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铸槽阴极移动梁的除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0250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7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铸槽阴极移动梁的除屑装置,包括电铸槽、阴极固定梁、支撑板、导向机构和除屑机构,所述的导向机构包括水平导向滚轮组、竖直导向滚轮组、水平导向滚轮支架和竖直导向滚轮支架;所述的除屑机构包括除屑刷、挡屑刷、第一排屑槽、第二排屑槽和容屑盒。工作时,凸轮连杆机构带动阴极固定梁作水平往复移动,其中阴极固定梁与除屑刷和挡屑刷的刷头始终保持柔性接触,通过两组“凹”字形特征的除屑刷和挡屑刷所形成的擦扫和阻挡双重作用,使附着在阴极固定梁上的磨屑较彻底地被清除下来,并通过第一排屑槽和第二排屑槽落入容屑盒内。此装置有效解决了阴极移动梁上磨屑掉落导致的电铸槽液的污染问题,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A device for removing chip from the moving beam of the cathode of the electroforming tan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andruff device of an electroforming slot cathode moving beam, which comprises an electroforming tank, a cathode fixed beam, a supporting plate, a guiding mechanism and a dandruff mechanism. The guid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horizontal guide roller group, a vertical guide roller group, a horizontal guide roller support and a vertical guide roller support, and the dandruff mechanism package described.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chip brush, a chip scraper brush, a first chip discharge groove, second chip discharge grooves and a chip box. When working, the cam linkage mechanism drives the cathode fixed beam to move horizontally, in which the cathode fixed beam keeps flexible contact with the brush head except the chip brush and the chip brush, and the scavenging and blocking 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concave\ character features is made of the scraps brush and the scraps brush, which makes the wear debris attached to the cathode fixed beam. It was thoroughly removed and dropped into the chip box through the first row of chip chutes and second chip crumbs. The device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ollution problem of the electroforming bath caused by the wear debris on the cathode moving beam, and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easy real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铸槽阴极移动梁的除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铸装置,特别是一种电铸槽阴极移动梁的除屑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铸生产中,为使溶液浓度和温度分布均匀以及满足电化学反应过程必需的液相传质速度要求,槽液常常需要搅拌,阴极往复移动是一种常用的槽液搅拌方式。阴极往复移动大都是基于凸轮连杆机构来实现,如图1所示。凸轮连杆机构与阴极固定梁相联接,而阴极固定梁可移动地安装在两组水平导向滚轮组和两组竖直导向滚轮组上并受它们的限制只能作水平直线运动,这样,凸轮连杆机构中的连杆在动力源的作用下左右摆动,从而带动阴极固定梁往复移动,吊挂在阴极固定梁上的阴极也因此跟随性作往复移动。实际应用表明,上述阴极移动机构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安装偏差、阴极固定梁受力不均匀等原因,阴极固定梁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滚轮组的摩擦作用进而产生许多微小磨屑。这些磨屑在运动惯性的作用下,大都掉落进槽液中而成为电铸槽液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时常导致电铸件出现结瘤、麻点等缺陷,甚至导致微细电铸件失效。尽管电铸生产界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但上述问题仍未得到很好解决,依然困扰着电铸生产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电铸槽阴极移动梁的除屑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铸槽阴极移动梁的除屑装置,包括电铸槽、阴极固定梁、水平导向滚轮组、竖直导向滚轮组、水平导向滚轮支撑架、竖直导向滚轮支撑架、支撑板,其特征是:它还包括除屑刷、挡屑刷、第一排屑槽、第二排屑槽和容屑盒;所述的支撑板对称地固定在电铸槽长度方向上的两相对侧壁的外沿上;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第一排屑槽和第二排屑槽;所述的第一排屑槽临近电铸槽的槽壁安设;所述的除屑刷和挡屑刷相对于第一排屑槽对称地固定于支撑板上;所述的除屑刷安设于挡屑刷的外侧;所述的除屑刷和挡屑刷均包括固定框和刷头两部分;所述的容屑盒安设于电铸槽槽壁上且位于第一排屑槽和第二排屑槽正下方;所述的阴极固定梁架设在两组水平导向滚轮组之间且位于除屑刷的刷头和挡屑刷的刷头的正中间;所述的除屑刷和挡屑刷的刷头均与阴极固定梁柔性接触。所述的除屑刷和挡屑刷的几何形状相同,其形状由阴极移动梁的形状决定,呈“凹”字形特征,且尺寸大小随阴极固定梁横截面的尺寸变化而变化。所述的除屑刷头和挡屑刷头各自均由柔性材料组成,可选为尼龙、PP或动物的毛;所述的柔性材料刷头分别沿各自的固定框的内侧呈排状安设。所述的第一排屑槽和第二排屑槽均为通孔。所述的第二排屑槽安设于第一排屑槽的外侧,且位于水平导向滚轮支撑架和竖直导向滚轮支撑架之间。所述的水平导向滚轮支撑架和竖直导向滚轮支撑架均安设在支撑板上且位于除屑刷的外侧。在电铸过程中,阴极固定梁在外力的作用下在两组滚轮之间作水平往复移动。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除屑刷和挡屑刷的刷头上的柔性丝束与阴极固定梁的三个表面始终柔性接触,这样,阴极固定梁在工作时一直受到除屑刷和挡屑刷的刷头的擦扫作用。当阴极固定梁从右朝左侧移动时,电铸槽右侧的除屑刷和挡屑刷都处于工作状态,这其中,除屑刷主要起初步清扫作用,将附着在阴极固定梁表面的大部分磨屑扫下来并通过第一排屑槽掉落到容屑盒中,部分粘附在除屑刷刷头柔性丝束上的磨屑将会在振动、阴极固定梁拖带等反复作用下最终掉落下来并通过第一排屑槽和第二排屑槽落入容屑盒中;挡屑刷主要起阻挡和进一步清扫作用:阻挡除屑刷在工作过程中造成的飞溅的磨屑,以防止它们进入电铸槽,并进一步对阴极固定梁进行清扫;部分粘附在滚轮上的磨屑随着滚轮的旋转自行掉落并通过第二排屑槽落入容屑盒内。当阴极固定梁从左朝右侧运动时,电铸槽左侧的除屑刷和挡屑刷的工作原理同上。这样,在除屑刷和挡屑刷的联合作用下,最大程度上清除了阴极固定梁向左移动时产生的磨屑,可保证阴极固定梁在往复移动过程中没有磨屑掉落到电铸槽中。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在现有阴极移动搅拌的电铸槽上仅增加除屑和容屑结构即可,对原电铸槽改动少,也无需增加额外的动力源系统。2、效果可观、成本低廉。通过两组“凹”字形特征的除屑刷和挡屑刷的双重作用,能使附着在阴极固定梁上的磨屑有效的清除下来,且所使用的刷子材质普通、结构简单,易于获取,成本低,可解决长期困扰在阴极移动搅拌电铸槽上的磨屑污染难题。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电铸技术中阴极往复移动机构的安装示意图。图2是一种电铸槽阴极移动梁的除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种电铸槽阴极移动梁的除屑装置的局部安装方式示意图。图中:1、容屑盒;2、第一排屑槽;3、第二排屑槽;4、支撑板;5、竖直导向滚轮组;6、水平导向滚轮组;7、水平导向滚轮支撑架;8、竖直导向滚轮支撑架;9、除屑刷;901、除屑刷刷头;902、除屑刷固定腔;903、柔性丝束;10、挡屑刷;101、挡屑刷刷头;102、挡屑刷固定腔;11、阴极固定梁;12、电铸槽外沿;13、电铸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2和图3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铸槽阴极移动梁的除屑装置,它包括电铸槽13、阴极固定梁11、水平导向滚轮组6、竖直导向滚轮组5、水平导向滚轮支撑架7、竖直导向滚轮支撑架8、支撑板4,所述的支撑板4对称地固定在电铸槽13的两相对侧壁的外沿12上;所述的支撑板4设有第一排屑槽2和第二排屑槽3;所述的第一排屑槽2安设于临近电铸槽外沿12的外侧;所述的第二排屑槽3安设于第一排屑槽2的外侧,且位于水平导向滚轮支架7和竖直导向滚轮支撑架8之间;所述的第一排屑槽2和第二排屑槽3均为矩形通孔;所述的除屑刷9和挡屑刷10相对于第一排屑槽2对称地固定于支撑板4上;所述的除屑刷9安装在挡屑刷10的外侧;所述的除屑刷9和挡屑刷10的几何形状相同,都呈“凹”字形特征,且尺寸大小随阴极固定梁11横截面的尺寸变化而变化;所述的除屑刷9和挡屑刷10各自均包括固定框和刷头两部分;所述的除屑刷头901和挡屑刷头101各自均由柔性丝束903组成;所述的柔性丝束903沿除屑刷固定框902和挡屑刷固定框102的内侧呈排状安设;所述的容屑盒1安设于电铸槽13槽壁上且位于第一排屑槽2和第二排屑槽3正下方;所述的阴极固定梁11安设于除屑刷9的刷头901和挡屑刷10的刷头101的正中间;所述的两组除屑刷刷头901和挡屑刷刷头101均与阴极固定梁11柔性接触;所述的水平导向滚轮支撑架7和竖直导向滚轮支撑架8均安设在支撑板4上且位于除屑刷9外侧。所述的柔性丝束903的材料为柔性材料,可选为尼龙、PP或动物的毛。作业时,阴极固定梁11在外力的作用下作水平往复移动,除屑刷刷头901和挡屑刷刷头101与阴极固定梁11的三个表面始终柔性接触。在阴极固定梁11运动的过程中,附着有微细磨屑的阴极固定梁11表面首先经过的是除屑刷9,除屑刷9将附着在阴极固定梁11表面的大部分磨屑扫下来并通过第一排屑槽2掉落到容屑盒1中,部分粘附在除屑刷刷头901的柔性丝束903上的磨屑将会在振动、阴极固定梁11拖带等反复作用下最终掉落下来并通过第一排屑槽2和第二排屑槽3落入容屑盒1中;被除屑刷9擦扫过的阴极固定梁11表面再次经过挡屑刷10,挡屑刷10阻挡除屑刷9在工作过程中造成的飞溅的磨屑,以防止它们落入电铸槽13中,并进一步对阴极固定梁11进行清扫;部分粘附在滚轮上的磨屑随着滚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铸槽阴极移动梁的除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铸槽阴极移动梁的除屑装置,包括电铸槽(13)、固定于电铸槽(13)的外沿(12)的支撑板(4)、水平导向滚轮组(6)、竖直导向滚轮组(5)、水平导向滚轮支撑架(7)、竖直导向滚轮支撑架(8)和阴极固定梁(11),其特征是:它还包括除屑刷(9)、挡屑刷(10)、第一排屑槽(2)、第二排屑槽(3)和容屑盒(1);所述的支撑板(4)对称地固定在电铸槽(13)的两相对侧壁的外沿(12)上;所述的支撑板(4)上设有第一排屑槽(2)和第二排屑槽(3);所述的第一排屑槽(2)临近电铸槽(13)的槽壁安设;所述的除屑刷(9)和挡屑刷(10)相对于第一排屑槽(2)对称地固定于支撑板(4)上;所述的除屑刷(9)安设于挡屑刷(10)的外侧;所述的除屑刷(9)和挡屑刷(10)各自均包括固定框(902,102)和刷头(901,101);所述的容屑盒(1)安设于电铸槽(13)的槽壁上且位于第一排屑槽(2)和第二排屑槽(3)的正下方;所述的阴极固定梁(11)安设于除屑刷刷头(901)和挡屑刷刷头(101)的正中间;所述的除屑刷头(901)和挡屑刷头(101)均与阴极固定梁(11)柔性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铸槽阴极移动梁的除屑装置,包括电铸槽(13)、固定于电铸槽(13)的外沿(12)的支撑板(4)、水平导向滚轮组(6)、竖直导向滚轮组(5)、水平导向滚轮支撑架(7)、竖直导向滚轮支撑架(8)和阴极固定梁(11),其特征是:它还包括除屑刷(9)、挡屑刷(10)、第一排屑槽(2)、第二排屑槽(3)和容屑盒(1);所述的支撑板(4)对称地固定在电铸槽(13)的两相对侧壁的外沿(12)上;所述的支撑板(4)上设有第一排屑槽(2)和第二排屑槽(3);所述的第一排屑槽(2)临近电铸槽(13)的槽壁安设;所述的除屑刷(9)和挡屑刷(10)相对于第一排屑槽(2)对称地固定于支撑板(4)上;所述的除屑刷(9)安设于挡屑刷(10)的外侧;所述的除屑刷(9)和挡屑刷(10)各自均包括固定框(902,102)和刷头(901,101);所述的容屑盒(1)安设于电铸槽(13)的槽壁上且位于第一排屑槽(2)和第二排屑槽(3)的正下方;所述的阴极固定梁(11)安设于除屑刷刷头(901)和挡屑刷刷头(101)的正中间;所述的除屑刷头(901)和挡屑刷头(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歌张云燕闫亮郑兴帅明平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