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形精炼钢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6104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椭圆形精炼钢包,包括包底、包壁、上法兰、下法兰和位于包壁外侧的两个吊耳,包底设置有吹氩孔,包底在水平面的投影为圆形,由包壁围成的包体的上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与包底投影同心的椭圆形,椭圆形的长轴垂直于两个吊耳的轴线,所述长轴的长度大于包底直径且不大于两个吊耳端面的距离,该椭圆形钢包充分利用了VD或VDO炉中的空间,增大了精炼钢包的容积,与普通的倒圆台形精炼钢包相比较,在盛装相同体积的钢液时,降低的钢液的液面高度,防止精炼钢包中的钢液在包底吹氧去夹杂时钢液喷溅出精炼钢包。(*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包,尤其是一种在VD或V0D炉中使用的精炼钢包。
技术介绍
精炼钢包是VD炉或VOD炉的一种重要附属件,目前最常用的精炼钢包都是 倒圆台形的,在包壁上设有两个突出的吊耳,这种形状的精炼钢包受VD或VOD 炉内部圆形空间的限制,使得精炼钢包盛装钢液的有效空间小,在包底吹氧去 夹杂时钢液极易喷溅出钢包,存在安全隐患,且影响精炼的效果,无法炼出合 格高质量的钢,为克服这一问题,通常采用减少精炼钢包中钢液的盛装量,降低 精炼钢包中钢液的液面高度,达到防止钢液在包底吹氧去夹杂时钢液喷溅出精 炼钢包。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椭圆形的精炼钢包,该精炼钢包 在不改变VD炉或V0D炉结构的情况下,充分利用VD炉或VOD炉内的有效空间, 增加精炼钢包的容积,降低钢液液面的高度,防止钢液在包底吹氧去夹杂时钢 液喷溅出精炼钢包。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椭圆形精炼钢包,包括包底、包壁、 上法兰、下法兰和位于包壁外侧的两个吊耳,包底设置有吹氩孔,包底在水平 面的投影为圆形,由包壁围成的包体的上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与包底投影同 心的椭圆形,椭圆形的长轴垂直于两个吊耳的轴线,所述长轴的长度大于包底 直径且不大于两个吊耳端面的距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包底设有两个吹氩孔,此两个吹氩孔以包体上沿投影的椭圆短轴为对称线沿长轴方向对称布置。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包壁围成的包体的上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与包底 投影同心的椭圆形,椭圆形的长轴垂直于两个吊耳的轴线,所述长轴的长度大于包底直径且不大于两个吊耳端面的距离这一技术方案,充分利用了 VD或VD0 炉中的空间,增大了精炼钢包的容积,与普通的倒圆台形精炼钢包相比较,在 盛装相同体积的钢液时,降低的钢液的液面高度,防止精炼钢包中的钢液在包 底吹氧去夹杂时钢液喷溅出精炼钢包;由于在包底部设有两个吹氩孔,此两个 吹氩孔以包体上沿投影的椭圆短轴为对称线沿长轴方向对称布置,这样在吹氩 搅拌过程中使钢液温度均匀,縮短了吹氩搅拌时间,且钢中各元素分布均匀, 夹杂物级别均保持原来水平,提高了钢的质量,同时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 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精炼钢包置入VD或VOD中的俯视图 图2是本技术的精炼钢包置入VD或V0D中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椭圆形精炼钢包由包底(3)、包壁(5)、上法兰(8)、下法 兰(9)和位于包壁(5)外侧的两个吊耳(2)及包底(3)上的吹氩孔(1)构 成,包底(3)在水平面的投影为圆形,由包壁围成的包体的上沿(11)在水平 面上的投影为椭圆形,此椭圆形与包底的投影形成的圆同心,椭圆形的长轴(7) 垂直于两个吊耳的轴线(6),所述长轴(7)的长度大于包底(3)的直径且不 大于两个吊耳(2)外端面间的距离。采用本技术的椭圆形精炼钢包,较普通的倒圆台形钢包增大了容积, 当椭圆精炼钢包置入VD或V0D炉时,縮小了与两吊耳轴线(6)垂直方向上包体同炉壁(4)间的距离,充公利用了炉内的剩余空间,因此,在不改变VD或 V0D炉的情况下,增加了钢包的容积,当椭圆精炼钢包盛入与普通钢包同样体积 的钢液时,降低了钢液液面(10)的高度,从而避免了精炼钢包中的钢液在包 底吹氧去夹杂时喷溅出精炼钢包,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提高了钢的质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在所述包底(3)设有两个吹氩孔(1),此两个吹 氩孔(1)以两个吊耳(2)的轴线为对称轴沿包体的上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形 成的椭圆的长轴方向对称布置。由于较普通钢包增加了一个吹氩孔,采用两个 吹氩孔同时吹氩并搅拌,使钢液温度更均匀,縮短了吹氩搅拌时间,且钢中各 元素分布均匀,夹杂物级别均保持原来水平,提高了钢的质量,同时节约了能 源,降低了生产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椭圆形精炼钢包,包括包底(3)、包壁(5)、上法兰(8)、下法兰(9)和位于包壁外侧的两个吊耳(2),包底设置有吹氩孔(1),包底(3)在水平面的投影为圆形,其特征是由包壁(5)围成的包体的上沿(1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与包底(3)投影同心的椭圆形,椭圆形的长轴(7)垂直于两个吊耳的(6)轴线,所述长轴(7)的长度大于包底(3)直径且不大于两个吊耳端面的距离。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形精炼钢包,其特征是在所述包底(3) 设有两个吹氩孔(1),此两个吹氩孔(1)以包体的上沿(11)投影的椭圆短轴 为对称线沿长轴(7)方向对称布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椭圆形精炼钢包,包括包底、包壁、上法兰、下法兰和位于包壁外侧的两个吊耳,包底设置有吹氩孔,包底在水平面的投影为圆形,由包壁围成的包体的上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与包底投影同心的椭圆形,椭圆形的长轴垂直于两个吊耳的轴线,所述长轴的长度大于包底直径且不大于两个吊耳端面的距离,该椭圆形钢包充分利用了VD或VDO炉中的空间,增大了精炼钢包的容积,与普通的倒圆台形精炼钢包相比较,在盛装相同体积的钢液时,降低的钢液的液面高度,防止精炼钢包中的钢液在包底吹氧去夹杂时钢液喷溅出精炼钢包。文档编号C21C7/072GK201190170SQ200820014819公开日2009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3日专利技术者左永光, 臣 王, 王敏涛 申请人:辽宁凯瑞特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椭圆形精炼钢包,包括包底(3)、包壁(5)、上法兰(8)、下法兰(9)和位于包壁外侧的两个吊耳(2),包底设置有吹氩孔(1),包底(3)在水平面的投影为圆形,其特征是:由包壁(5)围成的包体的上沿(1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与包底(3)投影同心的椭圆形,椭圆形的长轴(7)垂直于两个吊耳的(6)轴线,所述长轴(7)的长度大于包底(3)直径且不大于两个吊耳端面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涛王臣左永光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凯瑞特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