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管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1872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冷液过渡区,冷液过渡区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隔区板,第一隔区板的顶部为第一冷液过渡区,第一隔区板的底部为第二冷液过渡区,第一隔区板上设置有冷液通液口,冷液过渡区的一侧设置有换热区,换热区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隔区板,第二隔区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换热区,第二隔区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换热区,第二隔区板的一端设置有热液通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双层换热区,可以在换热介质流量的限制下,能够充分地与换热管内的冷流体进行热量交换,达到一个良好的换热效果,整个装置提高了换热效率,满足了社会生产中的需要。

A double tube heat exchang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 tube heat exchanger, including a shell, a cold liquid transition zone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shell, a first partition board at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cold liquid transition zone, the first cold liquid transition area at the top of the first septum plate, and the second cold liquid transition zone a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septum plate, and the first septum plate. A cold liquid opening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cold liquid transition zone, and a heat exchange zon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cold liquid transition zone. Second partition plates are arranged at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heat exchange zone. The top of the second partition board is set with a first heat exchange zone, and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partition board is set with second heat exchange zones, and one end of the second septum plate is set with a hydrothermal vent. By setting the double layer heat transfer area, the utility model can fully exchange heat with the cold fluid in the heat exchange tube under the limit of the flow of heat exchange medium, so as to achieve a good heat exchange effect. The whole device improves the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and meets the needs of the social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管式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双层管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管式(又称管壳式、列管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它在工业上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至今仍在所有换热器中占据主导地位,管式换热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部分组成,壳体多呈圆形,内部装有平行管束,管束两端固定于管板上。传统的管式换热器虽然换热介质流量大,但整个设备的换热效果不够好,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比较低,不能满足生产中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层管式换热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层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冷液入口端和热液入口端,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冷液出口端和热液出口端,所述壳体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冷液过渡区,所述冷液过渡区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隔区板,所述第一隔区板将冷液过渡区分隔为上下两块区域,所述第一隔区板的顶部为第一冷液过渡区,所述第一隔区板的底部为第二冷液过渡区,所述第一隔区板上设置有冷液通液口,所述冷液过渡区的一侧设置有换热区,所述换热区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隔区板,所述第二隔区板将换热区分隔为上下两块区域,所述第二隔区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换热区,所述第二隔区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换热区,所述第二隔区板的一端设置有热液通液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换热区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管束、第一折流板与第二折流板,所述第二换热区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二管束、第三折流板与第四折流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冷液过渡区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分流板,所述第二冷液过渡区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分流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折流板与第三折流板的两侧设置有承压块,所述承压块上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第二折流板、第三折流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第二隔区板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折流板、第四折流板焊接在壳体的内壁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管束与第二管束均穿过壳体两侧的固定管板。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双层换热区,可以在换热介质流量的限制下,能够充分地与换热管内的冷流体进行热量交换,达到一个良好的换热效果,整个装置提高了换热效率,满足了社会生产中的需要。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图中:1、壳体;2、冷液入口端;3、热液入口端;4、冷液出口端;5、热液出口端;6、冷液过渡区;7、第一隔区板;8、第一冷液过渡区;9、第二冷液过渡区;10、冷液通液口;11、换热区;12、第二隔区板;13、第一换热区;14、第二换热区;15、热液通液口;16、第一管束;17、第一折流板;18、第二折流板;19、第二管束;20、第三折流板;21、第四折流板;22、第一分流板;23、第二分流板;24、承压块;25、紧固螺栓;26、固定管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层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冷液入口端2和热液入口端3,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冷液出口端4和热液出口端5,壳体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冷液过渡区6,冷液过渡区6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隔区板7,第一隔区板7将冷液过渡区6分隔为上下两块区域,第一隔区板7的顶部为第一冷液过渡区8,第一隔区板7的底部为第二冷液过渡区9,第一隔区板7上设置有冷液通液口10,冷液过渡区6的一侧设置有换热区11,换热区11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隔区板12,第二隔区板12将换热区11分隔为上下两块区域,第二隔区板1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换热区13,第二隔区板1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换热区14,第二隔区板12的一端设置有热液通液口15。第一换热区13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管束16、第一折流板17与第二折流板18,第二换热区14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二管束19、第三折流板20与第四折流板21,提高了换热器换热的稳定性。第一冷液过渡区8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分流板22,第二冷液过渡区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分流板23,提高了换热器换热的稳定性。第二折流板18与第三折流板20的两侧设置有承压块24,承压块24上设置有紧固螺栓25,第二折流板18、第三折流板20通过紧固螺栓25固定在第二隔区板12上,保证了换热器各部件之间的稳定性。第一折流板17、第四折流板21焊接在壳体1的内壁上,保证了换热器各部件之间的稳定性。第一管束16与第二管束19均穿过壳体1两侧的固定管板26,保证了流体在换热器中的流动。具体的,工作时,向热液入口端3通入热流体,过一段时间后,向冷液入口端2通入冷流体,冷流体经过第一冷液过渡区8进入第一管束16,热流体与冷流体通过第一管束16进行第一次热量交换,随后冷流体进入第二换热区14的第二管束19,热流体通过热液通液口15进入第二换热区14,热流体与冷流体通过第二管束19进行第二次热量交换,最后冷流体经过第二冷液过渡区9排出壳体外,热流体经过热液出口端5排出壳体外。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双层换热区,可以在换热介质流量的限制下,能够充分地与换热管内的冷流体进行热量交换,达到一个良好的换热效果,整个装置提高了换热效率,满足了社会生产中的需要。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层管式换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冷液入口端(2)和热液入口端(3),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冷液出口端(4)和热液出口端(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冷液过渡区(6),所述冷液过渡区(6)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隔区板(7),所述第一隔区板(7)将冷液过渡区(6)分隔为上下两块区域,所述第一隔区板(7)的顶部为第一冷液过渡区(8),所述第一隔区板(7)的底部为第二冷液过渡区(9),所述第一隔区板(7)上设置有冷液通液口(10),所述冷液过渡区(6)的一侧设置有换热区(11),所述换热区(11)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隔区板(12),所述第二隔区板(12)将换热区(11)分隔为上下两块区域,所述第二隔区板(1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换热区(13),所述第二隔区板(1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换热区(14),所述第二隔区板(12)的一端设置有热液通液口(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冷液入口端(2)和热液入口端(3),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冷液出口端(4)和热液出口端(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冷液过渡区(6),所述冷液过渡区(6)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隔区板(7),所述第一隔区板(7)将冷液过渡区(6)分隔为上下两块区域,所述第一隔区板(7)的顶部为第一冷液过渡区(8),所述第一隔区板(7)的底部为第二冷液过渡区(9),所述第一隔区板(7)上设置有冷液通液口(10),所述冷液过渡区(6)的一侧设置有换热区(11),所述换热区(11)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隔区板(12),所述第二隔区板(12)将换热区(11)分隔为上下两块区域,所述第二隔区板(1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换热区(13),所述第二隔区板(1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换热区(14),所述第二隔区板(12)的一端设置有热液通液口(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萍杨小梅包春燕李红领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华尔克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