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智能导尿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55120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功能智能导尿袋,包括导尿管、连接套、电机、旋转轴、旋转套、压力传感器、排尿孔、第一排尿槽、第二排尿槽、连接管、尿袋,该多功能智能导尿袋,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可智能的将导尿管与尿道进行连通或隔断,去除了人工给患者放尿的步骤,以此对患者进行膀胱放尿训练,不仅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还有效的确保了患者膀胱放尿的训练效果。

Multi-function intelligent urethral catheterization ba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 intelligent urine guide bag, which includes a catheter, a connecting sleeve, a motor, a rotating shaft, a rotating sleeve, a pressure sensor, a urination hole, a first urination trough, a second urination tank, a connecting pipe and a urine bag. The multifunctional intelligent urine bag has a clever structure, powerful function and simple operation, through the use of the device, the device is used, The urinary catheter and urethra are connected or separated intelligently, and the steps to put urine into the patient are removed. The bladder discharge training for the patients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work burden of the medical staff, but also effectively ensure the training effect of bladder discharge in the pat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智能导尿袋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尿袋,尤其涉及多功能智能导尿袋。
技术介绍
留置导尿是临床常用的操作手段,在危重病人抢救,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锻炼,尿量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危重患者长期留置尿管拔出后常出现泌尿功能紊乱;因此,在拔除留置尿管前应进行夹闭和开放模仿了正常情况下膀胱充盈和排空的过程,以期恢复膀胱肌肉的运动功能。目前多采用医护人员人工使用夹子将导尿管进行夹持以此将导尿管进行隔断,当导尿管夹持后的时间到达医护人员所需要求的时间后,医护人员再用手打开夹子,以此让患者体内的尿液排出外界,通过以上方式,对患者进行膀胱放尿的训练,同时,因人工夹闭尿管并不完全符合正常生理的膀胱压力敏感性排尿的过程,从而影响患者膀胱训练的效果,此外,因人工关闭尿管的方式费时费力,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多功能智能导尿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多功能智能导尿袋,来解决目前传统的导尿袋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无法智能的对患者膀胱进行训练,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影响了患者膀胱训练效果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智能导尿袋,包括导尿管、连接套、电机、旋转轴、旋转套、压力传感器、排尿孔、第一排尿槽、第二排尿槽、连接管、尿袋,所述的连接套位于导尿管底部,所述的连接套与导尿管螺纹相连,所述的电机位于连接套内壁上端,所述的电机与连接套螺纹相连,所述的旋转轴位于电机顶部,所述的旋转轴与电机紧配相连,所述的旋转套位于旋转轴顶部,所述的旋转套与旋转轴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旋转套与连接套转动相连,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位于旋转套内部中端,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与旋转套螺纹相连,所述的排尿孔位于旋转套内部下端前后两侧,所述的排尿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第一排尿槽位于连接套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一排尿槽与连接套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二排尿槽位于连接套内部下端,所述的第二排尿槽与连接套一体相连,所述的连接管贯穿连接套底部,所述的连接管与连接套螺纹相连,所述的尿袋位于连接管底部,所述的尿袋与连接管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连接套左侧下端还贯穿有流量传感器,所述的流量传感器与连接套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流量传感器左侧还设有流量记录仪,所述的流量记录仪与流量传感器信号线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旋转轴外壁还设有感应板,所述的感应板与旋转轴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连接套内部上端右侧还设有第一金属传感器,所述的第一金属传感器与连接套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连接套内部上端后侧还设有第二金属传感器,所述的第二金属传感器与连接套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连接套右侧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连接套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连接套右侧还设有保护罩,所述的保护罩与连接套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连接套外壁左侧上端还设有显示器,所述的显示器与连接套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连接套内部右侧下端还设有流速传感器,所述的流速传感器与连接套螺纹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多功能智能导尿袋,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用手将导尿管未与连接套相连接的一端插入患者的膀胱内,此时,患者膀胱内的尿液由导尿管排入连接管内部上端,即尿液处于旋转套内,通过以上方式,使得尿液对旋转套内的压力传感器实行挤压力,当该挤压力高于压力传感器所设定的标准值时,电机被开启,此时,电机驱动旋转轴带动旋转套连同感应板做顺时针旋转运动,当感应板与第二金属传感器相接触时,即第二金属传感器监测到感应板时,电机停止工作,同步,当第二金属传感器监测到感应板时,排尿孔与第一排尿槽处于相互重合的状态,通过以上方式,使得导尿管与尿袋处于连通的状态,此时,旋转套内的尿液、导尿管内的尿液以及患者体内的尿液由重合状态后的排尿孔以及第一排尿槽排入第二排尿槽内,再由第二排尿槽排入连接管内,再由连接管排入尿袋内,以此对患者的尿液进行收纳处理,通过以上方式,对患者进行智能的膀胱放尿训练,同时,在尿液由第二排尿槽排入连接管的过程中,流量传感器对尿液的流量进行监测,并肩监测的数值传递给流量记录仪,以此让流量记录仪对尿液的流量进行记录,医护人员可使用流量记录仪知晓患者尿液流量的情况,当旋转套内尿液对压力传感器的挤压力低于压力传感器所设定的标准值时,电机被开启,电机驱动旋转轴带动旋转套连同感应板做逆时针旋转运动,当感应板与第一金属传感器相接触时,即第一金属传感器监测到感应板时,电机停止工作,同步,当第一金属传感器监测到感应板时,排尿孔与第一排尿槽处于相互交错的状态,通过以上方式,使得导尿管与尿袋处于隔断的状态,防止尿袋内的尿液回流至患者体内,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该多功能智能导尿袋,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可智能的将导尿管与尿道进行连通或隔断,去除了人工给患者放尿的步骤,以此对患者进行膀胱放尿训练,不仅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还有效的确保了患者膀胱放尿的训练效果,同时,该装置可精准的对患者尿液的流量进行记录,便于医护人员清晰的知晓患者尿液流量的情况,有效的提高了医护人员监测患者尿液流量的精准性,同时,蓄电池是为了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所述蓄电池与电机、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第一金属传感器以及第二金属传感器导线相连,保护罩是为了对蓄电池的外观起到保护作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与电机信号线相连,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型号为803-30KG,所述的第一金属传感器和第二金属传感器与电机信号线相连,所述的第一金属传感器与第二金属传感器型号为LJ12A3-4-Z/BX,所述的电机型号为GMP16-030PA,所述的流量传感器型号为LWGYA/B/C,所述的流量记录仪型号为ZYW202-SF,所述的流量记录仪与外界电源相连接,以此让外界电源给流量记录仪提供能量供应,所述的感应板为铁质材料,同时,当患者处于排尿的过程中,即患者处于膀胱放尿训练时,流速传感器对患者尿液的流速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的数值传递给显示器,若医护人员此时在患者身旁,医护人员可通过显示器显示的数值知晓患者当前尿液的流速情况,所述的流速传感器与显示器信号线相连,所述的流速传感器型号为KS-20-1.0M。附图说明图1是多功能智能导尿袋的局部主视剖视图;图2是连接套的内部局部剖视图;图3是连接套与旋转套的俯视剖视图;图4是连接套、第一金属传感器以及第二金属传感器的俯视连接剖视图。导尿管1、连接套2、电机3、旋转轴4、旋转套5、压力传感器6、排尿孔7、第一排尿槽8、第二排尿槽9、连接管10、尿袋11、流量传感器201、流量记录仪202、第一金属传感器203、第二金属传感器204、蓄电池205、保护罩206、显示器207、流速传感器208、感应板40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多功能智能导尿袋,包括导尿管1、连接套2、电机3、旋转轴4、旋转套5、压力传感器6、排尿孔7、第一排尿槽8、第二排尿槽9、连接管10、尿袋11,所述的连接套2位于导尿管1底部,所述的连接套2与导尿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功能智能导尿袋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智能导尿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尿管、连接套、电机、旋转轴、旋转套、压力传感器、排尿孔、第一排尿槽、第二排尿槽、连接管、尿袋,所述的连接套位于导尿管底部,所述的连接套与导尿管螺纹相连,所述的电机位于连接套内壁上端,所述的电机与连接套螺纹相连,所述的旋转轴位于电机顶部,所述的旋转轴与电机紧配相连,所述的旋转套位于旋转轴顶部,所述的旋转套与旋转轴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旋转套与连接套转动相连,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位于旋转套内部中端,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与旋转套螺纹相连,所述的排尿孔位于旋转套内部下端前后两侧,所述的排尿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第一排尿槽位于连接套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一排尿槽与连接套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二排尿槽位于连接套内部下端,所述的第二排尿槽与连接套一体相连,所述的连接管贯穿连接套底部,所述的连接管与连接套螺纹相连,所述的尿袋位于连接管底部,所述的尿袋与连接管螺纹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智能导尿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尿管、连接套、电机、旋转轴、旋转套、压力传感器、排尿孔、第一排尿槽、第二排尿槽、连接管、尿袋,所述的连接套位于导尿管底部,所述的连接套与导尿管螺纹相连,所述的电机位于连接套内壁上端,所述的电机与连接套螺纹相连,所述的旋转轴位于电机顶部,所述的旋转轴与电机紧配相连,所述的旋转套位于旋转轴顶部,所述的旋转套与旋转轴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旋转套与连接套转动相连,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位于旋转套内部中端,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与旋转套螺纹相连,所述的排尿孔位于旋转套内部下端前后两侧,所述的排尿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第一排尿槽位于连接套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一排尿槽与连接套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二排尿槽位于连接套内部下端,所述的第二排尿槽与连接套一体相连,所述的连接管贯穿连接套底部,所述的连接管与连接套螺纹相连,所述的尿袋位于连接管底部,所述的尿袋与连接管螺纹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导尿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套左侧下端还贯穿有流量传感器,所述的流量传感器与连接套螺纹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晓涛王新来潘艳芳狄政莉顾乃兵刘志勤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