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型重载金属构件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2980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大型重载金属构件的输送装置和方法;其包括牵引机构、枕梁、承载桩,滑道和滑撬,滑道设置在承载桩上,牵引机构设置在滑道两端,一组枕梁平行设置在滑道两侧,滑撬位于滑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包括纠偏机构和反力架,反力架的一端固接在枕梁上,反力架的另一端与纠偏机构连接,所运输的金属构件固定在滑撬顶部,牵引机构与金属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拖拉过程中对梁体进行位置校正,防止积累误差,避免了后期校正的困难。

Conveying device for large heavy heavy metal component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nveying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heavy metal components; it includes traction mechanism, beam, pile, slide and slide, slide is arranged in the bearing pile, the traction mechanism is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slideway, a set of beams arranged in parallel on both sides of the slide, slide in the chute, the utility model also includes a corrective mechanism and the counter force frame, one end of the counter force frame fixed on the beam, the other end of the counter force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ctifying mechanism, the transport of metal component is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skid, connecting a traction mechanism and a metal component. The utility model can correct the position of the beam body in the process of dragging, preventing the accumulation error and avoiding the difficulty of the later corr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大型重载金属构件的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梁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大型重载桥梁金属构件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近些年,随着桥梁建设的增多,钢结构桥梁在桥梁建设中的比例日趋增大,同时桥梁的设计理念也从单纯的追求实用向美观实用方向发展。为了解决大跨度、大吨位的桥梁安装施工的技术难题,大型重载金属构件的输送也日益增多。利用钢管排桩作为主要受力构件,采用刚性结构架作为支撑平台,运用滑动摩擦原理,采用前牵后溜的方式,将金属构件分段拖拉至设计预定位置,并利用起降装置顶升落梁就位,达到阶段成桥的目的。在施工过程中,滑动拖拉是最重要的输送环节,由于这些金属构件大多体积庞大、重量很大,对被运送金属构件的方向要严格掌控,一旦发生错位或是方向有偏差,补救很困难,费时费力,而且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大型重载金属构件的输送装置,其可以在拖拉过程中对梁体随时进行位置校正,防止积累误差,避免了后期校正的困难。本技术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用于大型重载金属构件的输送装置,包括牵引机构、枕梁、承载桩、滑道和滑撬,枕梁设置在承载桩上,滑道横向铺设在枕梁上,滑撬位于滑道内,牵引机构设置在滑道两端,还包括纠偏机构和反力架,反力架的底端固接在枕梁的端部,反力架上部与纠偏机构连接,为纠偏机构提供支撑力。上述用于大型重载金属构件的输送装置,相邻反力架之间设有连接板和木质桩台,所述连接板连接相邻的反力架,连接板内侧设有支撑台,木质桩台连接在支撑台上。上述用于大型重载金属构件的输送装置,所述纠偏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和滚珠台,驱动机构采用油缸,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滚珠台;所述滚珠台包括支撑层、滚动层、限位层和滚珠,所述支撑层、滚动层和限位层由下向上依次相连,支撑层端面设有若干支撑盲孔,滚动层设置有若干滚动通孔,限位层设置有下大上小的限位通孔,支撑盲孔、滚动通孔和限位通孔共同形成球形腔室,球形腔室的参数与滚珠相匹配,所述滚珠位于所述球形腔室内,且所述滚珠突出限位通孔端面。上述用于大型重载金属构件的输送装置,增设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位于反力架与被输送的金属构件之间,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第一楔块和第二楔块,第一楔块的斜面上设有不锈钢板,第二楔块的斜面上设有光滑聚四氟乙烯板,第二楔块与第一楔块相互配合。上述用于大型重载金属构件的输送装置,第一楔块和第二楔块的斜面的倾斜角度为3-5度。上述用于大型重载金属构件的输送装置,还包括调距螺栓,所述连接板中部设有通孔,通孔内壁设有螺纹,调距螺栓与通孔螺接,调距螺栓的右端连接有顶板,顶板触压在木质桩台的侧壁上。上述用于大型重载金属构件的输送装置,所述反力架和纠偏机构在枕梁上的设置间距均为六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设有纠偏机构,当拖动金属构件出现行驶路线偏差时,纠偏机构进行限位纠偏,其驱动机构使滚珠顶端顶压金属构件侧面,使金属构件回归正确路线。本技术为了避免金属构件在受到顶压时不影响向前滑动,也为了不损坏金属构件表面,特地设置了滚珠台,滚珠可以减小运动中的摩擦力,便于滑行和纠偏。另外,当需要调整金属构件沿着规定路线行驶时,本技术还通过导向机构中的第一楔块与第二楔块的相互配合,产生一个调整方向的横向力,使金属构件沿着正确路线行驶,避免安全隐患。本技术通过旋转调距螺栓可以调节木质桩台的位置,从而调节导向装置的活动空间,方便移动和拆卸导向机构。本技术中的导向机构和纠偏机构共同作用,实现金属构件在滑动运输过程中及时纠正位置的目的,避免运输金属构件到位时方向偏差,出现安全隐患。本技术操作方便,结构简单而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纠偏机构的示意图;图2是纠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导向机构的示意图;图4是导向机构的俯视图;图5是导向机构的侧视图。本技术附图中的构件仅仅画出了局部,其中的虚线为对称线。图中各标号分别表示为:1.金属构件;2.枕梁;3.木质桩台;31.支撑板;4.承载桩;5.滑道;6.滑撬;7.反力架;71.连接板;72.调距螺栓;8.第一楔体;81.不锈钢板;9.第二楔体;91.聚四氟乙烯板;10.纠偏机构;101.支撑层;102.滚动层;103.限位层;104.滚珠;108.钢垫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包括牵引机构、枕梁2、承载桩4,滑道5和滑撬6,枕梁2设置在承载桩4上,滑道5横向铺设在枕梁2上,滑撬6位于滑道5内,牵引机构设置在滑道5两端,所运输的金属构件1固定连接在滑撬6顶部,牵引机构与金属构件1连接反力架底端安装在枕梁上。纠偏机构10包括驱动机构和滚珠104台,驱动机构安装在反力架7上部,滚珠104台与驱动机构固接,滚珠台包括支撑层101、滚动层102、限位层103和滚珠104,所述支撑层101、滚动层102和限位层103由下向上依次相连,支撑层101上设有若干支撑盲孔,滚动层102设置有若干滚动通孔,限位层设置有下大上小的限位通孔,支撑盲孔、滚动通孔和限位通孔共同形成球形腔室,所述滚珠104位于所述球形腔室内,且所述滚珠104突出限位通孔端面。当牵引机构拖动金属构件1行驶路线发生偏差时,可通过调整驱动机构,使得滚珠104顶端侧顶金属构件1的前端,从而纠正金属构件1的前端的位置。在滚珠104与梁侧之间加塞不同厚度的钢垫板108,避免金属构件1向前滑动时损坏金属构件1表面。滚珠104的设置减小了运动中的摩擦力,便于纠偏。采用钢板作成反力架7,相邻反力架7之间设有连接板71和木质桩台3,所述连接板71连接相邻的反力架7,连接板71内侧连接板71内侧设有支撑台31,木质桩台3位于支撑台31上。将反力架7每隔六米成对地安装工字钢枕梁2上,并与之焊接牢固,反力架7内用木质桩台3垫实,靠所需运输的金属构件1边留出十厘米间隙,当需要调整金属构件1轴线时,纠偏装置对金属构件1的前端的位置进行纠正后,在支撑板31上放置导向机构,其中第一楔块8的斜面上镶嵌有不锈钢板81,第二楔块9的斜面侧设有光滑聚四氟乙烯板91,第一楔块和第二楔块的斜面的倾斜角度为3-5度,第二楔块9与第一楔块8相互配合,由于不锈钢板与聚四氟乙烯板之间的摩阻力较小,而所运输的金属构件1侧壁与第二楔块9之间的摩阻力较大,当牵引机构拖动金属构件向前运动时,必将带着第二楔块9随金属构件1向前滑移,第一楔块和第二楔块错位,从而迫使金属构件1按要求横向移动,当金属构件1的位置到达准确位置时,取出第一楔块和第二楔块。为了方便取放导向机构,连接板71中部设有通孔,通孔内壁设有螺纹,调距螺栓72与通孔螺接,调距螺栓72的右端连接有顶板,顶板的右侧与木质桩台3接触;通过旋转调距螺栓可以调节木质桩台3的位置,从而调节导向装置的活动空间,方便第一楔块与第二楔块的移动。纠偏装置和导线装置的配合使用可以使得纠偏更方便更准确。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大型重载金属构件的输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大型重载金属构件的输送装置,包括牵引机构、枕梁(2)、承载桩(4)、滑道(5)和滑撬(6),枕梁(2)设置在承载桩(4)上,滑道(5)横向铺设在枕梁(2)上,滑撬(6)位于滑道(5)内,牵引机构设置在滑道(5)两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纠偏机构(10)和反力架(7),反力架(7)的底端固接在枕梁(2)的端部,反力架(7)上部与纠偏机构(10)连接,为纠偏机构提供支撑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型重载金属构件的输送装置,包括牵引机构、枕梁(2)、承载桩(4)、滑道(5)和滑撬(6),枕梁(2)设置在承载桩(4)上,滑道(5)横向铺设在枕梁(2)上,滑撬(6)位于滑道(5)内,牵引机构设置在滑道(5)两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纠偏机构(10)和反力架(7),反力架(7)的底端固接在枕梁(2)的端部,反力架(7)上部与纠偏机构(10)连接,为纠偏机构提供支撑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型重载金属构件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反力架(7)之间设有连接板(71)和木质桩台(3),所述连接板(71)固接相邻的反力架(7),连接板(71)内侧设有支撑台(31),木质桩台(3)装设在支撑台(31)上;所述支撑台(31)向右延伸、突出于木质桩台的右侧壁,形成一个置物平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型重载金属构件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机构(10)包括驱动机构和滚珠台,驱动机构采用油缸,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滚珠台;所述滚珠台包括支撑层(101)、滚动层(102)、限位层(103)和滚珠(104),所述支撑层(101)、滚动层(102)和限位层(103)由下向上依次相连,支撑层(101)端面设有若干支撑盲孔,滚动层(102)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群伟鲁礼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