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无菌针刀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229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无菌针刀的加工方法,依次包括上针、搓针、注柄、涂硅油、套管、卸料以及包装的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针刀加工方法加工出的针刀的刀刃保持了刀体锋利的同时,加强了刀刃部位的刚性和硬度,方便了后续的扎针治疗,防止针刀的刀刃在给人体扎针时折断的问题发生,且整个加工方法为流水线式的加工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A processing method for medical aseptic Acupotom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ocessing medical sterile needle, which in turn comprises a needle, needle twisting, injection handle, silicone coating, casing, unloading and packaging steps, the invention of the machining method of the knife knife blade also maintained a sharp knife body, strengthen the cutting edge rigidity and hardness to facilitate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acupuncture treatment,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knife blade broken in the needles to human problems, and the processing method for processing production line,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无菌针刀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菌针刀的加工
,具体指的是一种医用无菌针刀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医用针刀加工生产中,往往需要对医用针刀的原加工刀胚进行刀刃部的磨削、针刀的注柄和针刀针套的安装等,传统的针刀加工方法往往通过人工操作机器配合手工作业进行。但传统的方法在加工针刀时存在以下弊端:第一,在给针刀的刀刃部的磨削时,直接把针刀的前端刀刃部磨削成两个斜面构成的尖角部,其中,针刀的原加工刀胚的刀刃部具有一个已经加工好的尖角,此次的磨削只是圆刀刃上再将其磨削成更长更斜的尖角,使得其更加锋利,以便于后续的扎针治疗,但这样的加工出来的针刀的刀刃在给人体扎针时,虽然足够的锋利但刀刃的长度较长,刀刃较细,容易折断。第二,传统的人工操作机械的磨削和套管整体的加工速度较慢,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医用无菌针刀的加工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无菌针刀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上针:将未加工的针刀置放到上针机上,上针机把针刀呈排状地送到转盘给料机的其中一个持料工位上的针刀夹具上,转盘给料机夹住针刀的后部往下一工位旋转。b)搓针:使用搓针机对针刀夹具上的针刀前部的尖端进行刃部磨削,磨削的位置在针刀的尖头的外扩部位,使得针刀的尖头的两个刃面都形成具有折角的曲折面,完成磨削后转盘给料机往下一工位旋转。c)注柄:转盘给料机将针刀传给另一个小型转盘给料机,小型转盘给料机夹住针刀前部露出针刀的柄部,并旋转将针刀柄部送入注柄机注柄工位上,注柄机对针刀柄部进行注柄,完成注柄后,小型转盘给料机将针刀送回给转盘给料机,转盘给料机夹住完成注柄的针刀后部,继续往下一工位旋转。d)套管:使用套管机将针刀的针套对照转盘给料机上的针刀排列进行套管,完成套管后,转盘给料机续往下一工位旋转。e)卸料:使用机械手上的针刀夹具对应将转盘给料机持料工位上的针刀取下,完成加工。进一步地,在步骤c)后还需要对针刀进行覆涂硅油,使用吸附有硅油的海绵块对针刀的表面进行涂抹。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后还需要进行压套作业,压套时,使用压板对着转盘给料机上的针刀的针套冲压一次,让针套卡紧在针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f)使用真空包装机对针刀进行真空包装。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加工方法加工出的针刀的刀刃部具有更好的硬度和刚性,并保证了针刀足够的锋利,刀刃两个刃面为具有折角的曲折面,在扎入人体时不容易折断。其中,在磨削时,保留了部分针刀原加工件的刀刃,在原来的刀刃外扩部位往后进行磨削,这样的磨削出的刀面就不是跟传统加工的针刀的一样的平直刀面,而是一个具有一个曲折角的凸面,凸面能够让针刀的刀刃更高的刚性。另外,本专利技术利用转盘给料机作为针刀的传接结构,让针刀处于一个流水线式的加工生产中,省去了人工来运转针刀,大大加快了针刀生产速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针刀加工方法加工出的针刀的刀刃保持了刀体锋利的同时,加强了刀刃部位的刚性和硬度,方便了后续的扎针治疗,防止针刀的刀刃在给人体扎针时折断的问题发生,且整个加工方法为流水线式的加工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加工的针刀和现有针刀的对比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加工的针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加工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医用无菌针刀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上针:将未加工的针刀置放到上针机上,上针机把针刀呈排状地送到转盘给料机的其中一个持料工位上的针刀夹具上,转盘给料机夹住针刀的后部往下一工位旋转。持料工位上的针刀夹具为一个类似于手指气缸的结构。b)搓针:使用搓针机对针刀夹具上的针刀前部的尖端进行刃部磨削,磨削的位置在针刀的尖头的外扩部位,使得针刀的尖头的两个刃面都形成具有折角的曲折面,完成磨削后转盘给料机往下一工位旋转。c)注柄:转盘给料机将针刀传给另一个小型转盘给料机,小型转盘给料机夹住针刀前部露出针刀的柄部,并旋转将针刀柄部送入注柄机注柄工位上,注柄机对针刀柄部进行注柄,完成注柄后,小型转盘给料机将针刀送回给转盘给料机,转盘给料机夹住完成注柄的针刀后部,继续往下一工位旋转。完成注柄后后需要对针刀进行覆涂硅油,使用吸附有硅油的海绵块对针刀的表面进行涂抹。涂硅油时采用气缸前后移动结构带动一个手指气缸夹,手指气缸夹的两块夹片上分别安装着一个附着有硅油的海绵,手指气缸夹住海绵块,并夹住针刀,再气缸结构拖着手指气缸夹慢慢滑动,完成覆涂硅油的作业。d)套管:使用套管机将针刀的针套对照转盘给料机上的针刀排列进行套管,完成套管后,转盘给料机续往下一工位旋转。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压套作业,压套时,使用压板对着转盘给料机上的针刀的针套冲压一次,让针套卡紧在针刀上。套管时需要配合使用套管机,在套管机的料箱内放入针套,让针套进入到针套的导出槽内,导出槽的位置和针刀在持料工位上的针刀夹具上的针刀位置相一一对应,套管机直接可以把针套直接套在针刀上。e)卸料:使用机械手上的针刀夹具对应将转盘给料机持料工位上的针刀取下,完成加工。f)包装:使用真空包装机对针刀进行真空包装。请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加工的要点在于在搓针时磨削的位置在针刀的尖头的外扩部位,使得针刀的尖头的两个刃面都形成具有折角的曲折面。对照图1中的针刀的刀刃截面结构变化可知,其中,1为未加工的针刀原件,该针刀原件本身具有扁平式的刀刃,2为传统加工方法加工后的针刀,该针刀的刀刃部被磨成细长式的刃尖,这样的刀刃比传统的具有更长更加倾斜的刃面,更加的锋利,但这样深长的刀刃显然不具备足够的刚性。3位本专利技术的加工方法加工出的针刀,针刀截面不是三角状,而是一个菱形,这样的刀刃的刃面就形成一个折角α,α角的角度大于180°,实际磨削后,α角为200°左右,折角式的曲折面能够使得整个刀刃面具有更好的刚性和硬度。请参见图2,加工完成后的针刀包括三部分主要为金属针杆3a、针柄3b和针套3c。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和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医用无菌针刀的加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无菌针刀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上针:将未加工的针刀置放到上针机上,上针机把针刀呈排状地送到转盘给料机的其中一个持料工位上的针刀夹具上,转盘给料机夹住针刀的后部往下一工位旋转;b)搓针:使用搓针机对针刀夹具上的针刀前部的尖端进行刃部磨削,磨削的位置在针刀的尖头的外扩部位,使得针刀的尖头的两个刃面都形成具有折角的曲折面,完成磨削后转盘给料机往下一工位旋转;c)注柄:转盘给料机将针刀传给另一个小型转盘给料机,小型转盘给料机夹住针刀前部露出针刀的柄部,并旋转将针刀柄部送入注柄机注柄工位上,注柄机对针刀柄部进行注柄,完成注柄后,小型转盘给料机将针刀送回给转盘给料机,转盘给料机夹住完成注柄的针刀后部,继续往下一工位旋转;d)套管:使用套管机将针刀的针套对照转盘给料机上的针刀排列进行套管,完成套管后,转盘给料机续往下一工位旋转;e)卸料:使用机械手上的针刀夹具对应将转盘给料机持料工位上的针刀取下,完成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无菌针刀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上针:将未加工的针刀置放到上针机上,上针机把针刀呈排状地送到转盘给料机的其中一个持料工位上的针刀夹具上,转盘给料机夹住针刀的后部往下一工位旋转;b)搓针:使用搓针机对针刀夹具上的针刀前部的尖端进行刃部磨削,磨削的位置在针刀的尖头的外扩部位,使得针刀的尖头的两个刃面都形成具有折角的曲折面,完成磨削后转盘给料机往下一工位旋转;c)注柄:转盘给料机将针刀传给另一个小型转盘给料机,小型转盘给料机夹住针刀前部露出针刀的柄部,并旋转将针刀柄部送入注柄机注柄工位上,注柄机对针刀柄部进行注柄,完成注柄后,小型转盘给料机将针刀送回给转盘给料机,转盘给料机夹住完成注柄的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訾惠涛王海东周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老宗医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