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复合型促进剂的耐紫外线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0921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更具体的说是采用复合型促进剂的耐紫外线轮胎,不仅为轮胎提供更好的抓地力,而且两个第一固定橡胶块之间留有缝隙,可以有效解决胎肩处堆积的热量,提高轮胎的散热性能。所述第一固定橡胶块的横截面为“V”形,并且第一固定橡胶块固定设置在轮胎两端的胎肩处;所述轮胎一端的胎肩位置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橡胶块,并且两个第一固定橡胶块开口朝向相反;所述两个相邻的第一固定橡胶块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第二固定橡胶块为“人”字形,并且第二固定橡胶块设置在轮胎靠近中间的位置;所述加强筋设置在两个相邻第二固定橡胶块之间;所述轮胎两端的第一固定橡胶块、第二固定橡胶块对称。

UV resistant tires with compound accelerator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kind of tires, more specifically, a composite type of UV resistant tire, which not only provides better grip for the tires, but also has a gap between the two first fixed rubber blocks, which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heat accumulated at the shoulder and improve the heat dissipation of the tire.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first fixed rubber block is a \V\ shape, and the first fixed rubber block is fixed at the shoulder of the tire at the end of the tire. The tire shoulder position of the tire is provided with two first fixed rubber blocks, and the two first fixed rubber blocks are opposite to the opening, and between the two adjacent first fixed rubber blocks. There is a gap; the second fixed rubber block is a \human\ shape, and the second fixed rubber block is positioned near the middle of the tire; the reinforcement is arranged between two adjacent second fixed rubber blocks, and the first fixed rubber block at both ends of the tire and the second fixed rubber block are symmetr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复合型促进剂的耐紫外线轮胎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胎,更具体的说是采用复合型促进剂的耐紫外线轮胎。
技术介绍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而目前经常使用的轮胎经常会将热量堆积,散热性能一般,所以设计了这种轮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采用复合型促进剂的耐紫外线轮胎,有益效益是不仅为轮胎提供更好的抓地力,而且两个第一固定橡胶块之间留有缝隙,可以有效解决胎肩处堆积的热量,提高轮胎的散热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一种轮胎,更具体的说是采用复合型促进剂的耐紫外线轮胎,包括第一固定橡胶块、第二固定橡胶块、加强筋、轮胎,不仅为轮胎提供更好的抓地力,而且两个第一固定橡胶块之间留有缝隙,可以有效解决胎肩处堆积的热量,提高轮胎的散热性能。所述第一固定橡胶块由第一固定橡胶块主体、凹槽构成;所述第一固定橡胶块主体内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固定橡胶块的横截面为“V”形,并且第一固定橡胶块固定设置在轮胎两端的胎肩处;所述轮胎一端的胎肩位置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橡胶块,并且两个第一固定橡胶块开口朝向相反;所述两个相邻的第一固定橡胶块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第二固定橡胶块为“人”字形,并且第二固定橡胶块设置在轮胎靠近中间的位置;所述加强筋设置在两个相邻第二固定橡胶块之间;所述轮胎两端的第一固定橡胶块、第二固定橡胶块对称。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采用复合型促进剂的耐紫外线轮胎所述两个相邻第一固定橡胶块之间缝隙的距离为1cm。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采用复合型促进剂的耐紫外线轮胎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第一固定橡胶块的高度。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采用复合型促进剂的耐紫外线轮胎所述加强筋的高度小于第二固定橡胶块的高度。本技术采用复合型促进剂的耐紫外线轮胎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采用复合型促进剂的耐紫外线轮胎,不仅为轮胎提供更好的抓地力,而且两个第一固定橡胶块之间留有缝隙,可以有效解决胎肩处堆积的热量,提高轮胎的散热性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采用复合型促进剂的耐紫外线轮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采用复合型促进剂的耐紫外线轮胎第一固定橡胶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固定橡胶块1;第一固定橡胶块主体1-1;凹槽1-2第二固定橡胶块2;加强筋3;轮胎4。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一种轮胎,更具体的说是采用复合型促进剂的耐紫外线轮胎,包括第一固定橡胶块1、第二固定橡胶块2、加强筋3、轮胎4,不仅为轮胎提供更好的抓地力,而且两个第一固定橡胶块之间留有缝隙,可以有效解决胎肩处堆积的热量,提高轮胎的散热性能。所述第一固定橡胶块1由第一固定橡胶块主体1-1、凹槽1-2构成;所述第一固定橡胶块主体1-1内设有凹槽1-2;所述第一固定橡胶块1的横截面为“V”形,并且第一固定橡胶块1固定设置在轮胎4两端的胎肩处;所述轮胎4一端的胎肩位置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橡胶块1,并且两个第一固定橡胶块1开口朝向相反;所述两个相邻的第一固定橡胶块1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第二固定橡胶块2为“人”字形,并且第二固定橡胶块2设置在轮胎4靠近中间的位置;所述加强筋3设置在两个相邻第二固定橡胶块2之间;所述轮胎4两端的第一固定橡胶块1、第二固定橡胶块2对称。轮胎4在行走过程中,热量堆积在胎肩处,本设计中两个第一固定橡胶块1之间留有1cm缝隙,并且与轮胎4的周向平行,使轮胎4在使用时胎肩处的热量通过两个第一固定橡胶块1之间的缝隙流动,减少热量堆积,加快散热。同时,位于轮胎4一端胎肩处的两个第一固定橡胶块1组合后,形成X形状,靠近轮胎4外端的V形槽可以提供垂直行进方向的抓地力,防止轮胎发生侧滑,同时X形上下的两个槽可以提供汽车行进方向的抓地力,提高轮胎的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二:下面结合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两个相邻第一固定橡胶块1之间缝隙的距离为1cm。具体实施方式三:下面结合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凹槽1-2的深度小于第一固定橡胶块1的高度。具体实施方式四:下面结合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加强筋3的高度小于第二固定橡胶块2的高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轮胎4在行走过程中,热量堆积在胎肩处,本设计中两个第一固定橡胶块1之间留有1cm缝隙,并且与轮胎4的周向平行,使轮胎4在使用时胎肩处的热量通过两个第一固定橡胶块1之间的缝隙流动,减少热量堆积,加快散热。同时,位于轮胎4一端胎肩处的两个第一固定橡胶块1组合后,形成X形状,靠近轮胎4外端的V形槽可以提供垂直行进方向的抓地力,防止轮胎发生侧滑,同时X形上下的两个槽可以提供汽车行进方向的抓地力,提高轮胎的性能。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采用复合型促进剂的耐紫外线轮胎

【技术保护点】
采用复合型促进剂的耐紫外线轮胎,包括第一固定橡胶块(1)、第二固定橡胶块(2)、加强筋(3)、轮胎(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橡胶块(1)由第一固定橡胶块主体(1‑1)、凹槽(1‑2)构成;所述第一固定橡胶块主体(1‑1)内设有凹槽(1‑2);所述第一固定橡胶块(1)的横截面为“V”形,并且第一固定橡胶块(1)固定设置在轮胎(4)两端的胎肩处;所述轮胎(4)一端的胎肩位置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橡胶块(1),并且两个第一固定橡胶块(1)开口朝向相反;所述两个相邻的第一固定橡胶块(1)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第二固定橡胶块(2)为“人”字形,并且第二固定橡胶块(2)设置在轮胎(4)靠近中间的位置;所述加强筋(3)设置在两个相邻第二固定橡胶块(2)之间;所述轮胎(4)两端的第一固定橡胶块(1)、第二固定橡胶块(2)对称。

【技术特征摘要】
1.采用复合型促进剂的耐紫外线轮胎,包括第一固定橡胶块(1)、第二固定橡胶块(2)、加强筋(3)、轮胎(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橡胶块(1)由第一固定橡胶块主体(1-1)、凹槽(1-2)构成;所述第一固定橡胶块主体(1-1)内设有凹槽(1-2);所述第一固定橡胶块(1)的横截面为“V”形,并且第一固定橡胶块(1)固定设置在轮胎(4)两端的胎肩处;所述轮胎(4)一端的胎肩位置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橡胶块(1),并且两个第一固定橡胶块(1)开口朝向相反;所述两个相邻的第一固定橡胶块(1)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第二固定橡胶块(2)为“人”字形,并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银明
申请(专利权)人:建泰橡胶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