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配电急修工袋,涉及电力工袋领域,其包括背带和包体,背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包体的两侧,包体的容纳空间设置有与配电急修班标配手工器具的数量及外形相对应的数个功能袋。本发明专利技术规整配电急修工袋内的器具的容纳空间,在配电急修时,达到维修人员不用眼看工袋,直接用手可以盲取器具,以此提高工作效率。
A power distribution pouch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wer distribution emergency repair bag, which involves the field of electric power bag, which includes a belt and a bag. The two ends of the back strap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two sides of the bag. The invention regulates the accommodating space of the appliances in the power distribution pouch, and when the power distribution is repaired, the maintenance personnel can not look at the work bags with the eye, and the work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by the direct use of the han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急修工袋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器具工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电急修工袋。
技术介绍
目前,配电急修班组的工袋,用简单的白帆布制作,简单粗陋,不美观,不防水,不具备反光防撞功能;包内只有一个内隔单元和两个外隔单元用于存放工器具,各种工器具堆在一起,既不利于使用,工器具间互相摩擦、挤压,容易损坏;背带采用等宽设计,因工器具较重,容易导致肩膀处疼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配电急修工袋,旨在克服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配电急修工袋,包括背带和包体,背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包体的两侧,所述包体的容纳空间设置有与配电急修班标配手工器具的数量及外形相对应的数个功能袋。优选地,所述包体的容纳空间将所述功能袋区分为内袋和外置于内袋外侧的外袋,内袋的容纳空间由里向外通过隔层布依次分隔为里隔层、中间隔层和外隔层,所述里隔层、中间隔层和外隔层通过隔层布由高到低呈阶梯式设置。优选地,所述里隔层的容纳空间呈长方体状,所述中间隔层设有数个功能袋,所述功能袋的大小用于存放大型配电器具;所述外隔层还设有数个功能袋,所述功能袋的大小用于存放小型配电器具。优选地,所述内袋的周面向上延伸出盖帽段,在内袋相向的两周面延伸出的盖帽段的自由端设有相互配合的拉链进行拉合。优选地,所述内袋的上下、前后、左右的边缘均缝制有定形圆塑条。优选地,所述外袋数目为至少为三,分置于内袋的向外的三个周面。优选地,所述外袋通过设置拉链或磁扣进行封盖。优选地,所述背带形状为两端小中间大,且背带中间部分宽度大于其两端宽度。优选地,所述背带和包体所用布料是由外层牛津布内层塑胶纤维粘贴压制而成。优选地,在所述背带挂肩形成的两段背带上分别设有反光贴,沿包体的外周面横向延伸设置有反光贴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袋是专用于电网配电急修班使用,故包体的容纳空间设置有与配电急修班标配手工器具的数量及外形相对应的数个功能袋,以便规整配电急修工袋内的器具的容纳空间,在配电急修时,达到维修人员不用眼看工袋,直接用手可以盲取器具,以此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配电急修工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内袋的容纳空间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参照图1-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配电急修工袋,包括背带1和包体2,背带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包体2的两侧,所述包体2的容纳空间设置有与配电急修班标配手工器具的数量及外形相对应的数个功能袋。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袋是专用于电网配电急修班使用,故包体的容纳空间设置有与配电急修班标配手工器具的数量及外形相对应的数个功能袋,以便规整配电急修工袋内的器具的容纳空间,不仅让规整后的器具不会随意碰撞,受到破坏,还在在配电急修时,达到维修人员不用眼看工袋,直接用手可以盲取器具,以此提高工作效率。优选地,所述包体2的容纳空间将所述功能袋区分为内袋21和外置于内袋外侧的外袋22,内袋21的容纳空间由里向外通过隔层布依次分隔为里隔层211、中间隔层212和外隔层213,所述里隔层211、中间隔层212和外隔层213通过隔层布由高到低呈阶梯式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是按功能分区,将包体的容纳空间区分为内袋21和外袋22,且内袋21通过隔层布由里向外呈阶梯式设置为里隔层211、中间隔层212和外隔层213,进一步地,方便维修人员有序地盲取包体内的器具,提高工作效率。优选地,所述里隔层211的容纳空间呈长方体状,所述中间隔层212设有数个功能袋,所述功能袋的大小用于存放大型配电器具;所述外隔层213还设有数个功能袋,所述功能袋的大小用于存放小型配电器具。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通过里隔层211、中间隔层212和外隔层213的空间布置,进一步地有规律地放置配电急修器具。优选地,所述内袋21的周面向上延伸出盖帽段,在内袋相向的两周面延伸出的盖帽段的自由端设有相互配合的拉链214进行拉合。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内袋21的封合是由与内袋21一体延伸的两盖帽段设置拉链配合进行,且该两盖帽段是由内袋21相向的两周面延伸而出,以此有效地保护放置于内袋21的配电急修器具不被掉落。优选地,所述内袋21的上下、前后、左右的边缘均缝制有定形圆塑条。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对内袋21的边缘缝制定形圆塑条,起到定型作用,确保背包放到地上或者背在身上都不会变形。优选地,所述外袋22数目为至少为三,分置于内袋21的向外的三个周面。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进一步地限定外袋22是围绕内袋21的向外的三个周面设置而成,以充分利用空间,扩充包体2的容纳空间。优选地,所述外袋22通过设置拉链221或磁扣222进行封盖。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进一步地限定外袋22的封装方式,以防容纳于外袋22中的器具掉落。优选地,所述背带1形状为两端小中间大,且背带1中间部分宽度大于其两端宽度。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背带1的中间部的加宽设计,用于减轻肩膀承受的压力,减轻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者的背负配电器具的负担。优选地,所述背带1和包体2所用布料是由外层牛津布内层塑胶纤维粘贴压制而成。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本配电急修工袋的布料采用由外层为牛津布内层为塑胶纤维的粘贴压制复合而成,起到防水的作用。优选地,在所述背带1挂肩形成的两段背带1上分别设有反光贴3,沿包体2的外周面横向延伸设置有反光贴条4。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配电运维器具工袋的包体2沿外周面横向延伸设反光贴条3,及在背带1挂户形成的两段背带1上分别设有相对称或不对称的反光贴4,起到反光警示作用,以防碰撞,有效地保护了袋中的器具。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下,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电急修工袋,包括背带和包体,背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包体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的容纳空间设置有与配电急修班标配手工器具的数量及外形相对应的数个功能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急修工袋,包括背带和包体,背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包体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的容纳空间设置有与配电急修班标配手工器具的数量及外形相对应的数个功能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急修工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的容纳空间将所述功能袋区分为内袋和外置于内袋外侧的外袋,内袋的容纳空间由里向外通过隔层布依次分隔为里隔层、中间隔层和外隔层,所述里隔层、中间隔层和外隔层通过隔层布由高到低呈阶梯式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急修工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里隔层的容纳空间呈长方体状,所述中间隔层设有数个功能袋,所述功能袋的大小用于存放大型配电器具;所述外隔层还设有数个功能袋,所述功能袋的大小用于存放小型配电器具。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急修工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袋的周面向上延伸出盖帽段,在内袋相向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元泉,黎绍辉,麦志远,梁文滨,艾维,夏志雄,郭伟,蓝日新,梁伟巨,潘志图,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