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文祯专利>正文

通用型热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1091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用型热处理装置,在架高的加热炉下方有一滑台,滑台上设置有旋转料架和水箱,滑台下部设有可在轨道上行走的滚轮,滚轮由滑台上的驱动机构驱动,滑台上的另一驱动机构可驱动料架旋转,在加热炉体底部设有开合式台车,台车可沿其下部支撑架上的轨道移动以构成闭合的炉体底壁或供工件置入滑台上的某一冷却设备中的开放式出料口,在支撑架的一侧设有风冷装置,通过滑台在轨道上的移动,可将具有不同冷却方式的冷却机构移动到炉底口的正下方。(*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可依实际需要快速进行不同方式冷却的通用型热处理装置。热处理是人们经常采用的一种对金属零部件的处理方法,即通过温度与时间的搭配或控制,通过加热温度,冷却温度及其时间的不同使材料的物理性能发生一些变化,从而更适合于加工、成型及满足某些需要。而目前用于热处理的设备有各种加热炉再配之于各种冷却用设备,所谓冷却设备有贮水箱、贮油箱,如采用缓冷时,则将加热后的零部件从加热炉中取出置于空气中进行自然冷却,从而得到珠光体,如需油冷,则将加热后的零部件置于油槽中。由于其冷却设备部份都是零散地置于热处理的车间的不同位置处,即置于热处理炉周围的不同位置,而且,冷却部份是不可移动的,是独立的,因而其存在以下缺点第1由于热处理设备中的风冷、水冷、油冷均各自独立设置在加热炉周围的不同处,因而,被处理的零部件要先从加热炉内吊取出,然后再移动到冷却设备处进行冷却处理,因操作时间较长不能在极短时间内将工件进行及时的冷却处理,故无法达到优良的热处理效果,对那些要求在极短时间内作冷却处理的要求精密的物理性或机械性能的零部件,特别是小体积,小直径薄尺寸的零部件来说这种热处理设备是很难满足使用要求的。第2由于加热与冷却部分呈分离状,因而,夹取放置,吊运及搬拿工件的操作程序就多,操作时间就长,因而,工作效率就低,劳动强度就大,危性及不安全因素就多。同时,零乱的分布使车间杂乱、而有效利用空间减少。第3由于现有的加热炉均以旁门方式送入工件,因此,对大型工件的装入或取出都很不便,而且,送入或取出时的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而且很不安全。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在加热炉下部设置有具有不同冷却方式的移动式冷却部份的快速高效,省力、安全且具有良好热处理效果的通用型热处理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在架高的加热炉下方有一滑台,滑台上设置有旋转料架和水箱,滑台下部设有可在轨道上行走的滚轮,滚轮由滑台上的驱动机构驱动,滑台上的另一驱动机构可驱动料架旋转,在加热炉体底部设有开合式台车,台车可沿其下部支撑架上的轨道移动以构成闭合的炉体底壁或供工件置入滑台上的某一冷却设备中的开放式出料口,在支撑架的一侧设有风冷装置,当工件在炉体内完成加热后,可将闭合的台车开启,使工件由炉体上的吊悬机构放入恰好位于炉底口正下方的某一冷却机构中去,通过滑台在轨道上的移动,可将具有不同冷却方式的冷却机构移动到炉底口的正下方。由上可见本技术的显著效果是第1;由于热处理装置中的冷却部份通过移动的滑台与加热炉部份结合起来,既达到将炉内工件快速,准确地置入移动到炉体正下方的冷却水箱或风冷料架上,进行各方式的冷却的目的,又可达到优良的热处理效果。第2;位于移动式滑台上的水箱或料架可按实际处理需要及时移动到加热炉正下方,既满足了水冷、油冷、风冷的不同冷却形式的需要,又将零乱设置的冷却设备集中设置在一可移动对位的滑台上,使车间布局更加合理,操作更加方便。第3;加热炉底部开合式台车不仅满足了工件由炉体内直接置入冷却设备中的需要,而且使工件可由底部吊起装入或取出,解决了现有加热炉侧门装入大型工件的不便。既提高了劳动效率,又降低了劳动强度。加热炉内风扇及导流板还具有强制炉内热空气强制循环的效果。第4;料架具有静止冷却或旋转快速冷却以及配合加热炉下部的风冷机构进行强制喷水雾冷却的作用,使冷却形式多样化,有助于满足热处理中对不同机械性能产品的需要,能确保热处理的质量。尤其可提高冷却速度,缩短冷却时间。第5;水箱内设置有温水口、循环的进出水管以及空气入口,以满足水冷的温度可以控制调整,这样,可精确地掌握冷却时间和速度,以保证工作的处理质量,水箱还可作冷却油箱使用。本技术的具体结构是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及附图实施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外形图。图2是图1的炉体部分结构剖面图。图3是图1中可移动的冷却设备部份的立体外形图。图4是图3的A向视图。图5是图3中的料架的传动示意图。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5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由加热炉1和冷却设备构成,冷却设备包括冷却箱2、料架3及风冷设备4,加热炉内设置有加热器12,其特征在于加热炉1的底部为台车15构成的开合式底壁,加热炉1由支架11悬支起来并与其开合式底壁正下方设置的移动式冷却设备构成了一具有选择式冷却方式的热处理装置,冷却设备中的冷却箱2,料架3依序设置在移动滑台21上,移动滑台21上设有驱动料架3旋转的驱动机构32,风冷机构4设置在加热炉1下部支架11的一侧,在风冷机构4的前部设有水雾喷头45。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的结构特征还在于在加热炉1内的加热器12的内侧设置有风向导流板13,风向导流板13上部炉体内吊置有由外部驱动机构14驱动的风扇15,台车16设置在对称设置的滑轨17上,滑轨17固定在支架11的内侧。参见图1和图2。滑台21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由电机22,链传动付221、转动轴224及同轴滚轮222构成,同轴滚轮222位于滑台21下部对称侧并活动置于炉底口18正下方的轨道223上部,滑台21上的第二驱动机构由电机32,与电机连动的链传动付321以及固定在料架3底部的固定盘31构成。参见图1、图3和图5。固定在移动滑台21上部及料架3前侧或后侧的冷却箱2上部设有溢流口23,在箱体上设有循环介质进出水口24和25以及进气口26。参见图1。风扇41排布设置加热炉1下部支架11的一侧的固定架46上,各风扇41均装设在与固定架46固定的自身壳体42内,在风扇41的吹拂方向的前侧设置有水雾喷头45及与水雾喷头45相连的供水管44,在风扇41的前侧设有整流网43。参见图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工件的装入可通过滑台21上的料架3进行,即先将工件置于料架3上,使滑台21的第一驱动机构工作而使滑台1上的料架3恰移入加热炉1正下方,再打开台车16,利用穿设在炉体内的起重吊钩将料架上的工件向上吊入加热炉1内,然后将台车16闭合而构成炉体底壁,即可加热,在加热时,可通过风扇15及导流板13对炉内热空气进行强制循环流动,以达到炉内温度的均匀,以提高加热效果。参见图2。加热完毕后,打开台车,使工件下移至冷却设备中,此时,可根据工件所要求的机械性质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冷却方式,如选择水冷时,则可通过电机22的启动而使滑台21上的冷却箱2移入炉体下方,使工件能从炉体中极时进入水中冷却,在水冷过程中,可配合溢流口23及循环进出水口24、25的冷热水的交替循环,以及空气入口26吹入的气流,使其内水加速循环,以保证冷却水保持在一定的温度控制范围内,以达到控制工件的冷却温度及速度。参见图1和图2。当然,可在冷却箱2中放入油作介质,则可达到油冷方式。如只需作一般空冷,即自然冷却,则只将工件置入于料架3上即可。如需稍快速的空冷,可将风扇41及电机42开启,使料架3带动工件作适度旋转,即可达到均匀冷却的效果。如欲再加快冷却速度,则可打开水管44,使喷雾头45喷出水雾,再配合上述的风扇41的吹拂及工件的旋转即可达到最完全的冷却。参见图1。权利要求1.通用型热处理装置,由加热炉(1)和冷却设备构成,冷却设备包括冷却箱(2)、料架(3)及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通用型热处理装置,由加热炉(1)和冷却设备构成,冷却设备包括冷却箱(2)、料架(3)及风冷设备(4),加热炉内设置有加热器(12),其特征在于:加热炉(1)的底部为台车(16)构成的开合式底壁,加热炉(1)由支架(11)悬支起来并与其开合式底壁正下方设置的移动式冷却设备构成了一具有选择式冷却方式的热处理装置,冷却设备中的冷却箱(2),料架(3)依序设置在移动滑台(21)上,移动滑台(21)上设有驱动料架(3)旋转的驱动机构(32),风冷机构(4)设置在加热炉(1)下部支架(11)的一侧,在风冷机构(4)的前部设有水雾喷头(4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文祯
申请(专利权)人:苏文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