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直顶拉杆3在模具上安装时穿过顶针面板5上对应位置所设置的孔;直顶拉杆3主要作用是确保直顶块1的可靠复位。所述模具结构组成包括型芯镶件4、顶针面板5、顶针推板6、下模座板7、垫块8、导柱9、动模板10、定模板11、型腔镶件12。实际工作时,如图1所示,其运动工作原理如下:1)开模时注塑机动模板拉动模具动模部分后退,模具在分型面出打开,当注塑机顶杆顶住顶针推板6顶出时,随着顶针推板6及顶针面板5对直顶拉杆3拉紧力的放松,直顶弹簧2的压缩力得到释放,直顶弹簧2将直顶块1从型芯镶件4中推出,从而辅助模具顶出机构将产品顶出;2)复位时,模具顶出复位机构将顶针推板6及顶针面板5推回复位,从而顶针面板5通过直顶拉杆3将直顶块1拉回复位,螺杆头下端在模具静态安装状态时距离下模座板的距离H为23mm以便复位时有足够的调整空间,模具闭合,等待下一个注塑循环的开始。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弹簧直顶顶出机构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簧直顶顶出机构注塑模具,包括直顶块(1)、所述直顶弹簧(2)、直顶拉杆(3)、型芯镶件(4)、顶针面板(5)、顶针推板(6)、下模座板(7)、垫块(8)、导柱(9)、动模板(10)、定模板(11)、型腔镶件(12);直顶组件包括直顶块(1)、直顶弹簧(2)、直顶拉杆(3);所述直顶块(1)上端为成型面,周边一边带有斜度为2°的斜边,其余三边为直身面;直顶块(1)下端联结有直顶拉杆(3),直顶拉杆(3)底部设置有螺杆头,螺杆头藏于顶针推板(6)所对应位置孔内,其下端在模具静态安装状态时距离下模座板的距离H;直顶弹簧(2)安装于动模板(10)所开设的对应位置圆孔槽内,并套于直顶拉杆(3)上,其上端紧贴直顶块(1)下端面,直顶弹簧(2)在工作时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直顶拉杆(3)在模具上安装时穿过顶针面板(5)上对应位置所设置的孔;直顶拉杆(3)主要作用是确保直顶块(1)的可靠复位;模具结构组成包括型芯镶件(4)、顶针面板(5)、顶针推板(6)、下模座板(7)、垫块(8)、导柱(9)、动模板(10)、定模板(11)、型腔镶件(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直顶顶出机构注塑模具,包括直顶块(1)、所述直顶弹簧(2)、直顶拉杆(3)、型芯镶件(4)、顶针面板(5)、顶针推板(6)、下模座板(7)、垫块(8)、导柱(9)、动模板(10)、定模板(11)、型腔镶件(12);直顶组件包括直顶块(1)、直顶弹簧(2)、直顶拉杆(3);所述直顶块(1)上端为成型面,周边一边带有斜度为2°的斜边,其余三边为直身面;直顶块(1)下端联结有直顶拉杆(3),直顶拉杆(3)底部设置有螺杆头,螺杆头藏于顶针推板(6)所对应位置孔内,其下端在模具静态安装状态时距离下模座板的距离H;直顶弹簧(2)安装于动模板(10)所开设的对应位置圆孔槽内,并套于直顶拉杆(3)上,其上端紧贴直顶块(1)下端面,直顶弹簧(2)在工作时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直顶拉杆(3)在模具上安装时穿过顶针面板(5)上对应位置所设置的孔;直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赵红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