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积回专利>正文

多室真空热处理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1293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室真空热处理炉,具体来说是一种三室真空热处理炉,它的油淬室和/或气淬室分别位于加热室的两端,加热室与油淬室和/或气淬室相连接,相连的各室之间通过电控系统自动控制的隔热门分隔开。将需要处理的刀剪制品置于料筐中,该料筐在油淬室油淬室和/或气淬室预热后,通过快速移动装置从油淬室和/或气淬室快速进入加热室,在冷却时,从加热室快速移至油淬室和/或气淬室内。这种结构,使得工件的热处理效率大大提高,并且产品无氧化、无脱碳、表面工艺优良、变形微小,热处理综合力学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保证了刀剪产品的光洁度和硬度,达到刃口锋利、不易磨损、不易崩口的要求。还具有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的优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多室真空热处理炉,具体涉及一种对刀剪产品在真空中加热、在真空及惰性气体中通过介质进行冷却的多室真空热处理炉。技术背景在刀剪的生产过程中,热处理是最关键的核心技术,直接影响刀剪的产品质量。目前国内刀剪生产厂家除少部分仍用十分落后的燃煤气炉加热外,大部分采用电阻炉进行热处理,但这些热处理方法存在着热效率低、能耗大、控制精度不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的刀剪档次低等缺点。并且由于这些方法中均是在空气中直接对刀剪产品加热,容易造成氧化和脱炭,这对于热处理后零件的表面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造成光洁度和表面硬度不够。并且由于直接加热,使得零件内外温差较大,从而刀剪产品经热处理后变形较大,直接影响刀剪产品的质量。中国专利200420000295.4介绍了一种双室真空水或水基介质热处理炉,但它只采用了一个冷却室加一个加热室的双室结构,使得其效率相对较低。并且由于采用水或水基介质进行热处理时,在高温下会分解氧气,从而同样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刀剪产品热处理的多室真空热处理炉,提高工件热处理工作效率,并且有效解决刀具制造中的光洁度和硬度不足的两大难题,达到刃口锋利、不易磨损、不易崩口的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室真空热处理炉,包括加热室、冷却室、电控系统、快速转移装置以及与加热室和冷却室相连的排气、充气系统和冷却系统,加热室和冷却室相连,两者之间设有可开启和关闭的隔热门,快速转移装置穿过隔热门往复于加热室和冷却室之间,所述电控系统与快速转移装置、排气、充气系统、冷却系统和隔热门通过机械和/或电气元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共两个,分别设置在加热室的两端。所述冷却室包括油淬室和/或气淬室。所述油淬室下部设有油槽,该油槽内设有搅拌器以及加热装置,所述搅拌器与加热装置与电控系统电连接。所述气淬室上部设有风机和散热装置,所述风机和散热装置与电控系统电连接。本技术所提供的多室真空热处理炉,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它为三室真空热处理炉,它的油淬室和/或气淬室分别位于加热室的两端,加热室与油淬室、气淬室相连接,相连的各室之间通过电控系统自动控制的隔热门分隔开。将需要处理的刀剪制品置于料筐中,该料筐在油淬室预热后,通过快速移动装置从油淬室快速进入加热室,在冷却时,从加热室快速移至油淬室或气淬室内。或者,该料筐在气淬室预热后,通过快速移动装置从油淬室快速进入加热室,在冷却时,从加热室快速移至油淬室或气淬室内。或者也可左右料筐分别在油淬室和气淬室预热后,通过快速移动装置从油淬室和气淬室快速进入加热室,在冷却时,分别从加热室快速移至油淬室和气淬室内。这种结构,使得工件的热处理效率大大提高,并且产品无氧化、无脱碳、表面工艺优良、变形微小,热处理综合力学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保证了刀剪产品的光洁度和硬度,达到刃口锋利、不易磨损、不易崩口的要求。它与现有技术相比,还具有降低生产耗电,缓解部分用电矛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性能及寿命,节约能源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多室真空热处理炉作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多室真空热处理炉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本技术多室真空热处理炉淬火(第一炉)曲线图;附图3本技术多室真空热处理炉淬火(第二至N炉)曲线图。图中1、加热室 2、油淬室 21、油槽 22、搅拌器 23、加热装置 3、气淬室 31、风机 32、散热装置 4、工件车 5、隔热门 6、放气阀 7、充气阀 8、隔热门 9、高真空阀 10、油室真空泵 11、油室阀 12、气室真空泵 13、气室阀 14、主路阀 15、旁路阀 16、扩散泵 17、维持泵 18、罗茨泵 19、热室真空泵 20、24炉门 25、渗氮泵。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半连续式多室真空热处理炉包括加热室1、油淬室2、气淬室3、电控系统、快速转移装置以及与加热室1和冷却室相连的排气、充气系统和冷却系统,油淬室2、气淬室3分别设置在加热室1的两端,加热室1和油淬室2、气淬室3相连,两者之间设有可开启和关闭的隔热门5、8,快速转移装置中的工件车4可穿过隔热门5、8往复于加热室1和油淬室2、气淬室3之间,电控系统与工件车4、排气、充气系统、冷却系统和隔热门5、8通过机械和/或电气元件连接。在油淬室2下部设有油槽21,该油槽21内设有搅拌器22以及加热装置23,它们均与电控系统电连接。在气淬室3上部设有风机31和散热装置32,它们也与电控系统电连接。在油淬室2上还连接有油室阀11和油室真空泵10,在气淬室3上还连接有气室阀13和气室真空泵12,该油室阀11和气室阀13分别与真空机组相连,该真空机组包括扩散泵16、维持泵17、罗茨泵18以及热室真空泵19,在扩散泵16与其他三者之间设有主路阀14,扩散泵16通过高真空阀9连接至加热室1,对加热室1抽真空。维持泵17、罗茨泵18以及热室真空泵19还可以之间通过旁路阀15之接连接至加热室1。在加热室1上还连接油渗碳泵25。将需要处理的刀剪制品置于料筐中,该料筐在油淬室2加热后,通过快速移动装置从油淬室2快速进入加热室1,在冷却时,从加热室1快速移至气淬室3。该快速移动装置主要包括工件车4、带有活动导轨的输送机构。料筐和零件经过清洗,去除油污并保持干燥,将准备好的零件和料筐放于工件车4上,关闭翻板阀,打开油淬室2的放气阀6,待炉内外压力平衡,关放气阀6,打开炉门20,将工件车4与输送机构的活动导轨对接,将料筐送入油淬室2,关闭炉门20。打开水冷系统各开关,保证回水畅通(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如果油淬室2内的真空淬火油是第一次使用,还必须对该真空淬火油除气。也就是关闭油淬室2的隔热门5及真空机组的高真空阀9,启动油室真空泵10,打开油室阀11,使炉内真空度在1330至13.3Pa之间启动油搅拌器22的电机。调试搅拌器22同时观察油面,当油面沸腾时停止抽真空,不沸腾时再重复抽真空,直到油面不再沸腾时为止,并且关闭搅拌器22的电机。按操作程序先通过油室阀11启动低真空机组,对油淬室2抽真空,刀剪产品预热至200℃,然后打开真空隔热门5,工件车4由高位进入加热室1,将料筐放在炉床上,工件车4低位退回油淬室1,关闭真空隔热门5。然后通过主路阀14启动高真空机组,对加热室1抽真空。在加热室1真空度达到1.33Pa以上时通电加热。刀剪产品在加热室加热到1060℃(升速和压力变化要匹配,忌在高压力下快速升温),并保温30至40分钟。如附图2所示,刀剪产品第一炉的升温时间是140分钟,保温时间是40分钟,在油淬室2内的预热温度为200℃。如附图3所示,刀剪产品第二至第N炉的升温时间是100分钟,保温时间是30分钟,在油淬室2内的预热温度为200℃。保温结束后,关闭油淬室2的油室阀11,断电停止加热,打开真空隔热门5、8,工件车4低位进入加热室1,工件车1上升提起料筐,快速进入气淬室3,关闭气淬室2的真空隔热门8。通过充气阀7快速向气淬室3充氮,充氮压力至0.06Mpa时,启动风机31以及开启散热装置32并继续充氮,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室真空热处理炉,包括加热室、冷却室、电控系统、快速转移装置以及与加热室和冷却室相连的排气、充气系统和冷却系统,加热室和冷却室相连,两者之间设有可开启和关闭的隔热门,快速转移装置穿过隔热门往复于加热室和冷却室之间,所述电控系统与快速转移装置、排气、充气系统、冷却系统和隔热门通过机械和/或电气元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共两个,分别设置在加热室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积回
申请(专利权)人:李积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