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部件的外观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2271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零部件的外观检测装置,包括上料输送部件、上料取放机械手、检测台、相机部件、单片机部件、下料取放机械手、良品输送部件、不良品收回系统以及伺服控制系统,伺服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部件,输出端分别电连接上料取放机械手、相机部件及下料取放机械手,上料取放机械手的移动轨迹分别经过上料输送部件的上方和检测台的上方,下料取放机械手的移动轨迹分别经过检测台的上方、良品输送部件的上方以及不良品收回部件的上方。本外观检测装置从整体上带动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设备操作简单,可以完全代替人工检测,也无需专业人员操作,前期设置好普通人稍加讲解即可操作。

An appearance testing device for par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arts appearance detec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eed conveying part, material fetching manipulator, detection table, camera parts, components, materials and chip mechanical hand, good transmission parts, bad product recovery system and servo control system, servo control system of the power input end connecting one of the microcontroller output components are respectively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material fetching manipulator, camera parts and material fetching manipulator, track material fetching manipulator respectively after conveying parts above and above the test bench, overhead moving track material fetching manipulator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above Taiwan, detection of good product and bad products to recover the conveying component parts. The appearance detection device can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industry as a whole. The operation of the device is simple, and it can completely replace manual detection and no professional operation. In the early stage, the ordinary people can operate with a little expla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部件的外观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视觉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零部件的外观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零部件检测的自动化是智能自动化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的零部件检测工艺均采用手工操作或是手工半自动操作,一般通过手工来完成,生产效率低,有一些零部件,例如压缩机定子上的油料发出来的有毒性气体严重威胁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零部件的外观检测装置,从整体上带动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设备操作简单,可以完全代替人工检测,也无需专业人员操作,前期设置好普通人稍加讲解即可操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零部件的外观检测装置,包括:-上料输送系统,其包括第一支架和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放置待检测零部件的上料输送部件;-上料取放系统,其包括第二支架和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取放待检测零部件的上料取放机械手,所述上料取放机械手设有驱动其移动的驱动部件A;-视觉检测系统,其包括第三支架和设于所述第三支架上的放置待检测零部件的检测台,所述检测台设有对其上的待检测零部件取相的相机部件,所述相机部件与对其所取的相进行分析判断的单片机部件电连接;-下料取放系统,其包括第四支架和设于所述第四支架上的取放已检测零部件的下料取放机械手,所述下料取放机械手设有驱动其移动的驱动部件B;-良品输送系统,其包括第五支架和设于所述第五支架的放置良品零部件的良品输送部件;-不良品收回系统,其包括第六支架和设于所述第六支架的放置不良品零部件的不良品收回部件;-伺服控制系统,其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部件,其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所述上料取放机械手、所述驱动部件A、所述相机部件、所述下料取放机械手以及所述驱动部件B;其中,所述上料取放机械手的移动轨迹分别经过所述上料输送部件的上方和所述检测台的上方,所述下料取放机械手的移动轨迹分别经过所述检测台的上方、所述良品输送部件的上方以及所述不良品收回部件的上方。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料输送部件和所述不良品收回部件均为自重输送的倾斜滑道,所述良品输送部件设有驱动其移动的驱动部件C,所述驱动部件C与所述伺服控制系统的输出端电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检测台设有驱动其移动的驱动部件D,所述检测台的移动轨迹分别经过所述上料取放机械手的下方和所述下料取放机械手的下方,所述驱动部件D与所述伺服控制系统的输出端电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检测台设置为至少两个,并且设有驱动至少两个所述检测台沿同一环向移动的驱动部件E,所述相机部件设置为至少两个,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检测台上的待检测零部件的不同位置对应,所述驱动部件E与所述伺服控制系统的输出端电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伺服控制系统的控制面板还设有用于初始化系统的清料按钮,所述检测台设有检测其运动次数的计数器和显示其运动次数的显示屏,所述计数器与所述伺服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伺服控制系统的输出端电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检测台还设有驱动其自转的驱动部件F,所述驱动部件F与所述伺服控制系统的输出端电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相机部件的取相镜头的位置可调节设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检测台设有检测其零部件到位信号的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伺服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电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相机部件设有检测其拍照信号的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伺服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电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观检测装置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侧壁设有若干可开启的门,所述门设有检测其开启信号的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与所述伺服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电连接。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公开的零部件的外观检测装置,通过设置上料输送系统、上料取放系统、视觉检测系统、下料取放系统、良品输送系统、不良品收回系统以及伺服控制系统,以视觉检测为中心运行,视觉检测系统将检测结果发送至伺服控制系统,伺服控制系统控制下料取放系统的放料位置,进而将良品与不良品分开,上述外观检测装置操作简单,无需工人操作,设备可以稳定运行,检测产品周期时间短,效率高,维护成本低的优点;(2)本技术公开的零部件的外观检测装置,上料输送部件和不良品收回部件均为自重输送的倾斜滑道,简化了输送结构,减小了动力的消耗,良品输送部件设有驱动其移动的驱动部件C,可以将良品输送到下到工序;(3)本技术公开的零部件的外观检测装置,检测台设有驱动其移动的驱动部件D,检测台的移动轨迹分别经过上料取放机械手的下方和下料取放机械手的下方,避免检测台的放料位置和取料位置在一个位置造成的机械手干涉问题;(4)本技术公开的零部件的外观检测装置,检测台设置为至少两个,并且设有驱动至少两个检测台沿同一环向移动的驱动部件E,相机部件设置为至少两个,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检测台上的待检测零部件的不同位置对应,每个检测台都经过多台相机设备,多台相机设备对同一检测台上的待检测零部件的不同位置进行取相,进行全方位的视觉检测;(5)本技术公开的零部件的外观检测装置,伺服控制系统的控制面板还设有用于初始化系统的清料按钮,当检测不同的产品时,检测的要求是不同的,通过清料按钮使得检测系统初始化,清料按钮按下后,上料输送部件的输入端会阻止零部件继续放行,当下料取放机械手夹取最后一个零部件后才会继续放行其他的零部件,检测台设有检测其运动次数的计数器和显示其运动次数的显示屏,当显示屏显示为0时,检测台上不能有产品,如有的话,手动将所有零部件全部取出,可在手动模式下旋转分割盘至合适位置取下产品,根据运动次数,确定要运行的相机部件;(6)本技术公开的零部件的外观检测装置,检测台还设有驱动其自转的驱动部件F,同一个相机部件可对零部件旋转后的不同位置进行取相;(7)本技术公开的零部件的外观检测装置,相机部件的取相镜头的位置可调节设置,以适应不同规格尺寸零部件的检测;(8)本技术公开的零部件的外观检测装置,检测台设有检测其零部件到位信号的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与伺服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电连接,如果没有检测到零部件到位的信号,则重新放置零部件,减少了后续不必要的设备和能源的消耗;(9)本技术公开的零部件的外观检测装置,相机部件设有检测其拍照信号的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与伺服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电连接,如果没有检测到拍照信号的话,则重新取相,防止出现误检测;(10)本技术公开的零部件的外观检测装置,外观检测装置设有防护罩,防护罩的侧壁设有若干可开启的门,门设有检测其开启信号的第三传感器,第三传感器与伺服控制系统电连接,如检测到门开启的信号,则后续的程序不再运行,防止出现安全事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公开的零部件的外观检测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公开的零部件的外观检测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公开的零部件的外观检测装置(不包括防护罩)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公开的零部件的外观检测装置的控制原理方框图其中:10、上料输送系统;20、上料取放系统;21、上料取放机械手;22、驱动部件A;30、视觉检测系统;31、检测台;32、相机部件;33、单片机部件;34、驱动部件D;35、驱动部件E;36、驱动部件F;40、下料取放系统;41、下料取放机械手;42、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零部件的外观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零部件的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输送系统(10),其包括第一支架和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放置待检测零部件的上料输送部件;‑上料取放系统(20),其包括第二支架和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取放待检测零部件的上料取放机械手(21),所述上料取放机械手(21)设有驱动其移动的驱动部件A(22);‑视觉检测系统(30),其包括第三支架和设于所述第三支架上的放置待检测零部件的检测台(31),所述检测台(31)设有对其上的待检测零部件取相的相机部件(32),所述相机部件(32)与对其所取的相进行分析判断的单片机部件(33)电连接;‑下料取放系统(40),其包括第四支架和设于所述第四支架上的取放已检测零部件的下料取放机械手(41),所述下料取放机械手(41)设有驱动其移动的驱动部件B(42);‑良品输送系统(50),其包括第五支架和设于所述第五支架的放置良品零部件的良品输送部件(51);‑不良品收回系统(60),其包括第六支架和设于所述第六支架的放置不良品零部件的不良品收回部件;‑伺服控制系统(70),其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部件(33),其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所述上料取放机械手(21)、所述驱动部件A(22)、所述相机部件(32)、所述下料取放机械手(41)以及所述驱动部件B(42);其中,所述上料取放机械手(21)的移动轨迹分别经过所述上料输送部件的上方和所述检测台(31)的上方,所述下料取放机械手(41)的移动轨迹分别经过所述检测台(31)的上方、所述良品输送部件(51)的上方以及所述不良品收回部件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部件的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输送系统(10),其包括第一支架和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放置待检测零部件的上料输送部件;-上料取放系统(20),其包括第二支架和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取放待检测零部件的上料取放机械手(21),所述上料取放机械手(21)设有驱动其移动的驱动部件A(22);-视觉检测系统(30),其包括第三支架和设于所述第三支架上的放置待检测零部件的检测台(31),所述检测台(31)设有对其上的待检测零部件取相的相机部件(32),所述相机部件(32)与对其所取的相进行分析判断的单片机部件(33)电连接;-下料取放系统(40),其包括第四支架和设于所述第四支架上的取放已检测零部件的下料取放机械手(41),所述下料取放机械手(41)设有驱动其移动的驱动部件B(42);-良品输送系统(50),其包括第五支架和设于所述第五支架的放置良品零部件的良品输送部件(51);-不良品收回系统(60),其包括第六支架和设于所述第六支架的放置不良品零部件的不良品收回部件;-伺服控制系统(70),其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部件(33),其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所述上料取放机械手(21)、所述驱动部件A(22)、所述相机部件(32)、所述下料取放机械手(41)以及所述驱动部件B(42);其中,所述上料取放机械手(21)的移动轨迹分别经过所述上料输送部件的上方和所述检测台(31)的上方,所述下料取放机械手(41)的移动轨迹分别经过所述检测台(31)的上方、所述良品输送部件(51)的上方以及所述不良品收回部件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的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输送部件和所述不良品收回部件均为自重输送的倾斜滑道,所述良品输送部件(51)设有驱动其移动的驱动部件C(52),所述驱动部件C(52)与所述伺服控制系统(70)的输出端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的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31)设有驱动其移动的驱动部件D(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海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鼎纳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