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患者肌力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2733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卧床患者肌力测量装置,包括下肢测量部、上肢测量部、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显示屏。下肢测量部包括第一板体、左下肢固定带、右下肢固定带、第一拉力传感器和第二拉力传感器。上肢测量部包括第二板体、左上肢固定带、第三拉力传感器、第三板体、右上肢固定带和第四拉力传感器。处理器设置于第一板体的内部且分别数据连接于各个拉力传感器。存储器设置于第一板体的内部且电性连接于处理器,用以存储各个拉力传感器获得的拉力值。显示屏设置于第一板体的表面且电性连接于处理器,用以显示各个拉力传感器获得的拉力值。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高效地对患者肌力进行精确测量、实时显示和记录存储。

A device for measuring the muscle strength of the patients in be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uscle strength measuring device for a lying in bed patient, which comprises a lower limb measuring part, an upper limb measuring part, a processor, a memory and a display screen. The lower limb measuring part comprises a first plate body, a left lower limb fixing belt, a right lower limb fixing belt, a first tension sensor and a second tension sensor. The upper limb measuring part comprises a second plate body, a left upper limb fixing belt, a third tension sensor, a third plate body, a right upper limb fixing belt and a fourth pull force sensor. The processor is arranged inside the first plate body and is separately connected with each tension sensor. The memory is arranged inside the first plate bod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processor to store the pull value obtained by each tension sensor. The display screen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plate body an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processor to display the pulling force value obtained by each tension sensor. Through the utility model, the muscle strength of the patient can be measured accurately, displayed in real time and recorded and stored conveniently and efficient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床患者肌力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卧床患者肌力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躯体功能是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定义为个体进行日常必需活动的能力,用以描述日常活动所必需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的等级。肌肉力量在维持日常生活活动中起关键作用,是影响其躯体功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上对于长期卧床的血液透析患者,要对患者进行下肢或者上肢肌力的测量,并记录下测量值,统计和分析透析患者肌力的变化,以了解肌力减退的范围、作为治疗方案的依据、评定治疗效果等。根据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的分级标准,将肌力分级等级划分为0--5级,如下:0级:肌肉完全瘫痪,毫无收缩;1级:可看到或者触及肌肉轻微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2级:肌肉在不受重力影响下,可进行运动,即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抬高;3级:在和地心引力相反的方向中尚能完成其动作,但不能对抗外加的阻力;4级:能对抗一定的阻力,但较正常人为低;5级:正常肌力。临床上一般没有专门的肌力测定装置,医护人员多以要求患者举手抬腿,或者握住患者的手,或按压患者的腿等来感触患者的肌力,评估出患者的肌力,给出一个大概的值。一方面这种通过感触的方式评估肌力的方法,不能给出一个精确的数值,另一方面无法统计患者肌力变化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精确测量且方便记录的卧床患者肌力测量装置。本技术的卧床患者肌力测量装置包括下肢测量部、上肢测量部、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显示屏。下肢测量部包括第一板体、左下肢固定带、右下肢固定带、第一拉力传感器和第二拉力传感器,左下肢固定带和右下肢固定带分别设置于第一板体的表面,第一拉力传感器和第二拉力传感器分别设置于第一板体的内部,第一拉力传感器连接于左下肢固定带,第二拉力传感器连接于右下肢固定带。上肢测量部包括第二板体、左上肢固定带、第三拉力传感器、第三板体、右上肢固定带和第四拉力传感器,左上肢固定带设置于第二板体的表面,第三拉力传感器设置于第二板体的内部且连接于左上肢固定带,右上肢固定带设置于第三板体的表面,该第四拉力传感器设置于该第三板体的内部且连接于该右上肢固定带。处理器设置于第一板体的内部,处理器分别数据连接于第一拉力传感器、第二拉力传感器、第三拉力传感器和第四拉力传感器。存储器设置于第一板体的内部,存储器电性连接于处理器,用以存储第一拉力传感器、第二拉力传感器、第三拉力传感器和第四拉力传感器各自获得的拉力值。显示屏设置于第一板体的表面,显示屏电性连接于处理器,用以显示第一拉力传感器、第二拉力传感器、第三拉力传感器和第四拉力传感器各自获得的拉力值。较佳地,第一板体具有多个第一固定部,用以将第一板体固定于患者卧床的脚端。较佳地,第二板体具有第二固定部,用以将第二板体固定于患者卧床的一侧;第三板体具有第三固定部,用以将第三板体固定于患者卧床的另一侧。较佳地,第一板体具有左半部和右半部,左半部和右半部通过滑轨连接。进一步地,右半部于第一板体收缩时沿滑轨滑动至左半部的下方。更进一步地,显示屏设置于右半部的表面。或进一步地,左下肢固定带设置于左半部的表面,右下肢固定带设置于右半部的表面。较佳地,第三拉力传感器和第四拉力传感器分别以无线通信方式与处理器数据连接。或者,第三拉力传感器和第四拉力传感器分别通过数据线与处理器数据连接。较佳地,左下肢固定带、右下肢固定带、左上肢固定带、右上肢固定带皆为海绵式弹力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卧床患者肌力测量装置能够对患者肌力进行精确测量、实时显示和记录存储,从而方便、高效地辅助医护人员进行肌力评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卧床患者肌力测量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见图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卧床患者肌力测量装置100的示意图。卧床患者肌力测量装置100包括下肢测量部1、上肢测量部2、处理器3、存储器4以及显示屏5。下肢测量部1包括第一板体11、左下肢固定带12、右下肢固定带13、第一拉力传感器14和第二拉力传感器15,左下肢固定带12和右下肢固定带13分别设置于第一板体11的表面,第一拉力传感器14和第二拉力传感器15分别设置于第一板体11的内部,第一拉力传感器14连接于左下肢固定带12,第二拉力传感器15连接于右下肢固定带13。上肢测量部2包括第二板体21、左上肢固定带22、第三拉力传感器23、第三板体24、右上肢固定带25和第四拉力传感器26,左上肢固定带22设置于第二板体21的表面,第三拉力传感器23设置于第二板体21的内部且连接于左上肢固定带22,右上肢固定带25设置于第三板体24的表面,第四拉力传感器26设置于第三板体24的内部且连接于右上肢固定带25。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1具有多个第一固定部16,用以将第一板体11固定于患者卧床的脚端。第二板体21具有第二固定部27,用以将第二板体21固定于患者卧床的一侧;第三板体24具有第三固定部28,用以将第三板体24固定于患者卧床的另一侧。例如,利用螺丝固定于床边。在实际应用中,左下肢固定带12、右下肢固定带13、左上肢固定带22、右上肢固定带25皆为海绵式弹力带,用以较舒适地约束病人脚踝或手腕。处理器3设置于第一板体11的内部,处理器3分别数据连接于第一拉力传感器14、第二拉力传感器15、第三拉力传感器23和第四拉力传感器26。当患者四肢运动时,上述固定带会分别带动相应的拉力传感器,并将监测数据传送给处理器3,用以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存储器4设置于第一板体11的内部,存储器4电性连接于处理器3,用以存储第一拉力传感器14、第二拉力传感器15、第三拉力传感器23和第四拉力传感器26各自获得的拉力值。显示屏5设置于第一板体11的表面,显示屏5电性连接于处理器3,用以显示第一拉力传感器14、第二拉力传感器15、第三拉力传感器23和第四拉力传感器26各自获得的拉力值。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1具有左半部111和右半部112,左半部111和右半部112通过滑轨113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右半部112于第一板体11收缩时沿滑轨113滑动至左半部111的下方。优选地,显示屏5设置于右半部112的表面,如此当第一板体11收缩后左半部111对显示屏5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左下肢固定带12设置于左半部111的表面,右下肢固定带13设置于右半部112的表面。在一实施例中,第三拉力传感器23和第四拉力传感器26分别以无线通信方式与处理器3数据连接,如蓝牙通信,这种连接方式使得上肢测量部2不受线材的限制,但需要设置独立电源以给第三拉力传感器23和第四拉力传感器26提供电量。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三拉力传感器23和第四拉力传感器26也可以分别通过数据线与处理器3数据连接,通过数据线能够稳定地向处理器3传输数据并能够利用下肢测量部1的电源来给第三拉力传感器23和第四拉力传感器26提供电量。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是患者卧床时进行下肢或者上肢肌力的测量,特别是针对3、4级肌力的患者肌力可以记录客观数值的变化,以利于对透析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下肢或上肢阻力运动的相关试验中进行肌力前后对比有个客观依据。本技术已由上述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卧床患者肌力测量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床患者肌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肢测量部,包括第一板体、左下肢固定带、右下肢固定带、第一拉力传感器和第二拉力传感器,该左下肢固定带和该右下肢固定带分别设置于该第一板体的表面,该第一拉力传感器和该第二拉力传感器分别设置于该第一板体的内部,该第一拉力传感器连接于该左下肢固定带,该第二拉力传感器连接于该右下肢固定带;上肢测量部,包括第二板体、左上肢固定带、第三拉力传感器、第三板体、右上肢固定带和第四拉力传感器,该左上肢固定带设置于该第二板体的表面,该第三拉力传感器设置于该第二板体的内部且连接于该左上肢固定带,该右上肢固定带设置于该第三板体的表面,该第四拉力传感器设置于该第三板体的内部且连接于该右上肢固定带;处理器,设置于该第一板体的内部,该处理器分别数据连接于该第一拉力传感器、该第二拉力传感器、该第三拉力传感器和该第四拉力传感器;存储器,设置于该第一板体的内部,该存储器电性连接于该处理器,用以存储该第一拉力传感器、该第二拉力传感器、该第三拉力传感器和该第四拉力传感器各自获得的拉力值;以及显示屏,设置于该第一板体的表面,该显示屏电性连接于该处理器,用以显示该第一拉力传感器、该第二拉力传感器、该第三拉力传感器和该第四拉力传感器各自获得的拉力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床患者肌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肢测量部,包括第一板体、左下肢固定带、右下肢固定带、第一拉力传感器和第二拉力传感器,该左下肢固定带和该右下肢固定带分别设置于该第一板体的表面,该第一拉力传感器和该第二拉力传感器分别设置于该第一板体的内部,该第一拉力传感器连接于该左下肢固定带,该第二拉力传感器连接于该右下肢固定带;上肢测量部,包括第二板体、左上肢固定带、第三拉力传感器、第三板体、右上肢固定带和第四拉力传感器,该左上肢固定带设置于该第二板体的表面,该第三拉力传感器设置于该第二板体的内部且连接于该左上肢固定带,该右上肢固定带设置于该第三板体的表面,该第四拉力传感器设置于该第三板体的内部且连接于该右上肢固定带;处理器,设置于该第一板体的内部,该处理器分别数据连接于该第一拉力传感器、该第二拉力传感器、该第三拉力传感器和该第四拉力传感器;存储器,设置于该第一板体的内部,该存储器电性连接于该处理器,用以存储该第一拉力传感器、该第二拉力传感器、该第三拉力传感器和该第四拉力传感器各自获得的拉力值;以及显示屏,设置于该第一板体的表面,该显示屏电性连接于该处理器,用以显示该第一拉力传感器、该第二拉力传感器、该第三拉力传感器和该第四拉力传感器各自获得的拉力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床患者肌力测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志娟张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