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辊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5771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辊小车,包括车架,还包括对称设置的二载物支架及用于驱动二载物支架同步升降的升降机构,该车架包括二立柱、二底座及连接杆,该连接杆横向连接在二立柱之间,二立柱分别设置在二底座上,该底座下方设有行走轮;该载物支架包括支撑臂和用于放置辊筒的托盘,该支撑臂水平纵向设置,该托盘设置在该支撑臂前端;该升降机构包括转轴、二齿轮、二齿条及用于驱动该转轴转动的驱动组件,二齿条竖向设置并且分别与二载物支架连接,该转轴横向设置在该车架上,二齿轮对称设置在该转轴的两端,二齿轮分别与二齿条相啮合。利用该换辊小车来承载辊筒,换辊的过程只需一人即可完成操作,省时省力,并且可以防止发生安全故。

A roll change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ll change car, including a frame, and a symmetrical two carrier support and a lifting mechanism for driving the two carrier support to synchronously lift and fall. The frame comprises a two column, a two base and a connecting rod, which is connected horizontally between the two columns, and the two column is respectively set on the two base. A walking wheel is provided below the base, which includes a support arm and a tray for placing the roller. The support arm is horizontally arranged, and the tray is set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support arm; the lift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rotating shaft, a two gear, a two rack, and a driving component for driving the rotating shaft. The two rack is set vertically and separately. The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horizontally on the frame, and the two gear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at the two ends of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two gear is meshed with the two rack respectively. The roller changing car is used for carrying the roller, and the process of changing the roller needs only one person to complete the operation, saving time and labor, and preventing the occurrence of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辊小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辊小车。
技术介绍
版辊和压辊的大小要以承印物的宽度为基准进行选择,印刷不同宽度的承印物,需要对应更换不同的尺寸大小的压辊和版辊。由于压辊、版辊的重量很大,在装卸辊筒时,需要多名工人才能够扛住压辊或版辊,然后再由其他工人将压辊、版辊安装到机架上或者是从机架上拆卸下来。因此,现有的印刷设备在更换压辊、版辊时费时费力,装卸过程耗用时间长,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而且,在抬动压辊、版辊时,还经常出现压辊、版辊压伤、砸伤工人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辊小车,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换辊小车,包括车架,还包括对称设置的二载物支架及用于驱动二载物支架同步升降的升降机构,该车架包括二立柱、二底座及连接杆,该连接杆横向连接在二立柱之间,二立柱分别设置在二底座上,该底座下方设有行走轮;该载物支架包括支撑臂和用于放置辊筒的托盘,该支撑臂水平纵向设置,该托盘设置在该支撑臂前端;该升降机构包括转轴、二齿轮、二齿条及用于驱动该转轴转动的驱动组件,二齿条竖向设置并且分别与二载物支架连接,该转轴横向设置在该车架上,二齿轮对称设置在该转轴的两端,二齿轮分别与二齿条相啮合。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连接杆为中空的管状结构,该转轴及齿轮设置在该连接杆当中,该齿条竖直穿过该连接杆。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驱动组件包括摇杆、蜗轮和蜗杆,该蜗轮套设在该转轴上,该蜗杆与该蜗轮相啮合,该摇杆一端沿径向插入到该连接杆内并与该蜗杆相连接。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驱动组件包括摇杆、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该第一锥形齿轮套设在该转轴上,该第二锥形齿轮与该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该摇杆一端沿径向插入到该连接杆内与该第二锥形齿轮相连接。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载物支架还包括导向柱,该导向柱竖向设置,该导向柱上端与该支撑臂的后端连接,二载物支架的导向柱分别与二车架的立柱活动插接在一起。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立柱为中空的管状结构,该导向柱插设在该立柱内,该导向柱上设有滚轮,该滚轮与该立柱的内壁滚动连接。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托盘为中部下凹的V形板结构。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托盘的表面设有一层胶垫。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车架还包括二加强件,二加强件分别对应二立柱设置,该立柱设置在该底座顶面的后端部,该加强件呈L形状,该加强件一端连接该立柱,另一端与该底座顶面的前端部连接。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车架还包括二手柄,二手柄分别设置在二立柱的中上部。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二齿轮分别与二齿条相啮合,通过该驱动组件带动该转轴转动之后,二齿轮便可同步转动,驱动二齿条同步上升或下降,又由于二载物支架分别与二齿条固定连接,因此,二载物支架便可与二齿条同步上下移动。安装辊筒(如压辊或版辊)时,二支撑臂前端的托盘可以支撑住辊筒,通过该换辊小车就可轻松快速地将辊筒推至安装位置,再通过该升降机构将辊筒上升到安装位置,就可以很容易地将辊筒安装在机架上。同理,需要卸下辊筒时,只需将该换辊小车推至待卸辊筒下方,通过升降机构将托盘上升到辊筒下方,卸下辊筒之后,辊筒自然落在托盘上。利用该换辊小车来承载辊筒,换辊的过程只需一个人即可完成操作,具有省时省力的优点,并且可以防止发生安全故。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绘示了本技术一种换辊小车的主视示意图。图2绘示了图1所示一种换辊小车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的一种换辊小车,包括车架10、对称设置的二载物支架20及用于驱动二载物支架同步升降的升降机构30。该车架10包括二立柱11、二底座12及连接杆13,该连接杆13横向连接在二立柱11之间,二立柱11分别设置在二底座12上,该底座12下方设有行走轮14。该载物支架20包括支撑臂21和用于放置辊筒40的托盘22,该支撑臂21水平纵向设置,该托盘22设置在支撑臂21前端。该升降机构30包括转轴、二齿轮、二齿条33及用于驱动该转轴转动的驱动组件,二齿条33竖向设置并且分别与二载物支架20连接。该载物支架20可随该齿条33同步上升或下降。该转轴横向设置在该车架10上,二齿轮对称设置在该转轴的两端,二齿轮分别与二齿轮33相啮合。驱动组件驱动该转轴转动,二齿轮同步转动以驱动二齿条33同步升降,从而带动二载物支架20同步升降。该连接杆13为中空的管状结构,该转轴及齿轮设置在连接杆13当中。该齿条33竖直穿过该连接杆13。该驱动组件包括摇杆34、蜗轮和蜗杆。该蜗轮套设在该转轴上并且二者在周向上卡接,蜗轮和转轴同步转动。该蜗杆与该蜗轮相齿合,蜗杆转动可带动蜗轮转动。该摇杆34一端沿径向插入到该连接杆13内并与该蜗杆相连接。通过摇动该摇杆34就可使该转轴转动。可以理解地,该驱动组件也可以是电机,只要能够驱动该转轴旋转即可。或者,该驱动组件可以包括摇杆34、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该第一锥形齿轮套设在该转轴上与转轴同步转动,该第二锥形齿轮与该第一锥形齿轮相齿合,该摇杆34一端沿径向插入到该连接杆13内与该第二锥形齿轮相连接。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是45度的锥齿轮,摇动该摇杆34同样可使该转轴转动。该载物支架20还包括导向柱23,该导向柱23竖向设置,该导向柱23上端与该支撑臂21的后端连接。二载物支架的导向柱23分别与二车架的立柱11活动插接在一起。优选地,该立柱11分别为中空的管状结构,该导向柱23插设在该立柱11内,该导向柱23上设有滚轮232,该滚轮232与该立柱11的内壁滚动连接。由于该导向柱23插设在该立柱11内,加强了载物支架20升降的稳定性。该导向柱23上的滚轮232与该立柱11的内壁连接,减小摩擦系数,导向柱23更容易滑动。优选地,该托盘22为中部下凹的V形板结构,这样可避免辊筒40在该托盘22上滚动。该托盘22的表面设有一层胶垫25,胶垫25避免在装卸辊筒40时,辊筒40与托盘22之间发生刚性碰撞,撞坏辊筒40。优选地,该车架还包括二加强件15,二加强件15分别对应二立柱11设置。该立柱11设置在该底座12顶面的后端部,该加强件15呈L形状,该加强件15一端连接该立柱11,另一端与该底座12顶面的前端部连接。由于立柱设置在该底座的后端部,该底座的前端部与立柱之间连接有加强件,使得整个车身的重心向后,当放置滚筒时,可保持车身平稳避免向前倾覆。优选地,该车架10还包括二手柄16,二手柄16分别设置在二立柱11的中上部,便于推拉该小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换辊小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辊小车,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设置的二载物支架及用于驱动二载物支架同步升降的升降机构,该车架包括二立柱、二底座及连接杆,该连接杆横向连接在二立柱之间,二立柱分别设置在二底座上,该底座下方设有行走轮;该载物支架包括支撑臂和用于放置辊筒的托盘,该支撑臂水平纵向设置,该托盘设置在该支撑臂前端;该升降机构包括转轴、二齿轮、二齿条及用于驱动该转轴转动的驱动组件,二齿条竖向设置并且分别与二载物支架连接,该转轴横向设置在该车架上,二齿轮对称设置在该转轴的两端,二齿轮分别与二齿条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辊小车,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设置的二载物支架及用于驱动二载物支架同步升降的升降机构,该车架包括二立柱、二底座及连接杆,该连接杆横向连接在二立柱之间,二立柱分别设置在二底座上,该底座下方设有行走轮;该载物支架包括支撑臂和用于放置辊筒的托盘,该支撑臂水平纵向设置,该托盘设置在该支撑臂前端;该升降机构包括转轴、二齿轮、二齿条及用于驱动该转轴转动的驱动组件,二齿条竖向设置并且分别与二载物支架连接,该转轴横向设置在该车架上,二齿轮对称设置在该转轴的两端,二齿轮分别与二齿条相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辊小车,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杆为中空的管状结构,该转轴及齿轮设置在该连接杆当中,该齿条竖直穿过该连接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辊小车,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组件包括摇杆、蜗轮和蜗杆,该蜗轮套设在该转轴上,该蜗杆与该蜗轮相啮合,该摇杆一端沿径向插入到该连接杆内并与该蜗杆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辊小车,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组件包括摇杆、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该第一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宇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汇峰新型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