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海洋作业环境的管钳及其表面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2327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洋作业环境的管钳及其表面处理工艺,管钳包括活动钳口、固定钳口、调节螺母、钳柄体,所述固定钳口靠铆钉连接在钳柄体的头部,所述调节螺母置于钳柄体头部后侧的凹槽内,所述调节螺母内侧设有内螺纹,与活动钳口后端设有的外螺纹相配合,所述钳柄体的头部上端设有一个空腔,空腔的上端设置圆柱弹簧,空腔的下端设置片弹簧,所述活动钳口穿过该空腔并置于圆柱弹簧和片弹簧之间。管钳本体采用NMIP非金属离子渗入表面处理工艺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可作普通管钳使用,又有作为撬杠的功能,同时管钳本体采用表面处理工艺,具有耐潮湿、耐盐雾和耐磨的特性,适用于海洋工作环境。

Pipe and surface treatment process suitable for marine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海洋作业环境的管钳及其表面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动五金工具
,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海洋作业环境的管钳及其表面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普通管钳只能在普通环境中对不同直径尺寸的管道类工件进行装卸。当遇到复杂的海洋工作环境时,普通管钳因在高潮湿、高盐分环境下迅速生锈,工具不耐用而产生损坏。而在需要撬杠和拆铁丝网时又要携带多种工具,不仅携带不便,更影响工作效率。经过检索,没有发现在管钳表面进行类似本专利技术处理工艺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海洋作业环境的管钳及其表面处理工艺,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使用方便。既可作普通管钳使用,又有作为撬杠的功能,同时管钳本体采用表面处理工艺,具有耐潮湿、耐盐雾和耐磨的特性,适用于海洋工作环境。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海洋作业环境的管钳,包括活动钳口、固定钳口、调节螺母、钳柄体,所述固定钳口靠铆钉连接在钳柄体的头部,所述调节螺母置于钳柄体头部后侧的凹槽内,所述调节螺母内侧设有内螺纹,与活动钳口后端设有的外螺纹相配合,所述钳柄体的头部上端设有一个空腔,空腔的上端设置圆柱弹簧,空腔的下端设置片弹簧,所述活动钳口穿过该空腔并置于圆柱弹簧和片弹簧之间;管钳本体有采用NMIP非金属离子渗入表面处理的防护层。所述钳柄体尾部呈锥形,所述钳柄体上开设有一个圆形通孔,该圆形通孔靠近钳柄体尾部。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管钳本体采用NMIP非金属离子渗入表面处理工艺处理,其处理步骤包括:第一步骤,装夹清洗:管钳本体被装夹放入超声波仪清除管钳本体表面油污和脏物;第二步骤,预热:将管钳本体放入预热炉中加热升温至380-400℃,保温1-2小时使其表面呈金黄色;第三步骤,离子渗入:离子渗入炉加热升温至540-560℃将氮化盐完全溶解,其氰酸根浓度大于等于33%,保温2小时,再在离子渗入炉中放入预热好的管钳本体,在炉温540-560℃状态下保温2-3.5小时;第四步骤,离子氧化:离子氧化炉加热升温至400-410℃将氧化盐完全溶解,放入经离子渗入好的管钳本体,在400-410℃状态下保温30-50分钟;第五步骤,抛光:喷沙,清除管钳本体表面疏松层;第六步骤,第二次离子氧化:同工艺流程第四步骤;第七步骤,离子钝化:管钳本体放入离子钝化炉20号机油中,在120℃状态下保温40分钟;第八步骤,清洗:用清洗剂去除管钳本体油污。所述第三步骤中的氮化盐组分及含量为:碳酸钾K2CO3和碳酸钠Na2CO3以任意配比的混合物42重量份,氰酸钾和氰酸钠以任意配比的混合物52.5重量份,碳酸锂为5重量份,碳酸钇和硫酸镧以任意配比的混合物0.5重量份。所述碳酸钾为21重量份,所述碳酸钠为21重量份,所述氰酸钾为25重量份,所述氰酸钠为27.5重量份,所述碳酸钇为0.2重量份,所述硫酸镧为0.3重量份。所述第三步骤中,氮化盐完全溶解后,当氮化盐中氰酸根浓度低于33%时,应加入再生盐提升氰酸根浓度,其中再生盐组分及含量为:三聚氰胺为49重量份,三聚氰酸为31重量份,尿素为20重量份。所述第三步骤中,管钳本体放入离子渗入炉时,当离子渗入炉的温度降低幅度超过40℃时,应停止装炉。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可作为普通管钳使用,钳柄体下部有圆孔,将铁丝插入,转动管钳,可以拆铁丝网用,钳柄体的锥形尾部可以作为撬杠使用,管钳本体采用NMIP非金属离子渗入表面处理工艺处理,工艺流程操作简易、环保、可靠、变形小,同时具有耐潮湿、耐盐雾的特点,适合海洋作业环境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海洋作业环境的管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海洋作业环境的管钳本体主视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球铁45钢非金属离子渗入金相组织图;图5为球铁45钢断面硬度梯度图;图6为40CrV钢非金属离子渗入金相组织图;图7为40CrV钢断面硬度梯度图。图中:1.活动钳口,2.固定钳口,3.铆钉,4.片弹簧,5.圆柱,6.调节螺母,7.钳柄体。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为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根据图1、图2、图3,一种适用于海洋作业环境的管钳,包括活动钳口1、固定钳口2、铆钉3、片弹簧4、圆柱弹簧5、调节螺母6、钳柄体7,其中固定钳口2是靠铆钉3连接在钳柄体7的头部,钳柄体7的头部上端设有一个空腔,空腔的上、下分别设有圆柱弹簧5和片弹簧4,活动钳口1穿过该空腔并置于圆柱弹簧5和片弹簧4之间,这样即保证了活动钳口1在该空腔里不能上下乱窜,同时也保证了管钳在夹持工件时活动钳口1与固定钳口2之间有一定的夹角余量可以调节。调节螺母6为圆环形状,其内侧设有内螺纹,并置于钳柄体7头部后侧的凹槽内,与活动钳口1后端设有的外螺纹相配合,从而保证了在旋转调节螺母6时,活动钳口1在螺纹连接的作用下能够前进和后退,进而实现了该款管钳能够快速夹持和松开工件的目的。钳柄体7尾部呈锥形,锥形前部有一个圆形通孔。管钳本体采用NMIP非金属离子表面处理工艺,工艺流程为:1.装夹清洗:管钳本体装夹放入超声波仪清除产品表面油污和脏物;2.预热:将管钳本体放入预热炉中加热升温至380-400℃,保温1-2小时使其表面呈金黄色;3.离子渗入:离子渗入炉加热升温至540-560℃将氮化盐完全溶解,其氰酸根浓度大于33%以上,当浓度低于33%时应加入再生盐提升氰酸根浓度,保温2小时,再放入预热好的管钳本体,在540-560℃状态下保温2-3.5小时。4.离子氧化:离子氧化炉加热升温至400-410℃将氧化盐完全溶解,放入经离子渗入好的管钳本体,在400-410℃状态下保温30-50分钟;5.抛光:喷沙(180-200#玻璃珠)清除管钳本体表面疏松层;6.第二次离子氧化:同工艺流程(4);7.离子钝化:管钳本体放入离子钝化炉20号机油中,在120℃状态下保温40分钟;8.清洗:用清洗剂去除管钳本体油污。所述第三步骤中的氮化盐组分及含量为:碳酸钾【K2CO3】和碳酸钠【Na2CO3】以任意配比的混合物42重量份,氰酸钾【KCNO】和氰酸钠【NaCNO】以任意配比的混合物52.5重量份,碳酸锂【LiCO3】为5重量份,碳酸钇【Y2(CO3)3】和硫酸镧【La2(SO4)3】以任意配比的混合物0.5重量份。比较佳的配比为:所述碳酸钾【K2CO3】为21重量份,所述碳酸钠【Na2CO3】为21重量份,所述氰酸钾【KCNO】为25重量份,所述氰酸钠【NaCNO】为27.5重量份,所述碳酸钇【Y2(CO3)3】为0.2重量份,所述硫酸镧【La2(SO4)3】为0.3重量份。所述第三步骤中,氮化盐完全溶解后,当氮化盐中氰酸根浓度低于33%时,应加入再生盐提升氰酸根浓度,其中再生盐组分及含量为:三聚氰胺为49重量份,三聚氰酸为31重量份,尿素为20重量份。所述第三步骤中,管钳本体放入离子渗入炉时,当离子渗入炉的温度降低幅度超过40℃时,应停止装炉。管钳本体中包含的活动钳口1、固定钳口2、铆钉3、片弹簧4、圆柱弹簧5、调节螺母6、钳柄体7,其中钳柄体7材料是球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适用于海洋作业环境的管钳及其表面处理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海洋作业环境的管钳,包括活动钳口、固定钳口、调节螺母、钳柄体,所述固定钳口靠铆钉连接在钳柄体的头部,所述调节螺母置于钳柄体头部后侧的凹槽内,所述调节螺母内侧设有内螺纹,与活动钳口后端设有的外螺纹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钳柄体的头部上端设有一个空腔,空腔的上端设置圆柱弹簧,空腔的下端设置片弹簧,所述活动钳口穿过该空腔并置于圆柱弹簧和片弹簧之间;管钳本体有采用NMIP非金属离子渗入表面处理的防护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海洋作业环境的管钳,包括活动钳口、固定钳口、调节螺母、钳柄体,所述固定钳口靠铆钉连接在钳柄体的头部,所述调节螺母置于钳柄体头部后侧的凹槽内,所述调节螺母内侧设有内螺纹,与活动钳口后端设有的外螺纹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钳柄体的头部上端设有一个空腔,空腔的上端设置圆柱弹簧,空腔的下端设置片弹簧,所述活动钳口穿过该空腔并置于圆柱弹簧和片弹簧之间;管钳本体有采用NMIP非金属离子渗入表面处理的防护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海洋作业环境的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柄体尾部呈锥形,所述钳柄体上开设有一个圆形通孔,该圆形通孔靠近钳柄体尾部。3.一种适用于海洋作业环境的管钳的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钳本体采用NMIP非金属离子渗入表面处理工艺处理,其处理步骤包括:第一步骤,装夹清洗:管钳本体被装夹放入超声波仪清除管钳本体表面油污和脏物;第二步骤,预热:将管钳本体放入预热炉中加热升温至380-400℃,保温1-2小时使其表面呈金黄色;第三步骤,离子渗入:离子渗入炉加热升温至540-560℃将氮化盐完全溶解,其氰酸根浓度大于等于33%,保温2小时,再在离子渗入炉中放入预热好的管钳本体,在炉温540-560℃状态下保温2-3.5小时;第四步骤,离子氧化:离子氧化炉加热升温至400-410℃将氧化盐完全溶解,放入经离子渗入好的管钳本体,在400-410℃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德福刘凡伟李信鲁伟员郑渝江田兆青于金汕姜焕君张萍刘艳平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市威力高档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