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杰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智能化家庭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5196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家庭用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智能化家庭用床,包括床体、置于床体上的床架、置于床架上的床板,床架由可相对转动地铰接在一起的前床架和后床架组成,后床架通过滑动组件连接在床体上;床板由依次可相对转动铰接的前部床板、中部床板和尾部床板组成,前部床板与中部床板的铰接处与前床架和后床架的铰接处对应;前部床板固定在前床架上且前部床板下方安装有第一转动组件;中部床板固定在后床架上;尾部床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转动组件和转动连接件,通过该第二转动组件和转动连接件,尾部床板可相对床架向后上方折叠;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这种设计能够有效减少腰背部的作用力。

A new type of intelligent home be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amily bed technical field, in particular to a new type of intelligent home bed, which comprises a bed body, a bed frame placed on a bed and a bed board placed on a bed frame. The bed frame is composed of a front bedframe and a rear bedstead that can be articulated together with relative rotation, and the rear bed is connected to the bed through a sliding assembly; the bed board is in turn. The front bedplate, the central bed board and the tail bed board are composed of the relative rotating hinges. The hinge joint of the front bed board and the central bed plate corresponds to the hinges of the front bed and the rear bedstead; the front bed board is fixed on the front bed and the front bedplate is installed with the first rotation component under the front bed board; the middle bed board is fixed on the rear bedstead; the rear bedplate is under the bed board. A second rotation component and a rotating connector are set up. Through the second rotating component and the rotating connector, the rear bedplate can be folded over the bedstead; the first rotation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rotation component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device; this desig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force of the b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化家庭用床
本专利技术属于家庭用床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智能化家庭用床。
技术介绍
床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现代人类生活条件的不断升级和物质条件的不断富足,人们的家具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在人们不仅对床舒适性有很高要求,同时对床功能性也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失眠,或者睡眠质量不好,或者打鼾,然而传统的床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对人们造成极大的困扰。另外中国社会日益老龄化,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多有不便,特别是有些行动不便,需要人照顾的老人,也包括一些可能是疾病导致行动不便的人士,然而传统的床均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目前,针对这些人群所使用的智能化家庭用床,多数是床头一侧设置手动或电动驱动装置,使床头一侧升起,这种半折床在一侧启动时,人体往往会向床尾滑动,这时的腰臀部受力比正常坐凳子时受力要大,长此以往,会损伤人体的腰臀部肌肉。为此,需要设计一款能够从根源上环节腰臀部受力的新型智能化家庭用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智能化家庭用床。一种新型智能化家庭用床,包括床体、置于床体上的床架、置于床架上的床板,所述床架由可相对转动地铰接在一起的前床架和后床架组成,后床架通过滑动组件连接在床体上;床板由依次可相对转动铰接的前部床板、中部床板和尾部床板组成,前部床板与中部床板的铰接处与前床架和后床架的铰接处对应;所述的前部床板固定在前床架上且前部床板下方安装有第一转动组件;所述的中部床板固定在后床架上;所述的尾部床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转动组件和转动连接件,通过该第二转动组件和转动连接件,所述尾部床板可相对床架向后上方折叠;所述的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进一步,所述的前部床板为第一床板,所述的中部床板为第二床板,所述的尾部床板由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相互铰接而成;所述的第一床板固定于前床架上,所述的第一床板下方安装有第一转动组件;所述的第二床板固定于后床架上,所述的第三床板下方安装有第二转动组件,所述的第四床板通过转动连接件与后床架活动连接。进一步,所述的滑动组件包括滑动轨道和与滑动轨道配合使用的滑块,所述的滑动轨道固定于床体上侧,所述的滑块固定于后床架下侧。进一步,所述的滑动组件的个数为4,分别设置在后床架的端部和尾部两侧。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转动组件包括支撑连杆和驱动支撑连杆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的支撑连杆的一端与前部床板铰接,另一端与床体铰接连接。进一步,所述的支撑连杆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支撑连杆和第二支撑连杆,在第一支撑连杆和第二支撑连杆中间设置有第一横杆,所述的第一横杆上固定设置有旋转轴,所述的驱动装置为电动推杆,所述的电动推杆与旋转轴铰接,所述的驱动装置固定在前部床板的下方。进一步,所述的第二转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三床板下方的第二横杆和驱动第二横杆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的第二横杆上固定设置有旋转轴,所述的驱动装置为电动推杆,所述的电动推杆与第二旋转轴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固定在第三床板的下方。进一步,所述床体或床架上还挂设有遥控器,该遥控器通过导线与控制装置连接,或者遥控器与控制装置之间通过无线连接,或者,遥控器与该控制装置之间通过蓝牙连接。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之间通过旋转卡扣连接。进一步,所述的滑动轨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挡片。进一步,所述的驱动装置与PLC控制系统连用,所述PLC控制系统的控制开关设置在床体或床架上。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之间通过旋转卡扣连接。进一步,所述的新型智能化家庭用床,还包括四个床脚,所述的四个床脚分别位于床体的四角。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智能化家庭用床具有如下创新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新型智能化家庭用床,与现有的或常规的智能床不同,常规的智能床,床头一侧在驱动作用下向上转动时,即这种半折床在一侧启动时,人体在力的作用下往往会向床尾滑动,这时的腰臀部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需要对腰背部施加较大的作用力,比正常坐凳子时受力要大,长此以往,会损伤人体的腰臀部肌肉。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智能化家庭用床,当前床架在驱动作用下向上转动时,后床架向后滑动,能够有效减少前床架向上转动对人体产生的向前的推力,使人体在起身状态下处理平衡状态,这种设计能够有效减少腰背部维持身体平衡所需要的作用力,这种设计对于年老体弱或者腰背有疾病的病人效果尤其明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新型智能化家庭用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新型智能化家庭用床的床头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位附图1的A-A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种新型智能化家庭用床,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床体5、置于床体5上的床架3、置于床架3上的床板12,所述床架3由可相对转动地铰接在一起的前床架31和后床架32组成,后床架通过滑动组件连接在床体上;床板12由依次可相对转动铰接的前部床板、中部床板和尾部床板组成,前部床板与中部床板的铰接处与前床架31和后床架32的铰接处对应;所述的前部床板固定在前床架31上且前部床板下方安装有第一转动组件;所述的中部床板固定在后床架32上;所述的尾部床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转动组件和转动连接件4,通过该第二转动组件和转动连接件4,所述尾部床板可相对床架3向后上方折叠;所述的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与控制装置15电性连接。具体地,所述的床体5为框架结构,所述的床架3为与床体5结构相对性的框架结构。所述的床体5上还包括四个床脚7,所述的四个床脚7分别位于床体5的四角。所述的床板12上还可以放置床垫14。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的前部床板为第一床板121,所述的中部床板为第二床板122,所述的尾部床板由第三床板123和第四床板124相互铰接而成;所述的第一床板121固定于前床架31上,所述的第一床板121下方安装有第一转动组件(如图3所示);所述的第二床板122固定于后床架32上,所述的第三床板123下方安装有第二转动组件,所述的第四床板124通过转动连接件4与后床架32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床板121在第一转动组件的作用下向上转动时,所述的后床架32在滑动组件的作用下相对床体5向后滑动,所述的第三床板123在第二转动组件的作用下向上转动,所述的转动连接件4带动第四床板124移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新型智能化家庭用床的工作原理是:一般状态下,所述的床板12、床垫14、床架3水平位于床体5上,当人体需要起身时,通过启动与控制装置15电性连接的遥控设备,启动第一转动组件,所述的第一床板121在第一转动组件的作用下向上转动时,所述的后床架32在滑动组件的作用下相对床体5向后滑动,所述的第三床板123在第二转动组件的作用下向上转动,所述的转动连接件4带动第四床板124移动。常规的智能床,床头一侧在驱动作用下向上转动时,这种半折床在一侧启动时,人体在力的作用下往往会向床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智能化家庭用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智能化家庭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5)、置于床体(5)上的床架(3)、置于床架(3)上的床板(12),所述床架(3)由可相对转动地铰接在一起的前床架(31)和后床架(32)组成,后床架通过滑动组件连接在床体上;床板(12)由依次可相对转动铰接的前部床板、中部床板和尾部床板组成,前部床板与中部床板的铰接处与前床架(31)和后床架(32)的铰接处对应;所述的前部床板固定在前床架(31)上且前部床板下方安装有第一转动组件;所述的中部床板固定在后床架(32)上;所述的尾部床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转动组件和转动连接件(4),通过该第二转动组件和转动连接件(4),所述尾部床板可相对床架(3)向后上方折叠;所述的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与控制装置(15)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化家庭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5)、置于床体(5)上的床架(3)、置于床架(3)上的床板(12),所述床架(3)由可相对转动地铰接在一起的前床架(31)和后床架(32)组成,后床架通过滑动组件连接在床体上;床板(12)由依次可相对转动铰接的前部床板、中部床板和尾部床板组成,前部床板与中部床板的铰接处与前床架(31)和后床架(32)的铰接处对应;所述的前部床板固定在前床架(31)上且前部床板下方安装有第一转动组件;所述的中部床板固定在后床架(32)上;所述的尾部床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转动组件和转动连接件(4),通过该第二转动组件和转动连接件(4),所述尾部床板可相对床架(3)向后上方折叠;所述的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与控制装置(15)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能化家庭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部床板为第一床板(121),所述的中部床板为第二床板(122),所述的尾部床板由第三床板(123)和第四床板(124)相互铰接而成;所述的第一床板(121)固定于前床架(31)上,所述的第一床板(121)下方安装有第一转动组件;所述的第二床板(122)固定于后床架(32)上,所述的第三床板(123)下方安装有第二转动组件,所述的第四床板(124)通过转动连接件(4)与后床架(32)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能化家庭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组件包括滑动轨道(9)和与滑动轨道(9)配合的滑块(91),所述的滑动轨道(9)固定于床体(5)上侧,所述的滑块(91)固定于后床架(32)下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智能化家庭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组件的个数为4,分别设置在后床架(32)的端部和尾部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李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