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变电站的微气候采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819697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的微气候采集系统,包括第一采集组件、第二采集组件、第三采集组件,第二采集组件包括固定座、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固定座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均通过第一安装部安装在固定座上,第一采集组件通过第二安装部安装在固定座上,第三采集组件通过第三安装部安装在固定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通过第一采集组件、第二采集组件和第三采集组件实时的对变电站内的降水量、风速风向和温湿度进行采集,实现了对变电站的天气状况进行自动收集,运维人员可直接通过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保证了变电站内的不安全因素能快速及时、准确的消除,保障了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A microclimate collection system for intelligent subs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icroclimate acquisition system for an intelligent substation, including a first acquisition module, a second collection component, and a third acquisition component. The second acquisition component includes a fixed seat, a wind speed sensor and a wind direction sensor. The fixed seat includes a first installation, a second installation and third installation, and a wind speed sensor and a third installation. The wind direction sensor is installed on the fixed seat through the first installation. The first acquisition component is installed on the fixed seat through the second installation, and the third collection component is installed on the fixed seat through the third installation. The advantages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the real time change of the first collection component, the second collection component and the third collection component. The precipitation, wind direction and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the power station are collected, and the weather conditions of the substation are collected automatically.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ersonnel can analyze the data directly through the collected data, thus ensuring the fast, timely and accurate elimination of the unsafe factors in the substation, and ensuring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sub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变电站的微气候采集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的微气候采集系统。
技术介绍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现有变电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而现有监控中心无法实时获取变电站内的气候变化情况,导致变电站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而使变电站不能安全、可靠的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智能变电站的微气候采集系统,解决现有变电站内微气候不能实时采集监测导致变电站存在不安全因素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智能变电站的微气候采集系统,包括用于实时采集变电站内的降水量的第一采集组件、用于实时采集变电站内风速风向的第二采集组件、用于实时采集变电站内温湿度的第三采集组件,第二采集组件包括固定座、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固定座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均通过第一安装部安装在固定座上,第一采集组件通过第二安装部安装在固定座上,第三采集组件通过第三安装部安装在固定座上。优选的,第一安装部为设置在固定座上的伸缩杆,伸缩杆的底端设有在固定座上,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安装在伸缩杆上,第二安装部为支撑固定座的支撑腿,第一采集组件通过连杆安装在支撑腿上,第三安装部为设置在固定座侧壁上的容腔,第三采集组件安装在容腔内,且固定座上设有与容腔相适配的格栅。优选的,第一采集组件包括雨量筒或雨量器或雨量计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容腔内设有水平隔板,水平隔板将容腔分割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内设有电源。优选的,第三采集组件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水平隔板上,且温湿度传感器位于第一容纳腔内。优选的,伸缩杆的顶端设有避雷针。优选的,固定座还包括定位芯片,定位芯片通过定位板安装在固定座的底端。优选的,微气候采集系统还包括地基层,支撑腿设置在地基层上,且地基层的四周铺设有安全围栏。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1.通过第一采集组件、第二采集组件和第三采集组件实时的对变电站内的降水量、风速风向和温湿度进行采集,实现了对变电站的天气状况进行自动收集,运维人员可直接通过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保证了变电站内的不安全因素能快速及时、准确的消除,保障了变电站的安全运行;2.通过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实现了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第一采集组件和第三采集组件的统一安装在固定座上,实现第一采集组件和第三采集组件与第二采集组件设置成一体结构,降低了整体的占地空间;3.将第一安装部设置成固定座上的伸缩杆,实现了对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在固定座上的高度调节,第二安装部设置成支撑固定座的支撑腿,第三安装部设置成固定座上的容腔,简化了安装工艺,满足不同环境下变电站的需求,且在容腔处设置相适配的格栅,能避免雨水进入容腔内,避免第三采集组件的损坏;4.将第一采集组件设置成雨量筒、雨量器、雨量计中的一种或多种,能根据变电站实际的环境及以往降水量的分布情况来设置第一采集组件,能提高降水量采集的准确率;5.电源的设置,能保证第一采集组件、第二采集组件、第三采集组件的连续性工作,实现变电站内微气候的实时采集;6.温湿度传感器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水平隔板上,且位于第一容纳腔内,能实现温湿度传感器的快速安装,实现与电源的分开安装,能避免太阳对温湿度传感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的反辐射,保护温湿度传感器免受强风、雨、雪等影响,并使温湿度传感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的变化;7.避雷针的设置,实现了第一采集组件、第二采集组件和第三采集组件的防雷击效率,提高了第一采集组件、第二采集组件和第三采集组件的使用寿命;8.定位芯片的设置,能实现变电站位置的定位,当采集数据发出报警通知时,运维人员能及时快速的达到变电站内,实现变电站内及时准确的运维处理,且定位芯片通过定位板安装在固定座的底端,能减少定位芯片的损坏;9.地基层的设置,能实现支撑腿的快速安装,提高整体的固定性能,安全围栏的设置能提高整体的防盗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智能变电站微气候在线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第一采集组件、2第二采集组件、3第三采集组件、4电源、5螺栓组件、6避雷针、7定位芯片、8地基层、9安全围栏、10格栅、11连杆、20第二容纳腔、21固定座、22风速传感器、23风向传感器、24伸缩杆、25支架、26支撑腿、27容腔、28水平隔板、29第一容纳腔、71定位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变电站的微气候采集系统,包括用于实时采集变电站内的降水量的第一采集组件1、用于实时采集变电站内风速风向的第二采集组件2、用于实时采集变电站内温湿度的第三采集组件3,通过第一采集组件1、第二采集组件2和第三采集组件3实时的对变电站内的降水量、风速风向和温湿度进行采集,实现了对变电站的天气状况进行自动收集,运维人员可直接通过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保证了变电站内的不安全因素能快速及时、准确的消除,保障了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第二采集组件2包括固定座21、风速传感器22和风向传感器23,固定座21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风速传感器22和风向传感器23均通过第一安装部安装在固定座21上,第一采集组件1通过第二安装部安装在固定座21上,第三采集组件3通过第三安装部安装在固定座21上,通过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实现了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第一采集组件和第三采集组件的统一安装在固定座上,实现第一采集组件和第三采集组件与第二采集组件设置成一体结构,降低了整体的占地空间。第一安装部为设置在固定座21上的伸缩杆24,伸缩杆24的底端设有在固定座21上,风速传感器22和风向传感器23通过支架25安装在伸缩杆24上,为了保证风速传感器22和风向传感器23的平稳性,优选的将风速传感器22设置在支架25的一端,风向传感器23设置在支架25的另一端,第二安装部为支撑固定座21的支撑腿26,第一采集组件1通过连杆11安装在支撑腿26上,第三安装部为设置在固定座21上的容腔27,第三采集组件3安装在容腔27内,且固定座上设有与容腔相适配的格栅,将第一安装部设置成固定座上的伸缩杆,实现了对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在固定座上的高度调节,第二安装部设置成支撑固定座的支撑腿,第三安装部设置成固定座上的容腔,简化了安装工艺,满足不同环境下变电站的需求,且在容腔处设置相适配的格栅10,能避免雨水进入容腔内,避免第三采集组件的损坏,第一采集组件1包括雨量筒或雨量器或雨量计中的一种或多种,能根据变电站实际的环境及以往降水量的分布情况来设置第一采集组件,能提高降水量采集的准确率,容腔27内设有水平隔板28,水平隔板28将容腔27分割成第一容纳腔29和第二容纳腔20,第二容纳腔20内设有电源4,能保证第一采集组件1、第二采集组件2、第三采集组件3的连续性工作,实现变电站内微气候的实时采集。第三采集组件3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通过螺栓组件5固定在水平隔板上28,且温湿度传感器位于第一容纳腔29内,温湿度传感器通过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变电站的微气候采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变电站的微气候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实时采集变电站内的降水量的第一采集组件、用于实时采集变电站内风速风向的第二采集组件、用于实时采集变电站内温湿度的第三采集组件,第二采集组件包括固定座、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固定座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均通过第一安装部安装在固定座上,第一采集组件通过第二安装部安装在固定座上,第三采集组件通过第三安装部安装在固定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变电站的微气候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实时采集变电站内的降水量的第一采集组件、用于实时采集变电站内风速风向的第二采集组件、用于实时采集变电站内温湿度的第三采集组件,第二采集组件包括固定座、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固定座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均通过第一安装部安装在固定座上,第一采集组件通过第二安装部安装在固定座上,第三采集组件通过第三安装部安装在固定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变电站的微气候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部为设置在固定座上的伸缩杆,伸缩杆的底端设有在固定座上,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安装在伸缩杆上,第二安装部为支撑固定座的支撑腿,第一采集组件通过连杆安装在支撑腿上,第三安装部为设置在固定座上的容腔,第三采集组件安装在容腔内,且固定座上设有与容腔相适配的格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登章雷田烨胡朋杰李琼鹏吴信文肖禧超潘锦良许详希杨友乐孙彬华梁胡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乐清市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温州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