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新发专利>正文

一种塑料大棚内土壤改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2646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7:07
一种塑料大棚内土壤改良的方法,包括向塑料大棚内土壤施用土壤改良剂,该土壤改良剂的原料配方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秸秆粉20‑45份、锯木屑20‑40份、活性炭2‑5份、螺蛳壳粉末7‑15份、微生物菌群组分2‑7份、氯化铵10‑15份、尿素3‑13份、草木灰10‑20份、动物粪便20‑40份,氨基酸1‑10份、二甲基丙烷羧酸酯0.3‑2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1‑5份、赤霉酸1‑3份、碳酸钙10‑19份、2,4‑二氯苯氧乙酸丁酯1‑2份、酵母浸出液3~10份;改良方法包括:在土壤内埋设管路,该管路包括一竹炭管,该竹炭管为中空的圆筒形,竹炭管内插设有支撑管,该支撑管的管壁上均设有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改善大棚内土壤的盐渍化环境。

A method of soil improvement in plastic greenhouse

\u4e00\u79cd\u5851\u6599\u5927\u68da\u5185\u571f\u58e4\u6539\u826f\u7684\u65b9\u6cd5\uff0c\u5305\u62ec\u5411\u5851\u6599\u5927\u68da\u5185\u571f\u58e4\u65bd\u7528\u571f\u58e4\u6539\u826f\u5242\uff0c\u8be5\u571f\u58e4\u6539\u826f\u5242\u7684\u539f\u6599\u914d\u65b9\u5305\u62ec\u4e0b\u5217\u91cd\u91cf\u4efd\u7684\u539f\u6599\uff1a\u79f8\u79c6\u7c8920\u201145\u4efd\u3001\u952f\u6728\u5c5120\u201140\u4efd\u3001\u6d3b\u6027\u70ad2\u20115\u4efd\u3001\u87ba\u86f3\u58f3\u7c89\u672b7\u201115\u4efd\u3001\u5fae\u751f\u7269\u83cc\u7fa4\u7ec4\u52062\u20117\u4efd\u3001\u6c2f\u5316\u94f510\u201115\u4efd\u3001\u5c3f\u7d203\u201113\u4efd\u3001\u8349\u6728\u707010\u201120\u4efd\u3001\u52a8\u7269\u7caa\u4fbf20\u201140\u4efd\uff0c\u6c28\u57fa\u91781\u201110\u4efd\u3001\u4e8c\u7532\u57fa\u4e19\u70f7\u7fa7\u9178\u916f0.3\u20112\u4efd\u3001\u5df1\u9178\u4e8c\u4e59\u6c28\u57fa\u4e59\u9187\u916f1\u20115\u4efd\u3001\u8d64\u9709\u91781\u20113\u4efd\u3001\u78b3\u9178\u949910\u201119\u4efd\u30012\uff0c4\u2011\u4e8c\u6c2f\u82ef\u6c27\u4e59\u9178\u4e01\u916f1\u20112\u4efd\u3001\u9175\u6bcd\u6d78\u51fa\u6db23~10\u4efd\uff1b\u6539\u826f\u65b9\u6cd5\u5305\u62ec\uff1a\u5728\u571f\u58e4\u5185\u57cb\u8bbe\u7ba1\u8def\uff0c\u8be5\u7ba1\u8def\u5305\u62ec\u4e00\u7af9\u70ad\u7ba1\uff0c\u8be5\u7af9\u70ad\u7ba1\u4e3a\u4e2d\u7a7a\u7684\u5706\u7b52\u5f62\uff0c\u7af9\u70ad\u7ba1\u5185\u63d2\u8bbe\u6709\u652f\u6491\u7ba1\uff0c\u8be5\u652f\u6491\u7ba1\u7684\u7ba1\u58c1 All holes are provided on both sides. The invention can improve the salinization environment of the soil in the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大棚内土壤改良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大棚内土壤改良的方法,属于农业

技术介绍
塑料大棚广泛应用于西瓜、西红柿、花生、棉花、烟草、茶叶等蔬菜、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在保证一定透光率的同时,还能很好地阻止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时二氧化碳的流失,起到了很好的保温效果,同时还具有保水、保肥、防雨、保护根系等多种作用,给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生长环境,作物增产效果明显,增产率高达30%~50%。塑料大棚作为南方冬春季蔬菜生产的主要设施,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由于大棚内环境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缺少雨水淋洗,同时肥料施用量过大等不合理的水肥管理导致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状况日益加重,已成为限制设施蔬菜发展的主要土壤障碍因子,阻碍设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改善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有关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改良的措施主要集中在农业措施方面,比如选用耐盐品种、合理栽培管理及生物除盐等方面,而有关工程措施的应用则相对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大棚内土壤改良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大棚内土壤改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向塑料大棚内土壤施用土壤改良剂,该土壤改良剂的原料配方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秸秆粉20-45份、锯木屑20-40份、活性炭2-5份、螺蛳壳粉末7-15份、微生物菌群组分2-7份、氯化铵10-15份、尿素3-13份、草木灰10-20份、动物粪便20-40份,氨基酸1-10份、二甲基丙烷羧酸酯0.3-2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1-5份、赤霉酸1-3份、碳酸钙10-19份、2,4-二氯苯氧乙酸丁酯1-2份、酵母浸出液3~10份;改良方法包括:在土壤内埋设管路,该管路包括一竹炭管,该竹炭管为中空的圆筒形,竹炭管内插设有支撑管,该支撑管的管壁上均设有通孔。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微生物菌群组分包括光合细菌、固氮细菌、硝化细菌和淡紫紫孢菌。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竹炭管的埋深为0~50厘米。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竹炭管的材质为金属或者高分子。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1、本专利技术的秸秆粉、锯木屑、活性炭、碳酸钙和螺蛳壳粉末可以改善大棚内土壤的盐渍化环境。2、本专利技术的氯化铵、尿素、草木灰和动物粪便可以均衡土壤的养分。3、本专利技术的氨基酸、酵母浸出液可以促进微生物菌群组分的生长繁殖,改善土壤的微生物环境。4、本专利技术的二甲基丙烷羧酸酯、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赤霉酸2,4-二氯苯氧乙酸丁酯可以促进生长在土壤中的植物的生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实施例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实施例1:一种塑料大棚内土壤改良的方法一种塑料大棚内土壤改良的方法,包括向塑料大棚内土壤施用土壤改良剂,该土壤改良剂的原料配方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秸秆粉20份、锯木屑20份、活性炭2份、螺蛳壳粉末7份、微生物菌群组分2份、氯化铵10份、尿素3份、草木灰10份、动物粪便20份,氨基酸1份、二甲基丙烷羧酸酯0.3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1份、赤霉酸1份、碳酸钙10份、2,4-二氯苯氧乙酸丁酯1份、酵母浸出液3份;改良方法包括:在土壤内埋设管路,该管路包括一竹炭管,该竹炭管为中空的圆筒形,竹炭管内插设有支撑管,该支撑管的管壁上均设有通孔。竹炭管由整根竹子经制竹炭工艺制成竹炭,然后再将竹节打通形成竹炭管,再将支撑管插入竹炭管内,这样竹炭管既有竹炭的功能,也具有一定的强度。在土壤内埋设竹炭管,可以使土壤中含有的重金属吸附在竹炭管上,从而可以改善土壤的性质。而且使土壤的洗酸排毒效果更好。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微生物菌群组分包括光合细菌、固氮细菌、硝化细菌和淡紫紫孢菌。光合细菌、固氮细菌、硝化细菌和淡紫紫孢菌之间的质量比例为1:1:1:0.2。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竹炭管的埋深为15厘米。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竹炭管的材质为金属。实施例2:一种塑料大棚内土壤改良的方法一种塑料大棚内土壤改良的方法,包括向塑料大棚内土壤施用土壤改良剂,该土壤改良剂的原料配方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秸秆粉45份、锯木屑40份、活性炭5份、螺蛳壳粉末15份、微生物菌群组分7份、氯化铵15份、尿素13份、草木灰20份、动物粪便40份,氨基酸10份、二甲基丙烷羧酸酯2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5份、赤霉酸3份、碳酸钙19份、2,4-二氯苯氧乙酸丁酯2份、酵母浸出液10份;改良方法包括:在土壤内埋设管路,该管路包括一竹炭管,该竹炭管为中空的圆筒形,竹炭管内插设有支撑管,该支撑管的管壁上均设有通孔。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微生物菌群组分包括光合细菌、固氮细菌、硝化细菌和淡紫紫孢菌。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炭管的埋深为20~50厘米。即将竹炭管埋在土壤的深度为20~50厘米的范围内,它们之间可以连通或者不连通。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竹炭管的材质为聚氯乙烯。实施例3:一种塑料大棚内土壤改良的方法一种塑料大棚内土壤改良的方法,包括向塑料大棚内土壤施用土壤改良剂,该土壤改良剂的原料配方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秸秆粉32份、锯木屑30份、活性炭4份、螺蛳壳粉末8份、微生物菌群组分5份、氯化铵12份、尿素7份、草木灰15份、动物粪便30份,氨基酸7份、二甲基丙烷羧酸酯1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3份、赤霉酸2份、碳酸钙15份、2,4-二氯苯氧乙酸丁酯1份、酵母浸出液8份;改良方法包括:在土壤内埋设管路,该管路包括一竹炭管,该竹炭管为中空的圆筒形,竹炭管内插设有支撑管,该支撑管的管壁上均设有通孔。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微生物菌群组分包括光合细菌、固氮细菌、硝化细菌和淡紫紫孢菌。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炭管的埋深为0~50厘米。即在土壤的各层内都埋设竹炭管。设在土壤表面的竹炭管,即埋深为0厘米。在土壤的表面设有多个竹炭管时,以将土壤分隔成多个区域,这样,水在各个区域流动时,有害成分会被竹炭管吸附,从而不能由甲区域向乙区域扩散。以上所述者仅为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具以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专利技术精神下所作有关本专利技术之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意图保护之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大棚内土壤改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向塑料大棚内土壤施用土壤改良剂,该土壤改良剂的原料配方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秸秆粉20‑45份、锯木屑20‑40份、活性炭2‑5份、螺蛳壳粉末7‑15份、微生物菌群组分2‑7份、氯化铵10‑15份、尿素3‑13份、草木灰10‑20份、动物粪便20‑40份,氨基酸1‑10份、二甲基丙烷羧酸酯0.3‑2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1‑5份、赤霉酸1‑3份、碳酸钙10‑19份、2,4‑二氯苯氧乙酸丁酯1‑2份、酵母浸出液3~10份;改良方法包括:在土壤内埋设管路,该管路包括一竹炭管,该竹炭管为中空的圆筒形,竹炭管内插设有支撑管,该支撑管的管壁上均设有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大棚内土壤改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向塑料大棚内土壤施用土壤改良剂,该土壤改良剂的原料配方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秸秆粉20-45份、锯木屑20-40份、活性炭2-5份、螺蛳壳粉末7-15份、微生物菌群组分2-7份、氯化铵10-15份、尿素3-13份、草木灰10-20份、动物粪便20-40份,氨基酸1-10份、二甲基丙烷羧酸酯0.3-2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1-5份、赤霉酸1-3份、碳酸钙10-19份、2,4-二氯苯氧乙酸丁酯1-2份、酵母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新发
申请(专利权)人:夏新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