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气密检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1912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气密检测机构,包括机架、传送带、第一气缸、第一密封夹紧装置、第二气缸和第二密封夹紧装置;传送带横穿机架的中部;第一气缸和第一密封夹紧装置均置于机架内,第一密封夹紧装置对应处于传送带的上方;第一气缸置于第一密封夹紧装置的上端,第一气缸的输出轴向下与第一密封夹紧装置连接;第一气缸通过支架与机架内侧固定连接;第二气缸和第二密封夹紧装置均置于机架内,第二密封夹紧装置对应处于传送带的下方;第二气缸置于第二密封夹紧装置的上端,第二气缸的输出轴向上与第二密封夹紧装置连接。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自动密封零件,自动检测密封情况,自动记录密封数据,自动报警。

An automatic air tightness detection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air tightness detection mechanism, which includes a frame, a conveyor belt, a first cylinder, a first seal clamping device, a second cylinder and a second seal clamping device. The conveyor belt crosses the middle of the frame; the first cylinder and the first sealing clamping device are all placed in the frame, and the first seal clamping device corresponds to the transmission. The first cylinder is plac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seal clamping device,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first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eal clamping device; the first cylinder is connected to the inside of the frame through the bracket; the second cylinder and the second seal clamping device are all placed in the frame, and the second seal clamping device corresponds to the conveyor belt. The second cylinder is plac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second sealing clamping device, and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second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sealing and clamping device in axial direction.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can automatically seal parts, automatically detect sealing conditions, automatically record sealed data, and automatically al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气密检测机构
本技术涉及注塑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气密检测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流水线上需要对零件进行气密检测,但是无法实现自动密封零件,自动检测密封情况,自动记录密封数据,自动放行,自动报警;需要人工进行密封操作,所以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气密检测机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无法实现自动密封零件,自动检测密封情况,自动记录密封数据,自动放行,自动报警;需要人工进行密封操作。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气密检测机构,包括机架、传送带、第一气缸、第一密封夹紧装置、第二气缸和第二密封夹紧装置;所述传送带横穿所述机架的中部;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一密封夹紧装置均置于所述机架内,所述第一密封夹紧装置对应处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所述第一气缸置于所述第一密封夹紧装置的上端,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向下与所述第一密封夹紧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带动所述第一密封夹紧装置竖直移动;所述第一气缸通过支架与所述机架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和第二密封夹紧装置均置于所述机架内,所述第二密封夹紧装置对应处于所述传送带的下方;所述第二气缸置于所述第二密封夹紧装置的上端,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向上与所述第二密封夹紧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气缸带动所述第二密封夹紧装置竖直移动;所述传送带输送零件,所述第一气缸带动所述第一密封夹紧装置对零件的上端面进行压紧密封,所述第二气缸带动所述第二密封夹紧装置对零件的下端面进行压紧密封。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电器控制箱,所述电器控制箱固定置于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电器控制箱分别与所述传送带、第一气缸、第一密封夹紧装置、第二气缸和第二密封夹紧装置通过线路连接。进一步,还包括人机交互控制器,所述人机交互控制器固定置于所述机架远离所述电器控制箱的一侧,所述人机交互控制器与所述电器控制箱通过线路连接。进一步,还包括密封检测器,所述密封检测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密封夹紧装置和第二密封夹紧装置通过线路连接,所述密封检测器还与所述人机交互控制器通过线路连接。进一步,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人机交互控制器通过线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人机交互控制器生成控制信号,电器控制箱根据控制信号控制传送带输送零件,传送带将零件输送至第一密封夹紧装置的下方,所述电器控制箱控制第一气缸带动第一密封夹紧装置对零件的上端面进行压紧,所述电器控制箱还控制第二气缸带动所述第二密封夹紧装置对零件的下端面进行压紧,同时电器控制箱控制第一密封夹紧装置和第二密封夹紧装置对零件进行密封;实现对零件进行自动密封零件;密封检测器能对零件的密封情况进行检测,同时将密封数据传输至人机交互控制器,实现自动检测密封情况,自动记录密封数据;同时还能根据密封数据控制报警器进行自动报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自动气密检测机构的主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机架,2、传送带,3、第一气缸,4、第一密封夹紧装置,5、第二气缸,6、第二密封夹紧装置,7、电器控制箱,8、人机交互控制器,9、密封检测器,10、报警器,11、零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气密检测机构,包括机架1、传送带2、第一气缸3、第一密封夹紧装置4、第二气缸5和第二密封夹紧装置6;所述传送带2横穿所述机架1的中部;所述第一气缸3和第一密封夹紧装置4均置于所述机架1内,所述第一密封夹紧装置4对应处于所述传送带2的上方;所述第一气缸3置于所述第一密封夹紧装置4的上端,所述第一气缸3的输出轴向下与所述第一密封夹紧装置4连接,所述第一气缸3带动所述第一密封夹紧装置4竖直移动;所述第一气缸3通过支架与所述机架1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5和第二密封夹紧装置6均置于所述机架1内,所述第二密封夹紧装置6对应处于所述传送带2的下方;所述第二气缸5置于所述第二密封夹紧装置6的上端,所述第二气缸5的输出轴向上与所述第二密封夹紧装置6连接,所述第二气缸5带动所述第二密封夹紧装置6竖直移动;所述传送带2输送零件,所述第一气缸3带动所述第一密封夹紧装置4对零件的上端面进行压紧密封,所述第二气缸5带动所述第二密封夹紧装置6对零件的下端面进行压紧密封。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电器控制箱7,所述电器控制箱7固定置于所述机架1的一侧,所述电器控制箱7分别与所述传送带2、第一气缸3、第一密封夹紧装置4、第二气缸5和第二密封夹紧装置6通过线路连接。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人机交互控制器8,所述人机交互控制器8固定置于所述机架1远离所述电器控制箱7的一侧,所述人机交互控制器8与所述电器控制箱7通过线路连接。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检测器9,所述密封检测器9分别与所述第一密封夹紧装置4和第二密封夹紧装置6通过线路连接,所述密封检测器9还与所述人机交互控制器8通过线路连接。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报警器10,所述报警器10与所述人机交互控制器8通过线路连接。通过人机交互控制器8生成控制信号,电器控制箱7根据控制信号控制传送带2输送零件11,传送带2将零件11输送至第一密封夹紧装置4的下方,所述电器控制箱7控制第一气缸3带动第一密封夹紧装置4对零件的上端面进行压紧,所述电器控制箱7还控制第二气缸5带动所述第二密封夹紧装置6对零件的下端面进行压紧,同时电器控制箱7控制第一密封夹紧装置4和第二密封夹紧装置6对零件11进行密封;实现对零件11进行自动密封零件;密封检测器9能对零件11的密封情况进行检测,同时将密封数据传输至人机交互控制器8,实现自动检测密封情况,自动记录密封数据;同时还能根据密封数据控制报警器10进行自动报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气密检测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气密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传送带(2)、第一气缸(3)、第一密封夹紧装置(4)、第二气缸(5)和第二密封夹紧装置(6);所述传送带(2)横穿所述机架(1)的中部;所述第一气缸(3)和第一密封夹紧装置(4)均置于所述机架(1)内,所述第一密封夹紧装置(4)对应处于所述传送带(2)的上方;所述第一气缸(3)置于所述第一密封夹紧装置(4)的上端,所述第一气缸(3)的输出轴向下与所述第一密封夹紧装置(4)连接,所述第一气缸(3)带动所述第一密封夹紧装置(4)竖直移动;所述第一气缸(3)通过支架与所述机架(1)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5)和第二密封夹紧装置(6)均置于所述机架(1)内,所述第二密封夹紧装置(6)对应处于所述传送带(2)的下方;所述第二气缸(5)置于所述第二密封夹紧装置(6)的上端,所述第二气缸(5)的输出轴向上与所述第二密封夹紧装置(6)连接,所述第二气缸(5)带动所述第二密封夹紧装置(6)竖直移动;所述传送带(2)输送零件,所述第一气缸(3)带动所述第一密封夹紧装置(4)对零件的上端面进行压紧密封,所述第二气缸(5)带动所述第二密封夹紧装置(6)对零件的下端面进行压紧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气密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传送带(2)、第一气缸(3)、第一密封夹紧装置(4)、第二气缸(5)和第二密封夹紧装置(6);所述传送带(2)横穿所述机架(1)的中部;所述第一气缸(3)和第一密封夹紧装置(4)均置于所述机架(1)内,所述第一密封夹紧装置(4)对应处于所述传送带(2)的上方;所述第一气缸(3)置于所述第一密封夹紧装置(4)的上端,所述第一气缸(3)的输出轴向下与所述第一密封夹紧装置(4)连接,所述第一气缸(3)带动所述第一密封夹紧装置(4)竖直移动;所述第一气缸(3)通过支架与所述机架(1)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5)和第二密封夹紧装置(6)均置于所述机架(1)内,所述第二密封夹紧装置(6)对应处于所述传送带(2)的下方;所述第二气缸(5)置于所述第二密封夹紧装置(6)的上端,所述第二气缸(5)的输出轴向上与所述第二密封夹紧装置(6)连接,所述第二气缸(5)带动所述第二密封夹紧装置(6)竖直移动;所述传送带(2)输送零件,所述第一气缸(3)带动所述第一密封夹紧装置(4)对零件的上端面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辉吕星卓海珉叶锋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开宇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