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广西野生石崖茶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4834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0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广西野生石崖茶的种植方法,通过选址、整地改造、培育组培苗、移栽种植、培土施肥及后期管理等综合管理方法,种植出的野生石崖茶保持原来的优良性状,在生长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使用植物源农药及有机肥代替,既能满足野生石崖茶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的养分,又能避免病虫害的危害,最终生产出绿色安全、品质高的有机野生石崖茶,为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野生石崖茶的普及推广及大面积种植提供了依据。

A method of planting wild stone cliff tea in Guangxi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the planting method of Guangxi wild stone cliff tea.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methods, such as site selection, renovation, cultivation of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transplanting planting, soil fertilization and later management, the wild stone cliff tea cultivated in the plant keeps its original excellent characters, and does not use chemical and chemical fertilizers and plants during the growth process. The substitute of source pesticide and organic fertilizer can not only satisfy the nutrients needed in the growth process of the wild stone cliff tea, but also avoid the harm of disease and insect. Finally, the organic wild stone cliff tea with high quality and green safety is produced, which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wild stone cliff tea in Jinxiu Yao Autonomous County, Guangxi, and the large area pla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广西野生石崖茶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作物种植
,具体涉及广西野生石崖茶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石崖茶,学名亮叶黄瑞木,扬桐属,乔木。主要生长于广西装置自治区金秀瑶族县内南部山区,日照短、温差大、阴凉潮湿的石山峭壁或山涧边,又因该茶长于悬崖绝壁,可谓吸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出风格独特的纯天然饮品,古时驯猴采摘,民间又称为"猴摘茶"。经有关部门检测,由于石崖茶不含咖啡碱,饮后不影响睡眠,并富含黄酮类物质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因此深受消费者喜爱。石崖茶广东中山大学植物专家鉴定:平乐野生石崖茶为亮叶杨桐属黄瑞木茶科,主要成分为:黄酮类20%、茶多酚23.4%,氨基酸9.73%,以及野生物碱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元素,是目前发现在自然植物中黄酮类含量最高的植物,属国内珍稀的原生态纯天然绿色植物的茶中珍品。另外,野生石崖茶茶色碧绿如翡翠,馨香爽口,含茶碱量低。品后回味无穷,不影响睡眠,长期早晚饮用,具有清热解毒、护肝明目、消炎润肺,养颜、降血压.减少脂肪、健胃消食等作用,对咽喉炎、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具有明显的作用,可谓大瑶山的山中珍品。由于广西金秀县野生石崖茶的优秀品质,当地农户开始大批量的移栽种植石崖茶,但出现很多问题,如种植的石崖茶移栽后成活率很低,或者即使勉强成活,其品质难以与野生石崖茶相比。我们检索到如下关于石崖茶的种植资料: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4488473B,名称:野生石崖茶人工驯化栽培方法,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生石崖茶人工驯化栽培方法,涉及茶叶种植
:包括如下步骤:选地、移栽种植、管护和病虫害防治;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为大规模提高野生石崖茶产量,导致野生石崖茶品质改变的问题。该专利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野生石崖茶品质不变的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使用常规方法仍然使得成活率不高,难以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广西野生石崖茶的种植方法,不仅可以以组培苗繁育的方式保持幼苗具有野生石崖茶的优良性状和品质,同时可以在种植过程中规范种植,生产出无公害、高品质的茶叶,同时该种植方法可操作性强、具有大规模推广的潜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广西野生石崖茶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址:选择交通便利、海拔高于600米,水利条件好、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0%以上的坡地或丘陵,在其背光面作为种植基地;种植基地周围需有森林或草地。(2)整地改造:将山坡或丘陵地上的杂草乱树砍倒、晒干,集中烧毁,将树根、草根斩断翻出,太阳下暴晒一周;每亩地均匀撒入30~50kg聚丙烯酸钠、1000kg腐熟鸡粪及200~300kg海藻肥,使用粉垄设备整地,深翻土壤30~40cm,耙平。(3)用水溶性营养袋培育广西野生石崖茶组培苗。(4)选择茎秆粗壮、无病虫害危害,根系发达的组培苗移栽;所述组培苗主根长至10cm以上,侧根大于10根以上时移栽。(5)移栽种植:按行间距2m×2m挖坑定植,每行之间开设排水沟,防治积水;将步骤(4)得到的组培苗按180~200棵/亩种植密度移栽定植,将水溶性营养袋培育的野生石崖茶组培苗放置其中,撒入20~30kg烟叶粉防治地下害虫,覆土,灌水。(6)培土施肥:在每年的1~2月份施足底肥,在石崖茶幼苗期每隔一个半月培土追施有机肥,施肥后及时浇水,促进幼苗及时吸收养分。在培土追肥后7天喷施含γ-聚谷氨酸和海藻肥的叶面肥,提高树体免疫力;培土时配合中耕除草,深翻20cm以上,让杂草断根上翻至土的上层。在石崖茶成熟生长期每年3~5次补充水溶颗粒肥,在其采摘期及时补充水溶液体肥,利于茶树及时补充供给养分。(7)病虫害防治:每年在3~4月份和6~7月份进行一次病虫害防治,喷施植物源杀虫杀菌剂,做到喷匀打透,叶面不滴水即可。(8)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尽量做到不剪枝、不人为给茶树定型,让其在自然条件下生长,接受大自然风吹日晒雨淋,在其收获期收获茶叶。步骤(1)所述选址还需具备种植基地周围不能建有化工厂、污水池或食品加工基地。步骤(3)所述广西野生石崖茶组培苗的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外植体的采摘:在每年的5~6月份,选择海拔800米以上,常年生长于悬崖峭壁的、无病虫害侵染的野生石崖茶,采摘其嫩芽。(2)消毒:使用纯净水将嫩芽反复冲洗3~4次后,用升汞溶液消毒10~20min后,用消过毒的滤纸片吸干,备用。(3)愈伤组织培养: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如下操作:用消毒过的解剖刀横切出长1.2~1.5cm的芽段,将芽段放入愈伤组织培养基中培养,在温度28~30℃,湿度控制60~85%,暗培养15~18天,获得愈伤组织;所述愈伤组织培养基的配方为MS+N6苄基腺嘌呤0.3~0.5mg/L+萘乙酸0.8~1.5mg/L+维生素C2.0mg/L+蔗糖30g/L+琼脂4.0g/L,pH6.8~7.2。(4)石崖茶无菌苗芽的培养:选取没有污染的愈伤组织,转入继代增殖培养基上进行诱芽培养,培养30~35天;培养条件:温度26±2℃,光照强度2000~2500lux;待不断有腋芽生成时结束;所述继代培养基配方为MS+4.0g/L蔗糖+0.3~0.5mg/L6~苄基嘌呤+0.3~0.8mg/L萘乙酸+5g/L琼脂,pH6.0~6.5。(5)石崖茶无菌苗生根培养:选取芽苗长1.5~2.5cm,的继代芽苗,转入生根培养基上培养,培养条件:温度28~30℃,光照强度1200~1500lux;培养25~30天后,主侧根明显时培养结束;所述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为MS+3~6g/L蔗糖+0.5~1.4mg/L吲哚乙酸+0.5~1.3mg/L萘乙酸+IBA0.1mg/L+硫酸锰0.5~1.5g/L+6~8g/L琼脂,pH6.0~6.4。步骤(6)所述含γ-聚谷氨酸和海藻肥的叶面肥的喷施浓度为:γ-聚谷氨酸0.2~0.8g/亩,海藻肥2~5g/亩。所述水溶液体肥含有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硫酸锌1~5mg/L、硫酸锰1~5mg/L、硫酸亚铁1~5mg/L、硫酸镁1~5mg/L、硼砂1~5mg/L、硫酸锌1~5mg/L、钼酸铵1~5mg/L、硫酸铜1~5mg/L、γ-聚谷氨酸0.1~0.3mg/L、磷酸二氢钾1~5mg/L、硝态氮100~200g/L、酰胺态氮50~100g/L、铵态氮30~50g/L、硝酸钾100~200g/L,纯净水补足1L。步骤(7)所述植物源杀虫杀菌剂配方中含有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冬青油10~30份、熏衣草油5~8份、川芎油4~10份、苦豆子总碱2~5份、除虫菊素1~5份、桐油10~30份、香精1~3份、α~蒎烯0.2~0.8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对广西金秀县野生石崖茶的种植过程,使用组培苗繁育,保持了野生石崖茶的优良性状,相对于传统的移栽种植或者种子种植等有性生殖,解决了野生石崖茶变异性的问题。野生石崖茶组培苗可以大量扩繁,对于批量生产和大规模推广,彻底改变金秀野生石崖茶不能人工繁育的难题,为其大面积推广种植打下了基础。(2)广西金秀县野生石崖茶由于其生长条件天然、无污染,造就了其营养、药用价值高、品质好的特点。因此,本专利技术在通过组培苗传承其优良性状的基础上,在种植过程中通过选择天然环境,无化工厂等污染源存在的种植地、在生长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广西野生石崖茶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址:选择交通便利、海拔高于600米,水利条件好、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0%以上的坡地或丘陵,在其背光面作为种植基地;种植基地周围需有森林或草地;(2)整地改造:将山坡或丘陵地上的杂草乱树砍倒、晒干,集中烧毁,将树根、草根斩断翻出,太阳下暴晒一周;每亩地均匀撒入30~50kg聚丙烯酸钠、1000kg腐熟鸡粪及200~300kg海藻肥,使用粉垄设备整地,深翻土壤30~40cm,耙平;(3)用水溶性营养袋培育广西野生石崖茶组培苗;(4)选择茎秆粗壮、无病虫害危害,根系发达的组培苗移栽;所述组培苗主根长至10cm以上,侧根大于10根以上时移栽;(5)移栽种植:按行间距2m×2m挖坑定植,每行之间开设排水沟,防治积水;将步骤(4)得到的组培苗按180~200棵/亩种植密度移栽定植,将水溶性营养袋培育的野生石崖茶组培苗放置其中,撒入20~30kg烟叶粉防治地下害虫,覆土,灌水;(6)培土施肥:在每年的1~2月份施足底肥,在石崖茶幼苗期每隔一个半月培土追施有机肥,施肥后及时浇水,促进幼苗及时吸收养分;在培土追肥后7天喷施含γ‑聚谷氨酸和海藻肥的叶面肥,提高树体免疫力;培土时配合中耕除草,深翻20cm以上,让杂草断根上翻至土的上层;在石崖茶成熟生长期每年3~5次补充水溶颗粒肥,在其采摘期及时补充水溶液体肥,利于茶树及时补充供给养分;(7)病虫害防治:每年在3~4月份和6~7月份各进行一次病虫害防治,喷施植物源杀虫杀菌剂,做到喷匀打透,叶面不滴水即可;(8)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尽量做到不剪枝、不人为给茶树定型,让其在自然条件下生长,接受大自然风吹日晒雨淋,在其收获期收获茶叶。...

【技术特征摘要】
1.广西野生石崖茶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址:选择交通便利、海拔高于600米,水利条件好、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0%以上的坡地或丘陵,在其背光面作为种植基地;种植基地周围需有森林或草地;(2)整地改造:将山坡或丘陵地上的杂草乱树砍倒、晒干,集中烧毁,将树根、草根斩断翻出,太阳下暴晒一周;每亩地均匀撒入30~50kg聚丙烯酸钠、1000kg腐熟鸡粪及200~300kg海藻肥,使用粉垄设备整地,深翻土壤30~40cm,耙平;(3)用水溶性营养袋培育广西野生石崖茶组培苗;(4)选择茎秆粗壮、无病虫害危害,根系发达的组培苗移栽;所述组培苗主根长至10cm以上,侧根大于10根以上时移栽;(5)移栽种植:按行间距2m×2m挖坑定植,每行之间开设排水沟,防治积水;将步骤(4)得到的组培苗按180~200棵/亩种植密度移栽定植,将水溶性营养袋培育的野生石崖茶组培苗放置其中,撒入20~30kg烟叶粉防治地下害虫,覆土,灌水;(6)培土施肥:在每年的1~2月份施足底肥,在石崖茶幼苗期每隔一个半月培土追施有机肥,施肥后及时浇水,促进幼苗及时吸收养分;在培土追肥后7天喷施含γ-聚谷氨酸和海藻肥的叶面肥,提高树体免疫力;培土时配合中耕除草,深翻20cm以上,让杂草断根上翻至土的上层;在石崖茶成熟生长期每年3~5次补充水溶颗粒肥,在其采摘期及时补充水溶液体肥,利于茶树及时补充供给养分;(7)病虫害防治:每年在3~4月份和6~7月份各进行一次病虫害防治,喷施植物源杀虫杀菌剂,做到喷匀打透,叶面不滴水即可;(8)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尽量做到不剪枝、不人为给茶树定型,让其在自然条件下生长,接受大自然风吹日晒雨淋,在其收获期收获茶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广西野生石崖茶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选址还需具备种植基地周围不能建有化工厂、污水池或食品加工基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广西野生石崖茶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广西野生石崖茶组培苗的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外植体的采摘:在每年的5~6月份,选择海拔800米以上,常年生长于悬崖峭壁的、无病虫害侵染的野生石崖茶,采摘其嫩芽;(2)消毒:使用纯净水将嫩芽反复冲洗3~4次后,用升汞溶液消毒10~20min后,用消过毒的滤纸片吸干,备用;(3)愈伤组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春城梁干君李秋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