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傅家仁专利>正文

大型压力容器整体热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9242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大型压力容器整体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直接将所需要进行热处理的压力容器设为炉膛; b、将压力容器置于裙座上,并对压力容器和裙座加覆保温层; c、用燃烧器与压力容器密封对接并进行燃烧加热; d、通过设立于压力容器上的烟道装置对压力容器内的压力进行调节,使其压力容器内的压力为正压; e、恒温、冷却。(*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金属容器的退火热处理技术,更具体是指对。
技术介绍
压力容器焊后热处理是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最后阶段关键工艺。焊后热处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压力容器的整体内在质量,与焊缝缺陷不同,焊后热处理不能返工,热处理耗时长,耗资也大,焊后热处理的效果,是由焊后热处理工艺来保证的。因此忠实执行焊后热处理工艺,是确保焊后热处理效果的关键,热处理温度均匀性,保温时间的合理性,温度测量准确性,都是关键。我们指的大型压力容器是指高度大于10m直径大于3m的塔形压力容器(如焦碳塔)。目前的石油、化工、冶金装置都向大型化发展,这类容器很难在工厂内预制,因为如此庞大的压力容器无法整体在铁路、公路上运输,即使在海上用船运输,到了港口,从码头到施工现场的短途陆上运输也是难题,整体吊装更是难上加难。这类容器一般采用在工厂内,把钢板预制成形,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焊接,因此焊后对压力容器的热处理这一工序也必须在现场进行。传统对此类容器一般采用分段热处理方法,然后用电加热器对段与段之间的焊缝进行热处理,这种分段热处理效率低,而且工期较长,占用的场地与各种资源多。若随着压力容器的体积再进一步增大,这类的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整体热处理方法就成了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传统大型压力容器热处理的方法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包括以下步骤a、直接将所需要进行热处理的压力容器设为炉膛;b、将压力容器置于裙座上,并对压力容器和裙座加覆保温层;c、用燃烧器与压力容器密封对接并进行燃烧加热;d、通过设立于压力容器上的烟道装置对压力容器内的压力进行调节,使其压力容器内的压力为正压;e、恒温、冷却。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法中,直接将所需要进行热处理的压力容器设为炉膛,把压力容器置于裙座上,并对压力容器和裙座加覆保温层,用燃烧器与压力容器密封对接并进行燃烧加热;通过设立于压力容器上的烟道装置对压力容器内的压力进行调节,使其压力容器内的压力为正压;恒温、冷却。与传统对大型压力容器所采用的分段热处理方法相比,不必采用分段热处理,并用电加热器对段与段之间的焊缝再进行热处理,提高了热处理效率,缩短了热处理的工期,占用场地和资源少,特别适合于对更大体积的压力容器的热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对大型压力容器进行热处理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剖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结合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包括以下步骤a、直接将所需要进行热处理的压力容器1设为炉膛;b、将压力容器1置于裙座2上,并对压力容器1和裙座2加覆保温层5;c、用燃烧器3与压力容器1下端的下人孔或管口11密封对接并进行燃烧加热,燃烧器3采用工业燃烧器,工业燃烧器集点火系统、供油系统、供风系统于一体,工业燃烧器将来自于储油罐4的燃油加压雾化点燃,同时燃烧器3内的鼓风机对点燃后的火焰施加助燃风(二次风)强迫火焰充分进入压力容器1内部燃烧,热气流经压力容器1的上人孔12进入压力容器1内。d、通过设立于压力容器1上的烟道装置13对压力容器1内的压力进行调节,使其压力容器1内的压力为正压,烟道装置13是一带有挡板的烟道装置,通过烟道装置13中的挡板开启的角度对压力容器1内的压力进行调节,使其容器腔内的压力形成正压。e、恒温、冷却。所述的步骤b在对压力容器1和裙座2加覆保温层5时,在压力容器1底部与裙座2之间留有热辐射腔21,以使裙座2在热处理过程中保持自上而下的温度梯度。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还要解决的是裙座2和压力容器1之间连接的环焊缝必须与压力容器1处于同一工艺温度,裙座2底部的温度又要接近环境温度,若裙座过高的温度会产生裙座底部线膨胀量过大造成剪切底脚螺栓或因螺栓的移动胀裂水泥基础;另外,如裙座底部温度过高,传导到水泥基础上,造成局部受热膨胀而产生裂纹损坏水泥基础。因此,采用裙座与压力容器连接处的热辐射腔21的作用是保持必要的恒温宽度,然后温度逐步降低,使裙座底部的温度接近环境温,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接近线性的降温梯度,确保压力容器1在裙座2的支撑下正常进行热处理。所述的步骤c中在对压力容器1进行燃烧加热时,使压力容器1腔内加热至650±25℃,加热时间在12-16小时。当然,加热的温度根据压力容器所采用的材料来决定,材料不同,加热的温度不同,主要依据压力容器规范决定热处理的温度和加热时间。所述的步骤d中对压力容器1内的压力进行调节时,使压力容器1内的压力在1000帕-5000帕之间。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进行热处理时,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热气流加热了压力容器1内壁,然后从上人孔12通过烟道排出,带有挡板的烟道对容器1内部的热气流的压力进行调节使热处理过程形成正压,提高了容器1内烟气的充满度,改善了容器整体热处理过程温度的均匀性。温度测控装置6对压力容器1腔内的温度进行测量与控制,使整个容器1的温度均匀,达到整体热处理的效果,实践证明使用这种方法,压力容器1腔的上下部的温差可满足钢制压力容器规范所规定的工艺要求。权利要求1. 一种,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直接将所需要进行热处理的压力容器设为炉膛;b、将压力容器置于裙座上,并对压力容器和裙座加覆保温层;c、用燃烧器与压力容器密封对接并进行燃烧加热;d、通过设立于压力容器上的烟道装置对压力容器内的压力进行调节,使其压力容器内的压力为正压;e、恒温、冷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在对压力容器和裙座加覆保温层时,在压力容器底部与裙座之间留有热辐射腔,以使裙座在热处理过程中保持自上而下的温度梯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中在对压力容器进行燃烧加热时,使压力容器腔内加热至650±25℃,加热时间在12-16小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中对压力容器内的压力进行调节时,使压力容器内的压力在1000帕-5000帕之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该方法直接将所需要进行热处理的压力容器设为炉膛,把压力容器置于裙座上,并对压力容器和裙座加覆保温层,用燃烧器与压力容器密封对接并进行燃烧加热;通过设立于压力容器上的烟道装置对压力容器内的压力进行调节,使其压力容器内的压力为正压;恒温、冷却。与传统对大型压力容器所采用的分段热处理方法相比,不必采用分段热处理,并用电加热器对段与段之间的焊缝再进行热处理,提高了热处理效率,缩短了热处理的工期,占用场地和资源少,特别适合于对更大体积的压力容器的热处理。文档编号C21D9/00GK1483842SQ0314185公开日2004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8日专利技术者傅家仁, 陶立纲 申请人:傅家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家仁陶立纲
申请(专利权)人:傅家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