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流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2184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工制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连续流反应器。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壳程入口和壳程出口,所述壳体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管板和连通装置,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反应管组,所述反应管组包括多根反应管,每根反应管的上下两端均穿过并固定连接于管板上,所有反应管通过连通装置依次一一串联连通,壳程出口位置高于壳程入口。它一方面相比传统的反应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反应流程大大提升,一方面使反应物在低流速情况下获得高雷诺数,大大提高湍流效果,在不断流动反应中仍能不间断混合,一方面可实时检测各个反应阶段的状态,再一方面使安装装配简化。

A continuous flow reac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hemical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continuous flow reactor. It comprises a shell, wherein the she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d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shell side entrance and shell outlet, the shell of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tube plate and the device connected, the inside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reaction tube group, the reaction tube group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reaction tubes, each reaction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are crossed and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tube plate, all devices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reaction tube by a series connection, the shell side outlet position is higher than the shell side entrance. On the one han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reactor reaction proces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same volume greatly enhance the hand of the reactants to obtain high Reynolds number in the low flow conditions, greatly enhance the turbulence effect, can still uninterrupted mixed at constant flow reaction, a real-time detection of each reaction stage, again to install a simplified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流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化工制药设备
,尤其是一种连续流反应器。
技术介绍
化工制药
常用的反应器设备包括管式反应器和釜式反应器等,其中釜式反应器常在反应釜中装入搅拌装置,用于液相反应物混合,其合成物纯度、反应转化率较低,能耗和污染较为严重。由于化工制药领域对产品的纯度等要求较高,因此常使用的反应器设备为连续流管式反应器。管式反应器内的化学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随管长变化,因此管式反应器需要满足化学反应所需要的管长,现有的直管反应器或U形管反应器要做到较长的管长,则反应器体积太大。另外,反应管内反应物的流动状态会直接影响反应的传热速率和不间断混合效果,传统直管反应器反应物料湍流效果差,雷诺系数低,不利于传热及不间断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连续流反应器,它一方面相比传统的反应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反应流程大大提升,一方面使反应物在低流速情况下获得高雷诺数,大大提高湍流效果,在不断流动反应中仍能不间断混合,一方面可实时检测各个反应阶段的状态,再一方面使安装装配简化,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连续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壳程入口和壳程出口,所述壳体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管板和连通装置,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反应管组,所述反应管组包括多根反应管,每根反应管的上下两端均穿过并固定连接于管板上,所有反应管通过连通装置依次一一串联连通,所述壳程出口位置高于壳程入口。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连通装置为折流管箱,所述折流管箱上开设有若干条相分离的折流槽,所述管板与折流管箱的折流槽共同组成若干个相分离的折流通道,在介质流动顺序上相邻的反应管通过与它们相对应的折流通道依次一一串联连通,所述折流管箱上设置有反应物入口和反应物出口。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反应管组由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多层反应管组成,所述反应管为具备一定螺旋升角的螺旋缠绕管。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折流管箱上可拆卸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在线检测仪表,所述在线检测仪表与折流槽相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管板包括胀接管板和焊接管板,所述胀接管板固定连接在壳体上下两端处,所述反应管穿过胀接管板并与胀接管板相固接,所述焊接管板通过法兰和螺栓与折流管箱紧密贴合,所述反应管穿过焊接管板并与胀接管板相固接。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每条反应管上均形成有径向向外扩张的胀接部,所述反应管通过胀接部与胀接管板胀接于一起,所述反应管的末端通过焊接点与焊接管板焊接于一起。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上下折流管箱上折流槽的布设及上下管板上穿装孔的布设使得各层反应管的顶端及底端按下述方式排列:由外至内:所有第一层反应管即最外层反应管的顶端排列构成第一上圆形,所有第二层反应管的顶端排列构成第二上圆形,第二上圆形与第一上圆形及同心且第二上圆形直径小于第一上圆形,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层反应管即最内层反应管;由外至内:所有第一层反应管即最外层反应管的底端排列构成第一下圆形,所有第二层反应管的底端排列构成第二下圆形,第二下圆形与第一下圆形同心且第二下圆形直径小于第一下圆形,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层反应管即最内层反应管;上圆形圆心和下圆形圆心均位于壳体轴线上,同属一层的每条反应管的顶端至壳体轴线的垂直连线与其底端至壳体轴线的垂直连线所呈夹角均相等。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当反应管为偶数根时,设其为N条,则反应物入口和反应物出口位于同一折流管箱上,则具有反应物入口的折流管箱上的折流槽为(N/2)-1条,另一折流管箱上的折流槽为N/2条;当反应管为奇数根时,设其为N条,则反应物入口和反应物出口位于不同折流管箱上,且上下折流管箱上的折流槽均为(N-1)/2条。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有反应管顶端至其底端的直线连线均与壳体的轴线相平行。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沿反应管的外壁上压制有2条旋向相反、旋转升角一致的螺旋线,使得反应管的内壁上向内凸出形成有两螺旋线相应的螺旋凸起。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一方面相比传统的反应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反应流程大大提升,一方面使反应物在低流速情况下获得高雷诺数,大大提高湍流效果,在不断流动反应中仍能不间断混合,一方面可实时检测各个反应阶段的状态,再一方面使安装装配简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带局部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反应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反应管组局部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上折流管箱的一种示例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下折流管箱的一种示例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下密封垫的结构示意图;图7:本技术所述管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本技术所述反应管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连续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壳程入口10和壳程出口11,壳体1的壳程用于流通传热介质,使反应管20管程内的反应物保持适宜的反应温度,所述壳体1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管板3和连通装置,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反应管组2,所述反应管组2包括多根反应管20,每根反应管的上下两端均穿过并固定连接于管板3上,所有反应管20通过连通装置依次一一串联连通,所述壳程出口11位置高于壳程入口10。如图4和图5所示,优选的,所述连通装置为折流管箱4,所述折流管箱4上开设有若干条相分离的折流槽40,所述管板3与折流管箱的折流槽40共同组成若干个相分离的折流通道,在介质流动顺序上相邻的反应管20通过与它们相对应的折流通道依次一一串联连通,所述折流管箱4上设置有反应物入口41和反应物出口42。即当反应物入口41设置于下折流管箱4上时,反应物在反应管组2内的流动顺序是由折流管箱4上的反应物入口41进入第一条反应管的底端,经过第一条反应管由第一条反应管的顶端进入上折流管箱4的一条折流槽40(该折流槽与第一条反应管的顶端及第二条反应管的顶端相对应并将它们相连通)中然后由第二条反应管的顶端进入,流经第二条反应管后由第二条反应管的底端进入下折流管箱4的一条折流槽40(该折流槽与第二条反应管的底端及第三条反应管的底端相对应并将它们相连通)中然后由第三条反应管的底端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连续流反应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壳程入口(10)和壳程出口(11),所述壳体(1)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管板(3)和连通装置,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反应管组(2),所述反应管组(2)包括多根反应管(20),每根反应管的上下两端均穿过并固定连接于管板(3)上,所有反应管(20)通过连通装置依次一一串联连通,所述壳程出口(11)位置高于壳程入口(10)。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09 CN 20172066842781.一种连续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壳程入口(10)和壳程出口(11),所述壳体(1)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管板(3)和连通装置,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反应管组(2),所述反应管组(2)包括多根反应管(20),每根反应管的上下两端均穿过并固定连接于管板(3)上,所有反应管(20)通过连通装置依次一一串联连通,所述壳程出口(11)位置高于壳程入口(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装置为折流管箱(4),所述折流管箱(4)上开设有若干条相分离的折流槽(40),所述管板(3)与折流管箱的折流槽(40)共同组成若干个相分离的折流通道,在介质流动顺序上相邻的反应管(20)通过与它们相对应的折流通道依次一一串联连通,所述折流管箱(4)上设置有反应物入口(41)和反应物出口(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管组(2)由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多层反应管(20)组成,所述反应管(20)为具备一定螺旋升角的螺旋缠绕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管箱上可拆卸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在线检测仪表(43),所述在线检测仪表(43)与折流槽(40)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板(3)包括胀接管板(30)和焊接管板(31),所述胀接管板(30)固定连接在壳体(1)上下两端处,所述反应管(20)穿过胀接管板(30)并与胀接管板(30)相固接,所述焊接管板(31)通过法兰和螺栓与折流管箱(4)紧密贴合,所述反应管(20)穿过焊接管板(31)并与胀接管板(30)相固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续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每条反应管(20)上均形成有径向向外扩张的胀接部(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延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诺为制药流体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