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混式热风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2967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封闭的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燃烧室、燃烧室前端的混合室、空气入口、热风出口等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将高温烟气与空气直接混合以生产热风。解决了间接换热式热风炉金属受热面高温氧化烧坏、钢耗多、体积大等问题。可供物料干燥、烘烤、矿井通风等使用,特别适用于高温加热,同时又需要大量排潮排湿的高温生产工艺。(*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工业通风设备,具体为一种用于产生热风的热风炉。现有的热风炉多采用间接加热方式,即以高温火焰或烟气通过金属受热面间接加热空气,以生产热风,用于物料干燥、矿井通风等。其主要问题是受热金属局部超温,超温处金属易氧化变形甚至烧坏,造成空气向烟气侧泄漏,使热风炉出力降低,排烟热损失增加;其次,由于气一气换热面换热系数小,金属受热面大,钢耗量多,体积庞大,制造成本较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采用耐热合金钢作为易超温处受热面,使热风炉使用寿命得以延长。但一般的耐热合金钢的极限耐热温度为600℃左右,在金属壁温超过该温度下长期运行时,也会将耐热合金钢烧坏,且耐热合金钢价格昂贵,为普通碳钢的10倍左右,使热风炉成本成倍增加。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热风炉金属受热面局部超温而发生氧化甚至烧坏的问题,并能降低制造成本,减小体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采用直混式热风炉,该热风炉含有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含有封闭的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燃烧室、燃烧室前端的混合室、空气入口、热风出口等部分,空气入口设置在壳体上并且外与空气连通,内与混合室相通,燃烧室与混合室也相通,混合室与热风出口相通。在所述壳体内空气入口与混合室之间设置了均风环形板和环形空气通道,环形空气通道正好布置在燃烧室的周围。燃烧室产生的高温烟气与从空气入口进入的冷空气直接在混合室混合到所需温度,由热风出口送出。由于采用了混合室结构,用高温烟气直接与冷空气混合来加热冷空气,省去了金属受热面,因此不存在金属受热面氧化烧坏的问题;同时可节约大量钢材,既降低了成本,又减小了体积;设置的环形空气通道预热了空气,减少了热损失。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为本技术剖视图。如图所示,封闭式的壳体7外面包了一层软性隔热材料8,燃烧室1设置在壳体7内并与混合室9相通。燃烧室周围是环形空气通道2,通道2上设置了均风环形板6。空气入口5开设在壳体7上并通过环形空气通道2与混合室9相通。混合室9又与热风出口10相通。冷空气从空气入口5进入壳体7内,经过均风环形板6后均匀地通过环形空气通道2预热,到达混合室9与燃烧室1产生的高温烟气混合后经热风出口10送出,可用于物料干燥、矿井通风等。热风温度可通过调节安装在空气入口5上的风门4的开度或调节燃烧器负荷的大小来进行控制,以满足用户对热风温度的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直混式热风炉,含有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含有封闭的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燃烧室、燃烧室前端的混合室、空气入口、热风出口等部分,空气入口设置在壳体上并且外与空气连通,内与混合室相通,燃烧室与混合室也相通,混合室与热风出口相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直混式热风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空气入口与混合室之间设置了均风环形板和环形空气通道,环形空气通道正好布置在燃烧室的周围。专利摘要本技术由封闭的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燃烧室、燃烧室前端的混合室、空气入口、热风出口等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将高温烟气与空气直接混合以生产热风。解决了间接换热式热风炉金属受热面高温氧化烧坏、钢耗多、体积大等问题。可供物料干燥、烘烤、矿井通风等使用,特别适用于高温加热,同时又需要大量排潮排湿的高温生产工艺。文档编号C21B9/00GK2351452SQ9823166公开日1999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13日专利技术者寇广孝, 王汉青, 刘泽华, 伍守平, 胡亚杰, 王贤林, 顾炜莉, 宁勇飞 申请人:衡阳三佳冷暖设备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混式热风炉,含有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含有封闭的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燃烧室、燃烧室前端的混合室、空气入口、热风出口等部分,空气入口设置在壳体上并且外与空气连通,内与混合室相通,燃烧室与混合室也相通,混合室与热风出口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广孝王汉青刘泽华伍守平胡亚杰王贤林顾炜莉宁勇飞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三佳冷暖设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