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2815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了一种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其包括左右两侧支架,每一侧支架均包括车手、前脚、后脚、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车手下端、前脚后端以及后脚上端枢接,所述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还包括滑动杆、固定杆,所述滑动杆左右两端分别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左右两侧支架的后脚,固定杆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左右两侧支架的后脚,且滑动杆位于固定杆上方,所述滑动杆与固定杆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杆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连杆上端枢接于车手,下端枢接于所述滑动杆,所述第二连杆前端枢接于前脚,后端枢接于所述滑动杆;只要通过操作所述驱动装置使得滑动杆往下移动,即可收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婴儿车,从而收合非常方便快捷。

A quick and convenient baby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venient and fast folding baby carriage, which comprises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each side bracket, bracket, front, rear, including the driver first link and the second link, the driver at the lower end, rear end and rear upper front pivot, the folding convenient pram also includes slide rod and a fixed rod, the sliding rod can be relatively on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which are movably connected to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rear bracket fixing rod, both ends are respectively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rear bracket, and the sliding bar is fixed above the rod, the sliding rod and a fixed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driving device for driving the sliding rod moves up and down,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pivoted with the first driver, the lower end pivoted on the sliding rod,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is pivoted on the front end and the rear end is pivoted on the slide As long as the driving device is operated to make the sliding rod move down, the utility model baby car can be collected and closed, so that the collection is very convenient and qui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
本技术涉及婴儿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
技术介绍
婴儿车一般可以收合,从而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收合起来,不占很大空间。现在市面上婴儿车的车架结构以及收合机构多种多样,但是很多都不是很理想,所以收合婴儿车的时候操作很麻烦,而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包括左右两侧支架,每一所述侧支架均包括车手、前脚、后脚、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车手下端、前脚后端以及后脚上端枢接,所述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还包括滑动杆、固定杆,所述滑动杆左右两端分别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左右两侧支架的后脚,所述固定杆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左右两侧支架的后脚,且所述滑动杆位于固定杆上方,所述滑动杆与固定杆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杆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连杆上端枢接于车手,下端枢接于所述滑动杆,所述第二连杆前端枢接于前脚,后端枢接于所述滑动杆。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杆中部的上固定件、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固定件内的螺母、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杆中部的下固定件、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固定件内的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的螺杆,所述螺杆往上伸入所述上固定件内并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所述上固定件下端插入所述下固定件内并可相对下固定件上下移动。所述上固定件包括一上下延伸的连接部以及一体成型于所述连接部前侧或后侧的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套设于所述滑动杆中部并与所述滑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下端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空心部,上端设置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底部凹设有供所述螺母插入的插孔,所述插孔与所述空心部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中间设置有穿孔,所述螺杆上端穿过所述穿孔后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上固定件还包括一盖子,所述盖子固定盖在所述凹槽上,从而使得螺母固定在所述插孔内。所述下固定件包括一上下延伸的套筒,所述套筒内侧一体成型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间设置有通孔,所述电机固定在固定板下端,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往上穿过所述通孔与螺杆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件还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套筒一侧的底座,所述固定杆固定穿过所述底座,所述底座远离下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盖,所述底座与外盖一起形成为一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电机连接的电路板、电池。所述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还包括一连接于所述左右两侧支架的车手上端之间的横杆。所述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还包括一控制电机开或者关的开关,所述开关设置于所述侧支架或者横杆上,且所述开关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还包括一用于控制电机运转的遥控器。所述滑动杆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朝向第二连杆下端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槽,所述第二连杆下端枢接插入所述容纳槽内。所述滑动杆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支架的后脚之间设置有对应的导轨滑块。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只要操作所述驱动装置,即可使得滑动杆往下移动,再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联动,所述车手与前脚均会朝着后脚旋转,直至靠近后脚,本技术婴儿车完全收合,所以本技术婴儿车的收合非常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的滑动杆、固定杆以及驱动装置的爆炸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的滑动杆、固定杆以及驱动装置组装时的放大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的上固定件与螺母的组装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的上固定件与螺母的爆炸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的下固定件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收合过程中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收合后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收合后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本技术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包括左右两侧支架100,每一所述侧支架100均包括车手1、前脚2、后脚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所述车手1下端、前脚2后端以及后脚3上端枢接,所述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还包括滑动杆6、固定杆7,所述滑动杆6左右两端分别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左右两侧支架100的后脚3,所述固定杆7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左右两侧支架100的后脚3,且所述滑动杆6位于固定杆7上方,所述滑动杆6与固定杆7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杆6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8,所述第一连杆4上端枢接于车手1,下端枢接于所述滑动杆6,所述第二连杆5前端枢接于前脚2,后端枢接于所述滑动杆6。所述驱动装置8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杆6中部的上固定件81、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固定件81内的螺母82、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杆7中部的下固定件83、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固定件83内的电机84、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84的电机轴的螺杆85,所述螺杆85往上伸入所述上固定件81内并与所述螺母82螺纹连接,所述上固定件81下端插入所述下固定件83内并可相对下固定件83上下移动。如图4、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固定件81包括一上下延伸的连接部811以及一体成型于所述连接部811前侧或后侧的固定套筒812;所述固定套筒812套设于所述滑动杆6中部并与所述滑动杆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811下端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空心部(图未示),上端设置有凹槽813,且所述凹槽813底部凹设有供所述螺母82插入的插孔814,所述插孔814与所述空心部之间设置有隔板815,所述隔板815中间设置有穿孔816,所述螺杆85上端穿过所述穿孔816后与螺母82螺纹连接;所述上固定件81还包括一盖子(图未示),所述盖子固定盖在所述凹槽813上,从而使得螺母82固定在所述插孔814内。如图2、6所示,所述下固定件83包括一上下延伸的套筒831,所述套筒831内侧一体成型有固定板832,所述固定板832中间设置有通孔833,所述电机84固定在固定板832下端,所述电机84的电机轴往上穿过所述通孔833与螺杆85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件83还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套筒831一侧的底座834,所述固定杆7固定穿过所述底座834,所述底座834远离下套筒8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盖835,所述底座834与外盖835一起形成为一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电机84连接的电路板、电池(图未示)等。本技术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还包括一连接于所述左右两侧支架100的车手1上端之间的横杆101。本技术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还包括一控制电机84开或者关的开关(图未示),所述开关设置于所述侧支架100或者横杆101上,且所述开关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按压所述开关,所述电机84即会工作或者停止工作。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还包括一用于控制电机84运转的遥控器(图未示),按下遥控器上相关的按键,即可驱动电机84工作或者停止工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杆6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61(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件61朝向第二连杆5下端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槽62,所述第二连杆5下端枢接插入所述容纳槽62内。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滑动杆6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支架100的后脚3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两侧支架,每一所述侧支架均包括车手、前脚、后脚、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车手下端、前脚后端以及后脚上端枢接,所述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还包括滑动杆、固定杆,所述滑动杆左右两端分别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左右两侧支架的后脚,所述固定杆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左右两侧支架的后脚,且所述滑动杆位于固定杆上方,所述滑动杆与固定杆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杆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连杆上端枢接于车手,下端枢接于所述滑动杆,所述第二连杆前端枢接于前脚,后端枢接于所述滑动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两侧支架,每一所述侧支架均包括车手、前脚、后脚、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车手下端、前脚后端以及后脚上端枢接,所述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还包括滑动杆、固定杆,所述滑动杆左右两端分别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左右两侧支架的后脚,所述固定杆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左右两侧支架的后脚,且所述滑动杆位于固定杆上方,所述滑动杆与固定杆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杆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连杆上端枢接于车手,下端枢接于所述滑动杆,所述第二连杆前端枢接于前脚,后端枢接于所述滑动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杆中部的上固定件、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固定件内的螺母、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杆中部的下固定件、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固定件内的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的螺杆,所述螺杆往上伸入所述上固定件内并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所述上固定件下端插入所述下固定件内并可相对下固定件上下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合方便快捷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件包括一上下延伸的连接部以及一体成型于所述连接部前侧或后侧的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套设于所述滑动杆中部并与所述滑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下端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空心部,上端设置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底部凹设有供所述螺母插入的插孔,所述插孔与所述空心部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中间设置有穿孔,所述螺杆上端穿过所述穿孔后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祎敏闵远超江方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童歌母婴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